返回主页 > 参考资料 >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

参考资料:禅宗证悟理法辑要

阅读提示:双击自动滚屏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

  作者 甄隐 编

  【目录】

  【代前言】
  太虚法师说:
  憨山大师说:

  【第一节】禅与禅宗知识简介

  Ⅰ什么是禅

  一、广义的禅
  (一)禅宗大师论禅
  慧皎:
  (二)佛学文献论禅
  《佛学大辞典》:
  1、总说
  2、根本四禅
  (一)初禅
  (二)二禅
  (三)三禅
  (四)四禅
  3、四无量心
  4、四无色定
  (1)空处定
  (2)识处定
  (3)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
  5、亦世间亦出世间禅-六妙门
  (三)广义禅在修正佛法中的作用与地位:
  慧思《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二、禅门的禅
  (一)禅门即禅宗
  《佛教大辞典》:
  (二)禅门(宗)的禅
  1、来源:
  《缁门警训》:
  2、禅门禅的真义:
  六祖慧能《敦煌本坛经》:
  3、禅门禅在修证佛法中的作用与地位
  《六祖坛经》:

  Ⅱ禅宗

  一、禅宗是我国佛教修证的一个宗门
  虚云禅师:

  二、禅宗修证真旨
  《六祖坛经》:

  三、禅宗,接引学人,贵在逗机
  (一)直指心源,当下即是
  1、述理:
  《六祖坛经》指出:
  2、案例:
  《禅宗正脉》中载:
  (二)权实照用,启悟醒迷,棒喝逼拶,顿契亲悟
  《指月录》中载:
  (三)“绕路”(径截)修禅,依法习练,禅师掖揄,自修见性
  1、看话头(话头禅是临济宗禅修的发展)
  虚云禅师:
  2、默照禅(默照禅是曹洞宗禅修的发展)
  正果法师(《禅宗大意》曹洞临济参禅方法的差异):
  3、文字禅
  《中国禅宗思想史略》:

  Ⅲ宗门禅与教门禅的异同

  一、宗门禅与教门禅的同别关系
  《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二、宗门禅与教门禅的区别
  《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三、宗门禅的独特与优越性
  《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第二节】禅宗彻悟所依之理

  Ⅰ籍教悟宗的达磨禅理

  一、《菩提达磨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弟子昙琳序:
  二、傅大士《心王铭》
  三、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
  四、道信祖师《入道安心要方便门》(节录)
  略而言之,凡有五种:
  五、法融禅师之《心铭》

  Ⅱ直指心源见性成佛—祖师禅之理

  一、《六祖法宝坛经》(敦煌本名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六祖慧能大师於韶州大梦寺施坛经》)阐述之理
  (一)前贤对《坛经》之评述
  沙门惠昕说:
  (二)《六祖法宝坛经》理法勾玄
  1、六祖所传禅法是顿教最上乘法门:
  ⑴概说
  ⑵顿教-最上乘法门的真谛
  ⑶顿教-最上乘法门的特点
  ⑷顿教-最上乘法门接引对象亦有不同层次
  2、坛经对识心见性的标示
  ⑴何谓见性
  ⑵对心性体用的阐发
  《坛经》指出:
  3、坛经开示:如何识心见性
  4、坛经禅修特点
  ⑴总述:
  ⑵以悟心见性为入门功夫
  ⑶以护持“不污染”为佛行
  ⑷以打破尘劳虚妄法相为入门之准备
  ①在自心层面祛除尘劳虚妄
  ②说理要口心相应
  ③论事要言行一致,止恶行善
  ④重明理而不废事
  (三)结束语

  二、禅宗大德阐发之理
  (一)对禅宗顿悟法之阐述
  1、神会禅师:
  2、永嘉禅师证道歌(节录):
  3、大珠和尚:
  (二)对心的体性用与见性的阐述
  1、怀让禅师:
  2、大颠宝通禅师:
  3、神会:
  (三)对见性成佛理论之阐发
  1、神会禅师:

  Ⅲ“绕路”(径截)修禅所阐发之理法

  一、话头禅所阐发之理法
  (一)总述
  1、话头禅是临济禅的歧化、细化
  (1)临济禅主旨—直指心源之简述
  正果法师《禅宗大意》中说:
  (2)话头禅是临济禅的歧化、细化
  ⅰ话头禅直源于黄檗禅师
  正果法师《禅宗大意》中说:
  ⅱ话头禅经大慧禅师重振,使临济禅走向歧化、细化之道路
  虚云禅师:
  2、话头禅综述略谈
  天目中峰本禅师:

  (二)大慧宗杲禅师为何力主看话头
  1、为救禅门之流弊
  (1)禅师之流弊
  大慧宗杲禅师:
  (2)参学者之流弊
  大慧宗杲禅师:
  2、为普接立志明心见性之禅修者
  万峰时蔚禅师:
  3、话头禅的优越性
  (1)话头禅修习的普适性
  大慧宗杲禅师:
  (2)话头禅作用的多元性
  大慧宗杲禅师:
  (3)话头禅作用的高效性
  高峰原妙禅师:
  (4)话头禅修习之简便性与可操作性
  大慧宗杲禅师:

  (三)前贤对话头禅修习的论述
  1、修习话头禅的先决条件
  大慧宗杲禅师:
  2、修习话头禅之原则
  黄龙示草堂善清禅师:
  3、话头禅修习诀要
  无门慧开禅师:
  4、对修习话头禅的具体指示:
  大慧宗杲禅师:
  5、看话禅彻悟范例
  雪岩钦禅师(清·石成金加注之《大事因缘》):

  二、默照禅阐发之理法—曹洞宗禅修的发展

  (一)默照禅简述
  1、什么是默照禅
  《禅宗宗派源流》中说:
  2、默照禅问世的背景
  《禅宗宗派源流》中说:
  3、默照禅植根于禅宗传统禅法
  达磨大师:
  4、默照禅使曹洞禅法趋于成熟
  法舟济禅师指出:
  5、默照禅对曹洞宗中兴的重大作用
  《禅宗宗派源流》中说:

  (二)默照禅对禅修理法之阐述
  1、默照禅理法特点—直指空劫前本来面目
  《五家宗旨篡要》中说:
  (1)对空劫前本来面目之正面阐述
  慧晖自得禅师(宏智法嗣)说:
  (2)悟空劫面目
  大慧禅师说:
  ①简要钩提(摘自《宏智禅师广录》)
  ②禅修程式各阶段之理
  ⅰ全程概述
  ⅱ各阶段理之阐述
  ③师徒敲唱,随叩以酬,层层剥抽,令达真见之案例
  (3)对证得真境做了表诠而非遮诠的阐述
  ①对真境的直接阐发
  ②对证得本真当下状态的阐发
  2、默照禅修的旨归、家风、诀要与方法
  (1)默照禅亦以了生死、明悟佛性为旨归
  (2)默照禅修之家风(洞宗以往重在秘密传授,至宏智禅师始“展开漏泄”,“更不囊藏”,外虽见倪端,然众多密语仍难揣其本意)
  (3)默照禅修之诀要与原则
  《真歇清了禅师语录》摘录:
  (4)默照禅的禅修方法与坐禅法
  ①禅修方法之原则论述(由于该派传授的保密性,故著述中罕见其具体方法)
  宏智正觉禅师:
  ②坐禅法
  3、宏智正觉禅师对仰山“悟即不无,争奈落第二头何”的精辟见解

  (三)大慧宗杲禅师对默照禅两尊宿的友谊与评价
  1、对真歇清了禅师多溢美之辞
  大慧在雪峰建菩提学会普说中,有如下记述:
  2、称宏智正觉禅师为知音
  (1)大慧在天童觉和尚画赞中对宏智称赞有加并视为知音
  (2)宏智正觉禅师视大慧禅师为知己
  宏智正觉禅师塔铭中说:
  (3)大慧禅师批驳之“默照邪禅”与宏智禅师的默照禅不是一回事
  “默照邪禅”据大慧禅师之批驳有如下特点:

  【第三节】禅宗证悟的历程、机缘与体悟到的状态

  Ⅰ禅修证悟的历程

  一、上根人一闻顿悟

  二、中下根人渐修证悟历程
  (一)渐修证悟是有历程的
  1、证悟历程举例
  (1)雪峰禅师证悟历程
  (2)宏智禅师评述证悟历程
  (3)高峰原妙禅师证悟历程(录自《大事因缘》)
  2、禅修证悟历程原则阐述
  怀海禅师:
  (二)证悟历程的不同看法(主要介绍临济宗的观点)
  1、证悟历程无定说
  五台壁峰宝金禅师:
  2、证悟历程“三关”说
  (1)三关说的历程内容
  雍正皇帝(圆明居士):
  《来果禅师语录》摘录:
  ⅰ过祖师关
  ⅱ破重关
  ⅲ透牢关
  ⅳ悟后重修
  (2)证悟“三关”历程的证验
  雍正在《禅宗经典经华·历代禅师语录》《御制后序》有证悟历经三关的记述:
  (3)对“三关”证悟历程应灵活对待
  3、证悟历程之“四层”说
  陈健民居士在《禅海塔灯》中说:

  Ⅱ禅修证悟的机缘

  一、证悟机缘简述

  二、自己参修得悟
  (一)参话头得悟案例(选自《正续指月录》)
  签判刘经臣居士:
  (二)持圣号得悟
  彻悟禅师说:(摘自《禅宗全书》)
  (三)藉经教而得悟
  普庵印肃禅师得悟(选自《正续指月录》)
  (四)休歇得悟(曹洞宗在明朝以前重在此法,但开悟过程中记叙较少,只得添用临济宗的内容)
  天如惟则禅师说:
  (五)从观照话头得悟
  虚云禅师说:

  三、遇缘触发得悟
  (一)自己参修遇缘触发得悟
  灵源唯清禅师得悟(选自《正续指月录》)
  (二)师尊证量引导得悟
  修撰曾会居士:

  四、参修遇缘相辅为用得悟(历来彻悟者多属此类,仅举两例)
  天隐禅师:

  Ⅲ禅修证悟历程中体悟到的状态与感受

  一、开悟前的参悟历程与感受到的状态
  (一)对参修历程的系统阐述
  蒙山和尚示聪上人
  (二)对参修历程中内在感受的论述
  黄檗禅师:

  二、开悟过程中感受到的状态

  (一)禅宗开悟的真正内涵
  1、对开悟的正面表述
  ⑴何谓开悟
  《六祖法宝坛经》:
  ⑵开悟自心所包涵的内容提要
  四祖道信在《入道安心要门》中有如下记叙:
  2、对不正确看法的指正
  雪岩钦禅师说:

  (二)禅宗彻悟证得的内容
  1、见清净体,坐断三际
  ⑴理:
  《楞严经》指出:
  ⑵行证:
  大慧禅师:

  2、得般若用,妙用恒沙
  ⑴理:
  《大方广华严经》中说:
  ⑵行证:
  ①机锋峻利
  灵隐慧远禅师:
  ②聪睿诗文
  宗宝道独禅师:
  ③释疑去滞,无碍辩才
  黔中正法雪光禅师:
  ④大机大用
  二祖慧可大师:

  3、灵知了了,寤寐恒一
  ⑴理:
  《大佛顶首楞严经》
  ⑵行证:
  二祖慧可行证:

  4、身心无执(滞碍),法性两空
  ⑴理:
  四祖道信:
  ⑵行证:
  无闻思聪禅师:

  5、心境一如,物我无别
  ⑴理:
  黄檗禅师:
  ⑵行证:
  憨山禅师:

  Ⅳ禅修证悟全程典型案例

  三、高峰原妙禅师(文已见前)

  四、蒙山异禅师(录自《禅关策进》)

  五、憨山禅师(摘自《憨山老人自叙年谱》)

  六、神鼎云外泽禅师

  七、天真毒峰本善禅师(《禅宗全书》)

  Ⅴ禅修警语提要
  大慧禅师指出:

  【第四节】禅修之效果

  参禅的效果除彻证自己的心性外,尚有诸多低层面的效用,简单介绍如下:

  Ⅰ禅修过程中的祛病案例
  慈舟方念禅师:

  Ⅱ神异案例
  华林禅师:

  Ⅲ坐脱立化
  (一)述理
  四祖道信禅师:
  (二)案例(选录自《正续指月录》)
  五台山隐峰禅师:

  Ⅳ对待“神通”的正确态度
  (一)《佛祖纲目》记述西土诸祖皆具神通神变,此不赘述。
  (二)《楞严经》主张“不做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详录于下:
  (三)仰山禅师说:

  【第五节】附录

  Ⅰ禅修证悟述要
  一、答郑昆岩中丞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遣。此中病痛,略举一二:
  二、示修六逸关主
  三、示颛愚衡禅人
  四、示双轮照禅人
  五、憨山大师答朱白民
  六、憨山大师答湖州僧海印

  Ⅱ《小大乘修空及密乘大手印、大圆满、禅宗辨微》(陈健民著)

  一、总论
  (一)当先知小、大、密三乘各种见地之不同
  (二)次当知小、大、密乘各种修空的作风不同

  二、分论
  (一)显教修空与密教修空之分辨
  (二)小乘修空与大乘修空之分辨
  (三)大中道修空与大手印修空之分辨
  (四)大手印与大圆满修空之分辨
  (五)大圆满与禅宗修空之分辨

  三、结论
  代跋语
  大慧禅师示清净居士(李堤举献臣):
  “续貂”——不得已之补遗
  云门山朗上座
  (一)准开悟历程的自我感受
  下面再举开悟典型范例四则如下:
  (二)准开悟历程之外在表现
  1、大慧宗杲禅师:
  2、看白云端禅师传中有五祖演和尚悟由内容

  【代前言】

  太虚法师说:
  “若依禅宗的主张,是不论凡圣渐次的。所谓悟入众生心本有离言说的清净真觉,是佛生平等的。……只要有善知识的善巧指导,学者的恳切参究,莫不可以顿悟得到。……无论何人皆可以顿悟,不必要由渐修,这才显示出禅宗顿门的特点。此所谓顿悟的,正是本有的,一刹那相应当下便是,不落阶位,不落功勋。……这是禅宗顿悟法门的特点,在平常教理上不能指示出来。而专在这顿悟相应上去用功的,即所谓中国的禅宗法门。”
  “佛法之在中国,信仰修行者甚众,求其明白教理者则鲜。倘不明教理而起修行,虽能种善根而终不免二弊:一、被世讥为迷信,二、令自心不稳当。迷信乃近来佛教前途之大障,凡信仰佛法者急宜破之。除此讥障,非明教理不可……不稳当者,信者本自无教理之观察,自心对于佛法不能坚切信仰,或盲从、或附合,人言亦言,人信亦信,自无正观,终必退堕。甚或闻说起行不知抉择,以盲引盲招魔附鬼,益障圣教;故修行中尤应重教理……何以故?教理为佛学之根本……”(《太虚大师选集》)

  憨山大师说:
  “诸佛出世。无法可说。祖师西来。亦无实法与人。但为众生种种颠倒执著之情。随宜击破。令舍执著。顿悟本有而已。以众生痴迷执著之心。坚固难破。加以历劫无明烦恼。业障根深。难得顿悟。故费吾佛四十九年无量方便。为设断惑证真之法。从凡至圣。设有五十五位之阶差。非是世尊好作恁般去煞费婆心也。以众生心病无量。故设对症之方。亦无量耳。及至究竟实际。直到知见尽泯。一法不立。始是到家田地。若有纤毫知见不忘。犹在门外止宿草庵。遣之又遣至无可遣。纵然如是。犹是法身边事。未是法身向上事。只是教家极则处。未是宗门极则处。由是观之。修行一事。岂是草草。便以一知半解为得哉。且如宗门自六祖已前。不说参究功夫。只贵当下顿悟。自南岳青原已下。根机不一。多在参求保养。及至五家建立。门庭施设不同。就里宗旨元无差别。其于应机接物。如秦镜当台。照彻肝胆。至若与人解粘去缚。直指法身向上一路。剿绝佛法知见。不到穷源彻底。断断不肯轻易放过。其在禅道大盛之时。天下明眼知识甚多。学道衲子。处处参请印证。故悟者不落邪见。及宋而元。知识虽多。学人邪见不少。不堕生灭则落空见。有体无用。如二乘偏空。甚至拨无因果。堕落外道。豁达断空。或悟心未彻。才见影响。便得少为足。自称菩萨。口口谈空。心心著有。竟造生死之业。而不自觉。如是皆未得明眼知识。勘验提撕。故致禅门凋弊。古德云。不是无禅。只是无师。谓是故耳。大段末法。参禅得少为足者多。纵有真正学人。肯下死手做工夫。十年五年不变其志。亦有了悟自心一切皆空。因无明师印证。遂落空见。或识神未破。堕在光影门头。或习气未净。被工夫逼拶。变现种种境界。将为神通妙用。或见诸佛菩萨现身说法。或使知他心宿命。能见未来之事。或起种种异见。此皆习气变现。若认作奇特。便落魔道。可惜一往工夫。为害非细。此皆不遇明师。又不知佛教中修心方便。故误堕耳。亦有真参实悟。明见自心了无一法。不能开顶门正眼。便坐在净裸裸赤洒洒纯清绝点处。此名拘守竿头。静沈死水。故云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大千世界现全身。又云。有佛处。不可住。无佛处。急走过。正是教人不可坐在无事甲里。便说无佛可成。无众生可度。此正堕在断见。不能离此空见耳。纵然到此。亦是法身边事。未是法身向上事。岂不闻云门道。得到法身边。隐隐的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直饶透过。放过即不可。此语实是修心照胆镜也。故古德云。悟之一字。直须吐却。应知佛祖说法。一味遣众生执情。所谓但尽凡情。别无圣解。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棱严经中。五十种阴魔。非漫语也。今时修行既无明师指点。若不遵佛祖言教印证。将何以为凭据耶。始因众生著有。故佛破其有见。二乘外道著空。故佛破其空见。菩萨著空有二边。故佛说非空非有。破二边见。及至入佛法中。又遣其佛见法见。所以遣至无遣。正谓不见一法即如来。岂不见善财童子。参五十三大善知识。已入五十三位法门。入佛境界。不说成佛之事。但云与虚空等。与法界等。与毗卢遮那等。及见普贤菩萨。乃为说十种行愿。此便是修行学佛之大榜样。不以悟后为无事也。今人修行。纵能悟彻法界。若不学善财修习普贤大行。终是不免堕落空见外道。可不惧哉。此上葛藤。特为修行无多闻慧。错误用心。不能入佛知见。故不免饶舌。若视为泛泛语言。不唯有负老僧。且自误不少。”(《憨山大师示段幻然给谏请益》)

  【第一节 禅与禅宗知识简介】

  Ⅰ什么是禅

  一、广义的禅

  (一)禅宗大师论禅
  慧皎:
  “禅也者妙万物而为高,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然缘情察境,唯寂乃明,其犹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

  (二)佛学文献论禅
  《佛学大辞典》:
  禅(术语)禅那之略。译曰弃恶,功德丛林。思惟修等。新译曰静虑。属于色界之心地定法也。今于欲界人中发得之,谓之修得。生于色界而发之,谓之生得。思惟而修得之。则名为思惟修。成就之之心体,即为寂静,有能如实虑知所对之境之用。故名静虑。弃恶,功德丛林之名,以其结果之功能而名之者,是亦一种定心之法,故虽时翻为定,而定之梵名,为三昧或三摩地,总为心一境性所附之名也。又禅宗之禅,其名虽取思惟静虑之义,而其体为涅盘之妙心,非谓色界所属之禅。见禅定条。智度论十七曰:‘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禅,秦言思惟修。’法界次第曰:‘禅是西土音,此翻弃恶,能弃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故云弃恶,或翻功德丛林,或翻思惟修。’大乘义章十三曰:‘禅定者别名不同。略有七种:一名为禅,二名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脱,亦名背舍。禅者是其中国之言,此翻名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慧苑音义上曰:‘禅那,此云静虑,谓静心思虑也。旧翻为思惟修者,略也。’
  禅法(术语)有二种:一曰如来禅。一曰祖师禅。如来禅者,经论所说,秦罗什初传之,至天台而极详悉。祖师禅者,经论之外,祖祖自心印心,魏达摩初传之。佛于灵山会上拈一枝莲华示四众,百万人天不能解其意,独摩诃迦叶破颜微笑而领佛旨。佛言我付汝以涅盘之妙心。是如来禅之宗源也。故称为佛心宗。常言禅法者,指此佛心宗之禅。

  1、总说
  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共名十二门禅,亦名世间净禅,通称禅定。禅定者,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为“思维修”,新译曰:静虑。思维修者,为思维所对之境,而研习之意也。静虑者,为心体寂静而能审虑之意也。定为梵语三昧之译,为心定止于一境,而离散动之意。即一心考物曰禅,一境静念曰定。故禅名宽,指一切息虑凝心言,定名狭,为定之一分也。盖禅那思维审虑,自具定止寂静之意,故得名定。三昧无思维审虑之意,不得名禅。总别合称,则曰禅定。而禅定皆为是心之德,此心之德非欲界所属之心德,乃属于色界之法,其中各有四等之浅深,曰四禅四定。此四禅四定世间法,则佛法外道凡夫圣者共通也。其他佛菩萨阿罗汉证得之诸无漏诸定,为出世间法,不具三界所属之心体者。故得禅则必离欲界之烦恼,得定则必断色界之烦恼,得无漏诸定,则必绝无色界之烦恼也。而禅者非但为诸定之根本,且依此而发天眼天耳等之通力,且依有审虑之用。观念真理,必依此禅。是故禅为学道之至要者也。

  2、根本四禅
  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共名十二门禅,亦名世间净禅。今先明四禅也。此四禅法,各有方便中间,今但论色界正定,不取方便中间,故名根本四禅。

  (一)初禅
  初禅者,行人先须趺坐调息,从粗住细住,阶欲界定。次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是为未到地定。此定能生初禅,即是初禅方便,亦名未来禅。得此相已,初勿惊恐,亦勿欢喜(惊喜皆能招魔),勿向人说(说则永失不可复得,譬如种树,不可露根)。若于未到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或经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定心不坏,守护增长。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上发多退,下发多进)。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说十种善法眷属,与动俱起: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如是十种胜妙功德庄严动法,此则略说初动触相。如是,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四月,乃至一年,此事既过,复有余触,次第而发(然亦无定前后)。故名初禅。言余触者,即前动触为一,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沈,七坚,八软。此八与前八虽同,而细分别,不无小异。此十六触,随一发时,悉有十种善法功德眷属。行者因未到地,发如是等诸触功德善法,故名初禅初发。并是色界清净四大,依欲界身中而发。从此舍离欲界五欲五盖(五欲者:一色,二声,三香,四味,五触。五盖者:一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得初禅五支功德(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
  A、觉支初心在缘名觉。谓行者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清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即生身识,觉此色触,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觉支。
  B、观支细心分别名观。谓行者既证初禅功德,即以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无诸盖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所未有,故名观支。
  C、喜支欣庆之心名喜。谓行者初发禅时,乃有喜生,但分别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观心分别,所舍欲界之乐甚少,今护得初禅,利益甚多,如是思惟已,则欢喜无量,故名喜支。
  D、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发初禅时,乃即有乐,但分别喜,动涌心息,则恬然静虑,受于乐触怡悦之快,故名乐支。
  E、一心支心与定一,名为一心。谓行者初证禅时,乃即着定,而心犹依觉观喜乐之心,故有微细之散,若喜乐息,自然心与定一,故名一心支。
  若在人中坐禅,得此根本初禅,不失不退,则命终已,随初禅力深浅,必生梵众等之天中,是初禅天因也。

  (二)二禅
  次二禅者,若于初禅定中,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支功德(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
  A、内净支心无觉观之浑浊,故名内净。谓行者欲离初禅时,种种诃责觉观,觉观既灭,则心内静,心与静色法相应,豁尔明静,故名内净支。
  B、喜支欣庆之心名喜。谓行者初得内静时,即与喜俱发,而喜心未成,次心自庆得免觉观之患,获得胜定内净之喜,欢喜无量,故名喜支。
  C、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喜涌之情既息,则怡然静虑,受于内净喜中之悦乐,故名乐支。
  D、一心支心与定一,谓之一心。谓行者喜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渟不动,故名一心支。
  名为根本二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光等之天中,是为二禅天因也。

  (三)三禅
  次三禅者,若于二禅定,厌离喜相,入中间禅。从未到地,澄静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具足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慧,四乐,五一心)。
  A、舍支离喜不悔名舍。谓行者欲离二禅时,种种诃责二禅之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证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为舍,亦名三禅乐。初生时,是乐三界第一,能生心着,心着则禅坏,故须行舍。
  B、念支念名爱念。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将养,则乐得增长,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爱念将养,故名念支。
  C、慧支解知之心名慧。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此乐微妙,难得增长,若非善巧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此乐得遍身也。
  D、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发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将护此乐,乐既无过,则增长遍身,怡悦安快。三禅为最乐,若离三禅,则余地更无遍身之乐也。
  E、一心支心与定一,名曰一心。谓行者受乐心息,则心自与定法为一,澄渟不动也。
  名为根本三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净等之天中,是为三禅天因也。

  (四)四禅
  次四禅者,若于第三禅定,厌离乐法,深见过患,入中间禅。心无散动,得未到地,于后其心豁然开发,定心安隐,出入息断,具足四支功德(一不苦不乐,二舍,三念清净,四一心)。
  A、不苦不乐支不苦不乐,中庸之心也。谓行者欲离三禅时,种种因缘,诃责于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故内心湛然,不苦不乐也。
  B、舍支离乐不悔名舍。谓行者既得第四禅,不动真定,则舍三禅难舍之乐,不生悔心,故名舍支。亦云:证四禅不动定时,不应取定起动念心,若心行舍,则无动念之乖也。
  C、念清净支念即爱念。谓行者既得四禅真定,当念下地之过,复念自己功德,方便将养,令不退失,进入胜品,故名为念。亦云:是四禅中,有不动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
  D、一心支心与定一,名一心支。谓行者既得四禅之定,复用舍念将护,则心无所依,泯然凝寂,一心在定,犹如明镜不动,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象皆现。
  名为根本四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福生等三天中,是为四禅天因也。

  3、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亦名四等,谓慈、悲、喜、舍也。有凡夫人,虽得四禅,以乐高胜,求作梵王,更修四无量心。
  ①慈无量心爱念众生,常求乐事以饶益之。
  ②悲无量心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
  ③喜无量心欲念众生,从乐得欢喜。
  ④舍无量心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由善修此四无量定成就,命终得为四禅天王。

  4、四无色定
  (1)空处定
  行人得第四禅已,深思色法过罪,作意灭除一切色法,一心缘空,念空不舍,即色定谢而空定未发,亦有中间禅。尔时勤加精进,一心念空不舍,则其心泯然任运,自住空缘,亦名未到地相。于后豁然与空相应,其心明净,不苦不乐,益受增长。于深定中,唯见虚空,无诸色相,虽缘无边虚空,心无分散,既无色缚,心识澄静,无碍自在,如笼破鸟出,飞腾自在,是名证虚空定。证此定已,不失不退,命终必生空无边处,但有受想行识四阴,无色阴也。
  (2)识处定
  行人得空定已,诃责空处多诸过失,便舍空处,一切系缘现在心识,念念不离,未来过去,亦复如是。常念于识,欲得与识相应,加功专注,不计旬月。一心缘识,而无异念,空念即谢,识定未生,名中间定。即便泯然任运,自住识缘,名未到地。此后豁然,与识相应,心定不动。而于定中,不见余事,唯见心识,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识虑广阔,无量无边,识法持心,无分散意。此定安隐,清净寂静。证此不失,命后必生识无边处,亦有四阴也。
  (3)无所有处定
  亦名不用处定。行人得识定已,诃责识处过患,即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于中心不忧悔,专精不懈,一心内净。空无所有,不见诸法,寂然安隐,心无动摇,此为证无所有定相。入此定时,怡然寂绝,诸想不起,尚不见心相,何况余法。无所分别,即是无所处定。证此不失,命后必生无所有处,亦有四阴也。
  (4)非想非非想处定
  行人得无所有定已,深诃责无所有处过罪,即舍无所有处,观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一心专精,加功不已,其心任运,住在缘中。于后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恬然清净,如涅盘相。是定微妙,三界中极,如步屈虫,行至树表,更无可进。证此不失,命后必生非非想处,仍有细微四阴也。

  5、亦世间亦出世间禅-六妙门
  法界次第云:‘妙名涅盘,门名能通,修此六法,则能通至涅盘,故名六妙门。前三是定,后三是慧,定爱慧策,能发真明,出离生死。’
  数息门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盖欲界众生,心多驰动,粗散难摄,故须数息,制其散乱,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初门也。
  随息门随息者,细心依随息之出入,住而不散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数息,心暂得住,而禅定未发,苦犹存数,则有起念之失,故须舍数修随。心随于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悉皆知之,心安明净。禅定自发,故以随为门也。
  止门止者,摄心静虑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随息,心安明静,而定犹末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苟欲澄净安隐,莫若于止。故次舍随修止,凝心寂虑,禅定自发,故以止为门也。
  观门观者分别观察之心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心住定,则有味着之失。是故不着于止,起观分别,则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也。
  还门还者转心返照也。谓修行之人,虽修前观,分别观察,而真明未发。即当舍观修还,反照能观之心,念念皆不可得,不加功力,任运返本还源,故以还为门也。
  净门净者心无所依,不起妄想分别之垢也。谓修行之人,虽修前还,而真明犹未能发。即当舍还修净,净心成就,即发三乘圣道,故以净为门也。

  (三)广义禅在修正佛法中的作用与地位:
  慧思《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夫欲学一切佛法,先持净戒勤禅定。得一切佛法诸三昧门、百八三昧、五百陀罗尼、及诸解脱、大慈大悲、一切种智、五眼、六神通、……如是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从禅生。何以故?三世十方无量诸佛,若欲说法度众生时,先入禅定。……一念心中一时行,无前无后,亦无中间,一时说法度众生,皆是禅波罗蜜功德所成,是故佛言:若不坐禅,平地颠坠。若欲断烦恼,先以定动,然后智拔。……
  ……欲坐禅时,应先观身本,身本者,如来藏也,亦名自性清净心,是名真实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断不常,亦非中道,无名无字,无相貌,无自无他,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住处,无愚无智,无缚无解,生死涅盘无一二,无前无后,无中间,从昔已来无名字,如是观察真身竟,次观身身,复观心身。……
  若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亦知出世三乘圣道,制心禅智,无事不办。欲求佛道持净戒,专修禅观得神通,……问曰:《般若经》中佛自说言,……般若为前导,亦是三世诸佛母,汝今云何偏赞禅,不赞五波罗蜜?……定如净油智如炷,禅慧如大放光明,照物无二是般若,镫明本无差别照,睹者眼目明暗异,禅定道品及六度,般若一法无有二,觉道神通从禅发,随机化俗差别异。问曰:佛何经中说般若诸慧皆从禅定生?答曰:如禅定论中说,三乘一切智慧皆从禅生。《般若论》中,亦有此语,般若从禅生。……《胜定经》中说:若复有人,不须禅定,身不证法,散心读诵十二部经,……不如一念思维入定。……何故不赞我等多闻智慧,独赞禅定?佛告诸论师:汝等心乱,假使多闻何所益也。……汝欲与禅定角力……无有是处。复次《毗婆论》中说:若有比丘,不肯坐禅,身不证法,散心读诵,讲说文字,辩说为能,不知,诈言知;不解,诈言解,……如是论师,死入地狱。……
  复次禅波罗密,有无量名字,为求佛道,修学甚深,微妙禅定,身心得证,断诸烦恼,得大神通,立大誓愿,度一切众生,是乃名字禅波罗密。……尔时禅定转名四无量心。……尔时禅定,转名四摄法。……尔时禅定及神通波罗蜜,转名一切种智。……尔时禅定,转名十八不共法。……尔时禅定,转名十号也。……尔时禅定,转名般若波罗蜜。……尔时禅波罗密,转名八背舍。……尔时禅波罗密,转名尸波罗密。……尔时禅定,转名羼提波罗蜜。……尔时禅定,转名精进毗梨耶波罗蜜。……尔时禅波罗蜜,转名九次第定。……尔时禅定,转名狮子奋迅三昧。……尔时禅定,转名超越三昧。……尔时禅波罗蜜,名八解脱。”

  二、禅门的禅

  (一)禅门即禅宗
  《佛教大辞典》:
  禅门(术语)达摩所传禅那之法门也。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佛心宗也。证道歌曰:“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
  禅宗(流派)以禅那为宗,故名。禅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为三学六度之一。初祖达摩天竺人,梁魏之世,来支那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于禅那,故称为禅宗。所谓禅宗者,非三学六度之一分禅,于是而如来禅,祖师禅之称起。以经论所说,六度所摄之禅为如来禅,达摩所传之心印为祖师禅。故由彼宗之本义言之,则与其谓为禅宗。毋宁目为佛心宗为适当。释尊在灵山会上拈华,迦叶破颜微笑,为第一祖。二十八传,至达摩。为东土初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是教无言之心印于无言也。慧可得其心印为二祖。僧璨为三祖。道信为四祖。弘忍为五祖。弘忍之下,有慧能神秀二大师,慧能之禅,行于南地,
  故称南宗,神秀之化,盛于北地,故称北宗。而北宗不免如来禅之迹,南宗的得祖师禅之神髓。六祖慧能之下,生南岳青原两系。南岳传于马祖,青原传于石头。马祖之下独盛,转传而分沩仰曹洞临济云门法眼之五家。至宋朝,临济之下又附杨岐黄龙之二流。总是五家七宗。案禅宗之称,始于李唐。

  (二)禅门(宗)的禅
  1、来源:
  《缁门警训》:
  “菩提达摩祖师观此土之根缘,对一期之繁紊,而宣言曰不立文字,遗其执文滞逐也,直指人心,明其顿了无生也。其机峻,其理圆,故不免渐修之徒笃加讪谤。传禅法者自达摩为始焉,其下相继六代,横枝而出,不可胜纪。”

  2、禅门禅的真义:
  六祖慧能《敦煌本坛经》:
  “此法门中,坐禅亦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言不动。……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缘境触触即乱,离相不乱即定,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
  “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令得见性。”

  3、禅门禅在修证佛法中的作用与地位
  《六祖坛经》:
  “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摩诃般若波罗密,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如此修行,定成佛道。……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若闻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Ⅱ禅宗

  一、禅宗是我国佛教修证的一个宗门
  虚云禅师:
  “佛门略开十宗,四十余派。而以禅净律密四宗,摄机较广。”
  “心地法门的禅宗。自迦叶尊者后。辗转相传。从印度传到中国六祖惠能大师。都称为正法流传。盛极一时。律宗以优波离尊者为首。他承受了世尊的嘱付。要我们末世的众生。以戒为师。在毱多尊者后。发扬为五部律。我国的南山老人道宣律师依昙无德部。制疏奉行。称为中兴律祖。天台北齐老人。观龙树中观论。发明了心地。杜顺老人以华严经为主。建立了贤首宗。远公提倡净土。九祖相承。……至于密宗,是由不空尊者金刚智等传入中国,经一行禅师等努力,才发扬广大的。”
  “禅宗,是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唯有迦叶尊者微笑,称为心心相印,教外别传,为佛法的命脉。”

  二、禅宗修证真旨
  《六祖坛经》:
  “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代代相承。法则以心印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於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须修般若行,持金刚经,既得见性。……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有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若识自性,一悟顿至佛地。”
  “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我此法门。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
  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顿法者,至佛位地。
  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
  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外禅内定。是为禅定。……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
  “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三、禅宗,接引学人,贵在逗机

  (一)直指心源,当下即是

  1、述理:
  《六祖坛经》指出: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
  “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2、案例:
  《禅宗正脉》中载:
  时有僧神光者,近闻达摩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可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曰:“将心来,与汝安。”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曰:“我与汝安心竟。”……乃顾慧可而告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可曰:“请师指陈。”祖曰:“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得。”祖又曰:“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
  东土二祖慧可大师得法传衣……有一居士,年踰四十,不言名氏,聿来设礼。而问祖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祖曰:“将罪来,与汝忏。”士良久曰:“觅罪不可得。”祖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士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自兹疾渐愈。
  东土三祖僧璨大师以白衣竭二祖,即受度传法……有沙弥道信,年始十四,来礼祖曰:“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祖曰:“谁缚汝?”曰:“无人缚。”祖曰:“何更求解脱乎?”信于言下大悟。……乃付衣法。
  四祖旁出牛头山法融禅师……稽首请说真要。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师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师曰:“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祖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

  (二)权实照用,启悟醒迷,棒喝逼拶,顿契亲悟
  《指月录》中载:

  (三)“绕路”(径截)修禅,依法习练,禅师掖揄,自修见性
  1、看话头(话头禅是临济宗禅修的发展)
  虚云禅师:
  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祖师的“安心”,六祖的“惟论见性”,只要直下承当便了,没有看话头的。到后来的祖师,见人心不古,不能死心塌地,多弄机诈;每每数他人珍宝,作自己家珍;便不得不各立门庭,各出手眼,才令学人看话头。

  2、默照禅(默照禅是曹洞宗禅修的发展)
  正果法师(《禅宗大意》曹洞临济参禅方法的差异):
  中国的禅宗,有五家七派之分,在用功的方法上,也多少有些差异。沩仰、云门、法眼等久已绝响。今仅就曹洞、临济两宗的用功方法,略说其差异。
  曹洞主知见稳实,临济尚机锋峻烈。曹洞贵婉转,临济尚直截。曹洞似慈母,临济如严父。后世评论这两宗,有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流衍及于宋代,一变而为大慧宗杲与宏智正觉相对立之禅风。
  曹洞的祖师药山惟俨禅师,一日坐次,有僧问:“兀兀地思量什么?”师曰:“思量个不思量底。”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师曰:“非思量。”这一问答,成为曹洞参禅极致立场的根基,特别是日本的曹洞宗如此。思量,是有心;不思量,是无心。从偏于一方来说,有心即是病,无心也成病。现在不涉于有心的思量,也不沉于无心的不思量,以超脱散乱与昏沉的当体,名曰:“思量个不思量底。”换一句话来,即“非思量”是坐禅的当体,即离造作的种种意念,又非无心不思的冥顽状态,是思量而不‘思量,不思量而思量。所以这非思量的“非”,不是否定之意,是指坐禅时灵明寂照的正念,就是非思量的意义。非思量便是解脱。以此为坐禅的正念、正思维,便是脱体现成地离迷悟、超凡圣,念念悉正,心心皆不染污的心行。所以日本曹洞宗绍瑾莹山禅师在《坐禅用心记》中说:于此思量个不思量底,如何思量?谓非思量,此乃坐禅要法也。直须破断烦恼,亲证菩提。日本曹洞宗开祖道元禅师在《坐禅仪》中更说:“若得此意,则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当知正法自现象前,昏散先扑落。”在这里发生了坐禅与开悟有如何关系的问题。曹洞宗认为:正传之坐禅,不可求悟于坐禅之外。故坐禅的真境界,是在于不思量的正念。若正念相续,虽行住坐卧,动止威仪,亦不暂离,即可说是大悟的人。日本道元禅师说:“非可测知,以坐禅是悟门之事。悟者,只管打坐。”故此宗坐禅的正传,不是待悟的坐禅,坐禅的当体,就是坐佛、作佛。

