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双击自动滚屏
日本临济宗基础知识
【何为禅】
宗 旨
历 史
经 典
节日活动
禅语用语
什么是“禅”?“禅宗”主张坐禅,其宗旨是什么?什么是“临济”?什么是“黄檗”?
【宗旨】
禅宗亦称佛心宗、达摩宗,在中国兴起发展后又传入日本的佛教一宗。传入日本的禅宗有临济宗
、黄檗宗和曹洞宗。运营本网站的宗门即其中的临济宗和黄檗宗流派。
从继承释迦牟尼真宗正教(正法)的达摩大师(始祖)、临济禅师(临济开山祖师)、隐元禅师(黄檗开山祖师)、将禅传到日本的祖师以及日本临济禅中兴之祖白隐禅师至今,如“一器之物倾入另一器”毫无遗余地传入日本的一流正法作为教义,通过坐禅、公案、读经、作务等修行,感悟我们本来所具有的庄严、纯粹的人性(佛性),这就是临济宗、黄檗宗的宗旨。
宗祖临济禅师曾云:“赤肉团上有一位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前出入,未证据者看看。”临济宗的宗旨就是感悟人人本具的这一“无位真人”。临济禅师的言行录以《临济录》流传,被称为语录之王。
佛心宗
之所以称为佛心宗,是因为禅宗的根本宗旨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起源就是著名的世尊“拈花微笑”之典故。
昔日,佛陀(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召集八万弟子。
大梵天王向佛陀献上了一枝金波罗花,佛陀即拈花示众,但弟子均不解其意,唯有摩诃迦叶尊者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佛陀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嘱摩诃迦叶”(我将佛心传于摩诃迦叶),便将正法传授给了摩诃迦叶。
据说这就是禅宗师资传承(由师父直接向弟子传授正法)的开始。临济宗将佛陀尊称为“大恩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达摩宗
达摩宗来自释迦之后的第28代祖师、菩提达摩大师 的名字。达摩大师从印度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修习坐禅,提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被尊为禅宗初祖。达摩大师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意思就是不依赖文字、经典由师父直接将佛心(正法)传授给弟子。也就是说,达摩大师的正法可追溯到释迦世尊,达摩大师的正法和释迦的正法是相同的。
【历史】
达摩以百折不挠而闻名。达摩就是禅宗鼻祖,其流派至今源远流长。
历史(从释迦到达摩)
释迦正法由第28代的达摩大师继承,达摩大师之后出现第6代祖师是慧能大鉴 禅师(638~713),一般称六祖慧能禅师。慧能禅师之后历经三代,出现了百丈怀海
禅师(749~814),他编写的《百丈清规》,制定了禅宗的规则,使唐代以来的禅宗丛林(寺院)形态得以完善。我们经常听到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是百丈禅师留下的。
五家七宗
六祖慧能禅师足下有南岳怀让禅师(677~744)、青原行思禅师(?~740)两大弟子,历经数代之后,中国的禅宗逐渐分为云门宗、沩仰宗、法眼宗、曹洞宗和临济宗五宗,而临济宗又衍生出杨岐派、黄龙派二派,故统称为五家七宗。五家七宗的称呼是根据它们各自宗祖的禅思想特性划分的,在传播释迦以后的正法方面没有差别。
从中国传到日本
禅东渐日本是在镰仓?室町时代。据说传到日本的有四十六传,但其中有嗣法弟子并形成流派的有二十四派。
现在,临济宗分为妙心寺派、南禅寺派等十四大本山和黄檗宗,但其来历还是缘于禅宗从海外的传入。
在二十四派中,除曹洞系三派外,其他均属临济系,而且除荣西禅师(1141~1215)外,均传杨岐派的禅学。在日本最早传临济派禅学的是荣西禅师,但那只是二十四派中的一派,在学校教科书上写的日本临济宗开山是荣西禅师是不妥的。
白隐禅师
确立当今日本临济宗的是江户时代的白隐慧鹤 禅师(1685~1768)。
白隐禅师在禅学流派上属妙心寺开山关山慧玄禅师流派。大应国师(南浦绍明)、大灯国师(大德寺开山祖?宗峰妙超)、关山慧玄(妙心寺开山祖)、白隐慧鹤依次又称为“应灯关流派”。白隐禅师在接引(引导修行者开悟)方法上重视“公案”(禅问答),创造了独自的公案体系。其中有名的公案是“只手音声”,两掌相击,问“响的是哪只手”。