  3、文字禅
  《中国禅宗思想史略》:
  宋代禅风为之一变,由不能言说转向追求文字雕饰,踏出一条文字禅的路子。真正将这一实际实性化、系统化的还是慧洪。慧洪认为:“心之妙,不可以语言传而可以语言见。盖语言者,心之缘,道之标帜也。标帜审则心契,故学者每以语言为得道深浅之候。”
  语言虽不能尽传心之妙道,但它是观心、传心、识心的一种工具、一种途径、一种方便,所以说语言又可以说是内在精神的表征,也是学者得道深浅的表征。
  慧洪并不认为语言文字是得道之本,而是把它视作实现目的的手段、直达禅境的道路,所以他一再强调:“大法非拘于语言,而借语言置发者也。”“广演之语,大剔禅者法执。”前者说的显真,后者突出的去妄。显真去妄四字,足以说明语言在禅学中既非“障道”,也绝非无足轻重。……慧洪的意思就是要“隐显相参,借言以显无言,然言中无言之趣,妙至幽玄。”

  Ⅲ宗门禅与教门禅的异同

  一、宗门禅与教门禅的同别关系
  《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非一岁无以终万化之功,非一心无以收万法之迹。然而,春夏秋冬之令虽别,其所不别者,同一岁也。顿渐偏圆之理虽别,其所不别者,同一心也。且岁不知有春夏秋冬,而四序成其岁;心不知有顿渐偏圆,而四教彰其心。如是,则知即别而同,即同而别也。即别而同,四不离一;即同而别,一不离四。唯同,则不彻其化迹;唯别,则不能会其本源。于是,同别之旨,不容不两立;本迹之门,不容不双收也。每闻议者谓,一代时教,彰如来之本怀,罄无不尽,彼云教外别传者,岂教外果别有未尽之法为传耶?倘别有所传,则名外道,或别无所传,则妄诞之迹不容掩也。余尝以前说证之,兹复谓议者曰:圣人初生下时,手指两仪,足行七步,何教义所摄耶?此乃别传之最初显示也,岂待末后拈一花以示迦叶,谓之别传者乎?中间四十九年,随机演教于正直,舍方便处皆是别传之旨,又岂止乎最初末后而已哉!所云别传者,非教外别有所谓禅也,非心外别有所谓法也,非离言说外别有形言之秘密三昧也,非理外别有理也,亦非一向无事,而故作是言也。何则?自始洎终,唯示一心也。依一心所演,唯一法也,安有所谓别哉!当知灵知心体,离言说相,离见闻相,离思唯相,离文字相,乃至离一切诸相。虽曰离言说相,非言说不能立其教;虽曰离见闻相,非见闻不能传其教;虽曰离思唯相,非思唯不能达其教;虽曰离文字相,非文字不能宗其教。故知言说文字等乃教也,离言说文字等乃教外别传也。所云教者,宣明此心也;所云教外传者,即超出言象而妙契此心者也。使言说文字外别无旨趣,则经中不应有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又云:此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或谓:言说文字等,果不可契如来之心耶?曰:不然。岂不闻,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于是二中间,未尝谈一字。于此,则一大藏教,曷尝有言说文字等相之可得也。苟不洞彻如来之本心,则滞有文字非教也。执无文字非禅也。动为情缚于有无之间,则教禅俱不取也。然教外别传者目之为禅,此禅即一心之异名,非人天二乘所习八定四禅之禅,必待枯形死心,殒情绝识之谓也。盖此禅之体,如金刚王宝剑,自非上根利器,生知夙习之上,领于机先,荐于言处,欲向见闻思维等拟涉毫芒,则刻舟奚益哉!远自少林,相传迨今,如印印空,虽文彩不露,而至理独存,信别传之说,良有旨焉。通而言之,禅即离文字之教,教即有文字之禅,觅一毫同相,了不可得,复何别有耶?其所别者,乃化迹之设不侔尔,譬如坚冰烈日之不可同日而语也。

  二、宗门禅与教门禅的区别
  《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或问:禅称教外别传,果有别传之理否?每见义学纷纷于此不能无议。幻曰:义学以分别名相为务,而于此不能尽分别之理,使尽究其极,则于别传二字,当一笑而释矣。何则?夫四宗共传一佛之旨,不可阙一也,然佛以一音演说法,教中谓唯一佛乘,无二无三,安容有四宗之别耶?谓各擅专门之别,非别一佛乘也。譬如四序成一岁之功,而春夏秋冬之令,不容不别也,其所不能别者,一岁之功也。密宗,春也;天台、贤首、慈恩等宗,夏也;南山律宗,秋也;少林单传之宗,冬也。就理言之,但知禅为诸宗之别传,而不知诸宗亦禅之别传也。会而归之,密宗乃宣一佛大悲拔济之心也,教宗乃阐一佛大智开示之心也,律宗乃持一佛大行庄严之心也,禅宗乃传一佛大觉圆满之心也,犹四序之不可混。既不可混,非别而何?或者谓:彼三宗皆不言别传,唯禅宗显言别传者何耶?对曰:理使然也。诸宗皆从门而后入;由学而后成,唯禅内不涉思维计度之情,外不加学问修证之功,穷劫迨今,不曾欠少,拟心领荷,早涉途程,脱体承当,翻成纯置,诚别中之别也。彼按图索马者,乌足以知之?闻吾禅有教外别传之说,无怪其惊且骇矣。
  或问:间有言教与禅家直指之说同者,如《华严》谓:“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如《法华》谓:“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金刚般若》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及“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如《圆觉》谓:“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如《楞严》谓:“根尘同源,缚脱无二,“及“知见立知“等。以至诸经论中,其相似之语,层见叠出,亦岂待达摩直指而后然耶?幻曰:余不云乎,此文字显总持者也。苟不曾向自心中真实契证一回,徒说药,不疗病也。若是真实有所契证之人,岂唯大乘经论之语能契达摩之禅,但是粗言细语,至若风声雨滴,未有不与达摩所指之禅相契者。苟不能妙契自心于言象之外,但将大乘经论相似之语记忆在心,古所谓依他作解,障自悟门,又以金屑入眼为喻,甚明,宜深思之,勿自惑也。岂唯经教文字不同达摩所指之理,且如禅宗门下,自二祖安心,三祖忏罪,南岳磨砖青原垂足,至若擎叉辊球,用棒使喝,及一千七百则机缘,莫不皆是八字打开,两手分付直下,更有何物为间为碍?你若不曾向己躬下透脱得过,拟将情意识领览一个元字脚,记忆在心,是谓杂毒入心,如油入面。又云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药。盖知此事无人用心处,无人著意处,无人措足处,无人下手处,直须亲向自己躬下蹉步,一踏到底,始解相应。凡咳唾掉臂,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如师子儿不求伴侣,始知前面一千七百则,皆脱空妄语,狐涎杂毒,焉肯涉他毫发!惜乎间有一等聪明之士,不求自悟,日夕坐在杂毒坑中,分向上向下,全提半提,最初末后,正按旁敲,照用主宾,纵夺死活等,曲搜旁注,强立巧求,安个名字唤作宗门关键,眩或后人。更或拣辨言语,区分机要,谓那个尊宿语,全提向上,不带枝叶;谓那个尊宿语,新奇巧妙,凌烁古今;那个尊宿语,是道者禅,乾曝曝地,百般比况,万种抟量。殊不知,前辈大达之士,胸中七穿八穴,无一物可守,临机应物,信手拈来,初无拣择,直下如迅雷掣电,拟觅踪由,则剑去久矣,又安肯局于见量,弄峻机,裁巧语,思欲鼓诱后昆,俾其宗尚者哉?有前辈尊宿,应机垂示,其语言有粗细显密广略不同途者,盖各各发真心,初无造作。如洪钟巨鼓,随叩而声,其声之大小清浊,本乎一定之器,或器之不逮,苟欲微加外助,则失其本真矣。今之禅流,将欲据大床,挥麈尾,首出诸家语要,拣择记持及渔猎百氏之杂说,以资谈柄者。是说禅之师也,不唯不能与人解粘去缚,而亦自失本真,丧坏道眼。如此妄习,互相趋尚,既失祖庭之重望,又安有所谓起丛林,兴法社之理哉!原夫世尊出世,达摩西来,咸欲与尽大地人解粘去缚。是你最初不识好恶,把自家一片本来清洁白田地,妄以无边声色污染得无措足处。及乎舍亲割爱,依师学道,且前面之污染莫之洗涤,而又添入许多佛法知解,使伊重失本心,深可怜悯。所以前辈唱导之师,忍俊不禁,出来吐一机,垂一令,如吹毛剑,向伊重处一截,直欲断其生死命根。诚以真慈痛悯而然,岂图门高户峻,以重后学之仰望邪?盖前辈大达之士,最初皆是的的以己事未明,跨山越海,求人决择,忽撞著个聱讹话头,透脱不去,如吞栗棘蓬相似,又如遇怨敌相似。孜孜于怀,经寒涉暑,废寝忘餐,至于终身无斯须间断,决不肯容易觅人开示,亦不肯向文字语言上寻讨,直欲待其真机自发,打破疑团而后已。自有宗门以来,凡有契有证者,莫不皆然。所以一个个脚跟稳密,等闲动步,如师子儿惊群动众。故宗门以此相因,而有做工夫之说焉。
  此事不在经书义理中,不在一切修证里,至于圆觉之三观二十五轮,楞严之二十五圆通所证门,乃至教中所说顿渐阶级次第等,一涉见闻,皆堕情识,总不与达摩所指之禅相似。教中所言之禅,皆不离修证,唯达摩独指一心为禅,与经书文字所说者迥别,宜思之。
  《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议者谓逼近达摩之旨,亦不涉方便渐次。殊不知,只个知幻离幻,早涉方便渐次也。达摩门下总无是事,一了一切了,只个了字亦不可得。
  禅之一字,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觉不可知。盖见闻觉知皆属情妄,非心法也。当知心法本来是见是闻,是觉是知,不应于见闻觉知上别有所谓见闻觉知者。《维摩诘经》谓:“若求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斯言岂欺人哉!
  此事须是利根上器,提得便行,逴得便走,虽是庆快,已涉途程,更待如之若何?宽著工夫待弥勒。
  古人真切于此事上,曾不待一切方便言语之所启发,自然卓卓地不肯虚丧寸阴。如大死人,如陷千尺井之求出,又如倒悬之求解,曾何有第二念驰骤目前虚妄声色者哉!

  三、宗门禅的独特与优越性
  《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心非妙悟而莫知,悟非情尽而不了,情非工夫而莫忘,工夫非正信而不立,盖学道以正信为根本也。谓信者何?最初要信自心是佛,惟佛即心。旷大劫来本来成就,今更别不假再成也。灵山之密付,付此也。少室之单传,传此也。古今之举扬,扬此也。前辈大达之士往往皆是于一音未吐、一念未蒙以前,双肩荷负,一往直前,如素贫人顿居宝所而不惊不畏者。盖信根纯熟故也。其次要信道。我若不毕其性命取证斯道,昧此心佛于无明界中妄受轮转,缠缚苦轮沉坠三有,尽未来际卒未有自了之日。是故从上佛祖眼不耐见,强出头来设百千方便,以起其信心,俾其各个自证自悟而后已。昔有芙蓉训禅师,问归宗和尚:“学人不识佛,乞师指示。”宗云:“说与你恐你不信。”训云:“和尚重言,焉敢不信。”宗云:“即汝便是。”训云:“如何保住?”宗云:“一翳在目,空华乱坠。”训于言下大悟。这个便是信自心是佛的样子,当知这个信字岂苟然哉。乃积劫于般若法中熏炼成熟。一历耳根,永不退转,是谓决定信也。学道人不问悟不悟,但只要信心决定。心既决定,更无有不相应者。但是有祖以来,契证此道者更无有一人无此决定信心,所以古德谓:参须实参,悟须实悟。或不实参实悟,总是虚妄生死根本。所云实者,即决定也。既有决定参学之志,则有决定悟明之时。所悟既决定,则成佛决定无疑矣。今之学道者往往无此决定本志,必欲要洞明生死,惟以聪利之资向能所上做窠臼。未参禅要会禅,未学道要明道。未见开口动舌,便要知他落处,引起一种虚妄情识。孜孜向语言道理上著到,将一切经书文字古今因缘穿凿殆尽,间或被人点着重处不肯知非,但以语言支持得过便了。殊不知只这个要支持的念头,正是生死情识。既要参禅学道,于生死情识上不能斩断,何所图哉?昔香严和尚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自恃聪慧。一日沩山问云:“子试除却从前记持的学解,父母未生以前试道一句看。”香严不能加对,乃曰:“望和尚慈悲与我说破。”沩山云:“我不辞与你说,你将后骂我去哉。”严乃发愤屏去经书义理,入南阳卓庵。百无所思以度朝夕。一日扫地次,忽掷瓦砾击竹有声,当时开悟。遂遥礼沩山云:“和尚当时若与我说破,又争得今日事?”此个公案古今共知,但未曾见有一人奋起信心,屏去经书义理,向无用心处操守一回,又安得有香严击竹的时节。且古人皆是负大根器秉大志愿,尚且三十年二十年孜孜不舍寸阴,克究此道以期妙悟,而况今日根器浮浊志愿卑微,只个世间浊重五欲,无时不与之作对。尽形打屏不去,反开口便要向佛祖头上坐卧,欺罔自心,轻毁先圣。岂道人之心也哉?故古德教人最简径直捷,谓不学佛法惟务修心。但修得一分心,即是学得一分佛法。达磨大师亦云: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乃可入道。然达磨秉单传直指之要,贵在领于机先得于言外,岂可教人息缘止念如墙壁耶?盖亦眼不耐见此一等无决定志之士日夜驰求不息,以曲顺机宜故,设此方便耳。又有古德,教人十二时中但如一个大死人相似去。只与么过十年若不悟去,老僧大妄语成。如上所说,只为学者最初不具决定信心,欲洞明生死大事,无端反于圣教中引起驰求攀缘不断,岂有志之士施于此耶?但只信道,有个自己佛性意。积劫未明情识缠缚,坠落生死,都不要别求道理。惟念念扣己而参,于参之之顷如救头然,如遇怨敌,寝食俱废,寒暑两忘。驰求不断而自断,诸缘不息而自息。久之不懈不废不失不忘,机缘偶触则心华璨发矣。此心既悟则十方世界是个大解脱门,无一法为障为碍,自然头头上明物物上显,进退合辙左右逢源,不假安排一一成现,是谓心地法门者也。如今未悟之人,偏阅古人现成言句,也知道十方世界是个大解脱门,只知得相似说得恰好,偶于一毛头顺逆之境现于其前,即举心动念与之较量,安有解脱之少分,其得失有如此者,由是推之反不如个寻常不学道依本分之人,胸中且无许多知见解会,且眼前逆顺尚而融化不得,何况四大交逼死生岸头,念虑纷飞识情驰散之顷,惟苍黄恐怖之不暇,安有解脱自在之理乎?如是之流,盖最初发心学道时,不会具决定志要了生死,只欲会禅会道,于是逗到眼光欲落未落之际,无个决定身心以为主宰,反被能会所会的心识总为障碍,其用心差误一至若此,且参禅学道但尽此一生,向真实决定正念中,要了生死大事,其或于生死未了,不会禅不明道,正是不坏天真的好人,但正念不忘再出头来,以夙熏般若力故,管取一闻千悟。试看他从上古人于一言一句下,筑着磕着迥然超越,皆是参学究竟于未悟之前身,不忘夙因,所以心眼洞开如是之易也。苟或不参学于前身,复不体究有今日,欲望此生后世自然超越死生者,是犹弃食而求饱。所以古人道:无天生释迦自然弥勒。斯言尽之矣。昔张无尽丞相,初以聪明之资,会尽古今公案。因作漕运,过江西访兜率悦。悦诘之曰:“运使于佛祖言教有少疑否?”张曰:“惟香严独脚颂德山托钵话微有所疑。”悦曰:“既于此有疑,其余安得无疑耶?”张一夜睡不稳。至五更踏翻泉钵,忽有所省。诣丈室叩门求证。此是仕宦中参禅的样子。使张无尽自恃聪明不肯求决于兜率,安有叩门求证之理哉?又如裴公美侍郎出入于黄檗圭峰二师之门,凡历任所时黄檗每与之俱,于是深参密究精思苦研,深信法源饱餐禅味,于名相之学既精,教外之旨尤熟,此亦是现宰官身作不请友,一代伟人也。岂特此二公为然。但自有祖以来,其不离功名富贵,而超出涅槃生死者代不乏人。当知此道在蠢动含灵各各具足,安有官宦极品素为佛法之外护与佛祖圣贤而有少间者哉?此心清净犹若太虚无一点相貌,逼塞虚空不为大,涉入微尘不为小,在圣不可增其多,在凡不可减其少,这个说话凡是看文字识义理通教相的个个说得,若不曾真正于弃文绝见处妙悟一回亲见源底,纵使更说得玄中又玄妙中又妙,正当说时亦不相应,何况不说时也。若是悟彻的人说时即是不说时,不说时即是说时,更无有说不说之间。昔太原孚上座讲涅槃经次因广谈法身妙理,有禅者失笑。孚讲罢云:“某甲素志狭劣依文解义,适蒙见笑,且望垂教。”禅者曰:“笑座主不识法身。”孚曰:“如此解说何处不是?”禅者曰:“请座主更说一遍。”孚曰:“法身之理犹若太虚,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二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禅者曰:“不道座主说得不是。只是说得法身量边事,实未识法身在。”孚曰:“既然如是,禅德当为我说。”禅者曰:“座主还信否?”孚曰:“焉敢不信?”曰:“若如是座主暂辍讲。旬日于室内端然静虑收心摄念,善恶诸缘一时放下。”孚一依所教,从初夜至五更,闻角声忽然契悟。又德山和尚素讲金刚般若,于般若义海靡所不通。闻南方教外别传之旨,疑其妄谬,遂担经疏特往之。因买点心吃处,被婆子轻轻一扫,早是疑着了也。及至一见龙潭,于吹灭纸炷处豁然开悟,始知从前会得个佛法义理,若一毛置于太虚,一滴投于巨壑。看这二尊宿于未悟时说的,也只是这个道理。及至情妄俱消廓然神悟之后说的,也只是这个道理。既只是这个道理,却要悟作么?盖未悟之人说道理,如月夜看物。已悟之人说道理,如白日看物。月夜所看的也只是这个物,但依稀仿佛余惑未尽。白日看的也只是这个物,惟是见彻根源惑情顿洗。又未悟的人不曾到杭州,终日说杭州话。彼虽说得相似其如未到何?悟的人如已到杭州,其四面八方之境界洞然在心目之间。虽终日不说胸中未尝迷杭州。故佛印元禅师云:“未悟之人不可与言已悟之境,比如生盲之人,与之言天日之清明,彼虽听而不可辨也。已悟之人不蹈未悟之境,如睡觉之人,欲追所梦之境不可得而复入也。”又教宗谓: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惟益多闻增长我见。至若有证有悟,其证悟之理尚存乎心。教中斥之为我人。然既证既悟,苟不能忘其证悟之理,是谓法尘,是谓见刺。已悟者尚尔而况未悟者乎?故禅宗有云:学者须是以悟为则。悟了须是见人,若不见人纵有弘为皆非究竟。昔有则监寺,在法眼和尚会下自号罢参。法眼问曰:“子于何处得个入头?”则曰:“我尝问一尊宿,如何是学人自己?尊宿云:‘丙丁童子来求火’。我于言下有个入处。”眼曰:“你作么生会?”则曰:“丙丁是火又来觅火,只是以自己觅自己也。”眼诃之曰:“你怎么会争得?”则乃重整威仪别求开示。眼曰:“你试问将来。”则乃问:“如何是学人自己?”眼曰:“丙丁童子来求火。”则于言下大悟。又有真点胸,破夏再见慈明和尚。明问:“如何是佛法大意?”真云:“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明乃震怒诃之。真愧憾无已。明曰:“汝何不问我?”真理前问。明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真于是大悟玄旨。试看他二尊宿见处,前时间答也一般,后时间答也一般,且道悟个什么理?见得便见师家与夺自在。学者之明昧两途,以毒攻毒以的破的,无毫发差互。真正学道之士,直须与么方为究竟处。脱或不能如是向这里一拨便转,也不要急性。但只依本分提起个所参话头,脚踏实地下钝工夫,拌取三十年二十年以至一生两生,信心不退不易。稳稳贴贴地只与么参取,正常参时却不要起一念善恶凡圣情念,作取舍分别的道理。常令胸中荡然如太虚兀然如大死人相似,于世间出世间法中,总不要动一念与之计较,如是保任如是操守如是加工,管取自然廓彻悟明有日矣。其或舍此方便用心,任有百千种造作,皆成有漏生灭之因,非究竟也。兹因丞相询我以做工夫语,不觉吐此一段葛藤。若谓宗门中果有如许多说话,则谤般若咎其谁与当?幸审之审之。

  【第二节 禅宗彻悟所依之理】

  Ⅰ籍教悟宗的达磨禅理

  一、《菩提达磨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弟子昙琳序: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摩诃衍道,故舍素随缁,绍隆圣种;冥心虚寂,通鉴世事,内外俱明,德超世表。悲悔边隅正教陵替,遂能远涉山海,游化汉魏。亡心寂默之士,莫不归信;取相存见之流,乃生讥谤。于时唯有道育惠可,此二沙门年虽后生,俊志高远。幸逢法师,事之数载,虔恭咨启,善蒙师意。法师感其精诚,诲以真道,令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此略序所由云尔。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籍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行入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云何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於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止想无求。经曰:有求皆苦,无求即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曰: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摄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度既尔,馀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二、傅大士《心王铭》
  观心空王,玄妙难测。无形无相,有大神力。能灭千灾,成就万德。体性虽空,能施法则。观之无形,呼之有声。为大法将,心戒传经。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了本识心,识心见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欲得早成,戒心自律。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心性虽空,贪嗔体实。入此法门,端坐成佛。到彼岸已,得波罗蜜。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明识佛,晓了识心。离心非佛,离佛非心。非佛莫测,无所堪任。执空滞寂,于此漂沉。诸佛菩萨,非此安心。明心大士,悟此玄音。身心性妙,用无更改。是故智者,放心自在。莫言心王,空无体性。能使色身,作邪作正。非有非无,隐显不定。心性离空,能凡能圣。是故相劝,好自防慎。刹那造作,还复漂沉。清净心智,如世黄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无为法宝,非浅非深。诸佛菩萨,了此本心。有缘遇者,非去来今。

  三、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止,止更弥动。惟滞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惟须息见。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原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尽净,正信调直。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延促,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四、道信祖师《入道安心要方便门》(节录)
  为有缘根熟者,说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文殊说般若经》云:”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辨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是名第一忏悔。摒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念佛心心相续,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大品经》云:”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识无形,佛无形,佛无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忆佛心谢,更不须征,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虽无量,皆同一体,亦无能观所观之意。如是等心,要令清净,常现在前,一切诸缘,不能干乱。何以故?一切诸事,皆是如来一法身故。住是心中,诸结烦恼,自然除灭。于一尘中,具无量世界;无量世界,集一毛端,于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碍。《华严经》云:有一经卷,在微尘中,见三千大千世界事。略举安心,不可具尽。其中善巧,出自方寸。(方寸论附后)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
  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或可谛看。心即得明净。心如明镜。或可一年。心更明净。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净。或可因人为说。即悟解。或可永不须说得解。经道:众生心性。譬如宝珠没水。水浊珠隐。水清珠显。为谤三宝。破和合僧。诸见烦恼所污。贪嗔颠倒所染。众生不悟心性本来常清净。故为学者。取悟不同。有如此差别。……
  又古时智敏法师训曰:学道之法,必须解行相扶,先知心之根源及诸体用,见理明净,了了分明无惑,然后功业可成。一解千从,一迷万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此非虚言。
  《观无量寿经》云:诸佛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
  略而言之,凡有五种:
  一者,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
  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
  三者,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
  四者,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碍;
  五者,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初学坐禅看心,独坐一处,先端身正坐,宽衣解带,放身纵体,自按摩七八番,令腹中嗌气出尽,即滔然得性,清虚恬净,身心调适然。安心神,则窈窈冥冥,气息清冷,徐徐敛心,神道清利,心地明净。观察分明,内外空净,即心性寂灭;如其寂灭,则圣心显矣。性虽无形,志节恒在。然幽灵不竭,常存朗然,是名佛性。见佛性者,永离生死,名出世人。是故《维摩经》云:”豁然还得本心。”信其言也。悟佛性者,是名菩萨人,亦名悟道人,亦名识理人,亦名达士,亦名得性人。

  五、法融禅师之《心铭》
  心性不生,何须知见。本无一法,谁论熏炼。往返无端,追寻不见。一切莫作,明寂自现。前际如空,知处迷宗。分明照境,随照冥蒙。一心有滞,诸法不通。去来自尔,胡假推穷。生无生相,生照一同。欲得心净,无心用功。纵横无照,最为微妙。知法无知,无知知要。将心守静,犹未离病。生死忘怀,即是本性。至理无诠,非解非缠。灵通应物,常在目前。目前无物,无物宛然。不劳智鉴,体自虚玄。念起念灭,前后无别。后念不生,前念自绝。三世无物,无心无佛。众生无心,依无心出。分别凡圣,烦恼转盛。计校乖常,求真背正。双泯对治,湛然明净。不须功巧,守婴儿行。惺惺了知,见网转弥。寂寂无见,暗室不移。惺惺无妄,寂寂明亮。万象常真,森罗一相。去来坐立,一切莫执。决定无方,谁为出入。无合无散,不迟不疾。明寂自然,不可言及。心无异心,不断贪淫。性空自离,任运浮沉。非清非浊,非浅非深。本来非古,见在非今。见在无住,见在本心。本来不存,本来即今。菩提本有,不须用守。烦恼本无,不须用除。灵知自照,万法归如。无归无受,绝观忘守。四德不生,三身本有。六根对境,分别非识。一心无妄,万缘调直。心性本齐,同居不携。无生顺物,随处幽栖。觉由不觉,即觉无觉。得失两边,谁论好恶。一切有为,本无造作。知心不心,无病无药。迷时舍事,悟罢非异。本无可取,今何用弃。谓有魔兴,言空象备。莫灭凡情,唯教息意。意无心灭,心无行绝。不用证空,自然明彻。灭尽生死,冥心入理。开目见相,心随境起。心处无境,境处无心。将心灭境,彼此由侵。心寂境如,不遣不拘。境随心灭,心随境无。两处不生,寂静虚明。菩提影现,心水常清。德性如愚,不立亲疏。宠辱不变,不择所居。诸缘顿息,一切不忆。永日如夜,永夜如日。外似顽嚚,内心虚真。对境不动,有力大人。无人无见,无见常现。通达一切,未尝不遍。思惟转昏,汩乱精魂。将心止动,转止转奔。万法无所,唯有一门。不入不出,非静非暄。声闻缘觉,智不能论。实无一物,妙智独存。本际虚冲,非心所穷。正觉无觉,真空不空。三世诸佛,皆乘此宗。此宗豪末,沙界含容。一切莫顾,安心无处。无处安心,虚明自露。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慧日寂寂,定光明明。照无相苑,朗涅槃城。诸缘忘毕,诠神定质。不起法座,安眠虚室。乐道恬然,优游真实。无为无得,依无自出。四等六度,同一乘路。心若不生,法无差互。知生无生,现前常住。智者方知,非言诠悟。

  Ⅱ直指心源见性成佛—祖师禅之理

  一、《六祖法宝坛经》(敦煌本名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六祖慧能大师於韶州大梦寺施坛经》)阐述之理

  (一)前贤对《坛经》之评述
  沙门惠昕说:
  “原夫真如佛性,本在人心。心正则诸境难侵,心邪则众尘易染。能止心念,众恶自亡。众恶既亡,诸善皆备。诸善要备,非假外求。悟法之人,自心如日,遍照世间,一切无碍。见性之人,虽处人伦,其心自在,旡所惑乱矣。故我六祖大师广为学徒直说见性法门,总令自悟成佛,目曰《坛经》。”

  (二)《六祖法宝坛经》理法勾玄

  1、六祖所传禅法是顿教最上乘法门:

  ⑴概说
  “吾祖唯传顿教法,普愿见性成一体。”“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
  “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知,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立文字。”“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有不同,见有迟疾……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是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
  “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
  “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说通与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
  “若识自性,一悟顿至佛地。”

  ⑵顿教-最上乘法门的真谛
  “我此法门,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相续不断,名为法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於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起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何名无念?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味,自在解脱,名无念行……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佛向性中作,莫向心外求。”
  “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易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若口说善,心中不善,空有智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

  ⑶顿教-最上乘法门的特点
  “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无上菩提,须是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於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
  “我若有法与人,即为汝诳,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味……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是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中出。”
  “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此门坐禅,无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无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覆盖真如,若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
  “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於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⑷顿教-最上乘法门接引对象亦有不同层次
  ①“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心真般若观照,一刹那时,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②若不自悟,须觅大善知识,解善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借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③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念,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④“迷人渐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如留此偈,令迷人诵,依此修行,不堕三恶道,依法修行人,有大利益……悟此偈者,方得见性,依此修行,即不堕落……作此见解,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须入得门,见自本性。”(此段依敦煌本坛经)

  2、坛经对识心见性的标示

  ⑴何谓见性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於一切时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思量即不中用。”
  “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世人性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俱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
  “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方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味,是名见性。”
  “汝若心悟,即自见性。”

  ⑵对心性体用的阐发
  六祖坛经笺注序:“坛经所谓佛性、实性、真如、自本心、自本性、明心见性、禅定解脱、般若三昧、菩提涅槃、解脱知见、诸佛之本源、不思善、不思恶、即自己本来面目、皆自性之异名也。又谓自性本不生不灭、本无来去、本来清净、本自具足、本不动摇、如如不动、第一义不动、无有一法可得、皆言自性之体也。”
  “坛经又谓自性真空、能生万法也。真如有性、所以起念也。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也。引维诘经之能善分别诸法相也。引金刚经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皆言自性之用也”
  “坛经又谓,众生是佛,佛性本无差别,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离心无别佛,所以自性自度、自识自见、自净自定、自悟自解、自修自行、自开心中之佛知见、不假外求、归依自性天真佛,一悟即见心地上觉性如来……亦言性之用也”
  “自性之体用即已证明,然后再读坛经,以自性证乎了义,则天机利者一悟即如大圆满海,天机浅者,亦能得其深处,故谓之园顿教,谓之最上乘,谓之如来清净禅,谓之菩萨藏之正宗也。”
  《坛经》指出: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敦煌本坛经)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明知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
  “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
  “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
  “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
  “说似一物即不中……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
  “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
  “心量广大,便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
  “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
  “真如即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如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

  3、坛经开示:如何识心见性
  “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除真除妄,即见佛性。”
  “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
  “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佛犹觉也。”
  “汝等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执着”
  “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
  “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4、坛经禅修特点

  ⑴总述:
  “唯论见性”“我所说法,不离自性”“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法则以心传心,皆言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佛”
  “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此事须从自性中起,於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慧能自知。愿闻先圣教者,各须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

  ⑵以悟心见性为入门功夫
  “汝作此偈,见即未到,只到门前,尚未得入……作此见解,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须入得门,见自本性……若入得门,见自本性,当付汝衣法”(依敦煌本坛经)
  “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待汝迷!汝若自见,亦不待吾迷,何不自知自见……”“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上之性,是名真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

  ⑶以护持“不污染”为佛行
  “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师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见诸佛境地……至佛地位。”“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⑷以打破尘劳虚妄法相为入门之准备
  ①在自心层面祛除尘劳虚妄
  “先为传自性无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授无相三归依戒……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②说理要口心相应
  “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
  “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汝若荦执念以为功课,何异犛牛爱尾。”
  “愚迷之人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作如是见解,即是般若智。”
  “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
  “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
  “一行三昧者,於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
  ③论事要言行一致,止恶行善
  “若修不动行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诸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④重明理而不废事
  “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达从此领玄旨,不辍诵经。”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如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定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三)结束语
  乃光在他的《读六祖法宝坛经》中指出:“提到六祖慧能,谁都知道他在中国佛教上的重要地位,禅宗自达摩起,中经一二百年,传到了慧能即以崭新的姿态发展……禅宗的独往独来的风格和直下承当的教学法都由慧能的努力趋于完成。他在禅宗的伟大业绩真若杲日丽天。一面继承从上诸祖家业,一面开拓生趣盎然言思罔及的壮阔局面,后来的五家都是得到他的法乳……”
  “说到禅宗的宗旨,那就是在明心见性,行般若行……自六祖以及后来各家,一期方便施设的言句,正令全提,重要用功,作为参学者的津梁罢了。……坛经中六祖开示的般若行,是记录了一生禅学主要宗旨,明心见性当于此求。”
  “六祖在接机上,已开后来五家风范,这种教学方法,看似活脱无定,实机却有所指,当之者自知。师之作风甚为平实……还没有像后来诸家剑刃上走,冰棱上行的种种险道。”
  “六祖畅说般若行,明心见性揭顿悟为大功,全体作用万法皆如,此即参究宗趣之所在。”

  二、禅宗大德阐发之理

  (一)对禅宗顿悟法之阐述

  1、神会禅师
  “问:云何是大乘?何者是最上乘?答曰,菩萨即大乘,佛即最上乘……言大乘者,如菩萨行檀波罗蜜,观三事体空,乃至六波罗蜜,亦复如是,故名大乘。最上乘者,但见本自性空寂,即知三事本来自性空,更不复起观,乃至六度亦然,是名最上乘。又问:假缘起否?答曰,此中不立缘起。又问:若无缘起,云何得知?答:本空寂体上,自有般若智能知,不假缘起,若立缘起,即有次第。”
  “若实是九层之台,此即顿悟义也。今於顿中而立其渐义,即如登九层之台也,要藉阶渐。终不向渐中而立渐义。事须理智兼释,谓之顿悟。并不由阶渐,自然是顿悟义。自心从本已来空寂者,是顿悟。即心无所得者是顿悟,即心是道为顿悟,即心无所住为顿悟,存法悟心,心无所得是顿悟,知一切法是一切法是顿悟,闻说空不著空,即不取不空是顿悟,闻说我不著,即不取无我是顿悟,不舍生死而入涅槃是顿悟。”
  “发心有顿渐,迷悟有迟速。若迷即累劫,悟即须臾。譬如一握之丝,其数无量,若合为一绳,置于木上,利剑一斩,一时俱断。丝数虽多,不胜一剑。发菩提心,亦复如是。若遇真正善知识,以巧方便,直示真如,用金刚慧断诸地烦恼,豁然晓悟,自见法性本来空寂,慧利明了,通达无碍。证此之时,万缘俱绝。恒沙妄念,一时顿尽。无边功德,应时等备。”
  “只显顿门,唯在一念相应,应更不由阶级。”“我六代大师,一一皆言单刀直入,直了见性,不言阶级。”

  2、永嘉禅师证道歌(节录)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
  3、大珠和尚
  “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二)对心的体性用与见性的阐述

  1、怀让禅师:
  “师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师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让豁然契会……”

  2、大颠宝通禅师:
  “夫学道人,须识自家本心,将心相示,方可见道。多见时辈,祇认扬眉瞬目,一语一默,蓦头印可,以为心要,此实未了。吾今为汝诸人分明说出,各须听受。但除却一切妄运想念,现量即汝真心。此心与尘境,及守认静默时。全无交涉。即心是佛,不待修治,何以故?应机随照,冷冷自用。穷其用处,了不可得。唤作妙用,乃是本心。大须护持,不可容易。”

  3、神会
  “真如者似何物?……不变迁名为真……无物相似曰如。又问:佛性是有是无?答曰,佛性非边义,何故问有无?……不有不无,是非边义。……不有者,不言于所有;不无者,不言于所无;二俱不可得,是故非边义。”
  “此似是没物?答不似个物,问曰,既不似个物,何故唤作佛性。若其似个物,不唤作佛性”
  “云何如如……此可智知,非言能说,何以故?过诸文字,无此无彼,离相无相,远离思量。”
  “真如体不可得,名之空,以能见不可得体,湛然常寂,而有恒沙之用,故言不空。”
  “何故无念不言有无?答曰,若言其有,即不同世有,若言其无,即不同世无……问唤作是没物?答不唤作物……但见无……虽见不唤作是物……是无物即是真见常见。”
  “见无念者,谓之自性……谓无所得……即如来禅。”
  “有无双遣中道亡者,即是无念,无念即是一念,一念即是一切智,一切智即是甚深般若波罗密,般若波罗密即是如来禅。”
  “毕竟平等,湛然常寂,广大无边,常恒不变,何以故,本自性清净,体不可得故。如是见者,即是本性,若人见本性,即坐如来地。”
  “若定慧等,名为见佛性……言定者,体不可得,所言慧者,能见不可得体,湛然常寂,有恒沙妙用,即是定慧等学。”
  “无住体上,自有本智,以本智能知,常令本智而生其心。”
  “诸学道者,心无青黄赤白黑,亦无出入去来,远近前后,亦无作意,亦无不作意,若得如是者,名为相应也。”
  “本体空寂,从空寂体上起知,善分别世间青黄赤白,是慧。”
  “但自知本体寂静,空无所有,亦无住著,等若虚空,无处不遍,即是诸佛真如身,真如是无念之体……若见无念者,虽具见闻觉知而常空寂”
  “寂灭是菩提,中间无处所,灭诸相故,一切妄念不生,此照体独立,神无方所。”

  (三)对见性成佛理论之阐发

  1、神会禅师
  “云何断攀缘,心无所得,无所得则无病本……各用心谛听,聊简自本清净心。闻说菩提,不作意取菩提;闻说涅槃,不作意取涅槃;闻说净,不作意取净;闻说空,不作意取空;闻说定,不作意取定。如是用心,即寂静涅槃。”
  “心无住处……知心无住否?答知……今推到无住处立知作么?无住是寂静,寂静体即名为定。从体上有自然智,能知本寂静体,名为慧。此是定慧等……无住心不离知,知不离无住。”
  “非用心时,若有妄起,思忆远近,不须摄来。何以故?去心既是病,摄来还是病,去来皆是病。……若有妄起,即觉,觉灭即是本性无住心。有无双遣,境智俱亡。莫作意,即自性菩提。若微细心,即用不著。本体空寂,无有一物可得,是名阿耨菩提。”
  “云何如如,所谓无念。云何无念?所谓不念有无,不念善恶,不念有边际、无边际,不念有限量、无限量。不念菩提,不以菩提为念。不念涅槃,不以涅槃为念。是为无念。是无念者,即是般若波罗蜜……即是一行三昧。”
  “心若有念,即便觉照,若也。起心即灭,觉照自亡,即是无念。是无念者,无一切境界……如实见者,了达甚深法界,即是一行三昧。”
  “念不起,空无所有,即名正定,以能见念不起,空无所有,即名正慧。若得如是,即定之时,名为慧体;即慧之时,即是定用。即定之时不异慧,即慧之时不异定。即定之时即是慧,即慧之时即是定,即定之时无有定,即慧之时无有慧。何以故?性自如故,即是定慧等学。”

  Ⅲ“绕路”(径截)修禅所阐发之理法

  一、话头禅所阐发之理法

  (一)总述

  1、话头禅是临济禅的歧化、细化
  (1)临济禅主旨—直指心源之简述
  正果法师《禅宗大意》中说:
  临济宗是禅宗五家中继沩仰宗之后而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开创此宗的义玄禅师,在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临济院,举扬一家宗风,后世就称为临济宗。
  (2)话头禅是临济禅的歧化、细化
  ⅰ话头禅直源于黄檗禅师
  正果法师《禅宗大意》中说: 临济宗的参禅,特别重视妙悟见性。其成为妙悟的条件,必须穷心绝路。穷心绝路,不容易做到,但参禅者必须做到这一点,才能见性,悟无所得,否则必将半途而废。因此,黄檗禅师以悲切婆心,首先提出参“话头”的方法作为参禅的敲门砖。他在示众时说:“若是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去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处,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采,守个无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顿发,悟佛祖之机,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便会开大口,达磨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到这里说甚阎罗老子,千圣尚不奈尔何。不信道,直有这般奇特,为甚如此,事怕有心人。”(见《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ⅱ话头禅经大慧禅师重振,使临济禅走向歧化、细化之道路
  虚云禅师: “宋代以来,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譬如说‘放下一切,善恶莫思’,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到了这个时候,祖师们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人学公案。于是看话头,甚至于要咬定一个死话头,教你咬得紧紧,刹那不要放松,与老鼠啃棺材相似,咬定一处,不通不止,目的在一念抵制万念。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如恶毒在身非开刀疗治难以生効。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后来专看话头,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谁’,有的看‘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

  2、话头禅综述略谈
  天目中峰本禅师:
  “心之至体无可见、无可闻、无可知、无可觉,乃至无可取舍,但有可为皆虚妄颠倒,既不可以见闻知觉,则学人何以超入而证之?但远离一切见闻知觉,乃至能离所离,一齐空寂,则灵知心体宛然显露于见闻知觉之间。故古人默契而神会,自然诸缘无碍矣。然欲离见闻知觉等病,只个欲离之念早是增加其病耳。于是古人别资一种善巧方便,将个无意味话头,抛向学人面前令其究竟,但知体究话头,则与见闻知觉等不期离而自离矣。《传灯录》诸祖,皆不因看话头起疑情,而各于言下顿悟无生者,盖其为生死大事之心真切,脚未跨门则早有一种无常生死大事之念,梗塞于心中,卒莫之自决,虽三千里五千里,拨草瞻风,孜孜只欲洞明自己而已。或十年二十年不能自决,则所疑之生死愈久愈坚,决不肯斯须忘念,有如是智力,又何患其不发明哉?”
  “参须实参,悟须实悟。谓实参者,决欲要超越生死无常,不求一点佛法知解。谓实悟者,乃当念顿空生死无常,不存一点佛法知解,凡圣情尽迷悟见消,生佛两忘能所俱泯。”

  (二)大慧宗杲禅师为何力主看话头

  1、为救禅门之流弊
  (1)禅师之流弊
  大慧宗杲禅师:
  “近代佛法可伤。为人师者。先以奇特玄妙。蕴在胸襟递相沿袭。口耳传授以为宗旨。如此之流。邪毒人心。不可治疗。”
  “近年以来多有不信悟底宗师。说悟为诳呼人。说悟为建立。说悟为把定。说悟为落在第二头。披却师子皮。作野干鸣者。不可胜数。不具择法眼者。往往遭此辈幻惑。不可不审而思,思而察也。”
  “近年以来。丛林中有一种唱邪说为宗师者。谓学者曰。但只管守静。不知守者是何物。静者是何人。却言静底是基本。却不信有悟底。谓悟底是枝叶。更引僧问仰山曰。今时人还假悟也无。仰山曰。悟则不无。争奈落在第二头。痴人面前不得说梦。便作实法会。谓悟是落第二头。殊不知。沩山自有警觉学者之言。直是痛切。曰研穷至理。以悟为则。此语又向甚处着。不可沩山疑误后人要教落在第二头也。”
  “近年以来。禅有多途。或以一问一答,末后多一句为禅者。或以古人入道因缘。聚头商榷云。这里是虚。那里是实。这语玄。那语妙。或代或别为禅者。或以眼见耳闻。和会在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上为禅者。或以无言无说。坐在黑山下鬼窟里。闭眉合眼。谓之威音王那畔父母未生时消息。亦谓之默而常照为禅者。如此等辈。不求妙悟。以悟为落在第二头。以悟为诳呼人。以悟为建立。自既不曾悟。亦不信有悟底。”
  “邪见之上者。和会见闻觉知为自己。以现量境界为心地法门。下者弄业识。认门头户口。簸两片皮。谈玄说妙。甚者至于发狂。不勒字数。胡言汉语。指东画西。下下者以默照无言。空空寂寂。在鬼窟里著到。求究竟安乐。”
  “古人入门便棒便喝。唯恐学者承当不性燥。况忉忉怛怛。说事说理。说玄说妙。草里辊耶。近年以来。此道衰微。据高座为人师者。只以古人公案。或褒或贬。或密室里传授。为禅道者。或以默然无言。为威音那畔空劫己前事为禅道者。或以眼见耳闻举觉提撕。为禅道者。或以猖狂妄行击石火闪光电。举了便会了。一切拨无。为禅道者。”
  “十三祖迦毗摩罗。访十四祖龙树于山窟中。龙树预知其来。即出迎接。才见便云。深山孤寂龙蟒所居。大德至尊何枉神足。摩罗曰。吾非至尊。来访贤者。龙树默念曰。此师得决定性明道眼否。是大圣继真乘否。摩罗曰。汝虽心语。吾已意知。但办出家。何虑吾之不圣。树闻示诲。即投出家。古来尊宿以法求人。师胜资强。动弦别曲。一言一句一语一默。并不虚施。可谓心眼相照胶漆相投也。今即不然。为人师者。卒岁穷年。与学者打葛藤。终不知其到不到。明不明。学者亦不别其师是邪是正。盖缘初学心粗。师授莽卤。以故正宗淡泊。邪法横生。如此等辈。欲报先德莫大之恩。所谓明道眼继真乘者。不亦难乎。参禅学道不为别事。只要腊月三十日眼光落地时。这一片田地。四至界分。着实分明。非同资谈柄作戏论也。近世此道寂寥。师资不相信。须假一片故纸上放些恶毒。不材不净付与学者。谓之禅合子。苦哉苦哉。吾道丧矣。”
  “辩龙蛇眼。擒虎兕机。非超越格量不系尘缘之士。即以是说为戏论。故临济宗风难其继绍。近世学语之流。多争锋逞口快。以胡说乱道为纵横。胡喝乱喝为宗旨。一挨一拶。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拟议不来。呵呵大笑。谓之机锋俊快不落意根。殊不知。正是业识弄鬼眼睛。岂非谩人自谩误他自误耶。”

  (2)参学者之流弊
  大慧宗杲禅师:
  今时学道人,不问僧俗,皆有二种大病。一多学言句,于言句中作奇特想,一不能见月忘指,于言句悟入,而闻说佛法禅道,不在言句上,便尽废弃,一向闭眉合眼,做死模样,谓之静坐、观心、默照、更以此邪见,诱引无识庸流,曰‘静得一日,便是一日工夫’,苦哉,殊不知尽是鬼家活计,去得此二种大病,始有参学分。
  佛言。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决有此志学无上菩提。常令方寸虚豁豁地。不着言说。不堕空寂。无言无说两头俱勿依怙。善恶二事无取无舍。日用二六时中。将思量计较之心坐断。不于空寂处住着。内不放出外不放入。如空中云。如水上泡。瞥然而有。忽然而无。只向这里翻身一掷。抹过太虚。当恁么时。安排他不得。饾饤他不得。何以故。大法本来如是。非是强为。不见释迦老子有言。不取众生所言说。一切有为虚妄事。虽复不依言语道。亦复不着无言说。今时士大夫学此道者。平昔被聪明灵利所使。多于古人言语中作道理。要说教分晓。殊不知。枯骨头上决定无计可觅。纵有闻善知识所诃肯。离言说相离文字相。又坐在无言无说处。黑山下鬼窟里不动。欲心所向无碍无窒。不亦难乎。

  2、为普接立志明心见性之禅修者
  万峰时蔚禅师
  此事不论根性利钝,只要信得及,行得切。时节到来,忽然触著磕著,洞明大事。祖师云:‘我本求心不求佛,法界元来无一物。’佛者觉也,如何是觉?呵呵。方知此语,实无妄也。且道笑个什么?经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然虽如是,须经大善知识,炉鞴煅炼将来,方可续佛慧命。谨参谨参!西来直指正单传,自念参疑意廓然。今古上乘无别法,尽皆心悟未生前。

  3、话头禅的优越性
  (1)话头禅修习的普适性
  大慧宗杲禅师:
  我此门中,不论初机晚学,亦不问久参先达,若要真个静,须是生死心破,不着做工夫。生死心破,则自静也。先圣所说“寂静方便”,正为此也。自是末世邪师辈不会先圣方便语耳。左右若信得山僧及,试向闹处看“狗子无佛性”话,未说悟不悟,正当方寸扰扰时,谩提撕举觉看,还觉静也无?还觉得力也无?若觉得力,便不须放舍。

  (2)话头禅作用的多元性
  大慧宗杲禅师
  烧一炷香静坐。坐时不得令昏沉。亦不得掉举。昏沉掉举先圣所诃。静坐时才觉此两种病现前。但只举狗子无佛性话。两种病不着用力排遣。当下怗怗地矣。日久月深才觉省力便是得力处也。亦不着做静中工夫。只这便是工夫也。
  日用随缘时。拨置了得静处便静。杂念起时但举话头。盖话头如大火聚。不容蚊蚋蝼蚁所泊。举来举去。日月浸久。忽然心无所之。不觉喷地一发。当恁么时。生也不着问人。死也不着问人。不生不死底也不着问人。作如是说者也不着问人。受如是说者也不着问人。如人吃饭吃到饱足处自不生思食想矣。
  但将妄想颠倒底心。思量分别底心。好生恶死底心。知见解会底心。欣静厌闹底心。一时按下。只就按下处看个话头。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此一无字。乃是摧许多恶知恶觉底器仗也。
  才觉思量尘劳事时。不用着力排遣。只就思量处。轻轻拨转话头。省无限力。亦得无限力。
  愿公只向疑情不破处参。行住坐卧不得放舍。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这一无字。便是个破生死疑心底刀子也。

  (3)话头禅作用的高效性
  高峰原妙禅师:
  参禅若要克日成功。如堕千丈井底相似。从朝至暮。从暮至朝。千思想。万思想。单单是个求出之心。究竟决无二念。诚能如是施功。或三日。或五日。或七日。若不彻去。高峰今日犯大妄语。永堕拔舌泥犁。
  若论此事。如万丈深潭中投一块石相似。透顶透底。了无丝毫间隔。诚能如是用工。如是无间。一七日中。若无倒断。妙上座永堕阿鼻地狱。

  (4)话头禅修习之简便性与可操作性
  大慧宗杲禅师:
  举话时。都不用作许多伎俩。但行住坐卧处勿令间断。喜怒哀乐处莫生分别。举来举去。看来看去。觉得没理路。没滋味。心头闷热时。便是当人放身命处也。
  若有决定志。但只看个露字。把思量分别尘劳中事底心。移在露字上。行行坐坐。以此露字提撕。日用应缘处。或喜或怒。或善或恶。侍奉尊长处与朋友相酬酢处。读圣人经史处。尽是提撕底时节。蓦然不知不觉。向露字上绝却消息。三教圣人所说之法。不着一一问人。自然头头上明。物物上显矣。
  或逆或顺。一一皆是发机时节。但常令方寸虚豁豁地。日用合做底事。随分拨遣。触境逢缘。时时以话头提撕。莫求速效。研穷至理。以悟为则。

  (三)前贤对话头禅修习的论述

  1、修习话头禅的先决条件
  大慧宗杲禅师:
  担荷此段大事因缘,须是有决定志,若半信半疑,则没交涉矣。古德云:学道如钻火,逢烟且莫休,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欲知到头处,自境界他境界一如是也。
  欲学此道,须是具决定信。逢逆顺境心不动摇,方有趣向分。
  佛言。信能永灭烦恼本,信能专向佛功德。信于境界无所著。远离诸难得无难。又云。信能超出诸魔路。……若半明半暗,半信半不信,则触境遇缘,心生疑惑,乃是于境界心有所著,不能于此道决定无疑、灭烦恼本、远离诸难。诸难者,为无决定信,被自己阴魔所扰。
  但办取长远心,与狗子无佛性话厮捱来,厮捱去,心无所之,忽然如睡梦觉,如莲华开,如披云见日,到恁么时,自然成一片矣。但日用七颠八倒处,只看个无字,莫管悟不悟彻不彻。

  2、修习话头禅之原则
  黄龙示草堂善清禅师:
  子见猫捕鼠乎!目睛不瞬,四足踞地,诸根顺向,首尾一直,拟无不中。子诚能如是,心无异缘,六根自净,默然而究,万无一失也。师(善清)从是屏去闲缘,岁余,忽然契悟。

  3、话头禅修习诀要
  无门慧开禅师:
  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者一个无字,乃宗门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透得过者,非但亲见赵州,便可与歷代祖师,把手共行,眉毛廝结,同一眼见,同一耳闻,岂不庆快。莫有要透关底么?將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莫作虚无会,莫作有无会,如吞了个热铁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荡尽从前恶知恶觉,久久纯熟,自然內外打成一片,如哑子得梦,只许自知,驀然打发,惊天动地,如夺得关将军大刀入手,逢佛杀佛,逢祖杀祖,於生死岸头,得大自在,向六道四生中,游戏三昧,且作么生提撕,尽平生气力,举个无字,若不间断,好似法烛一点便著。

  4、对修习话头禅的具体指示:
  大慧宗杲禅师:
  学道人。十二时中。心意识常要寂静无事。亦须静坐。令心不放逸。身不动摇。久久习熟。自然身心宁帖。于道有趣向分。寂静波罗密。定众生散乱妄觉耳。若执寂静处便为究竟。则被默照邪禅之所摄持矣。

  5、看话禅彻悟范例
  雪岩钦禅师(清·石成金加注之《大事因缘》):
  师普说云:“山僧五岁出家,在上人侍下,听与宾客交谈,便知有这事,便信得及,再求真种,便学坐掸。”(错起头在此。)一生愚钝,(只为走了错路。)吃尽万千辛苦,十六岁为僧,十八岁行脚,锐志要出来究明此事。(善哉杰人!)在双林铁撅远和尚。(真恶老魔。)会下打十方,从朝至暮,只在僧堂中,不出户庭。纵入众寮,至后架袖,手当胸,徐来徐待,更不左右顾。目前所视,不过三尺。(大错了也。)洞下尊宿要教人看狗子无佛性话,(邪师过谬,非众生咎。可惜好汉撞着恶魔。)只于杂识杂念起时,向鼻尖上轻轻举一个‘无’字,才见念息。又却一时放下,著只么默默而坐,待他纯熟,久久自契洞。下门户,工夫绵密困人,动是十年二十年不得到手,所以难于嗣续。(钦师善形容,邪师教人恶法,可笑如此。邪师因自不曾真悟一悟,只道看语头是堵绝意根底.若果如此,那里世世生生将个话头。者得许多。直是悟始得耳。看个“无”字,是歇前语。古人发疑,只为有个问处。言狗子有佛性也无,答曰无。以此前后两句,不通义路,因不得不疑,不得不悟耳。若歇却前问,单举“无”字是外道断见,有何长处?若念息使放下,是内守幽闲法尘影事。待他纯熟。是要熟鬼窟里生涯耳。洞上工夫绵密困人,正是提出。宋末元来,洞宗少真悟者,只认工夫光景为事。此法一唱,令天下英灵迷失求悟正法,而困于邪罔工夫也。此是悟后痛恨冤语,形容得曲尽其妙。)我当时忽于念头起处打一个返观,于返观处这一念子当下冰冷,直是澄澄湛湛不动不摇。(正是入识迷境。)坐一日,只如弹指顷,都不闻钟鼓之声。过了午斋,放参都不知得。(想婴精神,化为土木金石。)长老闻我坐得好,(恶魔得便。)下僧堂来看,曾在法座上赞扬。十九去灵隐挂搭,(吉人天相,撞着真种。)见善妙峰,妙峰死,石田继席。颖东叟在客司,我在知客寮,见处州来书记,须是他家儿孙拾得。说道:‘钦兄,你这工夫是死水,不济得事。动静二相,未免打作二橛。’我被他说得好,(只为真有灵骨,魔魅不得。)真个是才于坐处,便有这境界现前。才下地行,于拈匙放箸处,又都不见了。他又道:‘参禅须是起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须是疑,公案始得。’(前是去病药,此是点出话头,不可歇前歇后,须是两句起疑则悟。)他虽不甚做工夫,他自不庵会下来,不庵是松源之子,说话终是端正。(提明临济宗直截源流,令人易悟。)我当下便改话头,提个干屎撅。(又错杜撰,仍是歇前。所以不识好恶,致后吃许多苦处,只为前来恶套,不曾发明去尽耳。)一味东疑西疑,横看竖看,因改这话头,前面生涯都打乱了也。(也好。)虽是封了被.胁不沾席,(又是坐禅恶套。)从朝至暮,行处坐处,只是昏沉散乱,胶胶扰扰,要一霎时净洁也不能得。(多事多事。)闻天目和尚久侍松源,是松源嫡子,必得松源说话,(真人到也。)移单过净慈挂搭,怀香请方丈请益,大展九拜。他问我如何做工夫,遂从头直说—遍,(且喜他不来听你许多恶法。)他道:‘你岂不见临济三度问黄檗佛法的大意,三遭痛棒,末后向大愚肋下筑三拳道:‘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汝但恁么看。’(直须向这里一看便了,何等痛快!)又云:‘混源住此山时,我做暂到入室,他举话云:现成公案,未入门来,与你三十捧了也。但恁么看。’(大似狂鹿中箭,不得不死。天目和尚这个说话,自是向上提特。此是悟后真见他为人作略,特提明人当依此下手。)我之病痛,自在昏沉散乱处。他发药不投机,我不欢喜。(说自己前中恶毒,迷闷心腑,他不曾忉怛救得。)心中未免道:‘你不曾做上夫,只是伶俐禅寻常请益。末上有一炷香礼三拜,谓之谢因缘。我这一炷香不烧了也。’(说出当时错乱不识好恶处。)依旧自依我每常坐禅。(指出自己执定杜撰处,正是后节多吃生受来源。)是时漳、泉二州有七个兄弟,与我结甲坐禅两年,在净慈,不展被,肋不沾席。(恶法流行,人不觉知。英灵汉子多堕此数,所谓“学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认贼还为子”是也。)外有个修上座,也是漳州人,不在此数,(工夫虽错,然真是猛烈大汉。)只是独行独坐,每日在蒲团上,如一个铁撅子相似;在地上行时,挺起脊梁,垂两只臂,开了两眼,如个铁撅子相似,朝朝如是,日日一般。我每日要去亲近他,与他说话些子,才见我东边来,他便西边去,才见我西边来,他使东边去。如是二年间,要亲近些子,更不可得。(此是极妙处。若中夜一睡而用三顿棒,二十棒话头,而下如此工夫,不消一二日大彻去也,可惜不睡,打坐所误。)我二年间,因不倒头,捱得昏了困了,日里也似夜里,夜里也似日里,行时也似坐时,坐时也似行时,只是一个昏沉散乱,混作一团,如一块烂泥相似,要一须臾净洁不可得。(形容自己执迷情状。)一日忽自思量:‘我办道又不得入手,衣裳又破碎也,皮肉又消烁也。’不觉泪流,顿起乡念,且请假归乡,(为恶毒所魔,杰人亦几乎磨退,幸是雪岩,因有后日也。)自此一放,都放了也,(恶魔脱体,庆快平生。)两月后再来参假,幸有生机。又却从头整顿,又却到得这一放,十倍精神。(说出脱魔妙处。)元来欲究明此事,不睡也不得,你须是到中夜烂睡一觉,方有精神。(要知下山路,须问过来人。千万听取,莫更自错。)一日我自在廊庑中东行西行,忽然撞著修兄,远看他.但觉闲闲地,恰恰然有自得之貌。(此是修公于前后际断妄自坐着,不得悟处光景。)我方近前去,他却与我说话,就知其有所得。(未必。)我却问他:‘去年要与你说话些个,你只管回避我,如何?”他道:‘尊兄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更与你说话。’他遂问我做处如何,与他从头说一遍了,末后道:‘我如今只是被个沉昏散乱打并不去。’他云:‘有什么难?自是你不猛烈。(“猛烈”二字,是参禅骨头。)须是高著蒲团,竖起脊梁,教他节节相拄,尽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并作一个“无”字。(恶套恶套,幸有骨力!)与么提起,更讨什么沉昏散乱来?’我便依他说:(千古大人。)寻一个厚蒲团,放在单位上,竖起脊梁,教他节节相拄,透顶透底,尽三百六十骨节,一提提起,正是一人与万人敌相似,提得转力,转见又散。(“提”字只为歇前话,疑无著实,因有此弊。)到此尽命一提,忽见身心俱忘,但见目前如一片银山铁壁相似,(用尽骨力方得到此。只是悟门转远,可笑耳。)自此行也如是,坐也如是。清清三昼夜,两眼不交睫。到第三日午后,自在山门下如坐而行,忽然又撞见修兄。他问我:‘在这里作什么?’对他道:‘办道。’他云:‘你唤什么作道?’(问得好。)遂不能对,转加迷闷。(好个消息,后来之悟,出于此也。)即欲归堂坐弹。到后门了,又不觉至后堂寮中。首座问我云:‘钦兄,你办道如何?’与他说道:‘我不合问人多了。划地做不得。’(好人自不信,魔人自信之,不是问多之误,正是不具眼之误。)他又云:‘你但大开了眼,看是什道理。’(也好。只是昆仑头。)我被提这一句,又便抽身,只要归堂中坐,方才翻上蒲团,面前豁然一开,如地陷一般,当时呈似人不得,说似人不得,非世间一切相可以喻之。我当时无著欢喜处,(此是前后际断处,未是悟处,何须欢喜?只这欢喜便坐定了,甚可惜也。)便下地来寻修兄,他在经案上,才见我来,便合掌道:‘且喜且喜。’(奴见俾殷勤,一对瞎汉。)我便与他握手,到门前柳堤上行一转。俯仰天地间,森罗万象,眼见耳闻,向来所厌所弃之物,与无明烦恼,昏沉散乱,元来尽是自妙明真性中流出。(说心说性,恶法从此起矣。)自此目前露倮倮地,静悄悄地,半月余日,动相不生。(半月后便要打失。)可惜许不遇大眼目大手段尊宿为我打并。(“打并”两字极有力。不合向这里一坐坐住,谓之见地不脱,碍正知见。前身不过法身边,光境门头,虚幻不实。误堕不少,到悟后痛自说出,正恐后人再堕也。)每于中夜睡着,无梦无想、无闻、无见之地,又却打作两概。(前后际断,虚妄自在、全无识心好处,是以日中作得主,梦中作得主,到真正无见闻觉知处,便来不得,此是用鼎银做骗子的。)古人有‘寐寐一如’之语,又却透不得,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之说,又都错会了也。(真透自见。)凡古人公案,有义路可以咬嚼者,则理会得下。(公案并无有义路,只是半途中错看作义路耳。)无义路如银山铁壁者,又却都会不得。(此处不会,则总不会。)虽在无准先师会下许多年,每遇他开室举主人公,便可以打个勃跳。(可见主人公不是纳僧巴鼻,所以念佛的是谁本来面目,主人公即心即佛等公案,皆是就体消停得力迟。不得到底,每每做几翻悟入者,此话头之误也。须用三顿棒等公案作话头方好。)莫教举起衲僧巴鼻,佛祖爪牙,更无你下口处。(话头须要具此作略放好。)有时在法座东说西说,又并无一语打著我心下事。(谁著你有主人公作业?)又将佛经与古语从头检寻,亦无一句可以解我此病。如是碍在胸中者十年。后来因与忠石梁过浙东天目两山作住,一日,佛殿前行,闲自东思西忖,忽然抬眸见一株古柏,触著向来所得境界,和底一时扬下,碍赝之物,扑然而散,如暗室中出,在白日之下走—转相似。(可恰生幸自人品出群,所以自己不肯,因有瓜熟蒂落方得自了。纵有无准天目时时在侧,亦救他病不得,何也?只为前来魔法深入,难于信耳。)自此不疑生、不疑死、不疑佛、不疑祖,方始得见径山老人立地处,正好三十拄杖,何也?若是大力量大根器底人,那里有许多曲折?(此句收尽错处,己下是说话头好处。)德山见龙潭于吹灭纸烛处,便道:‘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滴投于巨塾。自此拈一条白捧.掀天掀地,那里有你近傍处?’水潦和尚被马沮一踏,便道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尽向一毛头上识得根源。高亭见德山招手,便乃横趋,你辈后生晚进,若欲咨参个事,步趋个事,须是有这个标格,具这个气概,始得。(分明点出看话头样子。)若是我说底,都不得记一个元字脚,记著则误你平生。(识心是生死根本。)所以诸大尊宿多不说做处与悟门见地,谓之以实法系缀人。土也消不得,是则固是。也有大力量有宿种,不从做处来,无蹊径可以说者,也有全不曾下工夫说不得者,也有半青半黄,开口自信不及者,(须知有此三种人品,但不可以为法。)诚谓刁刀相似,鱼鲁参差,若论履践个事,(做工夫处。)如人行路一船,行得一里二里,只说得一里二里话,行得千里万里,方说得千里万里话,汝等须是各具明眼,拣择青黄始得,若或不然,便从佛祖肚里过来,也是无益。”

  二、默照禅阐发之理法—曹洞宗禅修的发展

  (一)默照禅简述

  1、什么是默照禅
  《禅宗宗派源流》中说:
  “默照禅”者,合守默静坐与般若观照之谓也。

  2、默照禅问世的背景
  《禅宗宗派源流》中说:
  明乎此,则知宏智正觉“默照禅”针砭之深切,注重坐禅,自石头、药山以来,至曹洞立宗以后,一直是石头宗系和曹洞宗的修行实践传统特色,如果说那些属于形而上的义理特色可以随时间推移而有所淡化、脱落,那么重坐禅这一传统则贯穿修行实践,未能回避,如何与北宗禅之坐禅观心、拂尘看净传统划清界限,与慧能南宗明心见性、直下顿悟之宗旨保持一致,进而言之,如何对曹洞宗修行实践提出根本性的指导方针,为其后发展开拓生存空间——以上正是正觉禅师入手处。

  3、默照禅植根于禅宗传统禅法
  达磨大师: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於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又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方可入道。
  传记对达摩的记叙:“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作,终日默然,人莫能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4、默照禅使曹洞禅法趋于成熟
  法舟济禅师指出:
  “自古迄今,凡据师位,荷担佛法之士,无有不是将这本来佛性离名离相,绝思绝议,直截指示,令人悟入者也。”

  5、默照禅对曹洞宗中兴的重大作用
  《禅宗宗派源流》中说:
  有宋禅宗史上,正觉的突出成就,在于其倡导“默照禅”,为南宗禅(主要是曹洞禅)的一种非主流传统——坐禅传统创造和阐明了充分的理论根据,具有强烈的指导修行实践意义。他的朋友兼论敌大慧宗杲禅师评其“烹佛烹祖大炉鞴,锻凡锻圣恶钳锤”,此言可谓知人,而评其“起曹洞于已坠之际,针膏肓于必死之时”则值得深思,该宗自投子义青续法,至芙蓉道楷门下,已然中兴,楷入住帝京赐紫封号,其门徒如法成者亦享此殊荣,正可谓方与未艾之际,宗杲何以断言其“已坠”和“必死”只有首先弄清此一关键,然后总可言“默照禅”要旨。
  简略地来说,曹洞自洞山曹山开宗,九传至于宏智正觉,其间几三百年,曲折多舛,间有高僧如警玄、义青、道楷辈出,但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这就是适应立宗之后的需要、创建本宗独有的一整套思想理论体系,并使之在可操作层面完善成熟,对本宗修行实践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惜乎从洞曹两代起,即一直未能彻底解决此一问题,前文已详细分析,曹洞立宗之前以“偏正回互”论成立为标志,即已具备思想的早熟性质,洞山曹山两大师使之更为丰富缜密有加,完成成熟,而在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和依据上则未及开拓,特别是有关本宗在南宗禅法体系之内存在的合理性——其中最突出的是坐禅看经、融会别宗甚至外学(如儒道)这一系列迥异南宗禅主流(洪州、临济)的本宗特色,一直未能正面阐明,随着曹洞宗的次第传承,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旧有的“偏正回互”、“君臣五位”的学说日益不能满足需要,尤乏可操作性(历代禅师渐次弃置不言及即是明证),而新的理论体系又未曾建立起来,其矛盾结果事关曹洞宗生死存亡。是以,先有大阳警玄途穷思变、壮士“断腕”于前,尔后即便在芙蓉道楷中兴繁华的表象之下,理论上无以立足的危机依然深重。反之,临济名僧宗杲以临济禅法蔚为南宗主流、体大思精、大机大用之显赫背景,冷眼观之,看破曹洞致命危机所在,自是意料中事,故云其时曹洞仍在“已坠之际”、“必死之时”!他猛烈抨击“默照邪禅”,却又高度赞扬“默照禅”起曹洞于必死绝境、使其起死回生之功,这一矛盾态度真可谓旁观者清,最得曹洞宗实际。
  又说:“正觉住天童,四方学者争相奔凑,逾千二百,其住天童垂三十年,寺屋几千间,无非新者,因缘时节至此而备,天童寺遂为一代习禅中心,此千百学人,得法之后大多“分化幽远,晦迹林泉”,如龙归沧海,虎放南山,虽山海之大不显其迹,而龙吟虎啸,其影响之大岂可蠡测。”

  (二)默照禅对禅修理法之阐述

  1、默照禅理法特点—直指空劫前本来面目
  《五家宗旨篡要》中说:
  “曹洞家风……理事混融,不立一法,空劫以前自己为宗。奉劝吾曹后学,第一谛明正位。须向未有法身佛已前。未有虚空已前。未有真如法界已前体取。法身是光。摩诃般若是光。无量寿是光。一切含灵与金刚体悉是光。且是个什么光。光未发时作么生会?”(《安国和尚宝箧论》)

  (1)对空劫前本来面目之正面阐述
  慧晖自得禅师(宏智法嗣)说:
  旷远而无涯。明净而无垢。这田地亘彻古今。透脱生死也。所以道。心王不动八方通。清净分身元不分。了玄而绝朕兆。浩密而离色偏。直到此处。无无方。不不动。晴晴皓皓。如如密密。还见么。若于此透彻。许汝作活计。

  (2)悟空劫面目
  本圆本灵。亘旷古而有种。混太虚而无形。劫外家风澹薄。壶中田地丕平。望时眼力欲断。体处心缘未萠。云怀雪意兮鹤梦杳杳。天作秋容兮鸿飞冥冥。唯默默而自照。故湛湛而纯清。想凝而结成器界。知觉而流作众生。情多少而岐分六道。智大小而区别三乘。境真则触处见佛。道妙而破尘出经。犹明珠而应色。似空谷而传声。只如超凡入圣。转位随缘。
  我衲僧家本分事。元无一丝头缺少。无一丝头分外。从本已来。灵明廓彻。岂假人磨砻。岂假人处分。真是内无系蚁之丝。外无聚蝇之糁。还端的么。其或未然。不免指注去也。
  真空不空。妙有不有。是万象生成之根。即二仪造化之母。方隅不可定其居。劫数不可穷其寿。门庭廓净也。风色如秋。田地虚明也。月华如昼。达一念之未萠。在大功而莫守。五路头木马嘶鸣。四衢内石牛奔走。到处相逢到处渠。通身是眼通身手。
  大慧禅师说:
  “佛境界即当人自心现量,不动不变之体也。”“现量是父母为生前威音那畔事”又说:“山僧众日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下,都曾去做工夫来,临济下则故是,后来方知道悟则事同一家,不悟则千别万差。即同是一个达磨祖师,又何处有许多差别来。”

  ①简要钩提(摘自《宏智禅师广录》)
  心本绝缘。法本无说。佛佛祖祖不获已。向第二义门。有问答机警。就其间。剔拨一等钝汉。所以德山道。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元是人人自到自肯。始有说话分。但直下排洗妄念尘垢。尘垢若净。廓然莹明。无涯畛无中边。圆混混光皎皎。照彻十方。坐断三际。一切因缘语言。到此着尘点不得。唯默默自知。灵灵独耀。与圣无异。于凡不减。元只是旧家一段事。何曾有分外得底。唤作真实田地。恁么证底汉。便能应万机入诸境。妙用灵通。自然无碍矣。
  从上诸祖。以心印心。殊无外得底一毫许法。直须照彻根源穷极渊底。得坐也。水连天岸。淴合秋容。旁分也。月度星河。增明夜魄。直是混不得。类难齐。绝功勋无辨处。居寿域于万化之后。灵然无根。体生缘于一念之前。妙存有地。
  衲僧家。枯寒心念。休歇余缘。一味揩磨此一片田地。直是诛锄尽草莽。四至界畔。了无一毫许污染。灵而明廓而莹。照彻体前。直得光滑净洁。著不得一尘。便与牵转牛鼻来。自然头角峥嵘地。异类中行履。了不犯人苗稼。腾腾任运。任运腾腾。无收系安排处。便是耕破劫空田地底。却恁么来。历历不昧。处处现成。一念万年。初无住相。
  冲虚净怕。寒淡纯真。恁么打叠了多生陈习。陈习垢尽。本光现前。照破髑髅。不容他物。荡然宽阔。如天水合秋。如雪月同色。个田地。无涯畛绝方所。浩然一片无棱缝。更须向里脱尽始得。正脱尽时。心思口议。千里万里。尚无辨白底道理。更那有指注处也。桶底脱汉。方信得及。所以道。唯证相应。相应处拨得。转入得世。游戏三昧。历历现前。声色影响。直下无迹。彼我不相往来。只为其中无受处。只个无受处。包含虚空法界森罗万象。无一点遗漏底。
  衲僧自证自到。净而明虚而灵。默而神用而冲。在里不遗照。在外不涉缘。只个惺惺能照底。在者边不被诸法转。在那边不被寂灭拘。所以道。迢迢空劫莫能收。岂与尘机作系留。清净如满月。妙明常照烛。……若论此事。不论僧俗。不在久近。若尔一念相应。照体独立。物我皆如。在一切时圆陀陀。明了了。净裸裸。赤洒洒。堂堂地现前。……若自不作障碍。便是普遍底身。普遍底心。是大自在底汉。

  ②禅修程式各阶段之理
  ⅰ全程概述 一亘清虚夜正央。桂宫老兔冷喷霜。混融明暗无分处。谁辨个中偏正方。所以道。正位虽正却偏。偏位虽偏却圆。
  诸缘放尽。正念无私。撒手那边。游神真际。云山隐隐。水月依依。堂户深沉。机梭暗动。六窗未晓。皓然一片虚明。三际斋平。泊尔十方洞照。白牛饱于肥腻稳卧雪山。丹凤銜得元珠栖迟玉树。混融偏正。岂落有无。协路通宗。当风得妙。全超就位。不落尊严。回互旁参。还承子力。独行象外。照破劫空。未偶他缘。单明自己。木人功尽。低头夜半拾金针。石女机回。出手天明穿玉线。……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恁么彻底过来。须知有全身应用时节。……直得功齐用细。亦须转却。设或转尽。有甚么气息。
  一段光明亘古今。有无照破脱情尘。当头触着弥天过。退步承当特地新。紫极宫中鸟抱卵。银河浪里兔推轮。是须妙手携来用。百亿分身处处真。兄弟此个田地。岂涉春缘。其中偏正去来。当处离微出入。暗中着眼。明里藏身。借位明功。体在用处。借功明位。用在体处。通身及尽。撒手那边。照用同时。人境俱夺。却从本地建立得来。一切处不存轨则。拽来便用。无可不可。
  朕兆未兴。会要借功明位。影响才露。还须借位明功。
  用在体处。光在体时常湛湛。体含光处却灵灵。体在用处。纷扰扰时常隐隐。闹嘈嘈处却闲闲。
  上堂云。夤缘心。和合相。傀儡棚头呈伎俩。打破画屏归去来。家山田地还清旷。扫断情尘。沥乾识浪。虚明游践兮风月一壶。梦冷转身兮雪云万丈。
  心不自心始是心。眼不见眼始是眼。堂堂无影迹。历历绝思惟。明满环中。兔怀夜月。翠横海上。犀晕秋山。直须及尽玄微。始解承当底事。
  独露本身。自然转物。快须休去歇去。有也莫将来。无也莫将去。现在更有甚么事。如人负檐。两头俱脱。和担飏却始得。便是自由底人。兄弟直须一念相应。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俱亡。明历历。圆陀陀。露裸裸。赤洒洒。便是无问而自说。若体到如斯田地。真听法者。正恁么时。说听同时。能所俱绝。