自白隐禅师的嗣法者峨山慈棹禅师之后,隐山惟琰禅师和卓洲胡僊禅师受到公认,现在的临济宗派即属这两者之一。为此,白隐禅师被敬为临济宗的中兴之祖。
若把白隐禅师的教义用一句话概括,应为《坐禅和赞》中的“此身即佛”的觉悟。这与临济禅师的“一无位真人”是一样的,即释迦传于摩诃迦尊者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为证悟习禅,以公案行作务就是临济宗的宗旨。在每天修行中念诵“历代传法佛祖名号”时,讽诵过去七佛至释迦牟尼(大恩教主)、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尊者、菩提达磨大师(初祖)、临济义玄禅师(宗祖),正说明了释迦正法流传至今从未间断,并将永远地传向未来。不夸张地说,正法断绝之时,临济宗也就有名无实了。
从释迦牟尼至各派本山开山禅师的流派图
流派图 (PDF文件 180KB)
【经典】
禅宗主要持诵哪些经?临济宗、黄檗宗经常持诵的经以般若心经为代表。一些经典的具体说明如下:
临济宗一般持诵的经典:
开经偈
忏悔文
三归戒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心经)
消灾妙吉祥神咒(消灾咒)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观音经)
大悲圆满无碍神咒(大悲咒)
开甘露门(施饿鬼)
佛顶尊胜陀罗尼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神咒(楞严咒)
延命十句观音经
四弘誓愿文
舍利礼文
白隐禅师坐禅和赞
※另外,还持诵各派本山开山祖的遗诫、和赞等众多经典。
开经偈
在念金刚经前要合掌念诵。偈文如下: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忏悔文
合掌读诵三遍。忏悔文如下: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在佛前求忏悔。
三归戒
亦称三皈依戒。在葬礼上,继忏悔文之后唱诵三遍。戒文如下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心经)
经题为古印度语言梵语的汉字音译,“摩诃”为殊胜之意;“般若”为智慧之意;“波罗蜜多”译为“至彼岸”;“心经”如字面之意,意喻解经的心脏,比喻其重要性,也可以说是核心经典,即佛祖教义的精髓。因此也被译为“证悟伟大真理的重要教义”(山田无文《般若心经》)。经文含经题仅276字,为各宗派广为持诵。
消灾吉祥神咒(消灾咒)
详名是《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妙吉祥陀罗尼》,8世纪中叶由不空三藏汉译。该经文是释迦尊祖在净居天宫(不再轮回转生的圣者?诸神居住的世界)告诸菩萨、星宿圣众消除天灾人祸等一切灾难的教示。虔诵陀罗尼,可消灾解厄,成就一切吉祥,具有神奇之功德。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观音经)
《法华经》(妙法莲华经)曾被誉为经中之王,是释迦尊祖教义中最重要的经典。该经有序品(章)至二十八品,但临济宗常用的是其中的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称《观音经》,但后半偈(用韵文写的经)称为《世尊偈》、《普门品偈》等,可独立持诵。观音是有大慈大悲济世功德的佛,能现三十三化身,可自由超渡众生,自古以来受到人们虔诚信仰。持诵该经可以从所有苦难中解救出来,得以幸福。
大悲圆满无碍神咒(大悲咒)
《大悲咒》是临济宗向祖师和在俗家法事上日常频诵的经。“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韵律和谐,摘自《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的陀罗尼部分,意思是无碍通融大慈大悲心的陀罗尼成就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观音菩萨)的广大无边、无量圆满。
开甘露门(施饿鬼)
寺院于盂兰盆节时举行的山门施饿鬼会、以及日课修行时常诵的经。各家祖先日常都能得到其子孙优厚的供养,但在众多精灵中也有很多得不到任何人供养、堕于饿鬼道中受苦的灵魂。该经为供养、超度堕于饿鬼道中的精灵而唱诵。
盂兰盆节缘于目莲尊者,于每年的7(8)月15日举行,这在《佛说盂兰盆经》中可以找到其根据;而施饿鬼则在《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中可以找到根据,缘于阿难尊者,规定每日必修。今天,盂兰盆节和施饿鬼的区别已很模糊,但要知道它们原本的因缘是完全不同的。