  ⅱ各阶段理之阐述
  渊湛寂默。彻照源底。个处虚而灵。廓而明。虽有昭然自鉴之像。而无影响相偶。底时窥得破。犹有辨白担荷之功。更须退步。方诣环中。光发其间。卓卓独存。却解借功。名为诞生。
  元元之本。冲而无像。动而有应。当须彻底觑破。孤峭峭露堂堂。独灵灵明历历。都未带一点子外缘。唤作单明时节。至如与万像同出同没。诸尘三昧起处。净如海印。转若盘珠。落落地遍一切。钉钉地非异缘。可谓独耀无私底时节。夜月出而水明。春风吹而花发。不假功用。自然圜具。因因缘缘。果果报报。在其间无分外底。更须知道。光境俱亡。复是何物
  者里出光影断功勋。与那人合。明安道。照尽体无依。通身合大道。个是诸佛诸祖真实到处。妙中回互。玄处转侧。生死影像未曾萌。此犹是空劫已前事。要且未曾与人天相见。更须阔移一步。于万像中阔浩活处。得大受用。
  上堂僧问。云敛山寒。功勋及尽。潭空月没。尊贵难窥。正恁么时如何行履。师云。照尽体无依。通身合大道。僧云。坐断舌头路。不落二三机。师云。言前一句子。的历极分明。僧云。宝印当风妙。重重锦缝开。师云。偏正未分时。又作么生辨。僧云。虚不失照。照不失虚。师云。犹是偏正往来时节。僧云。不涉偏正时作么生。师云。户外有云从断迳。坐中无照胜然灯。师乃云。空空绝迹。一点不昏。湛湛亡言。一机自转。
  虚而长灵。本光自照时如何。灵机不动明明妙。个里全窥未兆前。……四大无尘。清净本然体具。六根亡偶。灵明廓尔神游。如疾风之行空。似虚舟之驾浪。在波也元无避就。在我也妙绝将迎。所以道。圣人空洞其怀。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为已者。其唯圣人乎。
  小参僧问。净裸裸赤洒洒时。作么生行履。师云。空劫已前无所住。个人终不涉思惟。……师乃云。个是没量大一段事。诸佛证此一段事。……若是分晓汉。不从佛。不从祖。学禅学道。学佛学法。唯是自己。肯休肯歇。肯放肯落。是时一丝不沾缀。一糁不停留。放教与天地合虚空等。一切事消烁。一切心混融。浩浩荡荡。是一个真实人体。若是头角尽。踪迹绝。岐路断。心意忘。是个彻头。无生无死底时节。不教尔退一步。亦不教尔进一步。三世诸佛。同此时证。六代祖师。同此时悟。要个时惺惺照得破。寂寂体得到。若识得生底法也。即与森罗万象。蠢动含灵。于其中间。皆是个一道。皆是个一性。须是识得初相。若不见初相。即成参差。便属流转。诸人还见得初相来么。佛是恁么时生。祖是恁么时出。个时不识。便随地水火风色相音响。随大随小。随高随下去也。个时若识得。移一步是我步。得一句是我句。所以道。一人已过。九人亦过。一人不过。带累九人。一切事皆是自己。一切法皆是自己。眼处作色界佛事。耳处作声界佛事。香味触法。各各作佛事。如人六兄弟成褫一家业。南泉和尚道。我十八上便解成家立业。若当时识不破。过后望崖赞叹。已是剑去久矣。更向根境法中揑怪。道闻底岂不是佛。见底岂不是佛。用根境识。作道作理。直饶尔安排得顺。斗饤得成。远之远矣。那时做手脚不辨。又是七颠八倒。向甚么处。洗得头面净。向甚么处著得手脚稳。尔但一念万年去。口边白醭去。便有相应底时节。古人不曾将一言一句向者边为人。只教尔了却那边却来者边行履。若那边不了。将一知一见。向者里名邈心地下。纷纷扰扰看。是多少想念流注。一刹那间几番生灭。若那边了得。生也尽死也尽。所以道。生灭二元离。是名常真实。又道。闻所闻尽。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到个时方入圆通境界。所以二十五大士所证圆通。皆是退步就己。至于嗅香观鼻。俱有一个入处。要须尽根源彻顶底。方是尔住处。
  僧问。譬如沧溟上客。梦泛兰舟。月渚烟波。随情放旷。正与么时。莫便是及尽处也无。师云。依稀犹带功。仿佛还堕色。僧云。夜来明月照千峰。峰头漫漫还不露。师云。转身望本家。依前白云覆。僧云。此犹是回照底时节。作么生得稳密恁么去。师云。玉马雪行归半夜。羚羊挂角月沈西。僧云。可谓是无功之功。转身就父去也。师云。正就父时还有消息也无。僧云。古渡风清夜色寒。个时深深不得妙。师云。拈却宝华冠。脱尽尊贵垢。师乃云。放却缠牵。白牛步稳。未登机杼。玉女情闲。冷淡之姿如暮山之云。清明之量如秋潭之月。能恁么去也。便知默中有味。照中有神。是诸佛之所传。衲僧之本得。
  如珠发光。光还自照。不要强名言。虚净无染。霁天无云而秋水无风。清白自持。玉壶无尘而冰鉴无垢。到恁么田地。也更须借光施设。借路经过。与虚空合其心。与万象同其用。闹嘈嘈处。却倒骑牛。纷扰扰时。能翻著袜。
  履空忘缘。透照出影。一点灵然。昭昭不昧。三际心绝。四大缘尽。虚清妙明。独耀旷劫。衲僧能如是行履。则不被生死缚。正行履时。撒手悬崖。无可把捉。脚下线断。全超一步。佛佛祖祖。俱不到我真实妙照田地。唤作自己。个是绍家业时节。才涉思惟。又属流转去也。虚而长灵。净而长照。芦花明月。清白混然。桌入孤舟。不妨宛转。个时端的。且道。是谁急著眼辨。
  吾佛法中。真实到处。直须及尽今时全超空劫。向那时脱然放得下。十方无壁落。一亘绝方隅。岂不是露裸裸处。于其间辨得出。体得妙。一切生死影像。俱立不得。一切道理名言。俱著不得。于著不得处。便是尔浑身。便是尔鼻孔。
  默默照处天宇澄秋。照无照功。光影斯断。个是全超真诣底时节。源净体灵。枢虚机活。历历本明。其中发现。便提得出。在事事头上。恰恰具足。
  若论个一般事。直须是子细。直须是分晓。稍有一毫头隔越。过犯弥天。……若见自己底。个时立佛不得。立祖不得。立人不得。立法不得。直下廓然一切普遍。正放下时。纯是个自己。……尔寻常闻打鼓也。便来赴堂。见行食也。便知吃饭。那时直下恁么去。都不作道理。何处不相应。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尔还曾十二时中。无道理无思惟来么。还曾平常稳密来么。
  三世诸佛。六代祖师。只是明心了事底汉。阿尔诸人。还明得自己心也未。还了得自己事也未。尔若明得心。尔若了得事。更无毫发分外底。更无毫发欠少底。净尽脱得了。通身恁么去。言语有所不到。是非有所不及。如热铁上泊蚊子不得。了无外因缘。了无他影像。照与照者。二俱寂灭。于寂灭中。能证寂灭者。是尔自己。若恁么桶底子脱去。地水火风。五蕴十八界。扫尽无余。作么生是尽不得底。所以德山圆明大师道。及尽去也。直得三世诸佛。口挂壁上。犹有一人呵呵大笑。若识此人。参学事毕。诸兄弟。于绝气息时。断踪迹处。须具眼始得。那时历历不沈。灵灵绝待。便能阔步大方。周旋普应。入一尘一切尘中坐道场。入一处一切处所作佛事。至于草木丛林山河大地。还有一件一事分外底么。都只是尔现形处。是尔说法处。是尔出身处。门门恁么来。法法恁么住。中间无往来相。只者灵明绝待底。是诸人自己。若与诸法对待。即不成自。若是身空。则眼处空。眼处空则色处空。以自己合自己。于一切法中。如空合空。似水入水相似。何用作分析。何用作安堵。所以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个时平等平等。无起灭无往来。无好恶无取舍。恰恰好好。是平等相。若有少分相触。便成碍塞。尔若净尽去。自然具足。放下去自然见成。若于一切处百杂碎。大大小小。方方圆圆。见处立色不得。全色是见。闻处立声不得。全声是闻。乃至香味触法。亦复如是。还曾恁么来么。若也恁么来。方知道。性自平等。无平等者珍重

  ③师徒敲唱,随叩以酬,层层剥抽,令达真见之案例
  (摘自《宏智禅师广录卷五》觉和尚小参)
  案例甲小参僧问。如何是和尚亲切为人底句。师云。文彩未痕初。消息难传际。僧云。可谓虚明自照。不劳心力。师云。卓卓不倚物。灵灵那涉缘。僧云。莫便是十成底时节也无。师云。透过那边看。方有出身路。僧云。揭开金锁里头看。隐隐风光元自异。师云。不是那边事。僧云。如何是那边事。师云。琉璃殿上行。扑倒须粉碎。
  师乃云。诸兄弟。若是此一段事。且须分晓始得。汝若分晓去。便能超毗卢。越释迦。作净妙法身。出金刚眼孔。你但歇去。歇得尽时。灵然不昧。更须退步就己。方能彻底相应。个时若有独在之照。犹带功在。岂不见道。子归就父。为什么父全不顾。理合如斯。父子之恩何在。始成父子之恩。如何是父子之恩。刀斧斫不开。又云。诞生王子。是须有父。才转身时。即不见有。那时唤作妙尽冥符。若是卓卓地体得。向个里移一步。如珠发光。光还自照。却有个绍底道理。又须回头窥本位顾位。却回头便能阔步过今时。天明不觉晓。分照不落影。垂应不涉缘。著得个身。向闹浩浩中。洒然不被物杂。所以道。即此见闻非见闻。更无声色可呈君。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诸兄弟参禅汉。敲骨打髓。是恁么地做。有一般汉便道。未话已前。已是道了。汝不见道。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截断天下人舌头即不无。争教无舌人解语。又不见僧问古德云。如何是和尚本来心。古德云。犀因玩月纹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若是体得明白了。便乃跨万法头上。不为万法碍。到恁么时。不立语言。不拘影像。所以道。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说。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诸佛既不出世。为什么四十九年说。祖师既不西来。为什么少林有妙诀。须信道。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里不移一丝。不动一点。那时一句子。掷地作金声。便知道正中偏。一轮皎洁正当天。若恁么辨得出。在语也妙。在默也妙。说时常默。默时常说。便能超四空出三界。个是透脱汉做底。且道。如何履践得恁么去。翡翠踏翻荷叶雨。鹭鸶冲破竹林烟
  案例乙小参僧问。芦花雪月。那时一色还迷。野水秋空。个处大功犹在。如何得色转功忘去。师云。往来如得路。两处不相妨。僧云。玉轮机转笑呵呵。直下相逢不相识。师云。又堕大功去也。僧云。那边不守空王殿。争肯耘田向日轮。师云。早恁么却较些子。僧云。只如得处恰好时如何。师云。密密处难言。细细中莫动。僧云。唤得回来。通途无碍处。又作么生。师云。是处相逢不隔越。千手千眼观世音。师乃云。是我自家底。是你诸人底。是三世诸佛底。是六代祖师底。各各分上。六六三十六。这里生心即乖。动念即错。若有个汉。四棱著地掀斡不动。也较些子。便能向今时卓卓地。了无一法著彼。了无一法著我。自在人间。无往来相。彼具足是我。我具足是彼。法法住自位。所以道。性自平等。无平等者。若是恁么去也。是一个了事衲僧。更须退步。更须就己。便知道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这里不著一点。不挂一丝。拈转壳漏子。与虚空合。合底是什么。若无合者。争辨虚空。若有合者。却成两个。那时明历历地要眼。净裸裸地要身。拨转机轮。便能向今时作用。若识得本来头。一切心皆是个心。一切法皆是个法。坦然平等。恰恰具足。便知道。果满菩提圆。花开世界起。若恁么十成时。好个禅和子。而今人却道。曹洞禅没许多言语。默默地便是。我也道。你于个时莽卤。我也知。你向其间卜度。殊不知虚而灵。空而妙。岂不见。僧问石门。如何是和尚家风。门云。物外独骑千里象。万年松下击金钟。是恁么行得到。恁么透得彻。不向死水里浸却。又不见。僧问梁山。莫便是和尚安身立命处也无。山云。死水不藏龙。如何是活水里龙。山云。碧潭不吐雾。你若识得。死底便是个活汉。你若识得。活底便是个死汉。须是向静悄悄处惺惺。闹浩浩中历历。便知死中常活。不被空碍。活中常死。不被物碍。有不是有。无不是无。芭蕉和尚道。你有柱杖子。我与你柱杖子。你无柱杖子。我夺你柱杖子。所以六祖云。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既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方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珍重。
  案例丙小参僧问。上无攀仰。下绝已躬时如何。师云。普天匝地。僧云。处处相逢去也。师云。尔甚么处撞著来。僧云。万象之中。全身独露。师云。且道。拨万象不拨万象。僧云。两头俱划断。里许自通同。师云。直和里头。也须推倒。僧云。争奈普天匝地。师云。须是天童始得。僧云。恰恰与和尚鼻头相拄。师云。只个恰恰也不消得。僧云。空却万象去也。师云。空它作么。僧云。毕竟如何。师云。天童今日直难分疏。僧云。骑牛步行。把锄空手。师云。是恁么却较些子。师乃云。真实到处。廓落无依。更唤甚么。作十方壁落。更唤甚么。作三世机缘。一尘不受。法法同体。人人同心。只个自受用身。十方无不周遍。既知周遍尽。法法头上。佛佛心中。具足本体。更有甚么事来。只者一尘。也是尔本体。也是尔本心。也是尔本相。也是尔本智。所以道。若色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诸兄弟。是须恁么。尔还曾空得心缘来么。还曾空得身相来么。尔若空得尽。不只是空。那时灵灵历历地。虚中明白。若恁么时。不是空了底时节。底也如是。表亦如是。在尘也如是。在法也如是。无有诸佛不如是。无有众生不如是。众生也具足如是。诸佛也具足如是。众生放得落。诸佛提得起。是以诸佛与众生。同身共命。只个一念元同法界。所以道。上无攀仰。下绝已躬。直是磊磊落落。浩浩荡荡。正恁么时。作么生体悉。言语道断。非去来今珍重。

  (3)对证得真境做了表诠而非遮诠的阐述

  ①对真境的直接阐发
  廓净无际。而智与之俱。普应无方。而神与之会。智虚也惺惺自照。神用也绵绵不勒。便能一切时。一切处。放大光明。作大佛事。……若人欲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诸相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虚而灵空而妙。用处不勤勤。寂时还皎皎。据一如之本源。当千差之会要。个中人无正倒。不病不死。不生不老。唯自证以相应。非思惟而能到。
  机轮未动影像俱忘。无迹可寻。与虚空而合体。无家可坐。尽法界以成身。
  缘思不到。一片灵明。廓落无依。十方通畅。
  虚明自照非心力。
  照与照缘。混融不二。心与心法。淴合无差。……如珠发光。光还自照。
  旷远无畛。清净发光。其灵而无所碍。其明而无所照。可谓虚而自明。其明自净。超因缘离能所。其妙而存。其照也廓。又不可以有无言象拟议也。
  穷万化之渊源。得一真之住处。体空而了了。不涉根门。照尽而绵绵。全超尘想。直得光境俱断。心法两忘。卓尔独存。廊然圆湛。生灭去来。不我迁变。便能应缘无碍。静照亡功。
  心无所寄。形无所倚。足无所履。言无所谓。不可见而名摸。不可得而摩揣。森罗等其用。太虚同其体。至游也类中之仙。善应也尘中之异。所以祖师道。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清净无染是尔身。圆照无缘是尔眼。身中之眼。不涉根门。眼中之身。不是色聚。所以道。曾无如外智能证于如。亦无智外如为智所证。可谓佛是法家底佛。法是佛家底法。
  一性湛圆。本地之光明发耀。六根互用。通身之手眼随宜。便能眼处作耳处佛事。耳处作鼻处佛事。所以道。石人机似汝。也解唱巴歌。汝若似石人。雪曲也须和。能如是也。于一切尘。成一切智。不见教中道。若色处清净。若般若波罗蜜多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诸人还体悉得么。良久云。云山父子能无外。水月交情自有缘。
  若论个一般真实底事。元离一切有象。离一切幻化。离一切浮虚。方名真实事。实相是无相之相。真心是无心之心。真得是无得之得。真用是无用之用。若如是也。却是个豁落做处。却是个真实做处。一切法到底。其性如虚空。正恁么时。却空它不得。虽空而妙。虽虚而灵。虽静而神。虽默而照。
  一心万象。万象一心。不近不远。极浅极深。与乾坤同其覆载。与日月同其照临。月在船而船船皆月。金成器而器器皆金。明洁若珊瑚之树。芬馨如薝卜之林。大用自在也获轮王髻宝。正声和合也奏师子弦琴。毛发不遗圆融。照像之鉴。形壳不碍虚通。度垣之音。能如是也妙超。旷古了在如今。诸仁者且道。如今了底是什么事。还会么。稳如大地能持物。廓若虚空不挂针。
  清净无相。妙明绝缘。个一片田地子。古今移不得。一切法生也。自是诸法生。了不干它事。一切法灭也。自是诸法灭。了不干它事。从本以来底。元不曾借借。廓大周遍。无所不至。正恁么时。还有畔岸也无。若有畔岸。即于尔本心。自作界至去也。正无畔岸时。全与虚空合却。灵然不是空。透顶透底去。中间无一尘。若恁么也。混融不隔越。个是诸佛诸佛出生处。个是山河大地建立处。有情也恁么地出生。无情也恁么地建立。所以道。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到恁么时。山是个时山。水是个时水。森罗万像。与尔地水火风。皆是个时建立。乃至长短大小方圜等相。更无有异。才起分别心。便成差别相。尔心无分别。平等与平等。更无平等者。彻表彻里。尽中尽边。纯是汝本真所见。

  ②对证得本真当下状态的阐发
  默默自住。如如离缘。豁明无尘。直下透脱。元来到个处。不是今日新有底。从旧家旷大劫前。历历不昏。灵灵独耀。虽然恁么。不得不为。当恁么为时。直教一毫不生。一尘不翳。枯寒大休。廓彻明白。若休歇不尽。欲到个境界出生死。无有是处。直下打得透。了无思尘。净无缘虑。退步撒手。彻底了也。便能发光应世。物物相投。处处恰好。
  身心一如。物我同体。不用转山河大地归自己。亦不用将自己作山河大地。如珠发光。光还自照。一切时一切处。如何得恁么见成受用去。
  默默而灵。妙不涉迹。绵绵而用。应不循根。翡翠盘中之珠。不拨自转。玻璃镜中之像。无受而来。若能恁么。也兼带妙协。宛转偏圆。
  清虚之理。毕竟无身时如何。……合体无遗照。……历历才回分化事。十方机应又何妨。……净照而神。明见本来之性。虚通而妙。常观自在之身。卓卓无依。灵灵绝待。绵绵长存也。得名无量寿。如如持久也。故号不动尊。非有非无。不老不死。莹若金波之破夜。湛如玉井之涵秋。唯证相应。言传不到。
  名不得。象不得。从来清净不受染污。本自圆成不劳修证。销融万有。堂堂稳驭真乘。和合众缘。处处显扬兹事。
  僧云。如何得不落今时去。师云。超然空劫外。一点自灵灵。僧云。此人还落阶级也无。师云。从来不立象。此处莫安名。师乃云。鉴像谷神。云心月影。闲闲不宰于功。历历无私于应。莫问正偏。谁论动静。自方自圆。谁欠谁剩。能来异类中行。常处那伽大定。云水丛林自恣人。果如是也须相庆。
  枯寒身心。洗磨田地。尘纷净尽。一境虚明。水月霁光。云山秋色。青青黯黯。湛湛灵灵。自照本根。不循枝叶。个时底处。超迈情缘。不限劫数。一念万年。终无变易。从此出应。虚谷行云。动静自若。顺入诸尘。常在三昧。所以云。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历历妙存。灵灵独照。揽之不得。不可名其有。磨之不泯。不可名其无。出思议之心。离影像之迹。空其所存者妙。妙处体得灵。灵处唤得回。心月身云。随方发现。直下没踪迹。随处放光明。应物不乖。入尘不混。透出一切碍境。照破一切法空。于差别缘。入清净智。游戏三昧。何所不可。当如是真实体究。
  体灵自虚。黯黯之青山秋瘦。用冲无碍。瓢瓢之白云尽闲。动静之态如然。去留之踪自在。所以道。去来不以象。故无器而不形。动静不以心。故无感而不应。诸人还体悉得么。偏正不曾离本位。无生那涉语因缘。
  环中协照。消息平沈。方外独存。幽灵绝待。绵密不漏。宽廓无隅。清虚一亘而理绝名言。圆满十成也道无棱角。诸禅德。个是诸佛涅槃之宅。众生安葬之基。一切诸法。自此发生。一切幻缘。从此灭尽。且道。正恁么时节。又作么生履践。良久云。霜天月落夜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
  巍巍堂堂。万象之中独露。明明历历。百草头上相逢。我不见有分外底他。他不见有分外底我。他不外我。则声色尘消。我不外他。则见闻情脱。所以道。世界尔。众生尔。尘尘尔。念念尔。且道。如何行履。得与么相应去。还会么。一机冥运道枢静。万象影流心镜空。
  一点环中照极微。智无功处却存知。缘思净尽无余事。半夜星河斗柄垂。若向这里著得个眼。即照破生死。所以古人道。妄息寂自生。寂生知自现。知生寂自灭。了了唯真见。且道见个甚么。如珠发光。光还自照。

  2、默照禅修的旨归、家风、诀要与方法

  (1)默照禅亦以了生死、明悟佛性为旨归
  参禅一段事。其实要脱生死。若脱生死不得。唤什么作禅。且道。作么生生。作么生死。作么生脱。若一念迷本随情。牵在一切处。纷纷纭纭胶胶扰扰。既从不自由处生。还从不自由处死。若是分晓汉。本无所从来。明白恁么用。便于一切时一切处。脱彻无依。万象中出一头地。恁时不带四大五蕴来。方有出身路子。腊月三十日。依旧恁么去。所谓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个时净无夤缘。廓无处所。三际断六门空。所以道。恢恢焉。晃晃焉。迥出思议之表也。思不到。议不及。心念才萌。便成流注。若是一切心念尽。也无天堂到你。也无地狱到你。十方虚空。纯净无垢。廓然明白。惺惺恁么来。是诸佛菩萨生处。痴爱投种。是众生生处。其间善恶兼带。便成善道恶道。若或善恶如浮云。起灭俱无处。这里生佛立不得。六祖和尚道。不思善不思恶。正当恁么时。还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时本来面目。诸兄弟。未休休去。未歇歇去。你若歇得尽。休得稳。千圣不可携。不可携处。是你自己。不要作道理咬言句。胡棒乱喝。尽是业识流转。更若取他处分。受他指注。又是依草附木。直须无师智自然智。见性不留佛。大悟不存师。方有些子衲僧气息。
  此一段事。直须人人自到。人人自证。可以超出生死。可以透过古今。可以与佛祖同得。所以道。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尔若离妄想离执著。即无一星事。如今认地水火风为自己。岂不是妄想执著。唤甚么作自己。只尔思惟分别底是妄想。见闻觉知底是妄想。直须歇得到。空空无相。湛湛绝缘。普与法界虚空合。个时是尔本身。若恁么时。明白见得彻。如虚空不可挂针相似。那时生相已离。有甚么死相。所以道。生灭二元离。是名常真实。此唤作无生理。为渠不可生即无死。只如胞胎未具已前。著尔在甚么处。若道有。是甚么相状。若道无是甚么相状。个时若似一物即成碍塞。不可名。不可状。能恁么也。却到本所住处。若不分晓识不破。争知恁么来。所以劳它诸佛出世祖师建立。人人分上具足。个时节无男女差别等相。纯一清净妙明。唤作真实相。一切皆尽。便见赵州道泥佛不度水。木佛不度火。金佛不度炉。到这里。有因缘底。有形相底。有名字底。俱立不得。若是真佛屋里坐。个时三世诸佛。仰望不及。历代祖师。传持不得。天下老和尚。横说竖说说不著。唯是自己深证始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若向个时分晓。便知道交互明中暗。功齐转觉难。力穷忘进退。金锁网鞔鞔。若恁么辨得。敲诸佛之骨髓。得祖师之命脉。若不到恁么时节。又入轮回生死去也。地狱天堂。几时休息。只为尔元不曾成佛作祖来。尔若曾成佛作祖来。流转尔不得。明明了了。于地狱畜生中。皆得自在。分明知道。俱是我心所现境界。所以在地狱中。如受三禅乐。将个壳漏子。天上人间。任运恁么受用。若男若女身中。亦是成佛作祖相似在。一切处迷不得是佛。一切处坏不得是法。一切处混不得是僧。是尔分上具足三宝。又不见庞居士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若心地下空寂。便是及第底节时。若有一丝头。即成碍法。到者里。善恶如尖檐两头脱相似。个时身心。广大如法界。究竟等虚空。的的分晓便知道。金枝敲玉户。韵出碧霄齐。若从此透得出。灵灵而知。历历而照。
  将以超脱生死。须槁身寒念。彻鉴渊底。虚凝圆照。透出四大五蕴。与因缘未和合。根门未成就。胞胎未包裹。情识未流浪时。著得个眼。何患不了。恁么了时。祖师鼻孔。衲僧命脉。把定放行。在我有自由分。所以道。妄息寂自生。寂生知则现。知生寂自灭。了了唯真见。
  在真歇了禅师塔铭中说:“佛祖之灯东西绳绳以悟为则惟证相应。”
  宏智塔铭中说:“师尝曰,佛祖之灯,以悟为则,唯证乃知。”

  (2)默照禅修之家风(洞宗以往重在秘密传授,至宏智禅师始“展开漏泄”,“更不囊藏”,外虽见倪端,然众多密语仍难揣其本意)
  曹洞宗乘。老难发兴。秋波摇眼角。春雪点眉棱。一步跨空劫。孤心相续灯。
  兀兀默耕。天成地平。一心无住住。万像不生生。起家空劫壶中句。借伴今时路上行。搅丛林人七八处。令行而据。握拄杖子四十年。师坐而横。用之不敝。虚而不盈。
  只个家风。穷而却通。于其间内绍外绍。在里许转功借功。至游而默。妙用而冲。气温温而春活。心湛湛而秋空。相随来也兮。头头契同。
  只个家风。八面玲珑。斗柄横而河淡。梦鹤起而巢空。功中退步就位。位里移身借功。灵灵了了处。同中有异。湛湛澄澄处。异中有同。随宜也机轮宛转。妙应也关棙虚通。所以道。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经行及坐卧。常在于其中。
  有时坐法空座。坐断报化佛头。住无住相。方见得家风是自己。自己是家风。直得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恁么不恁么总得。
  默默工夫。心田自锄。醭生唇上满。泥斫鼻头余。少林何曾说话。曹溪不识文书。谁言伎俩浑无巧。自信家风也不疏。
  空劫有真宗。声前问已躬。赤穷新活计。清白旧家风。的的三乘外。寥寥一印中。却来行异类。万派自朝东。
  颦而嗔。伸而悦。默传鼻孔家风。用付眉毛时节。放下机投。展开漏泄。十方三世兮同得同参。二仪万像兮同听同说。
  鼻直口四方。眉低眼三角。默默句难传。深深谁转脚。入挂树之壶。天地能阔。得烂柯之棋。黑白未错。如今更不囊藏。到处随宜著落。
  用得乎眉。体全乎鼻。香象不群。金毛无畏。明妙吉之初心。入普贤之幻智。回途放旷知不知。般若光中熟游戏。
  了了常知。灵灵匪思。妙空三世。圆包二仪。针鼻长通线。梭脐细吐丝。出谷白云风断送。盈科流水月相随。普应群机兮自然合宜。
  家风摩鼻孔。好事上眉端。
  肘后符能应一切事。顶门眼自照独脱身。双收双放。无中无外。大千与我同出。三世自然超过。空洞无际。真照孤明。个时影像俱尽。尽不得底。幽灵绝待。生灭莫得。到此田地。廓落亡依。缘尘不染。个时境界密合。函盖箭锋。恰恰无爽。游戏三昧。便属底人受用。顶眼肘符。是衲僧传授一段事。十成体取。
  识浪沥干。肚皮束宽。口翻澜而海阔。发垂雪而山寒。妙传家法髑髅眼。巧幻神通赤肉团。相随来也。捶凿无瘢。
  默有心传。休将相观。静里万缘藏鼻孔。笑中百事见眉端。
  静掩双皮。喜扬两眉。摩触家风兮鼻孔累垂。

  (3)默照禅修之诀要与原则
  《真歇清了禅师语录》摘录:
  未休休去。未歇歇去。豁然宝镜当台。无限清光满户。
  镜镜相照。光光相入。犹是影像边事。头头上现。物物上明。呼为了事底人。
  默耀堂堂。现成密密。通途隐的。回互难分。家风孤寂妙明前。活计荒虚玄路外。……其或未然。云藏无影树。丹凤不栖梧。
  纯清绝点。似镜长明。照不失虚。万像体妙。细中之细雪尽冰消。功就之功任运现成。诸仁者。还知有不鉴照底。
  歇须歇得灵。用须用得密。
  大彻底人无彻可彻,大歇底人无歇可歇。
  虚而灵。寂而妙。明密浩然。犹落鉴照。作么生是不落鉴照。
  撒手便行。向甚么处去。不与万法为侣。见闻觉知。路子已断。明密密佛眼也觑不见。大休大歇祇是及得尽。用得活。见得彻。明得透。转处纯熟。无毫发计渗漏。口头更无佛法气味。命脉自断。光影俱透。如万仞悬崖放身。廓忘依倚。便能坐断天下人舌头。机机隐密。触处混融。一念万年。真常体露。但行住坐卧参到藏身不得处。垛避不及处。便乃全身担荷。孤明历历。无段无形。万象光中头出头没。更无欠少。祗么见成个点灵然。元无断续。恁么觑得。内内外外圆陀陀地。养得烂骨堆地始得无过患。然后一时扫却。向乾坤那畔。千圣万圣望不及处去。方知有向上事。珍重。
  示众云。参得快活。用得自在。便知有休歇底路子。髑髅前鉴顾。业识打得断。梦影销落。彻顶彻底。明而无痕。尽虚空大地一时脱落。上下四维混混无把无捉。坐断佛祖言句。不被天下老和尚热瞒。根底透漏绝消息。尽却今时。一味恁么去。忘踪忘迹无方无所。没涯际。绝畔岸。扬眉瞬目千里万里。有甚么开口处。但随分着此精彩。风尘草动触境遇缘。尽底承当更无别法。千变万化自然打成一片。常光现前。任运不昧。只个一片常光亦须忘了。唤作智不到处。切忌道着。道着即头角生。
  命根断底人。蓦然转得来了。日用全是本光。逆顺得失。不见有一丝头许出没。应机得大自在。谓之随顺世缘无碍。既能常不昧。无间断。一念通身恁么去。犹恐落在肯重。未得十成。更须转取旧时光彩。得到无辨处。巧妙向背净尽都忘。方知不动步常在屋里。但忘教似枯木石头墙壁瓦砾。绝知绝解。自然虚明历历。无一丝毫特地费心力处。
  尽虚空大地。甚么处得来。彻顶彻底元是个一段光明。弥满洞耀。不落意句。亘尘沙劫。历恒沙界。廓无变易。若一念穷得源底明透。直截担荷。便与三世诸佛齐肩。犹落阶级。未为向上。若扫却玄微阶级。智境法尘。向未摇三寸已前。澄想已俱尽。照而无迹。明而无痕。混混密密。千圣亦摸索不着。只个摸索不着。亦非本有。知落处底合作么生。
  情境不透。见觉不圆。高低偏枯。便有向背。盖取舍拣择过患未尽。识相流注。若一念混密净尽。承当任运现成。不须管带。命脉自断。四大自脱。明明历历。照体廓然。魔佛俱扫。甚么处更得迷悟生死一丝头来。出家儿灰念枯坐。索性打教脱脱落落。尽底划断。将破皮袋壳漏子衣单下。子细点捡。不可开眼受瞒去也。腊月三十日眼光落地。纷然失路。过在今时参究不彻。
  坐得脱。歇得到。凝想俱尽绝根株。明历历。无可趣向也。须是个彻底放下死一遍了。蓦地苏息个些精彩。若明镜临台丝毫不昧。便恁么横身。犹恐堕在绝点纯清。未透真常流注。何况争锋竞锐随照失宗。认识情。着影响。还出得阴界么。枯木生花始与他合是老人不识好恶底语。舍不得者俱为渗漏。直须净尽灰歇。参教稳密密地浑金璞玉去。那一人尚未肯在。
  唤作如如早是变了也。百草头上不露面目。直截向那畔移步转身。还更有扑不破底眼么。类不收。混不去。百般伎俩不成。盖妙在体处。若失些子光彩。明露天地。便为日用所留。不能透尘墨劫前威音路外。若是大彻大悟大阐提。毁佛谤法不入众数底汉。咬钉咬铁坐断历劫来路子。灵然皎洁浩脉不通。愈精愈明。愈休愈歇。混混没踪迹不变易。无间歇脱造化。还有索性便恁么去者么。

  (4)默照禅的禅修方法与坐禅法

  ①禅修方法之原则论述(由于该派传授的保密性,故著述中罕见其具体方法)
  宏智正觉禅师: 衲僧家。做得妙。田地自然稳密。受用不妨萧洒。有底如俊鹞打鸠相似。打著打不著。便恁么去。有底如钝猫候鼠相似。候著候不著。只恁么守。直饶打得著。候得出。若体若用。自然有个省发处。所以沩山问仰山。终日只闻子声不见子形。仰山撼茶树。沩山云。子只得其用。仰山云。和尚作么生。沩山良久。仰山云。和尚只得其体。兄弟得体底人。生死摇动不得。得用底人。纵横留滞不得。若也在表不被物碍。在里不被寂因。往来宛转。自然成一家去。方知沩山得体仰山得用。它家父子有相就底处所。亦有相夺底时节。若也打得彻去。方知沩仰父子。俱不虚弃。在体时体中得用。在用时用中得体。

  ②坐禅法
  《坐禅用心记》莹山绍谨撰(该文是道元禅师的《普劝坐禅仪》的全面展开,较长芦赜的《坐禅仪》更细腻,可称是理法两攘,这里摘录其部分内容)
  夫坐禅者。直令人开明心地安住本分。是名露本来面目。亦名现本地风光。身心俱脱落。坐卧同远离。故不思善不思恶。能超越凡圣。透过迷悟之论量。离却生佛之边际。故休息万事及放下诸缘。一切不为。六根无作。这个是阿谁。不曾知名。非可为身。非可为心。欲虑虑绝。欲言言穷。如痴如兀。山高海深。不露顶。不见底。不对缘而照。眼明于云外。不思量而通。宗朗于默说。坐断乾坤。全身独露。没量大人。如大死人无一翳遮眼。无一尘受足。何处有尘埃。何物作遮障。清水本无表里。虚空终无内外。玲珑明白。自照灵然。色空未分。境智何立。从来共住。历劫无名。三祖大师且名为心。龙树尊者假名为身。现佛性相。表诸佛体。此圆月相无缺无余。即此心者便是佛也。自己光明腾古辉今。得龙树变相。成诸佛三昧。心本无二相。身更异相像。唯心与唯身。不说异与同。心变成身。身露相分。一波才动。万波随来。心识才起。万法竞来。所谓四大五蕴遂和合。四支五根忽现成。以至三十六物。十二因缘。造作迁流。展转相续。但以众法合成而有。所以心如海水。身如波浪。如海水外无一点波。如波浪外无一滴水。水波无别。动静不异。故云生死去来真实人。四大五蕴不坏身。今坐禅者正入佛性海。即标诸佛体。本有妙净明心顿现前。本来一段光明终圆照。海水都无增减。波浪亦无退转。是以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直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有寂静无漏妙术。是谓坐禅。即是诸佛自受用三昧。又谓三昧王三昧。若一时安住此三昧。则直开明心地。良知佛道正门也。其欲开明心地者。放舍杂知杂解。抛下世法佛法。断绝一切妄情。现成一实真心。迷云收晴心月新明。佛言。闻思犹如处门外。坐禅正还家稳坐。诚哉。
  若夫闻思。诸见未休。心地尚滞。故如处门外。只个坐禅一切休歇。无处不通。故似还家稳坐。而五盖烦恼皆从无明起。无明若不明己也。坐禅者是明己也。纵虽断五盖。未断无明。非是佛祖。若欲断无明。坐禅辨道。最是秘诀也。古人云。妄息寂生。寂生智现。智现真见。若欲尽妄心。须休善恶思。又须一切缘务都来放舍。心无思。身无事。是第一用心也。妄缘尽时。妄心随灭。妄心若灭。不变体现。了了常知。非寂灭法。非动作法。……
  又坐禅者。非干戒定慧。而兼此三学。谓戒是防非止恶。坐禅观举体无二。抛下万事。休息诸缘。佛法世法不管。道情世情双忘。无是非无善恶。何防止之有乎。此是心地无相戒也。定是观想无余。坐禅脱落身心。舍离迷悟。不变不动。不为不昧。如痴如兀。如山如海。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定而无定相。无定相故名大定也。慧是简择觉了。坐禅所知自灭。心识永忘。通身慧眼。无有简觉。明见佛性。本不迷惑。坐断意根。廓然莹彻。是慧而无慧相。无慧相故名大慧也。诸佛教门一代所说。无不总收戒定慧中。今坐禅者。无戒不持。无定不修。无慧不通。降魔、成道、转轮、涅槃皆依此力。神通妙用、放光说法。尽在打坐也。且参禅亦坐禅也。欲坐禅者。先静处宜焉。茵褥须厚敷。莫教风烟入。勿令雨露侵。护持容膝地。清洁打坐处。虽有昔人坐金刚座坐盘石上之踪迹。亦无不有座物。坐处当应昼不明。夜不暗。冬暖夏冷。是其术也。放舍心意识。休息念想观。勿图作佛。勿管是非。护惜光阴。如救头然。如来端坐。少林面壁。打成一片。都无他事。石霜拟枯木。太白责坐睡。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持课。只管打坐始得。大抵坐禅时。可搭袈裟(除开定前后。夜与晡时)莫略。蒲团(经亘一尺二寸周围三尺六寸)非全支趺坐。自跏趺半而后至脊骨下。是佛祖之坐法也。或结跏趺坐。或半跏趺坐。结跏法者。先以右足置左髀上。以左足置右髀上。而宽系衣物(内衣带纽)可令齐整。次以右手安左足上。以左手安右手上。两手大指相拄近身。拄指对头当对脐安。正身端坐。不得左侧右倾前躬后仰。耳与肩鼻与脐。必俱相对。舌拄上腭。息从鼻通。唇齿相着。眼须正开。不张不微。如是调身已。欠气安息。所谓开口吐气一两息也。次须坐定摇身七八度。自粗至细。兀兀端坐也。于此思量个不思量底。如何思量。谓非思量。是乃坐禅要法也。直须破断烦恼亲证菩提。若欲起定。先两手仰安两膝上。摇身七八度。自细至粗。开口吐气。伸两手捺地。轻轻起坐。徐徐行步。须顺转顺行。坐中若昏睡来。常应摇身或张目。又安心于顶上发际眉间。犹未醒时。引手应拭目或摩身。犹未醒时。起座轻行。正要顺行。顺行若及一百许步。昏睡必醒。而经行法者。一息恒半步。行亦如不行。寂静而不动。如是经行犹未醒时。或濯目冷顶。或诵菩萨戒序。种种方便勿令睡眠。当观生死事大。无常迅速。道眼未明。昏睡何为。昏睡频来。应发愿云。业习已厚。故今被睡眠盖。昏蒙何时醒。愿佛祖垂大悲。拔我昏重苦。心若散乱时。安心于鼻端丹田。数出入息。犹未休时须一则公案提撕举觉。谓是何物恁么来。狗子无佛性。云门须弥山。赵州拍树子等。没滋味谈。是其所应也。犹未休时。向一息截断。两眼永闭端的。打坐工夫或向胞胎未生不起一念已前行履工夫。二空忽生。散心必歇。起定之后。不思量而现威仪时。见成即公案。不回互而成修证时。公案即见成。朕兆以前之消息。空劫那畔之因缘。佛佛祖祖灵机枢要。唯此一事也。直须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至祷至祷。