佛顶尊胜陀罗尼
该经在镇守火德讽经中和消灾咒一起唱诵,或在大般若会上唱诵的重要常用经典。其详名为《净除一切恶道佛顶尊胜陀罗尼》,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中的咒文部分。在禅宗中,该经一般为祈祷破除一切恶道,皆得清净,生善息灾延命而读诵。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
般若经典之一,其流传之广仅次于《般若心经》。在众多译本中,经常使用的是后秦鸠摩罗什译本;其内容采用佛陀和其十大弟子之一的须菩提对话形式,简洁阐述了般若思想的要点,其根本思想是“空”。关于《金刚经》的传说,可举出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638~713)的因缘:在慧能大师出家前,一天正在集市上卖柴,听到一人念《金刚经》,心顿开悟,叩响了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之门。禅宗非常重视该经典,在午课上日读一半。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神咒(楞严咒)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七卷之咒文,其正式咒题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多罗秘密神咒》。今天,一般在历代祖师的远忌(斋会)、正式葬礼上绕堂(边诵经边绕堂行走)或坐诵。其内容是阐述无论遇到什么诱惑都不会动摇的本心(如金刚般坚固的本心)。该经由三部分组成,前四行称“启请”、从第一会到第五会称“平举”、最后四行称“摩诃梵”。
延命十句观音经
该经将观音的大慈大悲浓缩成十句,易于唱诵。它的由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但其要点是“延命”、即延长寿命,无论是修行还是积善根,命短则一事无成。该经是为延长寿命而向观音唱诵的。
四弘誓愿文
这是作为佛教徒应全心修行的四大弘愿,也是所有的佛、菩萨所发的四个誓愿,其内容是:
一、众生无边誓愿渡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
在日课修行、法事的最后静心全神贯注地唱诵三遍。
舍利礼文
舍利译自梵语,意思是骨身或灵骨。舍利有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三种,但释迦牟尼圆寂后留下的骨尊称为佛舍利。在禅宗中,在葬礼等时唱诵该经。该经要我们依靠虔诚的信仰力和佛施与的神力,发菩提心,实现菩萨的行愿,以强烈信仰,一心礼佛。
白隐禅师坐禅和赞
该和赞为生于250年前的临济宗中兴之祖白隐禅师所作。原本坐禅就是临济宗(禅宗)的宗旨,但只打坐并不是坐禅,我们所有的日常生活(行住坐卧)都是坐禅。它通俗易懂地阐述了歌舞亦法声、处处皆净土,此身即是佛之意,其要点是“众生本来佛也,见性即成佛”。请反复唱诵。
【节日活动】
这里介绍的是每年在临济宗、黄檗宗寺院里举行的节日活动。
节日活动
修证会(元旦~3日)
修证满散会(1月3日)
临济忌(1月10日)
百丈忌(1月17日)
善月祈祷会(1、5、9月16日)
佛涅槃会(2月15日)
彼岸会(春分)
佛诞生会(4月8日)
小施食会(7〔8〕月1~14日)
山门施饿鬼会(7〔8〕月15日)
达摩忌(10月5日)
彼岸会(秋分)
佛成道会(12月8日)
岁晩讽经?除夜之钟(除夕)
开山?祖师毎岁忌(忌日)
修证会 (元旦~3日)
从正月元旦到3日的禺中刻(上午10时)举行法会,问候新春,同时传诵大般若经以祈祷天下安泰、佛法兴隆、寺门繁荣。
如不能传诵大般若经,可通读第五七八卷的第十般若理趣分。
修证满散会(1月3日)
正月三天的修证会圆满结束解散的法会。第三天的修证会结束后继续念经,改为修证会回向,诵读修证满散会回向。
临济忌(1月10日)
临济宗祖、临济义玄禅师的忌日,举行报恩谢德法会。
百丈忌(1月17日)
百丈怀海禅师的忌日,举行报恩谢德法会。百丈禅师因制定了禅林清规、即规定禅宗寺院规则的《百丈清规》,而被奉为禅林清规的开创者。
善月祈祷会(1、5、9月16日)
正月、5月、9月称为善月,在这三个月中更应该做善事,因此在这三个月的16日举办祈祷大般若会。
佛涅槃会(2月15日)
涅槃图(京都?天龙寺)
三佛会之一,为纪念释迦世尊圆寂之日举行的报恩供养法会。在坛中央挂涅槃像,在涅槃图中央,描绘了释尊在沙罗双树下头朝北、面朝西、右腋朝下卧,周围是佛弟子、神鬼、动物恸哭的场景。
右面的画像是大本山天龙寺藏的刺绣涅槃图。
彼岸会(春分 、秋分之日)
彼岸会是自圣德太子时代起仅在日本举行的先祖供养法会,由于春分日和秋分日是昼夜各半的中正中道之日,因此将其选定为涅槃开悟之佛欢喜日、法悦感谢日。在我宗门中,大多在这一天举行施饿鬼会,但也有的地方举行大般若会,祈祷五谷丰登。
佛生会(降诞会)(4月8日)
三佛会之一,是庆祝释迦世尊诞生的法会,又作降诞会、灌佛会,世俗亦称花会。
设浴佛的偈花御堂,在香汤盆中安置诞生佛,前面放2把小柄杓。
佛诞生时,龙王降甘露雨洗浴佛身,因此在盆内放入甘茶象征甘露,诵三遍浴佛偈、绕堂,并在绕到堂前时向诞生佛浇洒甘茶。
小施食会(7月或8月1~14日)
相对于大施饿鬼会,称小施饿鬼会、水施饿鬼会。该法会是在每日下午四时,在施饿鬼棚立“三界万灵十方至圣”牌位,设置供物供养饿鬼。施饿鬼请参考下项。
山门施饿鬼会(7月或8月15日)
山门施饿鬼会
盂兰盆会当天进行的施饿鬼,因此又作盂兰盆会、大施饿鬼会,但必须知道盂兰盆会和施饿鬼会原本属于不同的法会。
盂兰盆会的起源在《佛说盂兰盆经》有记载:目莲尊者为救堕入饿鬼道中的母亲向释迦世尊求教。于是释迦世尊告知要在7月15日僧自恣日(解夏日)如向所有僧侣布施供养,就一定会因此功德救母,并对其他亡者利益重大。目莲尊者照此而行,就成为盂兰盆会的起源。
施饿鬼和盂兰盆相似,但因缘全然不同。它是同为释迦世尊的弟子阿难尊者在入定时,饿鬼出现并对尊者说“尊者三日后当命尽,并生于饿鬼道中,如想免除当向无量饿鬼和百千婆罗门施无量饮食,并为我供奉三宝,则自他都将升天”。阿难向世尊寻求方法,释迦世尊授施饿鬼法,尊者才得以受益。在数个关于其起源的说法之中,该说法最具代表性。但施饿鬼会并没象盂兰盆会那样限定日期。
然而不知从哪个时代起,这两个法会由于相似,其差异逐渐变得模糊,并逐渐混同。而且,还和自古以来的土著信仰、盂兰盆先祖供养掺杂在了一起。
达摩忌(10月5日)
二祖忌之一。为纪念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大师的忌日而举行的大法会,亦称初祖忌、少林忌。于坛中央挂达摩像。
佛成道会(12月8日)
佛成道会
三佛会之一。为纪念释迦世尊在佛陀伽耶菩提树下成道即开悟之日举行的大法会,又称成道会。释迦世尊在29岁时为人生无常苦恼困扰而出家,经6年苦行却未能成道。后进入尼莲禅河沐浴,接受少女善住的乳粥供养,恢复了元气。
之后,在菩提树下坐禅数日,终于悟道成佛。临济宗、黄檗宗的各专门道场都因此以12月1日至8日早为一日,进行不眠不休的坐禅、即腊八大接心。
岁晚讽经?除夜之钟(除夕)
月末称三十日,12月31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因此称年三十。由于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因此,要对诸佛诸祖、土地神、守护神举行报恩法会。而且还要敲除夜之钟,消除108种烦恼,重新审视自己,清除一年的尘埃。
开山?祖师每岁忌(各自的忌日)
在各寺院的开山祖及历代祖师的忌日举行的法会,开山忌和达摩忌并称为二祖忌。
【禅语用语】
禅宗传自中国,其中有很多不为人们熟悉的用语。这里对这些用语简单加以介绍和说明。
【A】
阿罗汉
罗汉的简称,指断尽一切烦恼、修行圆满的人。
挨拶
挨:“逼迫”;拶:“逼问”。即师父和弟子之间的问答,今为日常“寒暄”之意。
安单
在自己坐禅的位置落座。
安居
现在寺院将一年分为二期“安居”(二月到七月称雨安居,八月到一月称雪安居)。在释尊时代,因雨季外出易伤草木小虫,为避免杀生,雨期禁止僧尼外出,居住在一定场所修行,这段时期称“雨安居期”。在中国,安居期在夏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B】
把住
师家指导修行者的手段之一,转指寺院财务的“收入”。←→放行
跋陀婆罗菩萨
通过水因而证得了圆通的菩萨,因此奉祀于禅院浴室。
把针灸治
缝补衣服,修养身体。接心开始前一天作为调整心态的日子。
拜敷
住持礼拜时敷在地上或卧具上的长形布。意译又作敷具、坐衣、随坐衣、衬卧衣。
板
悬于禅堂前门,每天击打数次报时。
半跏趺坐
亦称半跏。坐禅方法之一。→结跏趺坐
辦事
私事外出得到许可,一般不超过二夜三日。
半夏
夏安居中间的时期。通常从六月十五日开始的一周大接心为“半夏大接心”。接心活动结束入“半夏节”接受供养。
棒喝
师家指导修行者的手段、方法。始自“德山棒、临济喝”之说。
饱参
指充分得到领悟。因开悟而无参究的必要。
本浴
按照正式规矩入浴。←→随意浴
病僧寮
病僧疗养的地方。=延寿寮
不立文字,教外別传
不依言语和执著于文字,直接由师父传给弟子,祖祖相传,以心印心,见性成佛。
【C】
茶礼