  3、宏智正觉禅师对仰山“悟即不无,争奈落第二头何”的精辟见解
  (宏智对仰山这一公案的拈古《从容录》(万松行秀著)做了详尽的诠释,现全文录出。此节与后之㈢中内容于修炼本无甚重要意义,只为纠正后人对宏智、大慧两禅师的错误看法而集是文。事禅修者,不看可也。)
  举米胡令僧问仰山:今时还假悟否?还曾迷么?山云:悟即不无,争奈落第二头何?(如何免得?)僧回举似米胡。是第几?胡深肯之。(肯即不无争)免第二。
  师云:京兆米禅师,一曰米七师,一曰米胡,俗舍第七美髯,因有二名。八方珠玉,嗣雪峰。今据仰山同参,嗣沩山。这僧正问:自古上贤还达真正理么?胡曰:达。僧云:只如真正理作么生达?胡曰:达。僧云:只如真正理作么生达?此与假悟的时节不殊。胡云:当时霍光卖假银城,与章于契书,是什么人做?佛果称胡为大善知识,名不虚传。僧曰:某直得杜口无言。胡曰:平地教人作保。只如米胡道达,仰山道,悟即不无争奈落第二头何,若不假悟,又道唯人自肯乃方亲,胜默和尚带谓:投子拈古,内秀俏措无赛,尝拈此话云:然仰山恁么道即得,还免得自己落么?若免得更有一人,大不肯在。若免不得,亦落第二头,米胡虽然肯他,自己还有出身之路也无?诸人试点检看。若点检得出,两人瓦解冰消。若点检不得。且莫造次。颂云:碧岫峰头借问人,指山穷处未安身。虽然免得重阳令,争似灵苗不犯春。万松道:不得春风花不开,及至花开又吹落。忠国师问紫璘供奉,佛是何义?璘曰:是觉义。国师曰:佛曾迷否?璘曰:不曾迷。国师曰:用觉作么?璘无对。此亦本无迷悟之意也。常爱雪窦道:本无迷悟数如麻,独许灵云是作家。悟即落第二头,不悟又唯人自肯,如何即是?天童自有方便。颂云:
  第二头分悟破迷,普州人送贼。快须撒手舍筌蹄。放下著功兮未尽成骈拇,终是分外。智也难知觉噬脐。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兔老冰盘秋露泣,恋着即不堪。鸟寒玉树晓风凄。坐着却不可。持来大仰辨真假,一点难谩,痕玷全无贵白珪。切忌触破。
  师云:第二头分悟破迷,明来暗谢,智起惑亡,皆是途中事。周易略例: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若向第二头,道少他悟,达一回不得。争奈道:设有妙悟亦须叶却,快须撒手到家更无一物,始忘蹄舍筌,功夫智识,尽属第二头。及尽功夫,不可智知,始得少分相应。庄子外篇骈拇第八云:骈于足者,连无用之肉。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注:骈拇足大指,连第二指也。枝指六指也。功若不尽,如骈拇连无用之肉也。春秋,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难甥聃甥养甥,请杀楚子,邓侯弗许。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脐。注云:不及也,智不到处,智不能知,兔老圆月也。丹霞淳和尚道:水澄月满道人悉,冰盘秋露泣,恋著即不堪也。大荒经:昆化丘上,有琅 玉树,结子如珠而小也。玄中铭:灵木迢然凤无依倚,与鹤不停机,皆不许守恋坐着也。鸟寒而凄,不欲落他根枝叶也。诗抑篇:白珪之玷尚可磨也。玉内病曰瑕,体破也。外病曰玷色污也。此颂仰山贵白硅无玷,不落第二头。如何是第一头。大悟后方知不是。

  (三)大慧宗杲禅师对默照禅两尊宿的友谊与评价

  1、对真歇清了禅师多溢美之辞
  大慧在雪峰建菩提学会普说中,有如下记述:
  “雪峰法窟真歇场中。人人怀报佛报祖之心。个个抱安国安家之略。智如鹙子。辩若满慈。”
  “尔看他真歇说禅。都不计较。据学人问处。信口便说。更无滞碍。自然如风吹水。只为他实见实说。”
  “尔要真个参。但一切放下。如大死人相似。百不知百不会。蓦地向不知不会处。得这一念子破。佛也不奈尔何。不见古人道。悬崖撤手自肯承当。绝后再稣欺君不得。诸人既来雪峰参禅。切不得容易。此是明眼宗师。可以依附。堪为法式。”
  “尔禅和子尚自觅他缝罅不得。况他俗人处身尘网现行无明。若无善巧方便接引令其纯熟。如何便领会得。此会尽是一二十程抛家远来。一人入社发心转北多人为善。宁无利益。这个是善知识本分合做底事。岂是强为。云门今夏在广因。开个灯心皂角铺子。随家丰俭。说些粗禅。室中问学者一句子。如不思量计较。天真自然道得一句。更与一拶。拟议不来。劈脊一棒。别无细腻。忽然打发一个半个。却教上来雪峰。就大炉鞴。事同一家。早来真歇举世尊入舍卫大城乞食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须菩提出众作礼曰希有世尊。真歇云。释迦老子幸自可怜生被须菩提出来道个希有。当下冰销瓦解。好大众。释迦老子未曾说一字。须菩提见个甚么便道希有。诸人要会么。但向真歇冰销瓦解处看。忽然看得破。一生参学事毕。只如真歇。寻常见学者。多认目前鉴觉。求知见觅解会。无有歇时。不得已教人向劫外承当。据实而论。这一句已是多了。此是一期方便。如指月示人。当须看月。莫认指头。如今人理会不得。将谓实有恁么事。祖师所谓错认何曾解方便。既不识方便语。便向燃灯佛肚里座。黑山下鬼窟里不动坐得骨臀生胝口里水漉漉地肚里依前黑漫漫地驴年梦见么。”

  2、称宏智正觉禅师为知音
  (1)大慧在天童觉和尚画赞中对宏智称赞有加并视为知音
  烹佛烹祖大炉鞴,锻凡锻圣恶钳锤。起曹洞于已坠之际,针膏肓于必死之时。善说法要,罔涉离微。不起于座,而变荆棘林为梵释龙天之宫而无作无为。神澄定灵,雪顶庞眉。良工幻出兮,不许僧繇知。虚堂张挂兮,梁宝公犹迷。个是天童老古锥,妙喜知音更有谁。
  (2)宏智正觉禅师视大慧禅师为知己
  宏智正觉禅师塔铭中说:
  自佛日住育王,与师相得欢甚,尝戏曰:脱我先去,公当主后事。及佛日得遗书,夜至天童,凡送终之礼,悉主之。因举师弟子法为继席。识者方知二尊宿,各传一宗,而以道相与。
  (3)大慧禅师批驳之“默照邪禅”与宏智禅师的默照禅不是一回事
  “默照邪禅”据大慧禅师之批驳有如下特点:
  “而今默照邪师辈。只以无言无说为极则。唤作威音那畔事。亦唤作空劫已前事。不信有悟门。以悟为诳。以悟为第二头。以悟为方便语。以悟为接引之辞。如此之徒。谩人自谩。”
  “邪者……下下者以默照无言空空寂寂。在鬼窟里着到。求究竟安乐。”
  “尘境纷纭。名相不实。便拟凝心敛念。摄事归空。闭目藏睛。随有念起。旋旋破除。细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底死人。溟溟漠漠无觉无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左右来书云云。尽是玄沙所诃底病。默照邪师埋人底坑子。”
  今时有一种杜撰汉。自己脚跟下不实。只管教人摄心静坐。坐教绝气息。此辈名为真可怜愍。
  “闻说佛法禅道,不在言句上,便尽废弃,一向闭眉合眼,做死模样,谓之静坐、观心、默照、更以此邪见,诱引无识庸流,曰静得一日,便是一日工夫。”
  “近世丛林,有一种邪禅,执病为药。自不曾有证悟处,而以悟为建立,以悟为接引之词,以悟为落第二头,以悟为枝叶边事。自己既不曾有证悟之处,亦不信他人有证悟者,一味以“空寂、顽然无知”,唤作“威音那畔、空劫已前事”,逐日噇却两顿饭,事事不理会,一向嘴卢都地打坐,谓之“休去歇去”。才涉语言,便唤作落今时,将这黑山下鬼窟里底为极则。”
  “更有一般底说。静是根本。悟是枝叶。静得久。自然悟去。”
  “往往士大夫多是掉举,而今诸方有一般默照邪禅,见士大夫为尘劳所障,方寸不宁怙,便教他寒灰枯木去,一条白练去,古庙香炉去,冷湫湫地去,将这个休歇人。你道还休歇得么。不知这个猢狲子不死如何休息得。”
  “或以无言无说。坐在黑山鬼窟里。闭眉合眼。谓之威音那畔。父母未生时消息。亦谓之默而常照为禅者。”
  “丛林中有一种唱邪说为宗师者。谓学者曰。但只管守静。不知守者是何物。静者是何人。却言静底是基本。却不信有悟底。谓悟底是枝叶。更引僧问仰山曰。今时人还假悟也无。仰山曰。悟则不无。争奈落在第二头。痴人面前不得说梦。便作实法会。谓悟是落第二头。殊不知。沩山自有警觉学者之言。直是痛切。曰研穷至理。以悟为则。此语又向甚处着。不可沩山疑误后人要教落在第二头也。”
  (默照禅的特点已述于前,与默照邪禅迥异,不复赘述。)

  【第三节 禅宗证悟的历程、机缘与体悟到的状态】

  Ⅰ禅修证悟的历程

  一、上根人一闻顿悟
  《六祖法宝坛经》中说:“若识自性,一悟顿至佛地。”又说“自性自悟。顿悟顿修。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本书第二节中《六祖法宝坛经勾玄》“顿教—最上乘法门接引对象亦有不同层次”中的第①、第②两种对象即属此。
  马祖道一禅师说:“若是上根人,忽遇善知识指示,言下领会,更不历阶级地位,顿悟本性……若悟圣心,总无余事”
  朝宗通忍禅师说:“据实论此一大事因缘。不用开口。不用动念。直下一一天真。一一明妙。祇贵直截契证。超越死生。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所以世尊于明星。祇得一睹。六祖于金刚经。直用一闻。诸公若也得恁么一回去。便堪传佛心印。方为佛祖嫡骨儿孙。”

  二、中下根人渐修证悟历程

  (一)渐修证悟是有历程的
  来果禅师说:“正如宗门之程序,由迷而悟,由小悟而大悟,大悟而彻悟,彻悟而后真修,故云悟后起修即真修也。”
  浪亭挺禅师说:“但此事须出一身白汗大死一回方是识情倒断,方有相应。非沉沉滞在模糊影响中讨个禅定也。”须是倒断了然后揩磨。揩磨是保任事,初中后末略有成途,所谓无功用中用功耳。”
  青原惟信禅师说:“老僧卅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1、证悟历程举例
  (1)雪峰禅师证悟历程
  “遂谒德山。问从上宗乘。学人还有分也无。山打一棒曰。道甚么。师曰不会。至明日请益。山曰。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师有省。后与岩头至澧州鳌山镇。阻雪。头每日祇是打睡。师一向坐禅。一日唤曰。师兄师兄。且起来。头曰。作甚么。师曰。今生不着便。共文邃个汉行脚。到处被他带累。今日到此又祇管打睡。头喝曰。噇眠去。每日床上坐。恰似七村里土地。他时后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师自点胸曰。我这里未稳在。不敢自谩。头曰。我将谓你他日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播扬大教。犹作这个语话。师曰。我实未稳在。头曰。你若实如此。据你见处。一一通来。是处与你证明。不是处与你刬却。师曰。我初到盐官。见上堂举色空义。得个入处。头曰。此去三十年。切忌举着。又见洞山过水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头曰。若与么。自救也未彻在。师又曰。后问德山。从上宗乘中事。学人还有分也无。德山打一棒曰。道甚么。我当时如桶底脱相似。头喝曰。你不闻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师曰。他后如何即是。头曰。他后若欲播扬大教。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地去。师于言下大悟。便作礼起连声叫曰。师兄今日始是鳌山成道。
  住后僧问。和尚见德山。得个甚么便休去。师曰。我空手去空手归。
  有两僧来。师以手拓庵门放身出曰。是甚么。僧亦曰。是甚么。师低头归庵。僧辞去。师问。甚么处去。曰湖南。师曰。我有个同行住岩头。附汝一书去。书曰。某书上师兄。某一自鳌山成道后。迄至于今饱不饥。同参某书上。僧到岩头。问甚么处来。曰雪峰来。有书达和尚。头接了乃问僧。别有何言句。僧遂举前话。头曰。他道甚么。曰他无语低头归庵。头曰。噫我当初悔不向伊道末后句。若向伊道。天下人不奈雪老何。僧至夏末请益前话。头曰。何不早问。曰未敢容易。头曰。雪峰虽与我同条生。不与我同条死。要识末后句。祇这是。”

  (2)宏智禅师评述证悟历程
  小参僧问。功勋及尽。光境俱忘时如何。师云。里头无句读。直下却相逢。僧云。只如正相逢时。是甚么面目。师云。累垂鼻孔长三尺。僧云。丑陋任君嫌。不带烟霞色。师云。密密其间看转侧。那时一步要惺惺。僧云。只如古者道。露柱怀胎。意旨如何。师云。依俙还堕功。隐约未分照。师乃云。吾佛法中。真实到处。直须及尽今时全超空劫。向那时脱然放得下。十方无壁落。一亘绝方隅。岂不是露裸裸处。于其间辨得出。体得妙。一切生死影像。俱立不得。一切道理名言。俱著不得。于著不得处。便是尔浑身。便是尔鼻孔。岂不见。镜清问灵云。混沌未分时如何。云云。露柱怀胎。清云。分后如何。云云。如片云点太清。清云。只如太清。还受点也无。云不对。清云。恁么则含生不来也。云亦不对。清云。直得纯清绝点时如何。云云。犹是真常流注。清云。如何是真常流注。云云。似镜长明。清云。向上还有事也无。云云有。清云。如何是向上事。云云。打破镜来。与子相见。兄弟体得尽。个时虽空空它不得。方见露柱怀胎底时节。明白稍移踪。便见片云点太清底时节。太清终不受点。灵云到者里插舌不得。含生不来时。直是口门窄。直得纯清绝点。似镜长明。犹是真常流注。恁么时有辨白。恁么处有智用。须知向上更有事在。所以道。打破镜来。与子相见。者里出光影断功勋。与那人合。明安道。照尽体无依。通身合大道。个是诸佛诸祖真实到处。妙中回互。玄处转侧。生死影像未曾萌。此犹是空劫已前事。要且未曾与人天相见。更须阔移一步。于万像中阔浩浩处。得大受用。我此所现身。与一切法等。我与诸法。同出同没。同生同死。无一事不从个里出。无一法不从个里生。所以道。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若恁么到时。有甚么分外底眼根耳识来。有甚么分外底色像音响来。是衲僧彻表彻里。洞中洞边。一切皆到底时节。将来腊月三十日。自然脱体恁么去。且道。正恁么去时如何。张骞寻尽孟津源。推倒昆仑没依倚。

  (3)高峰原妙禅师证悟历程(录自《大事因缘》)
  师二十更衣入净慈,立三年死限学禅。一日,父兄寻访,巍然不顾。二十二,请益断桥伦,令参“生从何来、死从何去”话。(师谓意分两路,心不归一,参不得力,以其从生从死来去,甚远宽而不密,义路易生,不中参究,果然枉过一年。)于是胁不至席,口体俱忘,或如厕,惟中单而出;或发函,忘扃鐍而去。时同参僧显慨然曰:“吾己事,弗克办。易若辅之有成,朝夕护侍惟谨。”(具眼行人。)时雪岩钦寓北涧塔,欣然怀香往扣之。(参得人看,)方问讯.即打出,闭却门。(妙极妙极,向这里入。)一再往,始得亲近,令看“无”字话,自此参扣无虚日,钦忽问:“阿谁与你拖个死尸来?”(不好。)声未绝,即打。(此问虽好,奈师在阿谁处下手,不在拖处下手,所以误有百年三万六千朝,反覆元来是这汉处著脚,致涉许多廉纤,师家由言,大宜慎取,若那时在拖处起疑,何有后来曲折?如是者不知其几。)师扣愈虔,(真再来人。)值钦赴处之南明,师即上双径参堂半月,偶梦中忽忆断桥室中所举“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话,(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极好。只是歇后语不曾举得青州衫子,所以有后来五年重参之苦,)疑情顿发,三昼夜目不交睫。一日,少林忌,随众谙三塔讽经次,抬头忽睹五祖演和尚真赞云:“百年三万六千朝,反覆元来是这汉。”募然打破拖死尸之疑,(于纸上见得这汉,大似洞山,过水睹影,几乎廉纤出五位,幸得落枕子处了却,所以见得。声未绝便打,道理不失为济上杰人耳。)其年二十四矣。解夏诣南明,钦一见便问:“阿谁与你拖个死尸到这里?”师便喝。(喝是喝,犹是拂袖便出。)钦拈棒,师把住云:“今日打某甲不得。”钦曰:“为甚打不得?”师拂袖便出。翌日,钦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云:“狗舔热油铛。”(言句也未会尚作此合头。)钦曰:“你那里学这虚头来?”师云:“正要和尚疑著。“钦休去。(更参二十年),自是机锋不让。次年,江心度夏,迆逦由国清过雪窦,见西江谋希叟昙寓,旦过昙问曰:“那里来,”师抛下蒲团。昙曰:“狗子佛性,你作么生会?”师曰:“抛出大家看。”昙自送归堂。暨钦挂牌于道场、开法于天宁,师皆随侍服劳,屡将有所委任,辞色毅然,终不可强。(心头未稳在)—日,钦问曰:“闲浩浩时,还作得主么?”(正是他安身处。)师云:“作得主”。又问:“睡梦中作得主么?”师云:”作得主。”(可不是。)又问:“正睡著时,无梦、无想、无见、无闻,主在什么处?”师无语。(贼身已露。)钦嘱曰:“从今日去,也不要汝学佛学法,也不要汝穷古穷今,(脑后一锤。)但只饥来吃饭困来眠(将极底来就盖)。才眠觉来,却抖擞精神,我这一觉,主人公毕竟在什么处安身立命?”(你向那里存坐?)丙寅冬,遂奋志入临安龙须,自誓曰:“拼—生做个痴呆汉,
  (两重公案恰好合著。)决要这一着子明白。”(讨气绝处。)越五载,(大人不肯自轻。)因同宿友推枕堕地作声,廓然大彻。(今日方知昔日喝处。)自谓如泗州见大圣,(脱空妄语。)远客还故乡,(是甚所在?)元来只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也不过是蒲团抛出大家看。)在龙须九年,缚柴为龛.风穿日炙,冬夏一衲,不扇不炉,日捣松和糜,延息而已。尝积雪没龛旬余,路梗绝烟火,咸谓死矣,及霁可入,师正宴坐那伽。(悟后须是恁么,方与他相应。)甲戌迁武康双髻峰,盖和寮主攀缘,又上一棱层之意也。及至学徒云集.然寮小难容,乃拔其尤者居之。

  2、禅修证悟历程原则阐述
  怀海禅师:
  “如今鉴觉是自己佛。是初善。不守住如今鉴觉。是中善。亦不作不守住知解。是后善。”“触善住善名声闻觉。不住善恶二边。不依住将为是者。名二乘觉。亦名辟支佛觉。既不依住善恶二边。亦不作不依住知解。名菩萨觉。既不依住。亦不作无依住知解。始得名为佛觉。”
  “只如今鉴觉。但于清浊两流。凡圣等法。色声香味触法。世间出世间法。都不得有纤毫爱取。既不爱取。依住不爱取将为是。是初善。是住调伏心。是声闻人。是恋筏不舍人。是二乘道。是禅那果。既不爱取。亦不依住不爱取。是中善。是半字教。犹是无色界。免堕二乘道。免堕魔民道。犹是禅那病。是菩萨缚。既不依住不爱取。亦不作不依住知解。是后善。是满字教。免堕无色界。免堕禅那病。免堕菩萨乘。免堕魔王位。……见自己佛性。如夜见色。如云佛地断二愚。一.微细所知愚。二.极微细所知愚。……若透得三句过……唤作缠外佛。……是最上乘。……此人是佛。有佛性。是导师。是使得无所碍风。是无碍慧。……”
  “只如今鉴觉。但不依住一切有无诸法。世间出世间法。亦不作不住知解。亦不依住无知解。自心是佛。照用属菩萨。心心是主宰。照用属客尘。如波说水。照万像以无功。若能寂照。不自玄旨。自然贯串于古今。如云神无照功。至功常存。能一切处为导师。”

  (二)证悟历程的不同看法(主要介绍临济宗的观点)
  1、证悟历程无定说
  五台壁峰宝金禅师:
  世称“金壁峰”。乾州永寿人。族姓石。六岁出家剃染,后遍历讲肆。忽叹曰:“三藏之学,皆标月指耳。”遂更衣谒如海真公于缙云,昼夜精勤。偶携筐撷蔬,忽凝坐不动,历三时方寤。真曰:“入定耶?”师曰:“然。”真曰:“何所见?”师曰:“有所悟。”真曰:“悟处如何?”师举筐示之。真曰:“不是。”师置筐于地,拱手而立。真又曰:“不是。”师便喝。真拦胸擒住曰:“道道!”师捏拳便筑。真曰:“未在。此尘劳暂息耳!必使心路绝,祖关透,然后大法可明。”师由是胁不沾席者三年。一日闻伐木声,汗下如雨,乃曰:“古人道大悟一十八遍,小悟无数,岂欺我哉!未生前事,今日方知。”亟见真求证,真不诺。师掀倒禅床而出。翌日复见真,真于地上画一圆相,师以袖拂去。真复画一圆相,师于圆相中画一画,又拂去。真再画一圆相,师于圆相中画十字,又拂去。真复画如前,师于十字隅,作卍字,又拂去。真总画三十圆相,师一一具答。真大笑曰:“参学悟者,世岂无之?能明大机用,宁复几人?”遂授记莂,命往朔方,道当大行。
  浪亭挺禅师说:“悟门虽大小不同,亦有根本后得之别。若云大悟十八遍依古以来未之尝有,岂闻排击竹一悟侯更悟耶。”

  2、证悟历程“三关”说
  (1)三关说的历程内容
  雍正皇帝(圆明居士):
  如来正法眼藏,教外别传,实有透三关之理,是真语者,是实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有志于道之人,则须勤参力究,由一而三,步步皆有着落,非可颟顸函胡,自欺欺人。朕既深明此事,不惜话堕,逐一指明。
  夫学人初登解脱之门,乍释业系之苦,觉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并皆消殒。不为从上古锥舌头之所瞒,识得现在七尺之躯,不过地水火风,自然彻底清净,不挂一丝,是则名为初步破参。前后际断者,破本参后,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十方虚空者十方虚空,地水火风者地水火风;乃至无明者无明,烦恼者烦恼,色声香味触法者色声香味触法,尽是本分,皆是菩提。无一物非我身,无一物是我己。境智融通,色空无碍,获大自在,常住不动。是则名为透重关,名为大死大活者。
  透重关后,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离家舍。明头也合,暗头也合。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行斯住斯,体斯用斯,空斯有斯,古斯今斯。无生故长生,无灭故不灭。如斯惺惺行履,无明执著自然消落,方能踏末后一关。虽云透三关,而实无透者。不过如来如是,我亦如是。从兹方修无修,证无证,妙觉普明,圆照法界。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大中现小,小中现大。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于一毫端现宝王刹,救拔众生,利用无尽。佛佛祖祖,皆为此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达摩西来,历代授受,古德传灯。无尽光中,大圆镜里,日往月来,以至于今。

  《来果禅师语录》摘录:

  ⅰ过祖师关 参禅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关,力小透两关,力再小,透个祖师关,还费了多少曲折,吃了多少辛苦,才进此关。一进关来,谁知无量劫作善造恶,生死轮回,皆一场迷梦。今醒过来,满面羞颜,大生惭愧,悲喜交集者有之,痛哭流涕者亦有之。自此改头换面,专做培福生活。
  于身三种恶习,一时净尽。有过重之根本习气,兼修兼了,整肃威仪。于口四种恶习,极深且熟,至是出口之非,开言之过,大须审慎。有重习不易转者,深培口福,用销口业。
  于意三种恶习,自始至今,举心即错、动念即乖之习惯,佛祖力大不能除我,菩萨愿大不能救我,阎王恶大不能灭我。佛祖能除我贪瞋痴,既能除我,必能除他,满天下人,岂不度尽?菩萨不能救我,而我何能受救?若稍受救,则世间人,悉皆无我,我既能无,何人世乎?
  阎王若灭我者,地狱三途,将无人到,地狱种子亦空,复何人做阎王乎?心之贪瞋痴,诚为世界种、法界种、六道种、冥界种,要倒树,定拔种。种子者何?我人之心是也。
  今日进了祖师设的这个念佛是谁一道关口,不但进关,在这关外歇歇,也得无穷受用。何以?身业不净,口业不净,意业不净,何能达到祖师关边际?任何人能在心地上,说一句话,直须三业清净,再讲进祖师关,深恐成佛不远。我所讲者,皆是工夫程序,并非见处,见处到者自知,无容我讲,我讲成非。

  ⅱ破重关
  参禅人,必须努力加参,勿稍观望,观望则休止难进也。进祖师关之人,见到祖师门下事,识得祖师度世心,虽在门裹,依旧徘徊殿角;未入堂奥者有之。祖师肺腑,关内幽微,尚未窥见者更有之。所以悟后重疑,即此意也。
  古人云:未悟以前,如丧考妣;大悟以后,更如丧考妣。此皆破本参后,重起疑情,猛求上进。
  悟后用工,有两条路,一条路到此还依初路前进,即最初用工之路,此是大人工夫。若悟后修行,只是修而无修,无修而修,可称保任工夫,此为不住而住之见地。
  若求真住,必须真行,至更进一重门户。真行不行,真住不住,至此祖师所设的关键,将难关住。然大悟以后之大疑者,更如初学,还加猛烈,不求悟,不求迷,不成佛,不度生。心参,意亦参,识亦参,世也参,身也参,心也参,精进也渗,懈怠也参,戒也参,不戒也参,定也参,乱也参,愚也参,慧也参,昏也参,妄也参,梦也参,醒也参,此名悟后大参,大参即重疑也。
  有重疑工夫,定必将开重关,为重悟行人,深入堂奥。根大者斯非我事,虽然生死可了,轮回可停,不肯自弃,自弃则善住矣。当要奋勇猛进,到不疑之地,可到重关。诚不在远,直待深工精密,人法双忘,圣凡迥别,缓缓直透重关,宗门三关,只言行处,不言见处。见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并非我不言,又莫疑我无言,到此方知。

  ⅲ透牢关
  参禅人,到此重关后,万不可离初步工夫,千万要紧。类如最初用脚行路,非轮船,非火车,用脚行到镇江地头,喻破本参也。
  力小者,住下盘桓几日,或就此住下,此是过祖师关人行处。力大者,此处谅非到家消息,即舍前行,途中无荆棘瓦石,平坦大路,喻破本参后,毫无阻滞,放手大行,又至南京,范围较广,眼界宽阔,在此想住之人多数,思维至再,前途有路,尽量进行,此行更胜如前。
  咦!佛本一乘法,方便而说三,宗本一法悟,方便说三关,因根器优劣故也。然此三关,初参“念佛是谁”,奋勇猛追,直破牢关,有由初参“念佛是谁”,直达重关后久苦修,亦破牢关,复初参禅,行不精锐,力不更奋,加力勉强过祖师关。
  大力者,如象过河,一脚到底;中力者,如鹿过河,半在水下,半在水上;小力者,如兔过河,全浮水上。假若尽是上根参禅,一齐拥到末后牢关,一时打破,出牢关去。出牢关生涯,直任诸佛一切经教,祖师典章,菩萨度生事业,最上无比之法界、虚空界、实际界、真如界、涅槃界,任何一切佛圣境界,一超直上,过无不及。类如一切诸佛众生,未出虚空一步,牢关正在虚空外,出虚空,即出牢关。足可以虚空为关。
  谁个能出此关?只有参禅人,不劳寸步,能出此关无疑。阅者问曰:“正义未见说明。”非也,一关未言正义,况三关乎?

  ⅳ悟后重修
  参禅人,虽过祖师关,根大者为大悟,根小者为小悟,心离尘境,道不虚行,生来死去皆知,“念佛是谁”能会,生死能伏不能空。业障可以销,亦可不造,爱欲瞋忿,应当空寂。人之觉念稍疏,境遇过重,有时能伏,有时不能伏者,因未断命根故也。
  破重关者,类如虚空是大关,身是小关,不但出世关,当可出身关。世关为当面关,为生死关,为祖师关。今出身关者,为破重关,重关后之行处者,人忘法忘,心空境空,视生死如水中月,看浮世如岸上花。日无昏妄,夜绝梦思,纵睡有觉,如朗月在。存为福慧本,报尽成诸佛身。虽然,佛即因中佛,非妙觉后之果头佛也,为不立语言文字,直指明心见性,立地成佛。此佛至破牢关后,以悟为身,名为法身。悟时同未悟,生后与生前,以理融事,无圣无凡,以事融理,佛生俱显。抢培法身之福,忙修慧命之慧,理事俱辞,自他已利,大步清净毗卢之顶,超出一真法界之门。自此隐而佛体,显而佛用,隐显双非,体用并寂。
  此最后牢关起修者,见色是色,闻声是声,见山还是山,见水仍是水,行居坐卧,无须这个。有了这个,有了那个,大智如愚,吃饭穿衣忘是我;大才若鲁,屙屎放尿竟忘谁。修悟后之心,培生前之福,集法身之慧,大哉乎也,至哉斯人!请看出牢关人,修行态度,与我异否?若异,好向脚下检点看。

  (2)证悟“三关”历程的证验
  雍正在《禅宗经典经华·历代禅师语录》《御制后序》有证悟历经三关的记述:
  朕少年时喜阅内典,惟慕有为佛事,于诸公案总以解路推求,心轻禅宗,谓如来正教不应如是。圣祖敕封灌顶普慧广慈大国师章嘉呼土克图喇嘛,乃真再来人,实大善知识也。梵行精纯,圆通无碍,西藏、蒙古、中外诸土之所皈依,僧俗万众之所钦仰。藩邸清闲时,接茶话者十余载,得其善权方便,因知究竟此事。
  壬辰春正月,延僧坐七,二十、二十一随喜同坐两日,共五枝香,即洞达本来,方知惟此一事实之理。然自知未造究意,而迦陵音乃踊跃赞叹,遂谓已彻玄微,笼统称许,叩问章嘉,乃曰:“若王所见,如针破纸窗,从隙窥天,虽云见天,然天体广大,针隙中之见,可谓遍见乎?佛法无边,当勉进步。”朕闻斯语,深洽朕意。
  二月中,复结制于集云堂,著力参求。十四日晚,经行次,出得一身透汗,桶底当下脱落,始知实有重关之理。乃复问证章嘉,章嘉国师云:“王今见处虽进一步,譬犹出在庭院中观天矣。然天体无尽,究未悉见,法体无量,当更加勇猛精进云云。”朕将章嘉示语问之迦陵音,则茫然不解其意,但支吾云:“此不过喇嘛教回途工夫之论,更有何事?”而朕谛信章嘉之垂示,而不然性音之妄可,仍勤提撕。恰至明年癸巳之正月二十一日,复堂中静坐,无意中忽蹋末后一关,方达三身四智合一之理,物我一如本空之道,庆快平生。
  诣章嘉所礼谢,国师望见,即曰:“王得大自在矣!”
  “朕进门更有事也无?”国师乃笑,展手云:“更有何事耶?”复用手从外向身挥云:“不过尚有恁么之理,然易事耳。”此朕平生参究因缘。

  (3)对“三关”证悟历程应灵活对待
  钱伊庵在《宗范》中说:“复因人根浅钝,约分本分、重关、末后,使之层层进入,必得三关齐透,方为了当。”
  又说:“若夫本分重关末后之说。大悟有十八遍。原未必人人一脚便踏到底。然有二三番悟彻者。亦有四五六七番始圆悟者。更属无定。总以彻透为期。似不必概定人法双忘。离念泯绝处。为本分体。以从体所发一切诸用为重关。更以铁蛇钻入金刚眼等句。不受人惑处为末后。此虽慈悲之故。略设阶级。然终当以开首话头。使之透顶透底契证。否则逼令再参。勿轻许可。遂至有颟顸儱侗支离穿凿之流弊可也。此是煅炼学人入手要事。乞来哲斟酌之。至悟后每有悟迹未圆。或于五根了彻。而意根边犹是未清。便觉无念则是。动念即乖。或上禅床则契。接事便不相应。或心中明了。一语莫吐。种种诸病。久久淘汰。自能纯熟合轨。所谓祇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然悟得无梦想主公后。前云淆讹公案。及五家纲宗。或未尽了者。祇须提起所悟本分。逐一朗照心源。细细寻研。不经久间。自能一一融归自己。其有文字不长者。当请益通文知识点示。亦得荐取。夫然后古人陈烂葛藤。莫不一线穿却。了无疑碍。提撕来学。不致添人枷锁。虽刻苦寻求。参数十年话头始得者。与乍经一句。言下相应明了者。悟境无二。然既有话头一门。后学必当于此入路。话头起得疑情者。虽皆可参。然当以无梦想主公一则。入手究取为尽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未曾饮者。只认著有梦想时识性。不经明眼一劄。曾为浪子偏怜客。刺刺不休。或有鉴我愚忱者乎。盖无梦想主公既得荐取。其余公案更无疑惑透不过者。至于悟后行住坐卧。只须就本分上涵濡渐摩。其淆讹诸公案。性宗诸经教。自能一一时复契合。更不得别寻法门。惟遇诸善知识。须要虚心落草盘桓。不得强作解人。不受人煅炼。得少为足。再广参当今老寂。尚论古人。淘汰尽绝。了无遗憾。是之谓彻参。”

  3、证悟历程之“四层”说
  陈健民居士在《禅海塔灯》中说:
  “关于古人证量之抉择,有所谓初关、重关、末后牢关之说。清圆明居士对此三关解析,则曰:“识得七尺不过四大,彻底澄清,一丝不挂为初关;破本参后,知山还山、水还水,无一物非我身,无一物是我己,色空无碍,得大自在,为透重关;家即途。照即寂.体斯用斯,无明执著自然消落,为踏破末后牢关。”黄肃方居士则曰:“大死一回为初关,证见本来为二关,洞明法相为三关。”……我在十余年前,参禅看案时,发现有四层工夫:一是得个入处,二是知个出处,三是得个用处,四是知个了处。”
  “至若究竟如何便算是入了呢?……第一,明相,比较以前未入时所见山河大地,一切事物,如同戴了一副水晶眼镜,非常清净,非常洁白。……无有一处不是的,无有一时不现前。第二,无念,……第三,心无定所,……第四,气离出入,……以上四者不是先后现起,而是同时现起。……二层为什么叫出处呢?既悟入了,经十年、二十年死透之后,其中常常有个执持此悟境的心。……这是一个生死根本,非根本把他消灭不可。所以古人教我们“不要坐在无事甲里”,或说“不要坐在死水里”,……又有所谓“重关”,就是指这个东西。……用层者,利用烦恼以增长菩提。……若至了处……在使三层机用运用纯熟,纯之又纯,离于一切功用,则算真了了。”
  又说:“了处的能了,所了,都不是三界的四禅八定中的东西,也不是心意识的东西,实在者中间已无能了,所了……读者切不可在此妄生执着,以为有个甚么能了,所了,了处也。”

  Ⅱ禅修证悟的机缘

  一、证悟机缘简述
  禅修证悟之机缘有自己参修得悟、遇缘触发得悟之别,虽多相辅为用,然又不可混淆不分。
  如黄龙死心禅师得悟后,即自誉曰:“天下人总是参得底禅,某是悟得底。”
  法舟慈禅师指出:“从缘悟者,永不退失,从疑得者,妙用随机。”
  曹山禅师则说:“从缘荐取相应疾,就体消停得力迟。”
  雪峰义存禅师:“夫从缘有者,始终而成坏,非从缘得,历劫而常坚。”
  大慧禅师有精详阐述:“与我出家儿大不同。出家儿父母不供甘旨。六亲固以弃离。一瓶一钵日用应缘处。无许多障道底冤家。一心一意体究此事而已。士大夫开眼合眼处。无非障道底冤魂。若是个有智慧者。只就里许做工夫。净名所谓。尘劳之俦为如来种。不怕入坏世间相而求实相。又说个喻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若就里许。如杨文公李文和张无尽三大老。打得透其力。胜我出家儿二十倍。何以故。我出家儿在外打入。士大夫在内打出。在外打入者其力弱。在内打出者其力强。强者谓所乖处重。而转处有力。弱者谓所乖处轻。而转处少力。虽力有强弱。而所乖则一也。”又说:“从现量中得气力粗,从比量中得者气力弱。气力粗者能入佛又能入魔,气力弱者入得佛境界,往往于魔境界打退堂鼓。”
  憨山禅师说:“从外知见入者无力,自性内会者得力。问从缘荐入者如何?缘有二,见闻缘有退失,境界缘无退失,虚实不同故也。”

  二、自己参修得悟

  (一)参话头得悟案例(选自《正续指月录》)
  签判刘经臣居士:
  字兴朝。初于佛法未之信,会东林总禅师吴廸之,因醉心祖道。既而谒慧林冲,于僧问雪窦:“如何是诸佛本源?”窦曰:“千峰寒色。”语下有省。岁余官雒幕,谒韶山杲,将去任,辞韶,韶曰:“公如此用心,何愁不悟?尔后或有非常境界,无量欢喜,宜急收拾。收拾得,即成法器。收拾不得,或致失心。”未几复谒智海,请问因缘。海曰:“古人道,平常心是道。你十二时中放光动地,不自觉知。向外驰求,转疎转远。”公益疑不解。一夕入室,海举波罗提尊者对香至王“见性是佛”之语问。公不能对。疑甚,归寝,至五鼓觉,方追念间,见种种异相,表里通彻,六根震动,天地回旋,如云开月现,喜不自胜。因忆韶山所嘱,遂抑之。及明趋智海,以所得告,海为证据,且曰:“更须用得始得。”公曰:“莫要履践否。”海厉声曰:“这个是甚么事,却说履践?”公默契,遂着《明道谕儒篇》以警世。曰:“明道在乎见性。余之所悟者,见性而已。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杨子曰:‘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有见于此,则能明乎道矣。当知道不远人,人之于道,犹鱼之于水,未尝须臾离也。唯其迷己逐物,故终身由之而不知。佛曰大觉,儒曰先觉,盖觉此耳。昔人有言曰: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又曰,大道祇在目前,要且目前难覩。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又曰,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欲识佛去处,祇这语声是。此佛者之语道为最亲者。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瞻之在前也,忽焉地后也。取之左右逢其原也。此儒者之语道最迩者。奈何此道惟可心传,不立文字。
  故世尊拈花而妙心传于迦叶,达磨面壁而宗旨付于神光。六叶既敷,千花竞秀。分宗列派,各有门庭。故或瞬目扬眉,擎拳举指。或行棒行喝,竖拂拈槌。或持叉张弓,辊球舞笏。或拽石搬土,打鼓吹毛。或一默一言,一嘘一笑。乃至种种方便,皆是亲切为人。然祇为太亲,故人多罔措。瞥然见者,不隔丝毫。其或沉吟,迢迢万里。欲明道者,宜无忽焉。祖祖相传,至今不绝。真得吾儒所谓愤而不发,开而弗违者矣。余之有得,实在此门。反思吾儒,自有此道。良哉孔子之言,默而识之,一以贯之,故目击而道存,指掌而意喻。凡若此者,皆合宗门之妙旨,得教外之真机。然而孔子之道,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孟子既没,不得其传,而所以传于世者,特文字耳。故余之学,必求自得而后已。幸余一夕开悟,凡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思,口之所谈,手足之所运动,无非妙者,得之既久,日益见前。每以与人,人不能受。然后知其妙道果不可以文字传也。呜呼!是道也,有其人则传,无其人则绝。余既得之矣,谁其似之乎?终余之身而有其人耶?无其人耶?所不可得而知也。故为记颂歌语,以流播其事,而又着此篇,以谕吾徒云。”

  (二)持圣号得悟
  彻悟禅师说:(摘自《禅宗全书》)
  “深信切愿,专恳持名,亦复不可思议。能于念念中,齐澄众染,圆显本空,顿契灵源,直趣果海。然则清净之缘,无过此者。但于念时,当万缘放下,一念单提,如救头然,如丧考妣,如鸡抱卵,如龙养珠,不期小效,不求速成。但只一心常恁么念,是名无上深妙禅门。”