饮茶礼仪。朝夕二次的茶礼兼有点名的含义,利用这个机会安排和总结当天的活动和作务情况。执事茶礼、众评茶礼含有会议的意思。
叉手当胸
左右手相迭,左手在上,右手掩胸。手稍离胸,与臂肘持平。
差定
安排各种活动的议程和差使。
菜器
装咸菜用的器物。
参究
在师家指导下热心参禅,探究真谛。
禅堂
修行僧的生活和修行的道场。狭义与僧堂同意。
常住
负责接待、会计、炊事等事务的职司所在的地方。
嚫金
檀家布施的钱财。
成道会
即佛成道会,12月8日释迦牟尼开悟之日举行的仪式。
持钵
各自执持食器,确切说法应为“应量器”。五只为一套,可罗叠收纳。
垂诫
师家的训示。
抽解
原来是解衣、解袈裟之意。现在转指坐禅(止静)与坐禅之间的短时间休息。
除策
免除警棒监督的休假日。通常是指三佛忌(佛降诞会、佛成道会、佛涅槃会)、盂兰盆节、正月、法定节日等。
初关
第一次接受的公案。
出头
出席在本堂举行的活动、仪式。
丛林
即僧堂,亦称禅林。修行者互相切磋,犹树木丛生,竞相生长。
【D】
打板
拂晓日落时击板以提醒熄灯掌灯时间。
打出
培养优秀人材送向社会。
大事了毕
指探明了佛法,成就了修行。
大四九
十四日和三十日。这两天早上可以睡懒觉。剃发后,半日大扫除。下午也可因私外出。
大众
指在禅堂修行的众僧。
打坐
即坐禅。
单
禅堂上各自的座席,亦称单位。如“坐半席,睡一席”所云,一张榻榻米就是修行僧的寝居之地。
旦过诘
对立志佛门的修行僧,禁止马上登堂入室,必须经过 “庭诘”,即三天从早到晩在大门外低头请求入门。“庭诘”结束后才允许入寮过旦,但必须还要经过五天面壁。
旦过寮
接受“旦过诘”的房间。原指为行脚僧提供投宿的房间。夕来朝去,故名。
单票
在禅堂各自坐席上方挂着写有姓名的牌子。
单蒲团
禅堂内用于坐禅以及寝具的蒲团。
单头
禅林制度,面对直日单而坐负责监督的职司。=寮长,也叫作席头。
单头单
面对直日单,在单头席一方的坐席。入后门左侧的坐席。
得度
即出家。
地取(准备活动)
为准备大接心活动,一周前举行的普通接心活动。
低头
对佛祖、师家叩头礼拜←→问讯
殿司
负责佛殿事务的职位,如负责起床、早课报时以及其他法事。
殿司寮
殿司的寮舍。
典座
负责炊事的职司。
典座寮
典座的寮舍。
点心
指简单餐饮,或指简单的食物。
顶相
禅僧半身画像。古时常在画像上题赞、法语赠送弟子,以证嗣法。
东司
厕所。为七堂伽蓝之一。
冬夜
冬至前夜,亦称冬至冬夜。蜡八后这天晩上允许饮酒,破天荒举行“无礼讲经会”。
独参
单独面见师家阐述对公案的见解。→参禅、←→总参
【E】
二番座
僧众因故赶不上用餐时,安排在大家用餐后再用餐。
二夜三日
新老役寮(管理修行僧的职务)完成职务交接后,为表示慰劳,特许原役寮休假(外出三天)的制度。→暂暇、辦事。
【F】
法鼓
梵呗赞诵用的法器,用于寺院日常行事或集会敲鸣用的器具及唱诵、法会及各种仪式中领众之用,其他还有木鱼、钟、磬、云板等。
法腊
出家后的年月。
法堂
法堂,七堂伽蓝之一,亦称讲堂,是住持宣讲佛法的场所。
法战
形容师家与修行者之间的问答。
放参日
非入室参禅之日。
饭器
盛饭用的器物。
饭台
吃饭时用的台子。
放行
师家指导手段之一,允许自由支配。有时转指禅院会计“支出”。←→把住
方丈
由维摩居士住在一丈四方的屋子的传说转意为寺院住持的居室;又转为寺院正殿;亦指住持。
分散
一期法会结束后,与会的修行者分手道别。
分卫
即托钵。
佛饷
供奉在佛前的米饭。亦称佛饭。
佛性
人的内在本性。
副司
原指辅佐住持的职务(=副寺),在僧院担任会计。现在多由知客兼任副司。
副随
副司助手,负责作务、收米的分配和日程,并安排接待和负责做僧众的斋菜和佛殿的供菜。
【G】
告报
由负责人下达的通知或训示。
高单
挂单中位置靠前的僧侣。因在寺院按挂单顺序确定座位,所以高单是修行时间较长的人。→中单、末单
挂搭
搭:挂钩。初入丛林者从锡杖挂于壁钩开始,以表示止住寺内。=挂锡
掛锡
与‘挂搭’同义,亦称留锡。行僧若入丛林,得允许安居时则挂锡杖于壁钩,以表示止住寺内。挂锡一语,现特指禅僧至修行道场之住宿。即悬挂锡杖之意。
更衣
指衣物换季。五月十五日更换夏用麻衣,十月十五日改换冬用棉布衣。
公案
公案原指政府文件、国家法令或判决书。选择祖师的说法语句或机缘作为天下修行者的模板,全心投入探究问题;亦为鉴别修行正邪的标准;亦指公案中关键的话头。
工夫
勤勉修行,探究公案。
供给
吃饭时负责分饭的僧人,亦称“看饭台”。
古则
即把佛祖的言行作为修行者的规范。
龟鉴
作为修行范本所撰写的祖录。
规矩
即规则。
归院
返回僧院。=归山
【H】
合米
用托钵收米
后门
禅堂后面入口。上厕所时利用后门。
后门边
侍僧宿舍。因离后门近而得此名。
话头
即古则、公案。
喚钟
为通知参禅者按序进入长老房间时敲的钟。通常早晚鸣两次。
会下
聚集到师家足下求法的修行者统称,也包括已从僧堂自立的僧众。=会中、门下。
回向
以自己所修的善业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众生。
活作略
作略是师家为引导弟子所用的方法,即手段。切入实际的手段。
【J】
集米
用托钵收米。
偈颂
亦称偈;以汉诗形式表现的法语。
加担
在本山举行开山忌祖活动时,接受分工,完成任务,或表示帮忙的意思;亦称荷担、加役。
家风
家庭世代相传的风习,或氛围。在禅林,转意为师家对修行者各自采取的独自的指导方法,强调包括心理意义在内的主观性意境。
袈裟文库
行脚僧的行笈,里面放入袈裟、持钵、佛经、剃刀等。
加役
帮忙。=加担
检单
师家或值日僧巡堂检查坐禅的情况。
见解
修行者在师家屋内表述自己的悟境,亦为对公案的见解或解答,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不拘泥于理论。亦称见处。
见性
明心见性。对自己的生死或者通过祖师的公案实现顿悟。亦称开悟。
降诞会
释尊诞生日(四月八日)举行的法会。
江湖
江:长江;湖:洞庭湖。转为五湖四海,世界和全国各地的云水僧会聚一堂。
讲座
师家讲解语录、公案;亦称“提唱”。
交代
每至安居进行职务交替。
结跏趺坐
亦称结跏。坐禅的一种坐姿。即互交二足,将右脚盘放于左脚上,左脚盘放于右腿上的坐姿。(半跏坐只结一足,俗称“单盘”)
结制
结夏安居。→安居←→解制
解制
即安居圆满,结束夏安居。亦称解夏、或安居竟。
晋山
升座。新住持首次进入寺院。=入院。
警策
为提醒注意用的棒子。
境界
通过修行达到的思想状态。
经行
坐禅时为防止瞌睡,围禅堂走步活动腿脚。
久参
已修行很长时间的人。→新参、新到
旧随
已出僧堂的僧人,在以前任职期间曾经担任长老助理的人。
【K】
开讲
举办讲座。
开静
起床。亦称开定,正确为“开静”。
开浴
进浴室入浴。原则上四九日入浴。
开枕
铺卧具就寝,即开被安枕之意。
看板袋
印有僧堂名的头陀袋。
勘辧
检验禅僧的修行能力、素质。
看饭台
吃饭时负责分饭的僧人。
看话禅
临济宗的修行法,通过“看话头”而达到开悟的一种参学方式。=公案禅
看经
默诵佛经,或低声读经。
看头
监督进餐的司职,以鸣物指示值日生分餐和众僧进餐。
款接
本山举行活动时,接待信众和参客的人。
库里
即厨房和食堂。
【L】
腊八
农历十二月八日,即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亦为十二月一日至八日举行的腊八大接心的简称。
老师
即长老,对师家的尊称。
邻单
指坐在旁边座位的修行者。
龙象
指非常有能力的修行者。
炉鞴
打铁用的风箱。在丛林转指师家锤炼弟子的道场。
络子
指小袈裟。谓通两肩悬于胸间的小方形物,亦称挂络、挂子、挂罗、挂落。
【M】
帽子
法会时僧人戴的帽子。
梅汤
用文火慢煎话梅,酌量添加白糖。
梅汤茶礼
早课讽经结束后,在堂内举行梅汤茶礼。
门送
指送客于门外,禅门的送迎礼仪之一。
末单
末席。即指新来的修行者。→高单、中单。
黙照禅
曹洞宗系的观行方法,指专心打坐的禅风。
【N】
拈提
向修行者出示古则公案,并探究其意。
涅槃金
丧葬费。僧人出行时为并不给他人添麻烦,事先放在背架里若干钱物,以防疾病和不测,
涅槃会
释迦牟尼佛涅槃的二月十五日举行的仪式。
【P】
评席
修行时间较长的僧人,从他们当中选出知客、副司、直日、圣侍的职务,相当于干事。
普请
修行时间较长的僧人,从他们当中选出知客、副司、直日、圣侍的职务,相当于干事。
菩提
觉悟;智慧;觉悟的境地;有时也指冥福之意。
【Q】
起单留锡
起单即走出僧堂,留锡即留在僧堂。一夏结束,云水僧被叫到执事跟前,询其去留之意。此时将接受执事的“修行评定”。
七堂伽藍
指佛殿、法堂、僧堂、斋堂、三门(山门)、浴室、东司。
乞食行
托钵化缘。
钳锤
打铁用的钳子和锤子,转为师家锤炼修行者。
末单
末席。即指新来的修行者。→高单、中单。
敲鸣用器具
梵呗赞诵用的法器总称,用于寺院日常行事、集会、唱诵、法会及各种仪式中领众,包括木鱼、殿钟、法鼓、引磬、云板、振铃等。
勤行
即诵经。
清规
禅僧应该遵守的寺院规程和日常行事的章则。
请益
除学习师父说法之外,要求师父给予特别开示。
【R】
日单
原指副司寮将毎日的收支报告呈送住持。转为毎日做值班日志。
日天扫除
毎日清扫寺院内外。
如法
按制定的法规行事。
入室
修行者入师家接受指导训练。=入室参禅
入制
进入安居时期。
【S】
三具足
放置在佛前的香炉、花瓶、烛台。花瓶、烛台各一对和香炉一只时则称为五具足。
商量
协商;转意师家与修行者之间应酬问答,探究人生奥义。
上堂
师家上堂为修行者说法。
摄心
亦称接心,静心聚神之意。禅宗在一定时期里集中坐禅,一般接心为七天。
生饭
饭前取出七粒米或指甲许的面条或面食等少许食物施予畜生及饿鬼体恤众生。用右手拇指和无名指取食在左掌上三巡之后放于施食台上供奉。