  (三)藉经教而得悟
  普庵印肃禅师得悟(选自《正续指月录》)
  “楮衣粝食,胁不沾席十有二年,一日诵华严论,至‘达本情亡,知心体合’,豁然大悟,遍体汗流……悲涕欢喜,踊跃无量,大似死中得活,梦忽醒……”

  (四)休歇得悟(曹洞宗在明朝以前重在此法,但开悟过程中记叙较少,只得添用临济宗的内容)
  天如惟则禅师说:
  休心之法须具顶门正眼。照破尘劳业识。然后尽情放下。乃至放下又放下。和个放下也放下。纵使根尘同消劳虑永息。廓尔悟彻全体现前。犹是小休歇之地。直待掀翻窠臼扫绝阶梯。迷悟两忘与夺自在。不守一途方便转身异类中行。炽然作用而靡涉思惟。不动真机而圆应法界。夫如是始有大休歇分。

  (五)从观照话头得悟
  虚云禅师说:
  “如何叫话头呢。答。‘话’即是妄想。自己与自己说话。在妄想未起处。观照著。看如何是本来面目。名看话头。”
  “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观心。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圆照清净觉相’,清净觉相即是心,照即观也。……所以说“看话头”,……就是观心,即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
  “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沈,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题,或照顾话头。”

  三、遇缘触发得悟
  大慧禅师:蓦然时节到来,或于古人入道因缘上,或因看经教时,或于日用应缘,若善若不善,若逆顺境界现前,若暂得心意识宁静时,忽地踏翻关棙子。
  (一)自己参修遇缘触发得悟
  灵源唯清禅师得悟(选自《正续指月录》)
  初阅玄沙语。倦而倚壁。起经行步促遗履。俯就之乃大悟。以所悟告宝觉。觉曰。从缘入者永无退失。然新得法空者。多喜悦致散乱。令就侍者房熟寐。
  (二)师尊证量引导得悟
  修撰曾会居士:
  幼与明觉同舍。及冠异途。天禧间。公守池州。一日会於景德寺。公遂以中庸大学。参以楞严符宗门语句。质明觉。觉曰。这个尚不与教乘合。况中庸大学耶。学士要径捷理会此事。乃弹指一下曰。但恁麽荐取。公於言下领旨。

  四、参修遇缘相辅为用得悟(历来彻悟者多属此类,仅举两例)
  天隐禅师:
  初参无字。半载不得力。幻祖令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提撕严密闲忙无间。一日随公出窑。同参问幻祖四大名山菩萨出现神通广大。祖摹云。我这里亦不少。师进云。如何是这里神通。祖曰。度砖来。师言下有得。工夫加切。过百余日。偶展楞严经。至佛咄阿难云。此非汝心。遂大悟。自云。如善财入弥勒楼阁。与童年随伯母望井邑时境界无异(一念回光豁然真空现前)无别。从前诸疑一时放下。一日侍祖。过城南显亲寺。问云。忽然如拓空时如何。祖便喝。复云。我代你修行。师于言下会得宾主照用之句。往留京……辛丑还山掩关。祖方北行示云。汝既悟入。当更精进。他日利导有情勿令断绝。师关中阅古人因缘日有发明。至僧问云门十方薄伽梵话忽碍。日参两载。一日坐中。正忘绝境界之时闻驴鸣。顿失前疑。偈云。忽闻驴子叫。惊起当人笑。万别与千差。非声非色闹。自后看古人话。划然破竹矣。

  Ⅲ禅修证悟历程中体悟到的状态与感受

  一、开悟前的参悟历程与感受到的状态

  (一)对参修历程的系统阐述
  蒙山和尚示聪上人
  黄蘖见百丈。举再参机缘。便吐舌是得百丈力耶。马祖力耶。岩头见德山一喝。便礼拜。是知恩耶。报恩耶。又答洞山语云。我当时一手抬一手搦。那里是他抬搦处。见彻二老骨髓者。便好着一转语。截断诸方舌头。许汝得入门。已其或未然。急宜参究。若涉参究。便论工夫。直须依本分。复发始得。当于本参公案上有疑。大疑之下必有大悟。千疑万疑并作一疑。于本参上取辨。若不疑言句。是为大病。仍要尽舍诸缘于威仪内。二六时中。单单提话头。廻光自看。若于坐中得力最多。坐宜得法。不要瞠眉努目。遏捺身心。若用气力则招病苦。但端身正坐。平常开眼。身心境界。不必顾着。或有昏沉。掉举着些精彩。提举一二声话头。自然诸魔消减。眼定而心定。心定而身定。若得定时。不可以为能事。或忘话头。沉空滞寂。不得大悟。反为大病。吾祖西来。单提直指以大悟为入门。不论禅定神通。此是末边事。若于定中得悟明者。智慧却能广大。水陆并进也。工夫若到浓一上淡一上。无滋味时。正好进步。渐入程节。切不可放舍惺惺。便入静。静尔后定。定各有名。有邪有正宜知之。起定后身心轻清。一切处省力。于动中打成一片。却当仔细用心趁逐。工夫始终不离静净二字。静极便觉。净极光通达。气肃风清动。静境界如秋天相似时。是第一个程节。尤宜乘时进步。如澄秋野水。如古庙里香炉相似。寂寂惺惺。心路不行时。亦不知有幻身在人间。但见个话头。绵绵不绝。到这里尘将息。而光将发。是第二个程节。于斯若生知觉心。则断纯一之妙。大害也。无此过者。动静一如。寤寐惺惺。话头现前。如透水月华在滩浪中。活泼泼。触不散。荡不失。时中寂不摇。外撼不动矣。是第三个程节。疑团破正眼开近矣。忽然筑着磕着啐地绝爆地断。洞明自己捉败佛祖得人憎处。又宜见大宗匠。求煆炼成法器不可得少为足。悟后若不见人。未免不了后事。其害非一。或于佛祖机缘上有碍处是悟浅。未尽玄妙。既尽玄妙。又要退步。韬晦修养。力量全备。看过藏教儒道诸书。消磨多生习气。清净无际。圆明无碍。始可高飞远举。庶得光明盛大。不辱先宗。其或换旧时行履处未尽。便堕常流。更若说时似悟。对境还迷。出语如醉人作为。似俗子机不识隐显。语不知正邪。拨无因果极为大害。先辈正之。……了事者。生死岸头。能易粗为细。易短为长。以智光明解脱得出。生一切法三昧王。以此三昧故。得意生身。向后能得妙应身信身。道如大海转入转深。达摩有颂云。悟佛心宗。等无差互。行解相应。名之曰祖。

  (二)对参修历程中内在感受的论述
  黄檗禅师:
  “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

  二、开悟过程中感受到的状态
  (一)禅宗开悟的真正内涵
  1、对开悟的正面表述
  ⑴何谓开悟
  《六祖法宝坛经》:
  “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佛犹觉也。……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
  “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
  “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
  “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
  “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
  ⑵开悟自心所包涵的内容提要
  四祖道信在《入道安心要门》中有如下记叙:
  “至敏禅师训曰:‘学道之法,必须解行相扶,先知心之根源,及诸体用,见理分明无惑,然后功业可成。一解千从,一迷万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此非虚言。”
  “……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

  2、对不正确看法的指正
  雪岩钦禅师说:
  “切不得听人道。悟是表显之说。个事本来成现。只消一笑知归。是则固是。其奈隔壁抟谜。青黄赤白。长短方圆。毕竟不曾亲见。被人掇在面前。分明是差珍异宝。却唤作瓦砾砖头。分明是瓦砾砖头。却唤作差珍异宝。又不得听人道。参禅本是安乐法门。那里有许多生生受受。劳劳攘攘。只消默默提撕。久久自契。这个唤作死水浸石头。永无醒动底分子。又不得听人道。只这无字。是个系驴橛子。只消提来顿在面前。牢牢把定。系住这一念子。念头纯熟。自然到家。殊不知。这一念子。如灯焰焰。如水涓涓。眨得眼来。千里万里。自非泼撒一回。那里被你把得定。系得住。又不得听人道。只消于闻声见色处领揽。折旋俯仰处承当。开口道着。动步踏着。六根门头。一道神光。昼夜未曾间歇。这个唤作生死根本。业识痴团。急须斩作三段。又不得听人道。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本来无有山河大地。明暗色空。无佛无祖。无众生。无凡无圣。无善无恶。无去无来。无生无死。这个唤作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又不得听人道。坐断主人翁。不落第二见。着衣吃饭。不借他力。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似则也似。是则未是。”

  (二)禅宗彻悟证得的内容
  1、见清净体,坐断三际
  (在本书第二节中对心体有详细阐述,这里再择要选些与开悟有关的内容)
  ⑴理:
  《楞严经》指出: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⑵行证:
  大慧禅师:
  老汉十七年参。也曾零零碎碎悟来,云门下也理会得些子,曹洞下也理会得些子,只是不能得前后际断。后来在京师天宁见老和尚升堂,举僧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门曰:“东山水上行。”若是天宁即不然。“如何是诸佛出身处?”“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向这里忽然前后际断,譬如一綟乱丝将刀一截截断相似,当时通身汗出,虽然动相不生却坐在净裸裸处。得一日去入室,老和尚曰:“也不易,你到这个田地。可惜你死了不能活。不疑言句是为大病,不见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须信有这个道理。”老汉自言:“我只据如今得处已是快活,更不能理会得也。”

  2、得般若用,妙用恒沙
  ⑴理
  《大方广华严经》中说:
  “如来智慧,无相智慧,无碍智慧俱足在于众生身中。但愚痴众生被颠倒想覆,不知不见不生信心。尔时如来以无碍清净天眼观察一切众生观已,作如是言:奇哉奇哉,云何如来俱足智慧在身中而不觉。我当教彼众生觉悟圣道,悉令远离颠倒垢缚,具见如来在其身内与佛无异。”
  ⑵行证
  证得内容分为机锋峻利、聪睿诗文、辩才无碍、大机大用等四项。
  ①机锋峻利
  灵隐慧远禅师:“依灵岩徽。微有省。既谒圆悟。闻举庞居士不与万法为侣因缘。师忽顿悟。仆于众。众掖之。师乃曰。吾梦觉矣。至夜小参。师出问曰。净裸裸空无一物。赤骨力贫无一钱。户破家亡。乞师赈济。悟曰。七珍八宝一时拏。师曰。祸不入谨家之门。悟曰。机不离位。堕在毒海。师随声便喝。悟以拄杖击禅床云。吃得棒也未。师又喝。悟连喝两喝。师便礼拜。自此机锋峻发。无所抵牾。”
  ②聪睿诗文
  宗宝道独禅师:“六岁失父。随母居近寺。晨趋礼佛瞻视辄移午。闻老僧言见性成佛。遂发深信。如钉入木。得六祖坛经。捧持顶戴。礼大士求识字。疲困倒地。忽觉身腾空中。汗透毛孔。明灯读经。仿佛认识某字。询之人果然。遂数行俱下。年十四。辞母入寺。习定树下。胸次忽如劈竹。冲口说偈。惊动其长老。”
  ③释疑去滞,无碍辩才
  黔中正法雪光禅师: 闻举:“严阳尊者问赵州”公案,举似寂照,照曰:“无功用处,正好用功。莫认些子光影,有误生平。”复结冬于景德。一日于定中,闻岩瀑声触发,默举从上佛祖机缘,一一透过。
  参洁空通禅师,从头举似之。通曰:“不见道: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道了便入寝室。”师自是茫无意绪,怀疑不决。一日见寒山子诗“吾心似秋月”之句,凝滞顿释,得蒙印证。
  ④大机大用
  二祖慧可大师: “祖乃住邺都化导。四众皈依,三十四载,遂韬光混迹,变易仪相。或入酒肆,或过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或问之曰:师是道人,何故如是?祖曰。我自调心,何关汝事?”

  3、灵知了了,寤寐恒一
  ⑴理:
  《大佛顶首楞严经》
  “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
  ⑵行证
  二祖慧可行证:
  据《别记》说,祖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只教“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慧可种种说心说性,曾未契理,祖只遮其非,不为说无念心体。慧可忽曰:“我已息诸缘。”祖曰:“莫成断灭去否?”可曰:“不成断灭。”祖曰:“何以验之,云不断灭?”可曰:“了了常知,言之不可及。”祖曰:“此诸佛所传心体,更勿疑也。”

  4、身心无执(滞碍),法性两空
  ⑴理:
  四祖道信:
  “修道得真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无有诸见也。善须解色空义。学有心者,要须心路明净,悟解法相了了分明。”
  “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碍。”
  ⑵行证
  无闻思聪禅师:
  “山僧初见独翁和尚。令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后同云峰月山等六人。立愿互相究竟。次见淮西教无能。令提无字。次到长芦。结伴炼磨。后遇淮上敬兄。问云。尔六七年有甚见地。某答。每日只是心下无一物。敬云。尔这一络索甚处出来。某心里似知不知。不敢开口。敬见我做处无省发。乃云。尔定中工夫不失。动处便失。某被说著。心惊便问。毕竟明此大事。应作么生。敬云。尔不闻川老子道。要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说了便去。某被一问。直得行不知行。坐不知坐。五七日间。不提无字。倒只看要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忽到净头寮。在一木上。与众同坐。只是疑情不解。有饭食顷。顿觉心中空亮轻清。见情想破裂。如剥皮相似。目前人物。一切不见。犹如虚空。半昧省来。通身汗流。便悟得北斗面南看。遂见敬下语作颂。都无滞碍。尚有向上一路。不得洒落。后入香岩山中过夏。被蚊子咬两手不定。因念古人为法忘躯。何怖蚊子。尽情放下咬定牙关。掜定拳头。单提无字。忍之又忍。不觉身心归寂。如一座屋倒却四壁。体若虚空。无一物可当情。辰时一坐。未时出定。自知佛法不误人。自是工夫不到。然虽见解明白。尚有微细隐密妄想未尽。又入光州山中。习定六年。陆安山中又住六年。光州山中又住三年。方得颖脱。”

  5、心境一如,物我无别
  ⑴理:
  黄檗禅师:
  “见一切法,即见一切心。一切法本空,心即不无,不无即妙有,有亦无有,不有亦有,即真空妙有。既若如是,十方世界不出我之一心,一切微尘国土不出我之一念……所以道虚空无内外,法性自尔,虚空无中间,法性自尔。”
  ⑵行证:
  憨山禅师:
  “禅室初就。始得安居。身心放下。其乐无喻。一夕静坐夜起。见海湛空澄。雪月交光。忽然身心世界。当下平沉。如空华影落。洞然壹大光明藏。了无一物。即说偈曰。海湛空澄雪月光。此中凡圣绝行藏。金刚眼突空华落。大地都归寂灭场。即归室中。取楞严印正。开卷即见汝身汝心。外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则全经观境。了然心目。”

  Ⅳ禅修证悟全程典型案例

  一、大慧禅师(文已见前)
  二、雪岩钦禅师(文已见前)
  三、高峰原妙禅师(文已见前)
  四、蒙山异禅师(录自《禅关策进》)
  某年二十、知有此事。至三十二、请益十七八员长老、问他做工夫、都无端的。后参皖山长老、教看无字。十二时中、要惺惺如猫捕鼠、如鸡抱卵、无令间断。未透彻时、如鼠咬棺材、不可移易。如此做去、定有发明时节。于是昼夜孜孜体究。经十八日、吃茶次、忽会得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不胜欢喜。求决三四员长老、俱无一语。或教只以海印三昧一印印定、余俱莫管。便信此说、过了二载。景定五年六月、在四川重庆府、患痢、昼夜百次。危剧濒死、全不得力。海印三昧、也用不得。从前解会的、也用不得。有口说不得、有身动不得、有死而已。业缘境界、俱时现前。怕怖慞惶、众苦交逼。遂强作主宰、分付后事。高著蒲团、装一炉香、徐起坐定、默祷三宝龙天、悔过从前诸不善业。若大限当尽、愿承般若力、正念托生、早早出家。若得病愈、便弃俗为僧、早得悟明、广度后学。作此愿已、提个无字、回光自看。未久之间、脏腑三四回动、只不管他。良久、眼皮不动。又良久、不见有身、只话头不绝。至晚方起、病退一半。复坐至三更四点、诸病尽退、身心轻安。八月至江陵落发。一年起单行脚。途中炊饭、悟得工夫须是一气做成、不可断续。到黄龙归堂。第一次睡魔来时、就座抖擞精神、轻轻敌退。第二次亦如是退。第三次睡魔重时、下地礼拜消遣。再上蒲团、规式已定。便趁此时、打并睡魔。初用枕短睡、后用臂、后不放倒身。过二三夜、日夜皆倦、脚下浮逼逼地。忽然眼前如黑云开、自身如新浴出。一般清快。心下疑团愈盛、不著用力、绵绵现前。一切声色、五欲八风、皆入不得。清净如银盆盛雪相似、如秋空气肃相似。却思工夫虽好、无可决择。起单入浙。在路辛苦、工夫退失。至承天孤蟾和尚处归堂。自誓、未得悟明、断不起单。月余工夫复旧。其时遍身生疮亦不顾、舍命趁逐工夫。自然得力、又做得病中工夫。因赴斋出门、提话头而行、不觉行过斋家。又做得动中工夫。到此却似透水月华、急滩之上、乱波之中、触不散、荡不失、活泼泼地。三月初六日、坐中正举无字。首座入堂烧香、打香盒作声。忽然叻地一声、识得自己、捉败赵州。遂颂云、没兴路头穷、踏翻波是水。超群老赵州、面目只如此。秋间、临安见雪岩、退耕、石坑、虚舟诸大老。舟劝往皖山。山问、光明寂照遍河沙、岂不是张拙秀才语。某开口、山便喝出。自此行坐饮食、皆无意思。经六个月。次年春、因出城回、上石梯子。忽然胸次疑碍冰释、不知有身在路上行。乃见山。山又问前语。某便掀倒禅床、却将从前数则极讹公案、一一晓了。诸仁者、参禅大须仔细。山僧若不得重庆一病、几乎虚度。要紧在遇正知见人。所以古人朝参暮请、决择身心、孜孜切切、究明此事。

  五、憨山禅师(摘自《憨山老人自叙年谱》)
  专意参究一事。未得其要,乃专心念佛,日夜不断。未几,一夕梦中见阿弥陀佛,现身立于空中,当日落处,睹其面目光相,了了分明。予接足礼,哀恋无已。复愿见观音、势至二菩萨,即现半身。自此时时三圣炳然在目,自信修行可办也。
  初不知用心之诀,甚苦之。乃拈香请益,大师开示审实念佛公案。从此参究,一念不移,三月之内,如在梦中,了不见有大众,亦不知有日用事,一众皆以予为有志。初不数日,以用心太急,忽发背疽,红肿甚巨。大师甚难之。予搭袈裟,哀切恳祷于韦驮前,曰:此必冤业索命债耳,愿诵《华严经》十部,告假三月以完禅期,后当偿之。至后夜,倦极,上禅床则熟睡,开静亦不知。及起,则忘之矣。天明,大师问恙何如?予曰:无恙也。及视之,已平复矣,一众惊叹,是故得完一期。及出,亦如未离禅座时,即行市中,如不见一人
  以三月三日,于雪堆中,拨出老屋数椽以居之。时见万山冰雪,俨然夙慕之境,身心洒然,如入极乐国。未几,妙峰往游五台,予独住此。单提一念,人来不语,目之而已。久之视人如杌,直至一字不识之地。初以大风时作,万窍怒号;冰消涧水,冲激奔腾如雷。静中闻有声,如千军万马出兵之状,甚以为喧扰,因问妙师。师曰:境自心生,非从外来。闻古人云: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溪上有独木桥,予日日坐立其上。初则水声宛然,久之动念即闻,不动即不闻。一日坐桥上,忽然忘身,则音声寂然。自此众响皆寂,不复为扰矣。
  予日食麦麸和野菜,以合米为饮汤送之。初人送米三斗,半载尚有余。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及觉则朗然,自觅身心,了不可得。即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自此内外湛然,无复音声色相为障碍,从前疑会,当下顿消。及视釜,已生尘矣。以独一无侣,故不知久近耳。
  ……
  忽机一动,则诗句迅速不可遏捺,胡公出堂回,则已落笔二三十首矣。予忽觉之曰:此文字习气魔也。即止之,取一首以塞白。然机不可止,不觉从前所习诗书辞赋,凡曾入目者,一时现前,逼塞虚空,即通身是口,亦不能尽吐,更不知何为我之身心也。默之自视,将欲飞举之状,无奈之何。明日,胡公送高公去,予独坐思之曰:此正法光禅师所谓禅病也,今在此中,谁能为我治之者?无已,独有熟睡可消。遂闭门强卧,初甚不能,久之坐忘如睡。童子敲门不开,椎之不应。胡公归,亟问之,乃令破窗入,见予拥衲端坐,呼之不应,撼之不动。先是书室中设佛供案,有击子。胡公拈之问曰:此物何用?予曰:西域僧入定,不能觉,以此鸣之,即觉矣。公忽忆之,曰:师入定耶。疾取击子耳边鸣数十声,予始微微醒觉,开眼视之,则不知身在何处也。公曰:我行,师即闭门坐,今五日矣。予曰:不知也,第一息耳。言毕,默坐谛观,竟不知此是何所,亦不知从何入来。及回观山中,及一往行脚,一一皆梦中事耳,求之而不得。则向之遍空扰扰者,如雨散云收,长空若洗,皆寂然了无影像矣。心空境寂,其乐无喻。乃曰:静(清凉书屋注:偈见《楞严经》卷六,“静”字经文作“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佛语真不吾欺也!
  予三十三,刻意书经,无论点画大小,每落一笔,念佛一声。游山僧俗至者,必令行者通说,予虽手不辍书,然不失应对,凡问讯者,必与谈数语。其高人故旧,必延坐禅床,对谈不失,亦不妨书,对本临之,亦不错落。每日如常,略无一毫动静之相。邻近诸老宿,窃以为异,率数众来验,故意搅扰,及书罢,读之良信。因问妙师曰:印师何能如此耶?妙师曰:吾友入此三昧纯熟耳。
  予自住山至书经,屡有嘉梦。初一夕宿,入金刚窟,石门榜“大般若寺”。及入,则见广大如空,殿宇楼阁,庄严无比。正殿中唯大床座,见清凉大师,倚卧床上,妙师侍立于左。予急趋入,礼拜立右。闻大师开示初入法界圆融观境,谓佛刹互入,主伴交参,往来不动之相。随说其境,即现睹于目前,自知身心交参涉入。示毕,妙师问曰:此何境界?大师笑曰:无境界境界。及觉后,自见心境融彻,无复疑碍。
  又一夕,梦自身履空上升,高高无极,落下则见十方迥无所有,唯地平如镜,琉璃莹彻。远望唯一广大楼阁,阁量如空,阁中尽世间所有人物事业,乃至最小市井鄙事,皆包其中,往来无外。阁中设一高座,紫赤焰色,予心谓金刚宝座。其阁庄严,妙严不可思议,予欢喜欲近,心中思惟:如何清净界中,有此杂秽耶?才作此念,其阁即远。寻复自思曰:净秽自我心生耳。其阁即近。顷之,见座前侍列众僧,身量高大,端严无比。忽有一少年比丘,从座后出,捧经一卷而下,授予曰:和尚即说此经,特命授汝。予接之,展视乃金书梵字不识也,遂怀之。因问和尚为谁?曰:弥勒。予喜,随比丘而上,至阁陛,瞑目敛念而立。忽闻磬声,开目视之,则见弥勒已登座矣。予即瞻礼,仰视其面,晃耀紫金色,世无可比者。礼毕,自念今者特为我说,则我为当机,遂长跪取卷展之。闻其说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至此则身心忽然如梦,但闻空中音声历历,开明心地,不存一字。及觉,恍然言犹在耳也。自此识、智之分,了然心目矣。且知所至,乃兜率天弥勒楼阁耳。
  又一夕,梦僧来报云:北台顶文殊菩萨设浴请赴。随至,则入一广大殿堂,香气充满,侍者皆梵僧,即引至浴室,解衣入浴。见有一人先在池中,视之为女子也,予心恶不欲入。其池中人故泛其形,则知为男也,乃入共浴。其人以手戽水浇予,从头而下,灌入五内,如洗肉桶,五脏一一荡涤无遗,止存一皮,如琉璃笼,洞然透彻。时则池中人呼茶,见一梵僧,擎髑髅半边如剖瓜状,视之脑髓淋漓,心甚厌之。其僧乃以手指剜取示予曰:此不净耶?即入口啖之。如是随取随啖,其甘如饴,脑已食尽,唯存血水。其池中人曰:可与之。僧乃授予。予接而饮之,其味如甘露也,饮而下透身毛孔一横流。饮毕,梵僧搓背,大拍一掌,予即觉。时则通身汗流如水,五内洞然,自此身心如洗,轻快无喻矣。
  ……
  初开启水陆佛事七昼夜,予七日之内,粒米不糁,但饮水而已,然应事不缺。供诸佛菩萨,每日换供五百桌,次第不失,不知所从来,观者以为神运,予亦自知佛力加被也。
  至今禅室初就,始得安居,身心放下,其乐无喻。一夕静坐夜起,见海湛空澄,雪月交光,忽然身心世界,当下平沉,如空华影落,洞然一大光明藏,了无一物。即说偈曰:“海湛空澄雪月光,此中凡圣绝行藏,金刚眼突空华落,大地都归寂灭场。”即归室中,取《楞严》印正,开卷即见“汝身汝心,外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则全经观境,了然心目。

  六、神鼎云外泽禅师
  滹沱之统三十传至天隐修。修之首嗣曰松际授。授为人少缘饰。眼目精明。逃于名闻利养。深隐阳山之巅。得一人曰云外。迹其悟因与其践履信哉。宗通说通而行解相应者矣……年十一丧母。十九丧父。家道顿衰。苦志读书致疾呕血。自度必死。祷佛祈救。夜梦神人曰。若能归心三宝。力扶正法。病当自愈。醒即发心。已而病果愈。二十七岁。投黄山云谷院无易师度脱。次年。纳戒于姑苏之茂林律师。随至天童见悟和尚。问。如何用心得个入处。悟曰。无心可用是汝入处。师拟进语。悟便打。自是群疑塞胸。刻期证悟。彻夜经行。不觉倚柱失睡。忽闻开门声有省。师便机锋峻拔。悟首肯之。既上阳山。参松际授禅师。居久之。授继席。磬山师侍侧。授举牛过窗棂话问师。师多方进语。皆不契用。是发愤再参。偶因风揭帘。旌扑落作声。忽然悟入。遂诣授质之。授一见便曰。汝今日生意好也。师拂袖出。次日。授连举数则公案。验师无不透彻……授曰。子将来大有超师之见也。者一日辞行。授以衣拂付师。师既受属。直入匡庐。栖止七贤峰下。是时囊盔萧然。唯五乳常住。月供五升米。师采薇作璎珞粥处之宴如也。披阅高峰悟由复自疑曰。彼睹演祖真赞时。已悟到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为甚被雪岩末后一拶便去不得。由是力参二载。一日。山行失足堕涧。忽山禽惊起。大叫一声。遂尔彻法源底。乃作颂曰。钟残漏尽一声鸡。脱尽从前悟里迷。大用纵横施巨阙。堂堂洗土不成泥。从此。透脱重关。言言见谛。句句超宗。

  七、天真毒峰本善禅师(《禅宗全书》)
  普说行脚。僧成凯等请益云:“某等实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特望和尚大慈开示修行之诀。我等依师修行脱生死苦。”师云:“余闻诸佛未曾出世无一法与人,但随病施方,遂有十二分教。如将蜜果换苦葫芦淘汝业根,都无实事。灵利之士才闻举起便知下落,任运随缘饥来吃饭困来打眠,更有甚么禅道可参可学?而谓生死无常者是甚热碗鸣声,不特正令当行,抑且宗风未坠,所以先德只教人自信得及便了,不教人信佛信祖。故云:昔本不生今亦不灭。若知自心如此诸佛亦然。汝等众中莫有知者么?知则出来举似老僧为汝证据。其或不然,须当谛听老僧拄杖子为汝指示端的。”拈拄杖云:“适来据汝口款既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诚非说了便休,直须明明白白得知这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从无始劫来随业升沉轮回六趣。今生若不参教彻去决无自了之理。然亦不是恁么知了便休,直须办个真真实实决要了这生死无常之肯心,愤个勇猛精进之大志,拼舍身心不顾得失,今生不了决定不休,生与同生死与同死,诚有如是操略,方可领取公案去。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疑云: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因甚狗子无佛性?因甚道无?赵州意作么生无吽?毕竟意作么生无吽?倘尔先受万法归一,要在一归何处上深下疑情或自肯信心。念佛者须看念佛底是谁,要在谁字上着倒此是话头也。自此领去,从朝至暮从暮至朝,念念不忘心心无间,孜孜而参兀兀而究,如鸡抱卵常令暖气相接,发大誓愿莫退初心,抖擞精神勿使触途成滞。苟有如是志气,不患其不发明也。假饶宿业障重根器狭劣,今生不发明犹胜人天有漏之因,只贵直下大起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先要坚持禁戒,是以尸罗清净佛境现前,亦是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若无戒定慧甘伏生死门。然须知工夫做到极则处,于自身心必有种种诸魔境界,若得戒定慧力及志愿力更得话头纯熟力,或得一时一霎之间静相现前之力,则魔军易遣。出身有路也。此余三十年前经过险路,故以告报汝等好自提持,勉慎护念无自易也。”成凯等再展拜云:“惟愿将师生缘出处及昔年发心行脚做工夫次第得力处说示我等。我等依师修行必不辜负平生。”师曰:“本善祖贯凤阳人,随任生于广东之雷阳。父吴姓母钟氏。稚小好以佛事,为儿戏性恶腥膻。幼时入学四个月日,至今犹不甚识字,但禀得个诚信决烈孤硬之资,心意质直,作事忽略似无思算计较之执情。十七岁幸得出家,因我天禀颇异,根性虽钝闻皆信解。初遇源明和尚,即办虔诚渴仰请益话头。蒙师开示无字公案。当夜便学上参提起无字,回光返照下疑之间。便就理会得。疑个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因甚狗子无佛性?赵州意作么生无吽?于此反覆而疑,便觉有些头绪可致疑也,其时即觉这老赵州似无回避处也。次日举似源明和尚。和尚云:‘你也奇怪。我二十余年看个无字也如蚊子叮铁牛相似,并无下嘴处。你今才方学做工夫,便有许多知解。快便扫却,不许卒便开口无受用也。’良哉言乎。临别嘱云:‘观你根器有异于人,他日后必有悟道之日。切莫中途被人哄去做长老,弃却修行误你生死大事。须发大愿以自护持。’我便发愿,若我生死未了,大事不明,辄便抛弃修行贪著名利,当堕阿鼻大地狱中受无量苦。有时坐禅常有杂念纷飞不可遏捺,无计柰何。一日忽然检点将来,原是自己无始染习成性底一切世间五阴乃至亲里等事,执为我所,直下知非,生大惭愧,乃举起金刚王宝剑如斩一握丝,尽情一斩一切俱断,更不存一毫头许于其间。自此以来话头自然省力,时中觉得胸次中空荡荡地,正如发船开岸至大海洋相似,无挂无碍,忽尔前尘熟境现前之时,即觉了不可得,纵要思量亦不及矣。一坐便有静相现前,话头绵绵密密不见间断,鼻息微细不见出入,身心轻清,脊梁挺直,目不交睫,只是憎喧爱静,到处只要寻闲静处住。凡见经教中义理便有信解,如获旧物一一会归自己,不作他解。因无际老师初学做工夫四指大帖,见也不愿看,只是拍盲做钝工夫,后来乃得大彻大悟。我即深信其说,亦不愿看经教,念念只要做个出世好人。正统八年入川参见无际老师,从贵州至四川途中见数辈修行老僧,其时我自有个主宰了。见其说得是处则信而不忽,其不是处则执而不让。其年二十五岁矣。自要习学好人行止,于四威仪中不因勉强而自然超卓杰立,不随时流转动,虽未登坛受具,其习性信乐毗尼,一切时处专以坐禅为先。尝于坐中正看话头,定相自然,现前澄澄湛湛空空牢牢,两耳寂寂怕似蛩鸣,脊梁挺直骨节相拄自不动摇,身心洒落一念不生,坐不知劳行不知倦,真光孤迥六门齐应,万行同敷在我得之矣。虽然只得一日或半日之间又间断了,但用力提撕便有,不提撕即无,逆顺境界不止万端不及尽举,盖其定力略不现前,种种之魔便就乘隙而入。
  正统九年无际老师奉诏起程。我即随追。沿路发愿,加起精进,务要工夫入手,到京印证。至荆门州其时暄热,看定话头行路身轻不觉如飞,徒众赶我不上。遇阴凉处歇下一坐便定,即觉浑身骨头疼痛如火烧热,便觉得尽虚空遍法界总是一个无字,无内无外无自无他,东西南北都无分辨混然成片。起身便行,不觉忘却腰包拄杖。至晚到僧正司投歇,僧官一见如法安顿温顾。僧官夜起添马草三次,见我巍巍坐定不倒身乃异之。天明办斋款待,留住三日。写书差人送至当阳县清溪寺。入关于路亦似这等忘却身体,节次过水,遗却草鞋腰包等物。如今乃知前尘丧偶得尽身相离遍计执证人空智之境界也。善念长老原是先师,维那虽无工夫,却晓邪正。及堂中有普无方、道极中、宝金山数辈衲子,都是无际师翁会下来,皆具正眼,见我形仪落魄,乃争问缘由。我举似这般境界。彼皆赞云:你工夫做得甚谛当了,只欠悟在。我当时闻说,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心安无量。普无方便来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我闻他说全无畏怯,直言道:“尽大地是个祖师意。”“柰何未悟?”答:“你不得。纵使错口道着,你亦不知问他作么?”方即无言。一日宝金山来问:“如人上树口衔一枝手无所攀脚无所踏,树下有人问西来意,开口即丧身失命,不答违他所问。你作么生?”我亦直言道:“若不悟道,开口问答俱不免丧身失命。你我只贵做拍盲工夫。一日悟了道,自然会得开口。”如今乃知是内怀圣胎发言殊异也。我当时便求关房入关,蒙念长老便送入关当即发愿奋起勇猛精进之志,壁立万仞无少宽容。关中不设卧床唯安一凳。而坐。昼夜礼佛一千二百拜,哀求忏悔先罪。每至中夜必然臂香一炷,克行自立打七炼磨,誓不倒身以悟为则。因辍夜眠睡魔沉重忽垂头睡着,不觉半夜醒来惶愧知非忏悔,待到天明除去坐凳,立誓不坐,以悟为期,昼夜只是经行倚立,一夜靠着屋柱睡着,觉来恐惧知非忏悔,又发愿不近墙壁辽空经行。劳倦之甚,昏睡愈加沉重,乃对佛前号泣忏悔发愿,务要发明这件大事誓不退转身心,拼舍性命尽将所有衣钵之物罄散与僧堂大众,止留一个空身在关房中,即请堂中十数僧会茶相助打七。当时即告大众曰:“不劳诸公手扶,但烦看顾,倘我昏沉重来,烦举话头云: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或不醒则任从打骂,不敢生嗔,若生嗔当堕地狱。于是逼拶捱过二七日了,众人因懈,我亦不要劳烦于人,唯自行自立,后觉轻清,仍坐而参,凝定身心,惺惺历历,只在这个无字上着倒。一日忽猛力尽这口气逼拶去,豁然却似钻入这无字里相似,觉得从下身麻木起,至上身乃过头顶,如脱去一重皮相似,当下身心如坐一个大圆寂光中,话头纯纯不间,目前空牢牢地,了无一法当情,卓卓巍巍,脊梁状如铁橛,鼻息全无出入,坐之甚久,孤迥迥地无意无思,乃放参经行,轻清又加百倍。到此一切时中绝思绝虑无念无为,如在一丝头上安身立命相似。古人喻如秋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亦在我得之也。如是约十数日间,通宵不寐寝食俱忘,眼眶瞠得酸酸地,眼睛干嚗嚗地,不肯交睫。其时喜惧交怀,忽起念云:这般境界唯我自知,无人与我证据,亦不知是邪是正,恐做个精灵鬼神去也。因萌此念放身闭目而睡,睡中亦不知此身著于床上,似醒不醒之间如净琉璃中含宝月光相似,内外明彻了无一点尘翳,其尘劳妄想都无影向矣。正是身心客尘透漏无门,我又得之矣。常于睡中寂光之境忽自触觉,似醒不醒,湛湛寂寂如在大寂光中圆陀陀光烁烁,不觉有身心及其处所,凡一切声向虽闻而不分辨,但有一个灵知而已。觉来欢喜,举似道极中。他举手加额赞叹不及,即令我说个颂子,看我连说数首无平仄,颂一曰:“心空法界宽,圆明非内外,荡荡绝纵横,腾腾无挂碍。”众僧看了皆赞叹不已。我恐障碍工夫尽情扫却。忽一夜睡着又被熟境牵转,作不得主宰。觉来痛自责云:还有这个在耶!即抖擞精神竞竞业业,务要决断,切切用心,勤勤佛前忏悔。坐中看个话头还似这等绵绵密密,看时也不有,不看时也不无,既无能举之人,亦无所举之法,腾腾任运似个养熟狗子左右相随,还尚有些憎喧爱静之病,时时着惊一夜坐中,话头自然现前密密,久之微微细细不觉寂然定了,半夜时分,忽地如霹雳响喇喇之声,这四大色身如分散了,忽即返照,内外莹彻,幽幽隐隐,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不见一法,当情唯是一个自知而已,非世间境界可比,直下前后际断,纵观虚空万象,有情无情等觌体混融,欲觅一毫自他之相了不可得,自亦不知是何境界。因闻长沙亡僧,偈云:“目前无一法,当处亦无人,荡荡金刚体,非妄亦非真。”乃豁然悟其旨。今乃知是得离依他执证法空智之相,我又得入手了也。那时元来昼夜放光动地,常在面门出入,柰何自家不知。从此一切响动之声俱无碍矣。常处那伽大定,其轻安寂静之境非言可述。一日见高峰禅要曰:“到得这个田地,只唤作生死岸头得大自在之一步尔。若曰生死向上事,须知更在青山外。”我当下得家乡实信了也。我彼时常发般若禅师四愿,若我得悟之后,誓不以少为足,不求寂灭安乐,不求生天富贵,求佛智慧求佛辩才求佛知见,深入法界打破诸祖重关,事理贯通法法圆融妙用自在,然后水边林下保养圣胎,,待龙天推出扶持末运,接续祖灯广度众生,同成正觉一一检点,将来虽有契证未全出手。正如《楞严经》云:“穷诸行空,于识还源,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生住着,背涅槃城,迷佛菩提,忘失知见,所以参禅须求妙悟,乃又知非,不耽此轻安寂静之乐,念念发愤,向无下手中重下手,无进步处更进步,精进研穷以求妙悟,一朝闻钟声不由说一偈云:“沉沉寂寂绝施为,触着无端吼似雷,动地一声消息尽,髑髅粉碎梦初回。”到此冰消瓦解。凡见一切经书文字义理,如推门落臼始得,头头上显物物上明。古人唤作无师智自然智。如今看来彼时虽得如此宗门,还只唤作如来禅,亦云涅槃心易晓。差别智难明,果于宗门无义路话,衲僧没巴鼻句子,又却不全晓会。其时因闻荆州府有个蒙隐和尚是妙峰门人,越关去见。行至豪林寺投宿,夜坐不倒睡着,忽看见天上星月及寺中殿宇竹木等物,觉来且惊且喜不知是何异境。如今乃知是神光涌出之相。蒙隐一见便问:“曾见何人看甚话头?”我举似了。隐云:“如何是无字?”答云:“即心是。”隐云:“你唤甚么作心?”答云:“我满口是语却道不得。”隐云:“如何道不得?”答云:“我若道得则灵。”山当时不秪微笑而已,连问数语答了却云:“你做底工夫也不差,你所见处也的当,只是还欠悬崖撒手一步在,若得绝后再苏,四天下人柰何你不得留住。”盘桓数日临别嘱曰:“再去精进做那步工夫始得,大了大当汝还知否,那一步工夫从来不属第二人知,如人到家自会做家里活计。”我即点头而别。我请念长老商量,要去北京见无际月溪二老师印证工夫。念云:“你要出关,我且问你两转语,答得容你出关,不然且在关中保养,只如灵云见桃花悟道。偈云: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叶落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玄沙云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你道是许他不许他?”答云:“不知。”念云:“如何不知?”答云:“知则不许也。”念云:“只如世尊初出母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云门道我当时若在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你道是谤佛耶?报恩耶?”答云:“不可以智知。”念云:“且毕竟作么生?”答云:“你我俱未彻悟,不许开口,大家且信云门去。”念云:“如是则任你出关去。”迳造北京不期无际老师方示寂,遂到广恩寺见月溪老师。我先闻老师门风陡峻,礼拜了不敢开口,便执弟子礼侍立于傍。老师见我这等动静,只以平实问我来历了,便教领下安歇去。虽然如是不得呈似工夫,心中放不落。至晚对通衣钵说:“本善实为生死事大,初学做得有些工夫,自不能决,不远数千里路特特来求印证。”通覆云:“今日新到关主要求印证工夫,老师云:‘憨子。他今日入门来我便识他了,何用他来说工夫。且去。佛法不是鲜鱼,那怕烂却。’于是时中虽得亲近侍立,常感东敲西击暗垂勘验之机,我亦见机而作不堕悄然之堑。一日通衣钵见我,欣然满面喜曰:“老师昨夜在室中多赞老兄,好个真实的当衲子堪绍宗乘,恭喜恭喜。我等他日都来你会下吃饭也。”我道:“本善福薄,何敢当也。”一日老师在园中乘凉而坐,我侍立。次问:“你原来看甚么话头?”答云:“无字。”云:“如何是无字?”答云:“弟子一向只随人道是个无字,今日看来是口金刚王宝剑。”云:“如何是金刚王宝剑?”答云:“寒霜焰焰,耀古腾今。”云:“还我剑来。”答云:“拟动即犯他锋铓。”云:“横按当轩时如何?”答云:“佛来也杀祖来也杀。”云:“老僧来聻?”答云:“亦不相饶。”云:“杀败后如何?”答云:“且喜天下太平。”云:“如何是无字义?”答云:“赃贼分明。”云:“贼且置还我赃来。”答云:“六六三十六。”云:“未是。再道。”答云:“夜短眠不足,日长饥有余。”师云:“古人有铁牛过窗棂之喻,且头角四足都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答云:“弟子看来只是他习气难忘。”云:“此是微见未脱在答。”曰:“了无一法当情,瞥尔通身露地。”云:“你即今在甚处安身立命?”答曰:“何处不称尊。”师蓦唤侍者请出祖衣,展令随喜,看了乃云;“此衣是唐朝宫主所置,今八百余年矣。白云度老祖付与古拙师祖,祖付与东普先师,师付与我老僧。若是克家种子,方堪绍荷,狐假虎威,焉敢希冀。”我即礼拜谢。师云:“侍者且收起,待行则付与他。去表信归山涵养。”我又再拜。蒙师正击傍敲,明抽暗换,方便提携,尝举百丈侍马祖,祖侍南岳让,让侍曹溪六祖,皆是久久亲炙磨光剉锐,乃能豁彻重关羁锁,扫尽玄微窠臼,然后乃能深得大机大用为人天眼目。你今依我久住一会方去,决不负你。我即拜诺。一日因事不获已而回杭州登坛受戒毕。思古德云:但有纤疑在,不到绝学,安能七纵八横天回地转,乃上天目万峰庵掩关。
  至景泰三年先师蒙上赐。回南京太岗。辄遣可信赍书来取行李。至苏州遇楚山长老,问云:“久闻杭州有个善菩萨,是公否?”答云:“不敢。”又问:“蒙山三关语有连湖桥为一切人直指,你道如何是直指?”答云:“不知。”云:“如何不知?”答云:“知则曲了也。”师云;“我也不会。”又问,中峰“颂兜率悦第三关,眼光落地向甚么处去?偈云:铁狗铜蛇正奋嗔,风刀火锯肉成尘,茫茫大夜几经劫,举眼无亲怕杀人。你道中峰如何这等颂出耶?”答云:“中峰太煞老婆相为人,争柰错会者多。”云:“我到这里都不会。”答云:“师叔莫瞒人”好。云:“善首座你今到太岗去,我且未与你向紫罗帐里撒珍珠,甚不易你到这地位。只是你未脱得情见在。”答云:“师家无间语。”云:“你不见沩山道: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如今始知悟迹,除之不尽即属情见,皆名理障,碍正知见,毕竟悟理不圆。”既到太岗。拜起。先师云:“往往人来皆说你在杭州大开炉鞴好施恶辣钳锤。你岂知他人尽作无明会也。”盘桓月余。每入室但说火炉头话。先师以大衣拂子法语写毕,将及发行。被可洪长老禀先师,务必请我去广东化漆。用漆佛殿供桌等。我即坚却不肯去,被他将衣拂藏却。我不辞先师下山,先师临委息时遗嘱可权云:“你速遣人送衣拂到杭州与本善。”虽蒙送来,私谓传佛心印,岂细职哉?但到处唯掩室思所以称其职也。余在苏杭洎天目山等四十余年,曾住十余处所,皆幻居而已。尝效古人云行鸟飞,初无留碍,但视其有理便住,更不踌蹰可否。无理便行再不回头顾恋,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今忆四十余年之间,于其触着磕着,大小省悟及其潜通暗证之效不计其数。虽不甚识字,随自胸襟流出所成文句义理联属自然有法,文人见之而皆赞美。一夜礼佛作观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当下随观直入至不思议处,能观之人所观之佛双忘双泯。伏地良久,身心寂灭即契无生法忍,到这里始知大地无寸土矣。因看《法华经》至“无上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遂留心于中反复沉潜,默体其甚深秘要之处,诚有日益日损之感。正是一句当机,八万法门生死路绝。余平生所欲知其佛法细大处总在兹而得矣。今日始知脚跟点地也,正是我放身命处了也。有法因山居隆菩萨请益,空谷隆和尚教他空心静坐,认个无生。久久自然悟去,切莫依今时人看死话头,乃依他空坐数年,一切处俱无住着,只空心莽莽荡荡。一日着风魔了救得醒来,到底秪是个痴痴呆呆底。苦哉苦哉。法属演公等请余上山究竟,余问其故,隆所举开示之做法。余迅指云:“谬之甚矣。”即从头举古验今开发一遍,隆等及众闻说所示,皆号恸震于山谷,俱云:未曾闻也。遂留余山中掩关,隆执弟子礼请余为众普说其略。曰:“宝剑全提日用中,高挥大抹肯从容,卷兮魂胆迎风丧,舒也髑髅遍地横,万死万生浑不顾,一枪一戟便收功,赵州性命分明也,血刃参天不露锋。”拂一拂云:“虚空廓彻无消息,万里无云天碧碧,拶得须弥入藕丝,弥勒释迦齐叫屈。倒骑铁马逐西风,惊得泥牛从海出。诸仁者若作奇特胜妙会,正是辜负己灵。不作奇特胜妙会,又是抱赃叫屈。且作么生会?不见道解藏天下于天下,始见林稍挂角羊。”古庭老师到杭州因见普说全章,乃问紫云义庵主云:“善公端的是何人法嗣?”义云:“太岗临终遣徒送衣拂来。”师云:“若如受者秪唤作承虚接响,他后如何压得天下人舌头。”一日相看,一见针芥相投遂以大衣牙拂,重付。偈曰:“祖祖相承岂再疑,不存元字果堪奇,缄唇竖脊寒岩下,便使人间十二时。”命义庵主领众送来。余再三不受,义等佥曰:“古庭老师曰:祖命在躬不可固让。”余即受之。
  每思初祖偈云:悟佛心宗,等无差互,行解相应,名之曰祖。历观古人皆是秘重大法深自韬晦,余又何人,每每痛哀祖道不振,乃潜行密用积功累德,随处掩关常处那伽大定,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因行掉臂兼修净业,常行法华三昧忏法以资净行,常自思曰:今幸到此地位,如人常在家愁甚家中事不办也,兹为汝等要闻我做工夫次第,得力验效处不觉说尽。四十年前错用其心之许多,露布以示汝等。汝等果能依我修行,须要具我如是诚信决烈,如是守戒行持,如是勇猛精进,如是打七炼磨,如是克期取证,如是禅定解脱,如是次第觉触,如是信解悟入,如是寻师印可,如是涵养淘汰,如是待时为人,还有一重如是,直待案山点头即向汝道,即今案山点头也未。速道速道,诚有如是修行正因,万一可中绍继门风,若不如是下死工夫做得来,纵饶说得簇花簇锦,到我这里都无用处。余虽一期事不获已,称实方便而说,犹增我法之罪,不许汝等作实法解会,故谓若将实法与人土也消不得,虽信其说。尝闻古德云:与人实法土难消,道火何曾口被烧,抛出秦时镀轹钻,突峦如斗两头摇。余亦以之耳。珍重。