生饭器
放在施食台上集中食物的器物。
僧堂
禅门修行的根本道场。
圣侍
侍奉圣僧(文殊)的僧人。转指行茶礼时从事送茶等服务的僧人。=侍者。
圣僧
祭祀在禅堂中央的佛像,通常安放文殊菩薩像。文殊是般若智慧、觉悟的象征。
升座
师家登坛说法
施饿鬼会
以坠入恶道受饥饿之苦的众生及饿鬼为对象的施食会。=水陆会
师家
得到传灯印可,指导参禅者的僧人。亦称“老师”。
师资相承
师父向弟子传法。
室内
师家为修行者传法的场所。
室内事
佛法密诀。
石盥
洗脸、洗手用的盛水器具。规定用小柄勺盛一杯水漱口、洗脸。
手巾
修行僧斜挂在肩上做为标记的布条。又称拭手巾、净巾,即拭手及脸的布巾。
守夜
入睡前巡逻。值夜僧人围绕寺院巡逻时一边口念守夜神真言,一边敲梆子以提醒防火和锁门。
受业寺
具备作为出家人跟随老师学习资格的寺院。
书见
读书。
嗣法
指弟子继承师父所传佛法。
四九日
有四和九的日子。每逢此日剃发。开浴也在此日。
侍香
举行法事时随伺住持侍香之职。
侍者
原意是指服侍辅佐住持的职位,与隐侍相同。转指在僧堂内负责侍奉圣僧、茶礼送茶和照顾病僧的职务。→圣侍
侍者寮
侍奉圣僧(文殊)的僧人所在处。负责侍奉禅堂。
诵经
亦称看经。即唱诵佛经。通过一心一意念经,达到心身一如的境地。
随喜
为他人功德圆满而欢喜,转为赞成、帮助、尽力等意。如:随喜参加。
随意浴
非正式作法的洗浴。
随意座
无值日僧指导的随意坐禅。
【T】
塔头
原指禅院内设置的高僧墓。后转为大本山等大寺院属下的独立寺院。
堂内
禅堂内;亦指在禅堂内专注坐禅修行的云水僧。←→常住
汤器
装汤或茶水的器物。
提唱
禅宗宗师从祖师语录和古则中提取宗要(宗旨)向修行者提倡。属于禅宗专门用语,与讲座意思相同。
提灯
灯笼。
提撕
师家指导、诱导修行者之意。也用于钻研参究之意。
天井粥
早餐粥。因为有时做的粥非常稀,水很多,甚至能映出天棚影子,故名;亦称“眼粥”。
贴案
举行仪式时为来客精心制作的菜单。
庭诘
修行者入僧堂时必须经过责问,须在库院大门外从早到晩低头请求入门三日。→旦过诘。
同参
在同一师家足下修行的禅僧。
同夏
同一夏天入门的同寮。
头陀袋
头陀行(化缘)时挂在脖子上用于放东西的口袋。
托钵
云水僧携钵在市区化缘的修行。
柝(tuo)木
打更用的梆子,分大小两种。小柝木用于禅堂内饭台,大柝木用于堂外,例如开晚饭、洗澡、夜间巡逻等。
【W】
晩课
黄昏时分诵经、讽经。
椀头
管理饮食器具的职务。
网代笠
云游、托钵时使用。
维那
法会时带领诵经、讽诵回向文的僧职。
韦驮天
作为伽蓝、食物的守护神在寺院的厨房里供奉,是常住的守护神。
文殊菩萨
通常称圣僧,祭祀于禅堂。
问讯
合掌躬身礼拜。
乌冬供养
毫无忌讳地吃乌冬面。平时吃饭时禁止发出一切声响,唯有吸食乌冬面例外。
乌枢沙摩明王
梵名Ucchusma,又作秽积金刚。具有转不净为清净之德,作为东司(厕所)的守护神供奉。
五体投地
以五体(两手两足及脑袋)顶礼膜拜。
无字
指赵州和尚对“狗子有无佛性”的提问,回答“无”的话头,是最早的“无字”的公案。
【X】
洗钵
饭后刷钵。
喜舍
即布施,喜施净财之意。舍,含不求回报之意。
现成
呈现在眼前的如实状态。
先驱
作为先遣做先期准备工作的人。
闲栖
隐居禅僧。
相见
接受师家面试。
香盘
插放测量坐禅时间的线香的香台。因为由值日僧管理香盘,所以也称值日僧为“香盘边”。
响应
经常受信徒邀请吃饭。
晓钟
即晨钟。
谢劳
即慰劳。
新到
新入僧堂的僧人。新人。=新参←→久参
行道
诵经巡堂。
行脚
为寻访名师而云游。
行录
祖师的活动记录。
行履
祖师的活动状况。
行住坐卧
行住坐卧被称为四威仪,泛指日常的举止行为。
兄弟
在同一师家足下修行的学兄学弟。
轩钵
挨家挨户托钵化缘。→托钵
玄关
入玄机佛道之关门。转意为公案、入禅门之意。
雪安居
→安居
巡警
即巡堂警省。坐禅时为提醒不要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手持警棒在禅堂内巡视。
【Y】
延寿堂
=病僧寮。
药石
攻病曰药,劫病曰石。在佛门,因正午后不许吃午饭,所以作为治愈饥饿成就修行的药让修行者吃晚饭。因此,禅门称晚饭为药石
野狐禅
即似而非禅,指未达到真正的悟境却自以为得法的禅者。
夜坐
夜晚悄悄走出禅堂,在樹下、石台上等自发坐禅。“刀刀林鸟啼,被衣终夜坐”(苏东坡《龙门清远开悟诗》);“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寒山子《圆月上寒山》)。
衣钵
指修行者经常携带的三衣(袈裟)一钵(食器),是僧人所持物件中最重要的物品。转指宗旨、奥义。师父的袈裟和铁钵传给弟子是传法的标志,因此将传法叫作“继承衣钵”。
一个半个
“一个人,半个人”,意为数量极少。
一夏
僧堂的修行生活以半年为一个单位,称为一夏。