  Ⅴ禅修警语提要

  大慧禅师指出:
  往往利根上智者。得之不费力。遂生容易心。便不修行。多被目前境界夺将去。作主宰不得。日久月深迷而不返。道力不能胜业力。魔得其便。定为魔所摄持。……千万记取。前日之语。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则渐除因次第尽。

  【第四节 禅修之效果】

  参禅的效果除彻证自己的心性外,尚有诸多低层面的效用,简单介绍如下:

  Ⅰ禅修过程中的祛病案例
  (选自《禅宗全书》)
  (禅修愈病的案例中,关于蒙山异禅师、铁牛持定禅师、龙池幻有禅师、憨山禅师等已见于前文,不复赘述)
  慈舟方念禅师:
  师掩关五台。昼则一食。夜则孤坐。久之自念。差别智不可不明。乃肆游诸方。一切苦行。人所蹙頞者。师皆亲历。后至石城。精厉过分。双目忽盲。师曰。幻身非有。病从何来。将身心一时放下。硬坐七日。双目复明。

  Ⅱ神异案例
  (选自《正续指月录》)
  华林禅师:
  观察使裴休访之。问曰。还有侍者否。师曰。有一两个。只是不可见客。裴曰。在甚么处。师乃唤大空小空。时二虎自庵后而出。裴睹之惊悸。师语虎曰。有客且去。二虎哮吼而去。裴问曰。师作何行业。感得如斯。师乃良久曰。会么。曰不会。师曰。山僧常念观世音。

  Ⅲ坐脱立化
  (一)述理
  四祖道信禅师:
  凡舍身之法,先定空空心,使心境寂静,铸想玄寂,令心不移。心性寂定,即断攀缘,窈窈冥冥,凝净心虚,则夷泊恬平,泯然气尽,住清净法身,不受后有。若起心失念,不免受生也。此是前定心境,法应如是。此是作法。法本无法;无法之法,始名为法。法则无作,夫无作之法,真实法也。是以经云:空无作,无愿,无相,则真解脱。以是义故,实法无作。舍身法者,即假想身根,看心境明地,即用神明推策。
  (二)案例(选录自《正续指月录》)
  五台山隐峰禅师:
  师冬居衡岳。夏止清凉。唐元和中。荐登五台。路出淮西。属吴元济阻兵。违拒王命。官军与贼军交锋。未决胜负。师曰。吾当去解其患。乃掷锡空中。飞身而过。两军将士仰观。事符预梦。斗心顿息。师既显神异。虑成惑众。遂入五台。于金刚窟前将示灭。先问众曰。诸方迁化。坐去卧去吾尝见之。还有立化也无。曰有。师曰。还有倒立者否。曰未尝见有。师乃倒立而化。亭亭然其衣顺体。时众议舁就茶毗。屹然不动。远近瞻睹惊叹无已。师有妹为尼。时亦在彼。乃拊而咄曰。老兄畴昔不循法律。死更荧惑于人。于是以手推之。偾然而踣。遂就阇维。收舍利建塔。

  Ⅳ对待“神通”的正确态度
  (一)《佛祖纲目》记述西土诸祖皆具神通神变,此不赘述。
  (二)《楞严经》主张“不做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详录于下:
  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内光发明,十方遍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忽于夜半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此名心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四体忽然同于草木,火烧、刀斫曾无所觉。又则火光不能烧爇,纵割其肉犹如削木。此名尘并排四大性一向入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则受群邪。
  又以此心成就清净,净心功极,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遍满。又见恒沙诸佛如来,遍满空界,楼殿华丽。下见地狱、上观天宫,得无障碍。此名欣厌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非为圣证。不作圣心,魔事销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三)仰山禅师说:
  我今分明向汝说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此是圣末边事。如今且要识心达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时后日,自具去在。

  【第五节 附录】

  Ⅰ禅修证悟述要

  ——《憨山老人梦游全集》摘录
  一、答郑昆岩中丞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柰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万语,种种方便,说禅说教,无非随顺机宜,破执之具,原无实法与人。所言修者,只是随顺自心,净除妄想习气影子,于此用力,故谓之修;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非除此心之外,别有可修可悟者。以心体如镜,妄想攀缘影子,乃真心之尘垢耳,故曰想相为尘,识情为垢。若妄念消融,本体自现。譬如磨镜,垢净明现,法尔如此。但吾人积劫习染坚固,我爱根深难拔。今生幸托本具般若,内熏为因,外藉善知识引发为缘,自知本有,发心趣向志愿,了脱生死。要把无量劫来,生死根株,一时顿拔,岂是细事?若非大力量人,赤身担荷,单刀直入者,诚难之难。古人道:如一人与万人敌,非虚语也。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盖因不得直捷下手处,只在从前闻见知解言语上,以识情抟量,遏捺妄想,光影门头做工夫,先将古人玄言妙语蕴在胸中,当作实法,把作自己知见,殊不知此中一点用不着。此正谓依他作解,塞自悟门。如今做工夫,先要划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谛信自心,本来干干净净,寸丝不挂,圆圆明明,充满法界,本无身心世界,亦无妄想情虑。即此一念,本自无生。现前种种境界,都是幻妄不实,唯是真心中所现影子,如此勘破。就于妄念起灭处,一觑觑定,看他起向何处起,灭向何处灭。如此着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当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随他流转,亦不可相续。永嘉谓要断相续心者此也。盖虚妄浮心,本无根绪,切不可当作实事,横在胸中,起时便咄,一咄便消,切不可遏捺,则随他使作,如水上葫芦。只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边,单单的的提此一念,如横空宝剑,任他是佛是魔,一齐斩绝,如斩乱丝,赤力力挨拶将去,所谓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者,无念也。能观无念,可谓向佛智矣。
  修行最初发心,要谛信唯心法门。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多少佛法,只是解说得此八个字。分明使人人信得及大段圣凡二途,只是唯自心中迷悟两路。一切善恶因果,除此心外,无片事可得。盖吾人妙性天然,本不属悟,又何可迷?如今说迷,只是不了自心本无一物,不达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碍,故说为迷。一向专以妄想生灭心,当以为真。故于六尘境缘,种种幻化,认以为实。如今发心趣向,乃返流向上一着,全要将从前知解,尽情脱去,一点知见巧法用不着。只是将自己现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全是自心中所现浮光幻影,如镜中像,如水中月。观一切音声,如风过树,观一切境界,似云浮空,都是变幻不实的事。不独从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虑,一切爱根种子,习气烦恼,都是虚浮幻化不实的。如此深观,凡一念起,决定就要勘他个下落,切不可轻易放过,亦不可被他瞒昧。如此做工夫,稍近真切。除此之外,别扯玄妙知见巧法来逗凑,全没交涉,就是说做工夫,也是不得已。譬如用兵,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古人说参禅提话头,都是不得已。公案虽多,唯独念佛审实的话头,尘劳中极易得力。虽是易得力,不过如敲门瓦子一般,终是要抛却,只是少不得用一番。如今用此做工夫,须要信得及,靠得定,咬得住,决不可犹豫。不得今日如此,明日又如彼。又恐不得悟,又嫌不玄妙。这些思算,都是障碍,先要说破,临时不生疑虑。
  至若工夫做得力处,外境不入,唯有心内烦恼,无状横起。或欲念横发,或心生烦闷,或起种种障碍,以致心疲力倦,无可柰何。此乃八识中,含藏无量劫来,习气种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现出来。此处最要分晓。先要识得破,透得过。决不可被他笼罩,决不可随他调弄,决不可当作实事。但只抖擞精神,奋发勇猛,提起本参话头,就在此等念头起处,一直捱追将去。我这里原无此事,问渠向何处来?毕竟是甚么?决定要见个下落。如此一拶将去,只教神鬼皆泣,灭迹潜踪。务要赶尽杀绝,不留寸丝。如此着力,自然得见好消息。若一念拶得破,则一切妄念,一时脱谢,如空华影落,阳焰波澄。过此一番,便得无量轻安,无量自在。此乃初心得力处,不为玄妙。及乎轻安自在,又不可生欢喜心。若生欢喜心,则欢喜魔附心,又多一种障矣。
  至若藏识中习气爱根种子,坚固深潜。话头用力不得处,观心照不及处,自己下手不得,须礼佛诵经忏悔,又要密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以诸密咒,皆佛之金刚心印。吾人用之,如执金刚宝杵,摧碎一切物。物遇如微尘,从上佛祖心印秘诀。皆不出此。故曰“十方如来”。持此咒心,得成无上正等正觉。然佛则明言“祖师门下恐落常情”,故秘而不言,非不用也。此须日有定课,久久纯熟,得力甚多,但不可希求神应耳。
  凡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有先修后悟者,然悟有解证之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见。于一切境缘,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触途成滞,多作障碍。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参也。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将去,逼拶到水穷山尽处。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然后即以悟处融会心境,净除现业流。识妄想情虑,皆镕成一味真心,此证悟也。此之证悟,亦有深浅不同。若从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识窠臼,顿翻无明窟穴,一超直入,更无剩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证者深。其余渐修,所证者浅。最怕得少为足,切忌堕在光影门头。何者?以八识根本未破,纵有作为,皆是识神边事。若以此为真,大似认贼为子。古人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于此一关最要透过。所言顿悟渐修者,乃先悟已彻,但有习气,未能顿净。就于一切境缘上,以所悟之理,起观照之力,历境验心,融得一分境界,证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显得一分本智。是又全在绵密工夫,于境界上做出,更为得力。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遣。此中病痛,略举一二:
  第一不得贪求玄妙。以此事本来平平贴贴,实实落落。一味平常,更无玄妙。所以古人道“悟了还同未悟时”、“依然只是旧时人,不是旧时行履处”,更无玄妙。工夫若到,自然平实。盖由吾人知解习气未净,内熏般若。般若为习气所熏,起诸幻化,多生巧见,绵着其心,将谓玄妙,深入不舍。此正识神影明,分别妄见之根,亦名见刺,比前粗浮妄想不同。斯乃微细流注生灭,亦名智障,正是碍正知见者。若人认以为真,则起种种狂见,最在所忌。
  其次不得将心待悟。以吾人妙圆真心,本来绝待。向因妄想凝结,心境根尘,对待角立,故起惑造业。今修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单单提此一念向前,切莫管他悟与不悟,只管念念步步做将去。若工夫到处,自然得见本来面目,何须早计?若将心待悟,即此待心,便是生死根株,待至穷劫,亦不能悟。以不了绝待真心,将谓别有故耳。若待心不除,易生疲厌,多成退堕。譬如寻物不见,便起休歇想耳。
  其次不得希求妙果。盖众生生死妄心,原是如来果体。今在迷中,将诸佛神通妙用,变作妄想情虑,分别知见;将真净法身,变作生死业质;将清净妙土,变作六尘境界。如今做工夫,若一念顿悟自心,则如大冶红罏,陶镕万象。即此身心世界,原是如来果体。即此妄想情虑,原是神通妙用,换名不换体也。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若能悟此法门,则取舍情忘,欣厌心歇。步步华藏净土,心心弥勒下生。若安心先求妙果,即希求之心,便是生死根本。碍正知见,转求转远。求之力疲,则生厌倦矣。
  其次不可自生疑虑。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屏绝见闻知觉,脱去故步。望前眇冥,无安身立命处。进无新证,退失故居。若前后筹虑,则生疑心。起无量思算,较计得失。或别生臆见,动发邪思,碍正知见。此须勘破,则决定直入,无复显虑。大概工夫做到做不得,正是得力处,更加精采,则不退屈,不然则堕忧愁魔矣。
  其次不得生恐怖心。谓工夫念力急切,逼拶妄想一念顿歇。忽然身心脱空,便见大地无寸土,深至无极,则生大恐怖。于此若不勘破,则不敢向前。或以此豁达空,当作胜妙。若认此空,则起大邪见拨无因果,此中最险。
  其次决定信自心是佛。然佛无别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犹若虚空。若达妄原虚,则本有法身自现。光明寂照,圆满周遍,无欠无余。更莫将心向外驰求,若舍此心别求,则心中变起种种无量梦想境界,此正识神变现,切不可作奇特想也。然吾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凡起心动念,即乖法体。今之做工夫人,总不知自心妄想,原是虚妄。将此妄想,误为真实。专只与作对头,如小儿戏灯影相似,转戏转没交涉,弄久则自生怕怖。又有一等怕妄想的,恨不得一把捉了,抛向一边。此如捕风捉影,终日与之打交滚,费尽力气,再无一念休歇时。缠绵日久,信心日疲,只说参禅无灵验,便生毁谤之心,或生怕怖之心,或生退堕之心,此乃初心之通病也。此无他,盖由不达常住真心,不生灭性,只将妄想认性实法耳。这里切须透过。若要透得此关,自有向上一路。只须离心意识参,离妄想境界求。但有一念起处,不管是善是恶,当下撇过,切莫与之作对。谛信自心中,本无此事。但将本参话头,着力提起。如金刚宝剑,魔佛皆挥。此处最要大勇猛力、大精进力、大忍力,决不得思前算后,决不得怯弱。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缠绕,如脱韝之鹰。二六时中,于一切境缘,自然不干绊,自然得大轻安、得大自在。此乃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处也。
  以上数则,大似画蛇添足,乃一期方便语耳。本非究竟,亦非实法。盖在路途边,出门一步,恐落差别岐径,枉费心力,虚丧光阴。必须要真正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所谓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其所行履,可以日劫相倍矣。要之佛祖向上一路,不涉程途,其在初心方便,也须从者里透过始得。

  二、示修六逸关主
  出家为生死。求向上一路乃本分事。禅人死关三年。其于放下身心。抖擞客尘烦恼。消磨习气。乃最初一步。业已自信。但于参究生死病根。未能顿拔。以参禅先须识取生死病根。方能用药调治耳。何谓生死病根。以贪嗔痴慢。皆以我见而为根本。一切圣凡。二种生死。皆因执我。然我依见立。是则妄见。乃我执之本。称为法身之刺。见刺不拔。生死难出。是以一切凡夫。执身心人我是非之见。一切外道横执邪见。二乘圣人。执生死涅槃。欣厌取舍之见。一切菩萨。执有生可度。有佛可求之见。等觉圣人。未忘佛见法见。故有二愚。乃至祖师门下。初学参禅者。则多先起待悟之见。于未悟中。妄起未得谓得之见。及有一念狂心暂歇处。即执为妙悟。便生得少为足之见。即将古人言句。攀扯回为己解。执为玄妙之见。以此蕴集于怀。不肯唾却。久之酿成毒药。以致误堕邪见。纵有一念顿悟自心。本来无物。则又堕在光影门头。以为究竟之见。所以云门道。只饶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堕在法身边。谓之抱守竿头。则永无超脱之见。总之但有丝毫情见未除。皆是生灭边收。通是生死病根。纵然悟得。尚属生死。故云悟之一字。亦须唾却。何况全未了悟。但依希恍忽。便起知见。自以为得。即将古人现成语句。把作自己妙悟。此皆堕自欺。全非真参实究功夫。如此用心。皆是未识生死病根之过也。所以古德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苟知见消亡。不真何待。所以佛示阿难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此其究竟穷元。单以见为生死病根。以从法身而起妄见。见有身心世界。而沉生死。故今以离见为出生死。证法身之极则也。马鸣大师。示人以离念为真修实证。以因念有见。若见谢则念自离。妄自泯矣。是知贪嗔烦恼之病根浅。唯独见刺之病根深。最为难拔。故参究工夫。烦恼易断。习气难除。习气不除。则妄见潜滋。妄见滋。则纵有悟处。皆成习气。以成魔见矣。所以棱严经中。说见魔最深。隐而难知也。禅人有志。真参实究。直须看破。切不可堕在知见网中。正当做工夫时。只将赵州无字。与六祖本来无一物同参。于未提起时。先将身心内外。一齐放下。放下又放下。放到无可放处。透底看者无字。毕竟有什么气息。才有一念起处。当下一觑。觑定看他。毕竟是个甚么。如此安身立命。在话头上靠定。深锥痛札。一念不移。如老鼠咬棺材。自有透脱时也。切不得将古人公案言句。蕴在胸中。将来比拟。以拟心即错。决不是古人见处。至于寻常应缘时。只将话头靠定。历历孤明。自然不被境风摇夺。乃至与人接谈时。切不可将古人公案。作自己知见。以资谈柄。此一种病根最深。以正当说时。直图爽快。全不知不是自己本分事。以此纵心矢口。全不曾回头照看。所以不知是病。若养成此病。则将为大我慢魔。乃狂魔之所摄持。今目中所见。缁白好禅者。比比皆然。不可不惧也。古人参禅。无别玄妙。只是肯将凡情圣解。一齐扫却。放得胸中空落落。不留丝毫知见作主宰。知见不存。则真见发光。自然了无一物矣。如此放下时。则当人一念。如大火聚。一切尘情习气。一触便烧。如红炉片雪。绝无影迹可留。回观一切知见边事。如说梦耳。所以道。参禅无诀法。只要放得下。若放下一念。则一念真实。若念念放下。则念念真实。若彻底放下。则尽未来际。彻底真实矣。

  三、示颛愚衡禅人
  此事若不放下身心。苦功根究到水穷山尽处。终无下落。纵到水穷山尽处。古人谓之静沈死水。又谓之玄妙窠窟。若不回头转脑。则面前如铁壁银山相似。只是得力时。不是受用处。古人用心。不是死到底。须是死中发活始得。要在回机转位。所以道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大千世界现全身。学人到此。只索转身别行一路。方不被他作障碍。禅人唯唯。作礼而别。乃就诛茆南岳。未几老人亦曳杖而至。询禅人则为病魔所挠。业经宝庆就医。老人闻之叹曰。禅门下衰。真实为生死的学人。最为难得。今斯人而有斯疾。岂龙天厌薄法门乎。丙辰春三月朔。风雨夜半。忽禅人冒雨冲泥而至。老人相见大喜曰。此岂病夫所能耶。睹其眉宇津津爽气。是知其疾已瘳八九。因再拈香请益。老人特示之曰。子之病魔。乃子之大善知识。为助道因缘。子知之乎。切以众生之病。病在有我。以执我故。一切烦恼众病以之而生。病生则苦必随之。自古及今无有一人不病是者。唯知病病之人。不为病耳。且四大假合。聚必有散。纵使不病。何尝不病哉。若了病不病者。则病不能病之矣。子知今日之病。不知多生劫劫。病病至今日矣。子若不了今日病。则从此已去。不知病之底止也。子知生死之病。而不知要出生死之病。大有过于生死之病也。夫何故。古人以参禅不出阴界。堕于识情窠臼。纵有妙悟。皆成我见。以执四大为我。病尚可医。今离四大复执有我。此病则医王束手。最难调治。诸佛诸祖特特出世。单为治此一种膏肓之病。费尽多少心力。求肯服药而瘥者。几何人哉。禅人身病已瘳。切不可被禅病侵也。云门谓法身有两般病。其言透过法身。若法执不忘。己见犹存。亦是病。极言认执之病也。禅人将前所蕴一切玄言妙语。及参禅执守功勋。一齐唾却。只到一点恶觉恶习不留。定不被他养成病根。直使佛祖无立脚处。岂不见善财童子。南询百城。参五十三大善知识。各授一种法门。到头只落个与法界等。与虚空等。何曾有实法系著耶。又不见毗卢遮那。法身非身。而托普贤妙行为身。普贤无行。但以众生之行为行。故曰菩提所缘。缘苦众生。若无众生。则无菩提。此从上佛祖出世之真榜样。老人因谓禅人四大病身。非病魔不能治。禅病刺心。非众生不能治。从今日去。只将身如大地等。则病魔潜踪。心与众生等。则我见不立。我见不立。则禅病自消。以心不自心。则本不生。不生则一法不立。苟一法不立。又有何法而作知见障碍哉。古人云。舍情易。舍法难。禅人舍身即舍情。舍见即舍法。情法两忘。岂不为大无碍解脱之人哉。

  四、示双轮照禅人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住山之法。因示之曰。古人住山。乃大舍身命处。殊非细事。专要善用其心。用心之法。单提向上一念。直须向佛祖不容处一著。立定脚跟。次则要将胸中一切知见玄言妙语杂毒。一齐吐却。次则识得本体了无一法。不可被妄想习气影子。发生种种境界。惑乱正念。次则要看本参话头。如六祖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本来面目公案。极力提撕。但有一切恶习现前。即将本来无一语看破。切不可随他相续流转。咬定牙关。此处定要把得住。方不被他摇夺。如此用心。乃是惺惺时著力处。若用心著力太过。则懈怠心生。便起昏堕。此时只须快著精彩。不可落在昏沉窠窟中。急须持咒。仗此咒力。足敌此魔。以藏识中多劫恶习。今被话头逼出变化无穷境界。一切魔境从妄想生。一切昏沉从散乱生。正恰用心之时。忽一念散乱即落昏沉。是须善知。永嘉寂寂惺惺四料拣语。最为切要。古人用心。但只将一句本参话头靠定。如铁壁银山相似。若到一念不生处。亦是得力。不可作究竟会。直到工夫任运不假思惟。一念豁然。身心如脱空。方是工夫入手处。亦未是究竟。但能至此自然轻安自在。便生欢喜。然此乃是本分事。未是奇特。若生奇特想。便堕欢喜魔。便起无端狂知狂解。此关最险。此皆老人有所试者。古云。枯木岩前错路多。行人到此尽蹉跎。非细事也。纵使有力打过种种境界。正好修行。正好保护。未是到家。若以此为足。便起世间种种五欲因缘之念。此关难过。过者百无一二。所以不到古人田地。正是得少为足之过患也。饶你学人苦心一生得到此地。若被此等恶习所牵。仍是堕落生死坑中。前功尽弃。可不哀哉。如此说话。古人语中所载不少。老人略为拈出。以末法中难得真正学道之人。盖亦曾为浪子偏怜客耳。大段古人住山。不是养懒图快活。单为自己生死大事。所以走向万重寒岩。作没伎俩活计。若在此因循度日。虚丧光阴。岂不更可悲哉。虽然。用心差别。既已知之。其山中目前变幻境缘。即水流风动。猿吟鸟噪。云腾雾拥。枞从在前。更为喧杂。永嘉见道忘山之语。切须看破。老人初住五台龙门时。万丈寒岩之下。冰雪堆里如埋死人。彻骨严寒五内俱透。唯有微微一息。视从冰中出入。至此返观。觅自心一念起处了不可得。此境正是助道之缘。又大风时作。万窍怒号。日夜不休。及雪消涧流。响若奔雷。又如千军万马奔腾之状。如此杂乱境界。初最难当。因思古人有言。听水声三十年不转意根。可许入道。老人遂即发愤于独木桥上坐立。终日听水声。始则聒聒难消。久则果尔忽然寂灭。自此一切境界皆寂灭矣。所谓万境本闲。惟人自闹。此又是道人住山第一著工夫也。禅人记取。毋忽。

  五、憨山大师答朱白民
  问佛说顿教渐教。禅开顿门渐门。二教二门。是同是别。
  答。佛祖出世。本无法可说。然法本无说。何有顿渐差别。言顿渐者。特为机设。非干法也。然教有顿渐者。如毗卢遮那初成正觉。于菩提场说华严经。顿示平等法界心地法门。直示无遗。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后判教者。称为圆顿法门。此佛之顿法也。然此顿法。惟被地上一类大根众生。于中行布四十二位。是即顿之渐也。其余劣根在座。如盲如聋。绝然无分。此则法虽大。而摄机不广。所谓唯有一门。而复狭小如此。岂佛说法。独为一人哉。所以现应化身。随三根施设。说三乘法。初从渐修证。所谓教之渐也。后至棱伽法华涅槃。顿示佛性种子。是为由渐而顿也。此乃教分顿渐也。其禅一门。教中处处说。菩萨六度中有禅智二度。判教菩萨。由二度开止观二门。为修行之本。此教中用顿而渐修。是禅为顿中之渐也。其达磨之禅。乃世尊末后拈华。迦叶破颜微笑。佛乃示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遂为教外别传之旨。西域二十八传。达磨东来。六传曹溪。而下传灯所载诸祖。乃单传直指一心之禅。又非六度之禅可比。以此单示一心。更无别法。直下顿见自心。不属修证迷悟因果。特显佛未出世一著。是谓向上一路。名为顿教大乘。此禅之顿也。至若历代祖师。顿悟此心者。虽一言一句。一棒一喝之下。直捷了悟。此盖多世修习。般若根深。因缘时至。今日成熟。亦有今生参究。三二十年工夫。然后得悟。如此。虽顿亦从渐来。至如沩山云。学人但能一念了悟自心。识得自己本有。是名为悟。尚有无始无明。微细流注。即将悟的。净除现业流识。是名为修。非此外别有修也。以此观之。顿中未尝无渐也。予尝观棱伽。分顿渐四门。一顿顿。二顿渐。三渐顿。四渐渐。知此不可执一而论。虽顿悟。而不废渐修。佛祖之心。本无二也。
  问佛说诸经。俱是称性之谭。了义之旨。何谓达磨频赞棱伽云。此经是我心要。至黄梅则指金刚。余经有何差别耶。
  答。佛说诸大乘经。虽是称性了义之谭。即其建化门头。不离迷悟。性相对待。定要返妄归真。皆有和会。方显一真。至若棱伽一经。直指一心。虽有真妄。以示识藏即如来藏。不必和会。单显自觉圣智境界。但了自心现妄想无性。即是圣智。不用更转。即其修行。但直观自心流注。妄想现量。顿达自心。亦不立地位阶级。故判教者。名为顿教法门。是故达磨。以为心印。以此经示禅宗要诀。以此经难明。劣解难入。传至黄梅。则以金刚印心。其金刚乃八部般若之一。文有六百卷。唯此卷独合祖师心印。以般若乃入大乘之初门。正如棱严所说。菩萨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而般若乃佛之根本实智。正是不生灭心也。此经以无住为宗。断疑为用。以二乘妄起众生见佛见法见。种种住著。重重起疑。此经尽拔疑根。直到不疑之地。知见消亡。不立一法。遣尽住著之心。正与宗门解粘去缚手段相同。斩断意言分别。正是宗门不许拟议。不著思惟。识情干枯。透法身向上。故黄梅以此印心。良有以也。诸经都有些黏带。独此经斩截。参禅了此。则易入耳。

  六、憨山大师答湖州僧海印
  问古人已禀单传直指。复修净业而欲往生者。为是悟后。随愿起行耶。为是未悟。二行兼修耶。若兼修者。堕偷心。岐路心。工夫那得成片。如已悟。则尘尘华藏。在在莲苗。十方无不可者。何独乐西方乎。
  答。承教有言。净土有三。谓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若诸佛菩萨。与从上单传悟心诸祖。皆受自性法乐。无一不归常寂光土者。是谓惟心净土。若尘尘刹刹皆净土者。乃华藏庄严实报土耳。亦惟心所现。至若求生西方净土者。名方便有余土。乃华藏尘刹中一土耳。此是欲求往生者。论云。众生初学。惧信心难成。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即得往生。常见归依佛。故终无有退。此乃未悟而修者。即永明所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之意也。若兼修此行。如论所云。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此岂偷心。是未达念佛之旨。不知净土之意也。是知已悟者。不待求而自然往生。未悟者。亦非偷心念佛可生也。
  问参禅贵一念不生。念佛贵净念相继。兹参究念佛一门。意在妙悟。而得往生也。今念佛时。虽心佛分明。参时则二俱坐断。故参功渐胜。念佛渐微。他时焉得亦悟亦生耶。
  答。参禅。贵一念不生是已。若言念佛。贵净念相继者。此将四字佛号。放在心中。为净念耳。殊不知四字佛号。相继不断者。是名系念。非净念也。乃中下根人。专以念佛求生西方。正属方便净土一门耳。今云参究念佛。意在妙悟者。乃是以一声佛。作话头参究。所谓念佛参禅公案也。如从上诸祖。教人参话头。如庭前柏树子。麻三斤。乾矢橛。狗子无佛性。放下著须弥山等公案。随提一则。蕴在胸中。默默参究。借此塞断意根。使妄想不行。久久话头得力。忽然叻地一声。如冷灰豆爆。将无明业识窠臼。一拶百碎。是为妙悟。即参究念佛。亦如此参。但提起一声佛来。即疑审是谁。深深觑究。此佛向何处起。念的毕竟是谁。如此疑来疑去。参之又参。久久得力。忽然了悟。此为念佛审实公案。与参究话头。原无两样。毕竟要参到一念不生之地。是为净念。止观云。若心驰散。应当摄来归于正念。正念者。无念也。无念乃为净念。只是正念不昧。乃为相继。岂以声声念佛不断。为参究净念耶。此不但不知参禅。亦不知念佛矣。若参究果至净念现前。则净土不必外求。而一念即至。得上品上生者。此行所至也。
  问初祖示棱伽以印心。黄梅令读金刚而见性。乃至俱胝准提。首山法华。似参禅不碍于持诵。药山不许看经。赵州不喜念佛。乃至高峰曰。话头绵密。便是一卷不断头的经。又似禁绝诵持。而贵在单提心印。从来以参话头为主。兼持华严及念佛为课。今欲止其课。一其参。惟存愿力。未知得否。
  答。初祖黄梅。以棱伽金刚印心乃禅道初来。恐学人用心差错。故以经印正其心。不致误谬。非是以经为己解也。俱胝准提。是以咒为话头参究。亦从缘而入者。若首山法华。乃悟后聊以作佛事耳。所谓心悟转法华。非以诵经作功行也。其不许看经念佛者。正恐学人迷却自己。把作实法会耳。若参禅人未悟时。不妨持诵。乃借法力加持。以为助行。如三期忏悔。古人必不可少。若悟后诵经。则字字心光透露。尽为妙行。岂比循行数墨。春禽昼啼者耶。
  问但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古训也。今之学者。不务真修。而务机锋转语。过矣。然自知未悟。时切提撕。只因见地未明。恐是盲修瞎炼。故以师资道友闲。问答酬唱。此亦无伤乎。傥学力不通商量。必俟悟后吐语。则见地尚亏。从谁起行耶。况陶镕理性。决择是非。如三登九上。一句千山。俱在悟前耶。
  答。古时悟心之士。称为明眼人。若作家相见。如两镜相照。不拘有语无语。自然目击道存。不是定要酬酢机锋。相尚为高也。后之学者。狂妄驰骋。口舌便利。诚不足取。若是参学有疑明眼人前。真诚请益。披露本心。亦非以口舌相见。至若广参知识。只为决择此心。何妨落草盘桓。平实商量。方是本色道人。

  Ⅱ《小大乘修空及密乘大手印、大圆满、禅宗辨微》(陈健民著)

  参禅开悟法门是佛教诸法门之最精奥之法门。
  本文当分总论、分论,以阐发本题之重要含义,而令读者有佛教小、大、密三乘一贯之体系上之概念,及分别修持之各别优特之点,而能自知脚跟所在,不自虚夸,亦兀自菲薄。

  一、总论
  大小乘修空,及密乘修大手印、大圆满、禅宗,皆属解脱道。解脱道对贪道而言。此二分道虽在密乘,然大小乘修空,亦属密乘解脱道之基础。解脱道所重者在见,贪道所偏者在气。故须了解解脱道、贪道修法之差别。

  (一)当先知小、大、密三乘各种见地之不同
  1、小乘修空根据人无我见——了知补特迦罗无有自性。从此修证,得解脱四果,取偏空涅槃。
  2、大乘修空根据无生见——了知一切法无自性。用多门观察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一不异,破小乘之专执人无我,而于四谛十二四缘着为真实。又破大乘唯识宗之执着识相,而决定:心、境一切诸法,唯是无生。
  3、大手印根据俱生智见——此见亦名法身见。了知一切诸法,即此无生、俱生之明体。于此明体,保持之、坚固之、运用之、纯化之,不必别修转舍转得之各种对治,亦不用八不争多门辗转观察,一切法从其明体,本为俱生智故。
  4、大圆满根据本净见——此见亦称大圆满见。一切诸法从本清净,无有生死涅槃等分别垢染。无缚、无解、无修、无证,自生自显,任运自如。即见、即修、即行、即果,即于诸法起时,刹那自性大圆满。
  5、禅宗不立任何见,有以果德机用显露——禅宗不立文字语句,不许有肯路,不许有迟疑,不许有定功,不许有领会,直以证量授受,以证量显现体用。

  (二)次当知小、大、密乘各种修空的作风不同
  1、小乘修人无我空,重在分析。
  2、大乘修空,因同时必修六波罗蜜及四摄,故成就时间甚长,接近众生甚密,故染污缘重,易生魔障。如遇犯戒众生,与彼同饮一河之水,经云亦受染污,然在菩萨,明知如此亦甘为之。又以救赎众生,不惜生命,世世为救他人而牺牲自己,故令时间拖延。此其修空之作风本身有别于密乘也。
  3、大手印修空之作风,有教授,有传承,有灌顶,亦有次第,分四阶段以修习之。与双身法配合,则使身体化光。
  4、大圆满不立四瑜伽,极其顿超,但重在本来清净见。与脱噶配合,亦能使身体化成虹光。
  5、禅宗重在机用透彻,连本来清净见亦不用之,捧喝之下,令人立地成佛。
  如上见地、作风两者,为此五事综合地、粗浅地分辨。兹特于下列分论中,作分级地、微细地分辨。

  二、分论
  此中显密修空之分辨,小、大乘修空之分辨,大手印、大圆满之分辨,大圆满与禅宗之分辨,层层比较,高下、顿渐、半满,自然明剖彻见矣。

  (一)显教修空与密教修空之分辨
  治学有两重功夫,皆不可少。首当会通,了知各各之同相、总相。譬如五事中,皆以空性为唯一条件。小乘修空。其空性之性质,非不同于大乘;密乘中三种修空,亦非别有一空性之性质。故宗喀巴祖师竟敢言小大乘之差别在福,不在修空性。然彼只知会通,故次当明辨。经过博学、审问、慎思,然后有才能智力去明辨之;明辨有素,切知各别之异相、别相,乃能把握其特优之点,身体力行之,故终之以笃行。是故在笃行之先,必须过一番明辨功夫,才知自己之足跟,究竟能够点在何等田地,方不自欺,方不自夸,方不自馁。
  显教修空,是依戒、定、慧通常进程,可谓因乘修空;依八不、四句,如理推究之。故其为其期甚久,为力甚多,为效甚微。密乘修空,有灌顶及果位方便,故称果乘。由上师成就果位之功德,施以果位之灌顶,传以佛在果位证取空性时之最大经验、最近证量、最快方便,使弟子立地得见明体,而且趋大印。则空性不属理论而属证德,是以快捷。有如火箭、雷达、飞机,此其大别者一。
  显教修空,而同时在缘起上修六度、四摄,与空性配合;试试错错,不必丝丝入扣,针针见血。菩萨牺牲生命多历年劫,以能先度他人为主旨。密教修空,同时在缘起果位实德上,有各种手印、咒语、方法、观想。凡佛在证果时所有经验,皆在密乘中传授,因显教所未曾闻,所未曾见,所未曾行者,不一而足;故于缘起上,密教尤快于显教者万万倍。且显教所有特点,实已作为密教之基础。但有修显而不修密者,绝无修密而不先修显者,此其大别二。

  (二)小乘修空与大乘修空之分辨
  1、小乘修空重分析,大乘修空重当体。小乘因重分析,分至极微不可破,于是极微之执犹存。又有二语为小乘惯用者:“外境极微无方分,能持心亦刹那无分。”于是内外皆不可破。在时间上,则唯许过去、未来为空,而现前之时间为实有。大乘则一切法当体全空,三世皆不可得。其空性不待分析方空,其自性从本以来为空性。故曰:“一切有为法,本来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真实义”。不待分析,当体本空。小乘所举瓶碎则瓶空,心所执此瓶相亦空,此种分析之空,大乘不取。
  2、小乘因配四谛之苦、集,而欲借空性之观,以逃避有苦;或配无明系统之十二因缘,而修逆行之灭谛,亦必借空性以灭之。此为一种消极空性之修法。故《俱舍论》及马鸣(小乘)所造《净化论》,所引佛圣教量修空各喻,如牛、婴、火等,皆有逃避之辞。如云:“某家见牛在途,误为已有,其后发现此牛实官家所放,非实我牛,急将牛放释,而自逃避,恐被官家擒去。”比喻我法本空,今执无我,必被人擒。此盖与苦果二谛配合,谓无明我执,实为苦本,故必除此我执,以免苦集。然大乘修空,重在空性同体,而配合无我利他,以发起同体大悲、无缘无悲。于是行六度,以三轮皆空;用四摄,而小我自灭,故有积极之修法。
  3、小乘依业感缘起而配合空性,重在守戒。大乘用真如缘起,而出生如华严宗所提倡之缘起实德十种玄门,由是积集福慧资粮而圆满菩提;故所证者为大乘涅槃,而非小乘罗汉四果可以比拟。按缘起与性空,一而二、二而一者,未有修性空而不修缘起者。
  亦未修缘起而不修空性者;惟其修空性有差别,是以修缘起亦有差别。

  (三)大中道修空与大手印修空之分辨
  大中道一名词,见诸贡师主译《祝拔宗大手印解析》文中,彼中云:“大中道为因,大手印为道,大圆满为果。”其所谓大,盖配合下二者而言,实则即指般若乘之中道也。然就此因、道、果三字,已有极强烈之比较观矣。显教属因乘,密教属果乘,已见显密修空之分析中,不必再赘。然以祝拔宗等大手印书,每每以显混密,故不得不详为指出。
  1、般若乘大中道依八不、四句、十八空、八喻等方法修习。由理推究,即境作观。大手印以显教修空作基础,进而取得如法灌顶,而依加持力得见明体;由此起修,故为果位修持,功德大异。
  2、般若乘必杂修四摄、六度,方与所发菩提心,令他先成佛,我后成佛主旨相合。金刚乘则重彻底出离,闭关专修,发“为度众生愿成佛”之心,务令剋期证得,究竟利他。故不杂修治病、同事等染污因缘。具详《苏悉地经》,以九断修空,十分严格,故能取证。
  3、般若乘依渐次次第,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此属通途。及其修止,亦必先修止,后修观,最后止观双运。金刚乘之大手印,得见明体,方可起修。明体之中,止观本来双运,明即为观,体即为止;故在初修专一瑜伽时,已属止观双运矣。《祝拔宗大手印》以专一瑜伽为止,离戏瑜伽为观,实属大错。依拙见:专一者,谓专心住于大手印之明体上,此中并无能修之止,及所修之境。明体自生自住于其本体上,故为果位修空之法。离戏者,虽执着明体之戏论,而非离空性观察寻伺上之戏论。
  4、依止、观双运起修,则属直径式之进行,前后相续进行故。依明体起修之大手印,是圆周进行。每一瑜伽是一圆周。初依明体时,即具有法身见等流因,其后每一瑜伽,依次实现。初于空性法身之范围无可增加,特于空性法身之内有智力光明,逐渐增进,乃至成就真正法色二身无分之佛位。其明体之体,即法身;其明体之明,所起缘起智光,即色身。显教中道修空,修一分,证一分。故菩萨初地,不知二地境界。通常所谓断一分烦恼,证一分法身。故其因乘路运,不可与密宗金刚乘大手印道相比拟。如乘汽车,各站各地明显经历,此属显教;如乘喷气式飞机,则鸟瞰大地,一目了然,不劳各站仔细留恋观览也。
  5、又密教所采之喻与显教者“能喻”虽相同,如大手印一味瑜伽所引水波、水冰、睡梦等喻,虽亦见诸般若经中,然其“所喻”则大有别。《祝拔宗大手印》及红教无垢光尊者之《虚幻休息法》未曾指明,致令黄教批评。拙书《大手印教授抉微》则已指明。其“所喻”者,在道即指空性而已,实为纯理的;而《祝拔宗大手印》之“所喻”,则指明体与妙用,实为证量的,而非惟纯理的。所谓水波者,水指明体,而波指一味之妙用。
  6、大手印之无修,指在光明空性缘起妙用上之无修垢。中道亦称无修,指在空性上之无修,指在断烦恼证菩提上之无学位。其证德必接近成佛之位,极难达到。大手印由灌顶力、加持力、法身果位实德之力,直接加持,其无修之位较易接近。无修之理论相同,无修之内容大异。若配三灌之空乐不二而进入无修,则果证大乐智慧身佛,根本为中道之显教所未曾闻,所未曾证。
  7、般若乘修空性,配合三轮体空之四摄六度修,既将修时展缓,不依令他先我成佛之愿力无尽,更无意乐将成佛之期缩短。反之,金刚乘修空性,除免于上述之迟缓原因不计外,又有其他加速方便,为般若乘所绝无者。如大手印之四灌,有初灌、二灌之加速果位方便,不惟具足般若乘修空依心方便,亦且加上金刚乘果位依气方便。如专论解脱道,亦必经初二灌之各种方便乃直修大手印;如兼及贪道,则更有第三灌之阴阳二气之方便,加速之力更强。大手印虽属解脱道之一,然第四灌者,原本第三灌出生,则贪道亦非无大手印也。特诸大手印加行中,方可列入初、二、三灌等法,不可如各译本中,直以修气为大手印正行,此点拙著《大手印教授抉微》已详述矣。
  8、般若乘真如缘起,虽不如唯识宗之赖耶缘起,偏重在心,而真如之理虽不限于心,然而真如妙心等词,在在皆与心配合而言。窃尝解此种心字,但指真如之精华,非专为心灵之心,而自别于他物也。真如缘起,本指万法,非一指心法。色法心法,皆包括在内。是以在般若乘中观理论上,非别色法而专指心法,乃心法、色法兼具。余所谓“三界唯缘,万缘唯空”,以显然别于唯识家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然而在实修上,并无建立五大气修法。大手印虽属解脱道,亦未必修五大气法。然其阶次,在初灌、二灌,或经三灌,或不经三灌,总有修气之加行。全其哲理,明明属金刚乘而金刚乘则明明标举六大常瑜伽,亦称六大缘起。故大手印在正行中虽不修气,在加行中,早有修气之基础。加以大手印定力加被,开中脉,融五气,化五光,亦果上必有之事,非般若乘所可乐受也。

  (四)大手印与大圆满修空之分辨
  大手印、大圆满二法,皆属无上瑜伽修空果位方便。在传承上言,大圆满出自红教库藏之法,黄教认为非真正印度之传承,而否认之。大手印在黄教虽不轻易谈及,然非不承认。库藏之法,非全不可信,亦非全然可靠,因后世伪造者,亦复有之。然吾人可以理观察,依法推究,其真正之法宝,固自不同。本文非专论库藏之真价值,特因大圆满本身,属红教库藏之法,不可不略论及。作者欲令读者对于大圆满能生信心,故先为介绍如此。至其优于大手印处,观贡师所云:“大手印属道,大圆满属果”。可以想见大概矣。
  1、大手印立四瑜伽渐次修习,大圆满则不立四瑜伽,顿然直证,实有渐顿之别。前面总论,分别各种见,已曾介绍大手印属法身或俱生智见,仍有因果上之分别。法身、俱生智皆属果位,故必假修证,然后证得。大圆满属本来清净,因果无分,当体圆满;因上本不缚,果上不用解。时间取现前即空,不用期待;空间取当体,不用简择。即见、即修、即行、即果,不历阶级,不标次第,但当单提此见,须臾不离。是以刚波巴大师曰:“若谓我修,我何修?谓我未修,何尝乱?”功夫不可自欺也,惟大智人能之。诸大圆满教授中,如无垢光之《禅定休息法》、《虚幻休息法》等,虽名曰大圆满,而实多属显教及大手印而已。拙作《连师大圆满教授勾提》一文,则直指大圆满精华所在,读者可以参考。
  2、大手印依三灌道身化虹光;大圆满不依三灌道,不用实体明妃,有脱噶方法使身化虹光。前者较难较险:明妃不易得,故难;得之不易融点化光,故险。后者脱噶初期,利用日月外光,渐次引入自体,开发自性虹光,较易较稳。较易者,普天之下,谁不戴日月光明?较稳者,纵不能使自体化光,亦不致堕入金刚地狱也。又大手印行人如系专喜解脱道,而鄙视三灌贪道者,其证得第四灌之明空光明大手印,较为难得。大圆满除普通之脱噶法外,别有七日成佛之最高方便,尤为殊胜。
  3、大手印之前行中,缘起观念亦略不同。大手印二灌或三灌,皆从六大缘起中简化、净化,升华至心气无二。其建立智慧身或幻化身,与大手印之光明双运者,乃此心气无二之微细智身也。至若大圆满之缘起观念,虽不离五大气、五大智、五大光、五大金刚链,亦不离心气无二之前行。然而五大与五智,从本和合圆满,不必分修五智五大;心与气亦从本以来圆满清净,不用先修心次修气,次修心气无二。故其脱噶之五光,无非五大、五智之显现。然此五光中,不能加以分析何者为五智,何者为五大也。其脱噶乃建立于彻却上,而彻却之本来清净见,亦透过五大、五脉、五智、五光,无一而非本来清净,无一而非本来圆满。此点当细心辨,然后方得修脱噶之真精神。

  (五)大圆满与禅宗修空之分辨
  禅宗预先介绍者有两点:其一,汉地禅宗、密宗分别而言,此殊不合。按小、大、密三乘,为佛说法之完整体系,不可紊乱。密宗属金刚乘或称密乘,而禅宗则与西藏密乘之大圆满同一法系,故当属密宗,而不属与密宗对立之显教各宗。其理由有三:第一,西藏典籍中必有禅宗宗风流露其中,故诺那先师称禅宗为大密宗。按大圆满在红教亦称大圆满次第,即驾于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之上。今所谓大密宗,盖指与大圆满次第相同也。第二,所谓密者,必有其密之内容。大圆满固有法性秘密,而禅宗之机用,其法性秘密,尤不可捉摸想象。第三,达摩祖师为西藏密宗古萨里派之祖师,在汉地,则只知其为禅宗之祖师。其在西藏所传大圆满法,完全与在汉地所传禅宗相同,是故禅宗必属密宗法系。
  其二介绍者,禅宗之分类,太虚老和尚曾标举为四:一曰明心如来禅;二曰超佛祖师禅;三曰超祖五家禅;四曰宋、元、明、清禅。惟本人则以为太虚老和尚此种分类不甚妥当。盖宋、元、明、清以时代言,前三类则以性质分,不可用两种分类标准分述同一法系。标准统一,实为分类学或图书馆之所忌。因此,本人依据祖师各种悬记而分为:(一)圣教如来禅;(二)直指祖师禅;(三)机用儿孙禅;(四)口头河沙禅。如此上二字表作风,下三字表人格。河沙虽物而非人,然如恒河沙数,可以喻佛,亦可以喻禅和也。儿孙河沙二者皆属悬记中语,如“要假儿孙脚下行”,如“法周沙界”。前者即指禅宗精英所在;后者即指后世妇人孺子皆可口头说禅。在昔时或猜为赞叹禅宗传播广大之辞,吾等后人今日观之,盖知为禅宗流弊,而含有讥讽之意,非谓真正之禅宗,能如儿孙禅之精英,河沙世界一切有情皆能胜任也。根据加上两种介绍,本文禅宗与大圆满之比较者,一则可明即属同一密宗系统而比较之;二者所比较者,专指机用儿孙禅,而不指余三类也。若就祖师禅而言,仅可比大手印;如来禅而言,仅可比大中道:唯机用儿孙禅,方可比大圆满,而恢恢其有余也。
  1、大圆满有表示传承、口耳传承、心印传承。现在通行之表示传承,必用水晶或圆镜以作表示而传授之,皆有预先传下之正式仪轨可守。禅宗则脱却如此固定之仪轨仪式,以大机大用出之。其为师者,必以证德传之;其为弟子者,亦必以证德受之,无有一定之表示物。是故上师如未证得,不足以授弟子;而弟子当时如未证得,亦不能得此大法。然大圆满因有一定仪轨,上师如有传承而无证得,仍可依文宣科传下去。
  2、大圆满诸祖师中亦非全无大机大用。如谛洛巴以石击那洛巴之阳具,而令直证初地;毕哇巴于受亥母灌顶次,跳舞歌唱直证第六地,皆为藏中口碑载道之史实。然而如禅宗之儿孙禅和诸大家,机用特出,啐啄同时,师徒轨范,不一而足,不止一时一人一事,公案中迭出不穷,成为不可思议之功德,其多过大圆满祖师之史实,何止百千倍?譬如鸟窠吹毛一案,毛何物?吹何易!然令其弟子立地证悟,此种机用,非大成就之上师,大恭敬之弟子,所不能及。其他如石巩张弓、俱祗指、打地、义颈、斩蛇、筑胁、举拳、哭天、破灶、毁锅、虚气、推床、敲竹、覩影、形形色色,离奇而又平实,平实而又离奇,禅书之中可谓天花乱坠,不可捉摸矣。有佛史以来,无论西天东土,曷有琳琅满目如此之奇观哉!
  3、大圆满得传承而修习彻却、脱噶,固比比皆是,然而禅宗如未正式开悟,不许有闻思上之盲修。所谓“不破初关不闭关,不破重关不住山”。往往十年八年到处参访,而不能开悟。而一经开悟者,单提正令,一生受用不尽。神通变化,如隐峰倒立,普化飞升。成就者蝉联簪组,大有可观。有唐一代,无分男女老少缁素,得了生脱死者为数甚众,其作风之高,成就之众,大圆满所不能及也。

  三、结论
  扼要总结密宗三大修空法门者:大手印要了知无修瑜伽之理趣,然后方可与大圆满的本来清净见相同,此其一。大圆满本来清净见,要在证量上显现才称禅宗之入手处,此其二。大手印要彻见明体才算入手,不得明体,纵有传承法本及试修,亦等于般若乘之修空性。大圆满必亲证大彻却本来清净见。亲证此见,与徒知本来清净之理论,大不相同。若徒了知大圆满之理,而未现量得见,不能起修,不算大圆满。禅宗则要能现量开悟,真实证得,确知有教外别传。法身说法,确能亲见本来面目,然后方可单提正令,无手行拳,触目菩提,否则口头滑过,终是自欺也,此其三。
  最后以极简单形容词,决定小大乘及密三种修空法门者:小大乘同为“修空”,小乘配四谛修空,大乘配六度修空,其为修也固较难,此其一。大手印为“能”空,盖有明体之能,然后以此能空,套上所空便是。故较小大乘为直捷,然较大圆满为渐,此其二。大圆满为“本”空,本空则较能空为顿。窃尝以针头针尾,比大手印、大圆满。拙诗曰:“针头针尾两争功,只为同将一线通;头自能穿尾自行,能空苦过本来空,”此其三。禅宗则为“证”空,最初开悟,已属证量;非证量物,皆为禅宗所唾弃。故在五事中,禅宗独高。因作偈赞之,以为本文之吉祥结束,此其四。
  大乘根器子孙禅,
  六祖而还五叶前。
  亘古寥寥真毒辣,
  谁堪筑胁报吾拳。

  【代跋语】

  大慧禅师示清净居士(李堤举献臣):
  佛言: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佛境界非是外境界有相佛,乃自觉圣智之境界也。决欲知此境界,不假庄严修证而得。当净意根下,无始时来客尘烦恼之染。如虚空之宽旷,远离意识中诸取,虚伪不实妄想亦如虚空。则此无功用妙心,所向自然无滞碍矣。
  佛又言:不应于一法一事一身一国土一众生见于如来,应遍于一切处见于如来。佛者,觉义谓于一切处,常遍觉故。所谓遍见者,见自己本源自性天真佛,无一时一处一法一事一身一国土一众生界中而不遍故也。众生迷此,而轮转三界,受种种苦。诸佛悟此,而超诸有海,受殊胜妙乐。然苦乐皆无实体,但迷悟差别,而苦乐异途耳。故杜顺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众生现时法身不现是也。担荷此段大事因缘,须是有决定志。若半信半疑,则没交涉矣。古德云:“学道如钻火,逢烟且莫休。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欲知到头处,自境界、他境界一如是也。
  既学此道,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着起一恶念,当急着精彩,拽转头来。若一向随他去,相续不断,非独障道,亦谓之无智慧人。昔沩山问懒安:“汝十二时中,当何所务?”安云:“牧牛。”山云:“汝作么生牧?”安云:“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山云:“子真牧牛也。”学道人制恶念,当如懒安之牧牛,则久久自纯熟矣。
  他弓莫把,他马莫骑,他人之事莫知。此虽常言,亦可为入道之资粮。但常自检察,从旦至暮,有甚利人自利之事。稍觉偏枯,当须自警,不可忽也。
  昔道林禅师,居秦望山长松之上,时人谓之鸟窠和尚。白居易侍郎镇钱塘,特入山谒之。乃问:“禅师坐处甚危险?”师曰:“老僧有甚危险?侍郎险尤甚。”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遂作礼而去。今欲省心力,莫管他三岁孩儿道得道不得,八十老人行得行不得,但诸恶莫作,便了此语。信也着,不信也着,请思之。
  世人现行无明,矫而为善。善虽未至,岂不胜寡廉鲜耻托善而为恶者?教中谓之“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苟能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矣。尘劫来事,只在如今。如今会得,尘劫来事即时瓦解冰销。如今不会,更经尘劫,亦只如是。如是之法,亘古恒然,未尝移易一丝毫许。
  此事许聪明灵利汉担荷。若使聪明灵利则无担荷分,聪明灵利者虽易入,而难保任。盖入处不甚深,而力弱故也。聪明灵利者,才闻善知识说着个中事,便眼目定动,早将心意识领解了也。似此者自作障碍,永劫无有悟时。外鬼作殃犹可治,此乃家亲作祟,不可禳祷也。永嘉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兹心意识。”此之谓也。
  士人博览群书,本以资益性识。而返以记持古人言语,蕴在胸中,作事业资谈柄。殊不知,圣人设教之意,所谓“终日数他宝,自无半钱分”。看读佛教亦然。当须见月亡指,不可依语生解。古德云:“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有志之士,读书看教能如是,方体圣人之意少分也。
  昔李文和都尉,参石门慈照聪禅师。悟临济宗旨有一偈曰:“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妙哉斯言!可以为光明种子发机之助也。
  世间尘劳之事,如钩锁连环相续不断。得省处便省,为无始时来习得熟。若不力与之争,日久月深,不知不觉入得头深。腊月三十日,卒著手脚不办,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便从如今作事处,莫教颠错。如今作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古德有言:“寻牛须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所谓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谓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著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染污,亦不住在无染污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且非口头说底无心。若未得真无心,只据说底,与默照邪禅,何以异哉?
  佛是众生药,众生病除药亦无用。或病去药存,入佛境界,而不能入魔境界。其病与众生未除之病等。病瘥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段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耳。
  归宗斩蛇,南泉斩猫儿。学语之流,多谓之当机妙用,亦谓之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殊不知,总不是这般道理。具超方眼,举起便知落处。若大法不明,打瓦钻龟,何时是了?
  欲空万法,先净自心。自心清净,诸缘息矣。诸缘既息,体用皆如。体即自心清净之本源,用即自心变化之妙用。入净入秽,无所染著。若大海之无风,如太虚之云散。得到如是田地,方可谓之学佛人。未得如是,请快著精彩。
  近日丛林,以古人奇言妙语问答。为差别因缘狐媚学者。殊不本其实。诸佛说法,唯恐人不会。纵有隐覆之说,则旁引譬喻,令众生悟入而已。如僧问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于此悟入,又有何差别。于此不悟,即此即心是佛,便是差别因缘。
  凡看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心未明了,觉得迷闷没滋味,如咬铁橛相似时。正好着力,第一不得放舍,乃是意识不行,思想不到,绝分别、灭理路处。寻常可以说得道理,分别得行处,尽是情识边事,往往多认贼为子。不可不知也。
  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佛忏悔,晚间纵口业骂詈人,次日依前礼佛忏悔。卒岁穷年,以为日课。此乃愚之甚也。殊不知,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谓之断相续心,一断永不复续,一忏永不复造。此吾佛忏悔之意。学道之士,不可不知也。
  学道人,十二时中心意识常要寂静。无事亦须静坐,令心不放逸,身不动摇。久久习熟,自然身心宁怗,于道有趣向分,寂静波罗蜜,定众生散乱妄觉耳。若执寂静处便为究竟,则被默照邪禅之所摄持矣。
  赵州和尚云:“老僧十二时中,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余无杂用心处。”此是这老和尚真实行履处,不用作佛法禅道会。
  善恶皆从自心起。且道:“离却举足动步思量分别外。唤甚么作自心?自心却从甚么处起?”若识得自心起处,无边业障一时清净,种种殊胜不求而自至矣。
  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知得来去处,方名学佛人。知生死底是阿谁?受生死底复是阿谁?不知来去处底又是阿谁?忽然知得来去处底,又是阿谁?看此话眼眨眨地理会不得,肚里七上八下,方寸中如顿却一团火相似底,又是阿谁?若要识,但向理会不得处识取。若便识得,方知生死决定不相干涉。
  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工夫,常自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或喜或怒,或静或闹,皆是检点时节。
  赵州“狗子无佛性”话,喜怒静闹处,亦须提撕。第一不得用意等悟。若用意等悟,则自谓我即今迷。执迷待悟,纵经尘劫。亦不能得悟。但举话头时,略抖擞精神看,是个甚么道理?
  赵州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佛字尚不喜闻,想无闲工夫管闲事。逐日波波地,检点他人也。
  古人提持此事,或就理或就事,或据时节,或向上提持,俱无定准。教中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是也。献臣道友在富贵中,不为富贵所迷。知有此一段大事因缘,决定透脱生死。予得谴来衡阳,与之相聚,首尾四年,只同一日。守官政事不苟简。凡百从宽,廉谨重厚,未尝谈人过恶,此真佛菩萨所行之行也。因以此轴求指示。故书此二十六段赐之,亦以其纯诚向道甚力故,欲赞成之。庶几依此做工夫,将来发明大事,如杨大年张无尽诸大老,作吾家内外护菩萨,则予之言不虚发耳。

  【“续貂”——不得已之补遗】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编辑毕。油然生二心态:一者欣慰,二者愧疚。欣慰者,历筚路蓝缕,分纲立目之艰辛,终将诸禅德之嘉言懿行,编辑成一本符合现代著作要求——条分缕析的,供禅宗佛子修习参学之读物。愧疚者,对前贤之珠玉论述,虽竭力啄精统合,赑屃条陈,刚繁缀简,仍未能使人对开悟的实质与标定一目了然,且有开悟之“证验”定格不一,显有矛盾者,如“机锋峻拔”多是开悟后呈现之指征,但有悟前已“机锋纵横”;又如“一念不生”之孤迥状态,有谓开悟之征者,有属尘劳暂息者;禅修达“有所省”、“有所入”后,被某师印证开悟,后被他禅师否定为“未在”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所以致此,有以下五因:

  其一,古之禅师已彻证者,皆要人自悟,而不予说破,禅和开悟后亦多讲“不贵师德性,贵师不说破”,因此悟境见地与悟之标准无从谈起。
  其二,宋朝后,虽有“后学初机,得明明说破”之主张,但对开悟时之景象、状态,阐述仍欠周详。这有两方面的缘因。一)是开悟时感受(体认)到的状态,是“说其有,不说世间之有,说其无,不说世间之无”的特殊内容,无名实相符之语言可正面表达,多以“圆陀陀,光烁烁,净裸裸,赤洒洒”难以规范其内涵之言词称述,致使未悟之人可随己意作解。此中道家修丹之士,把结大丹时的“神入气中,气包神外”之景象,称作“圆陀陀,光烁烁”,谓为“见性”之征,无需为辨;而禅修者有以“六根缘影”、“尘劳暂歇”为开悟者,未必皆属故意为谬。二)开悟景象乃对真如心体本然状态突然呈现之直觉体认,无法感知、分辨其过程与状态,不得已用“叻”、“啐地断”、“嚗地折”等常人无法揣摩的语句,表述其神秘性地来临。禅宗所谓“不立文字”之真谛,当系指此而言,而非指禅修之理法与修为。禅宗之著作远较他宗为多——仅《禅宗全书》就一百余卷,即其证明。
  其三,禅宗历“一花五叶”后,其“直指心源,见性成佛”之顿悟宗风难以维继,话头禅与默照禅应运而出,然而两家之入门功夫势若冰炭:一主话头紧紧提撕,不得间断,所谓“暂时失念云埋日”也,属赵州“担取去”的修法。一主休歇,不起一念,观照生前或空劫前之本来面目,有“瞥尔生心蛾掩灯”之戒,属赵州“放下着”之修法。至明朝后期,曹洞宗亦主“看话头”,认为看话头就是观心,是对心的直接体认,与临济宗的参话头经由开悟认知真心过程迥异,其开悟历程各具特色,这增加了认知开悟的难度。
  其四,禅师未臻善知识水平。在禅宗盛行之晚唐,黄檗禅师就不无感慨地说:“大唐国里无禅师。……不是无禅,而是无师。”对于具备善知识水平的禅师,洞山守初宗慧禅师说:“举唱宗乘。阐扬大教。须得法眼精明。方能鉴辩缁素。切缘真妄一源。水乳同器。到此难分。洞山寻常以心中眼。观身外相。观之又观。乃辨真伪。夫善知识者。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方名善知识。即今天下。那个是真善知识。诸德参得几个善知识来也。”此即临济义玄禅师之“三要印开朱点窄,未经拟议主宾分”之境界。大慧宗杲禅师亦曾说:“汝但专意参究,如有所得,不待开口,我已识之。”本书所录诸禅师之开悟印证,多具此境界,如圜悟对大慧禅师之“净景”认知,大慧对道谦、荐福悟本禅师的印证,都是一见便知,不待征询。这里再举一例,更加殊胜:
  云门山朗上座
  自幼肄业讲肆。闻僧问云门。如何是透法身句。门曰北斗里藏身。师罔测微旨。遂造云门。门才见。便把住曰。道道。师拟议。门托开。乃示颂曰。云门耸峻白云低。水急游鱼不敢栖。入户已知来见解。何劳再举轹中泥。师因斯大悟。
  由是而知,若非真善知识,仅从征询(包括机锋转语)中印证,则难免错印之虞。须知真善知识之印证认知过程,与具“他心通”者不可同日语。“他心通”之认知是对意念活动的感知。印证悟境之认知是对真心本然状态的认知。本书所录南阳慧忠之试大耳三藏之他心通,第三次大耳三藏测不出者,盖因南阳慧忠国师“住在心体”之故也。
  其五,修学者,未受真师之教,或被“盲师”误导,不知开悟之真境界,未得谓得,或得少为足。如是者,自修则误己,诲人则害人,可不慎哉!
  以上诸弊,由来已久。古禅德多有救弊之言行,由于未能清除“不立文字”之误区,禅修证悟之理法、行、证之正知正见被掩而不彰,使禅修者难窥其真面目。(近代尤其如此!)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一书,虽然将开悟之指征,集多家论述之精义于五项内容中,然前贤囿于“不以实法与人”、“不谈(开悟)见地”之理念,不可能对开悟根本指征、标准,做出明确界定。加之该书除章节、条目之名称系笔者拙见外,全书正文中未掺入编者一言半语(旨在使读者了解禅修之原貌),前述之憾事,缘此。

  (一)准开悟历程的自我感受
  在禅宗文献中,对这一阶段的内在感受都是记叙于悟前(或假开悟)的经历中,如黄庭坚之初在晦堂处,由“迷闷不已”至“释然”,被认为开悟,经死心禅师之逼拶,至真悟后,始知过去“长如醉梦,依稀在光影中”。东明海舟普慈禅师的“但要人知痛痒的是实义,是妙心,言说尽属皮毛”;黄莲东岩禅师之“胸中便脱然,得个安乐处”而介和尚谓之歧路耳;蒙山禅师所述之“第二程节”之“如澄秋野水,如古庙里香炉相似,寂寂惺惺……亦不知有幻身在人间,但见个话头,绵绵不绝”,第三程节之“话头现前,如透水月华在滩浪中,活泼泼,触不散,荡不失,中寂不摇,外撼不动矣”等等等等。《辑要》所录开悟案例中,多有此类文字,其异于开悟历程者,对自性虚通之清静本体,尚未能清晰得见,而是“依稀恍惚有得”。南院慧颙传中有如下记载:
  上堂云。诸方只具啐啄同时眼。不具啐啄同时用。僧便问。如何是啐啄同时用。师曰。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时失。曰此犹未是某甲问处。师曰。汝问处作幺生。僧云失。师便打。其僧不肯。后于云门会下。闻二僧举此话。一僧曰。当时南院棒折那。其僧忽契悟。遂奔回省觐。师已圆寂。乃谒风穴。穴一见便问。上座莫是当时问先师啐啄同时话底么。僧曰是。穴曰。汝当时作么生会。曰某甲当时如在灯影里行相似。穴曰。汝会也。
  在此阶段中,禅修之内在感受多有云门文偃禅师说的“光不透脱有两种病,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又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

  下面再举开悟典型范例四则如下:
  1、雪岩禅师案中之“于返观处这一念子当下冰冷,直是澄澄湛湛,不动不摇,坐一日,只如弹指顷,都不闻钟鼓之声,过了午斋,放静都不知得”、“忽见身心俱忘,但见目前一片银山铁壁相似,自此行也如是,坐也如是,清清三昼夜,两眼不交睫。”
  2、蒙山异禅师:“提个无字、回光自看。未久之间、脏腑三四回动、只不管他。良久、眼皮不动。又良久、不见有身、只话头不绝。至晚方起、病退一半。复坐至三更四点,诸病尽退,身心轻安。”“过二三夜、日夜皆倦、脚下浮逼逼地。忽然眼前如黑云开、自身如新浴出。一般清快。心下疑团愈盛、不著用力、绵绵现前。一切声色、五欲八风、皆入不得。清净如银盆盛雪相似,又如秋空气肃相似。”
  3、高峰原妙禅师:“废寝忘餐。东西不辨。昼夜不分。开单展钵。屙屎放尿。至于一动一静。一语一默。总只是个“一归何处”。更无丝毫异念。亦要起丝毫异念了不可得。正如钉钉胶粘。撼摇不动。虽在稠人广众中。如无一人相似。从朝至暮。从暮至朝。澄澄湛湛。卓卓巍巍。纯清绝点。一念万年。境寂人忘。如痴如兀。”
  4、天真毒峰本善禅师:“自此以来话头自然省力,时中觉得胸次中空荡荡地,正如发船开岸至大海洋相似,无挂无碍,忽尔前尘熟境现前之时,即觉了不可得,……一坐便有静相现前,话头绵绵密密不见间断,鼻息微细不见出入,身心轻清,脊梁挺直,目不交睫,只是憎喧爱静,到处只要寻闲静处住。”

  (二)准开悟历程之外在表现
  凡未经叻地一下,认知清净心体者,不管有什么样的奇异外在表现,均属准开悟历程之内容。下面举几个案例以概其要:
  1、大慧宗杲禅师:
  “既谒宣州明寂珵禅师。请益雪窦拈古颂古。珵不假一言。令自见自说。师辄洞达微旨。珵叹曰。杲必再来人也。过郢州大阳。见元首座。洞山微和尚。坚首座。师周旋三公会下甚久。尽得曹洞宗旨。……遍历诸方,尝至奉圣初和尚处。值初上堂,师出问。承和尚有言。金莲从地涌。宝盖自天垂。为是神通妙用。为是法尔如然。初曰。金莲从地涌。宝盖自天垂。师曰。鸾凤不栖荆棘树。燕雏犹恋旧时窠。初曰。三年不相见。便有许多般。师曰。只如适来僧道。昔日世尊今朝和尚。又作么生。初便喝。师曰。这一喝。未有主在。初回头取拄杖稍迟。师曰。掣电之机。徒劳伫思。拍手一下归众。已而参心印珣公。珣令至宝峰。依湛堂准公。师始至。机辩纵横。……一日堂问曰。杲上座。我这里禅。你一时理会得。教你说也说得。教你做拈古颂古小参普说。你也做得。只是有一事未在。你还知么。对曰。什么事。堂曰。你只欠这一解在。叻。若你不得这一解。我方丈里。与你说时便有禅。才出方丈便无了。惺惺思量时便有禅。才睡著便无了。若如此。如何敌得生死。对曰。正是某甲疑处。湛堂疾亟。师问曰。倘和尚不复起。某甲依谁可了此大事。堂曰。有个勤巴子。我虽不识渠。然汝必依之。可了汝事。”
  2、看白云端禅师传中有五祖演和尚悟由内容
  “云曰。有数禅客。自庐山来。皆有悟入处。教伊说亦说得有来由。举因缘问伊亦明得。教伊下语亦下得。只是未在。师于是大疑。私自计曰。既悟了。说亦说得。明亦明得。如何却未在。遂参究累日。忽然省悟。从前宝惜。一时放下。走见白云。云为手舞足蹈。师亦一笑而已。”






Copyright © 2020·直指堂 出品 ZenMo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