一炷
炷,数香的量词。现将燃烬一支香的时间即四十分钟称为一炷。
阴德
为善而人不知,做善事不必要让人知道,不求现报而积善积德。
印可
师父向弟子授法后,弟子得法、开悟的证明。
引磐
引礼师引导僧众诵经时使用的法器之一。
隐寮
师家或长老的住所。
隐侍
服侍师家日常生活的僧人。
雨安居
→安居
浴头
浴室的服务僧,负责为入浴者冲背。
远钵
去远处化缘。
圆成
实现圆满。取得十二分成果而结束。
园头
管理菜园的僧职。
云版
原是寺院等使用的乐器名称。云状青铜板,放于寺院厨房,是告知僧众粥饭时间的鸣物。晚饭则用柝木告知。
云衲
行脚僧。衲是修补衣物之意,即穿着打补丁的破衣修行僧。
云水
修行僧,行脚僧。取自如行云流水遍历天下寻求名师之意,亦称云衲、行脚僧。表示多数时也称大众。
疑团
修行中出现的对宗教问题的疑问。
雁行
如大雁在空中飞行那样,整齐列队行走。
引手
对化缘修行等进行指导的职司。
役宿
统领修行僧的职务。
役寮
统领修行僧的职务。
己事究明
彻底探明重要事项。
御案内
大接心法会时,强制尚未解出答案的新参者参禅。
【Z】
朝课(早课)
早晨读经、讽经。→晩课
中单
按照修行年限排序,分为高单、中单、末单。
展待
大接心后或休息日,施主招待供养修行僧斋饭。
展钵
吃饭时,打开包裹持钵的布包。
斎座
午餐。雁行
照顾脚下
注意脚下。即指遵循常规正确行事。
坐具
礼拜佛祖时,将坐具铺在地上顶礼膜拜。平时叠起放好。
坐香
测量坐禅时间的线香。
著语
后世禅僧对禅录的本则或颂做的点评。
作务
泛指在禅林的劳动。
暂暇
由于不得已的原因而请假。通常除师家、亲属大事以外不允许请假。超过两夜三天的时间称之为暂暇。→两夜三天为辦事。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指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受烦琐的说教约束,即可见悟人本来的佛性。
真威仪
僧侶着正装。一般着白衣、白袜袋、衣、七条大袈裟。=本威仪
止静
静默坐禅参修的时刻。击柝木一声、引磬四声后,身体不许动,并不准出入禅堂。
振铃
通知起床时间的振铃。
制间
结制与结制之间的休假。←→制中
制中作务
泛指在禅林的劳动。
安居期间
现在分为雨安居、雪安居两期。此期间以外称制间。
专门道场
专门坐禅修行的场所。=僧堂、禅堂、丛林
总茶礼
修行僧会聚一堂举行茶礼。
总参
接心参禅有独参和总参两种。独参:有见解便可随意入室。总参:无论有否见解,必须入室。
汁器
装汤用的器物。
祝圣
毎月一日和十五日祈祷天皇万寿无疆。
众评
执事们会聚一堂,磋商寺院运营之事。
粥座
早饭。
尊宿
长老、高僧。
知殿
=殿司众评
执事们会聚一堂,磋商寺院运营之事。
助警
辅佐评审的职务;狭义指在禅堂做值日僧的助手。
直日单(直日席)
指从后门进入后右侧的席位。直日:原本负责一天的作务等活动、相当于干事的职位,现指在禅堂指导监督坐禅的职位。←→单头单
【坐禅入门】
坐禅入门
坐禅前的准备
坐禅
【坐禅入门(何为坐禅)】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坐禅,在7天7夜的禅定之后进入了彻悟的境界。
“坐”,日语为“SUWARU”。“SUWARU”在辞典中有安然不动、静止、落定等意思。总之,是使之安定不动之意。
安定身体平静不动,固定心念集中一处。通过呼吸融合身心为一体,身心一如安然,而“坐”则寻求身?息?心的统一和谐。
接下来是“禅”,原本称作“禅那”,是梵文dhyana和古印度巴利语jhana的音译,汉语译作静虑。现代汉语的发音虽为channa
,但与静虑的意思别无二致。只因静虑一词翻译不甚恰当,所以不太使用,而以“禅”通行于世。并且,由于禅那被认为是心念统一之因,所以通过打坐,使身、息、心统一,或者正在统一的状态,即成为坐禅。
最终,身、息、心完全达到统一、安定,这种状态称之为“定”。定是梵文的Samadhi,对应的文字为“三昧”。
“定”不是消极或单纯、被动如同熟睡的状态,不是空泛的恍惚境地,而必须是生动活跃的,起到从三昧世界、定的光明反映社会的正确形象的作用。换言之,“定”也可称为超越入定之前的常识,从“觉”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这种观照的作用称之为“慧”。
禅主张“定慧圆明”,定为慧之基础,有定才能有慧,必须圆满一体,和谐明亮。
禅的目标实际上可以说在于“彻见”到“自心之佛性”,称作“见性”。禅正是存在于见性观自在的自由自在,如愿度生之中。为此,应发四弘誓愿,鞭策行住坐卧。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那么,对于希望身体健康或是为了解除精神上的烦恼者,禅绝对不会把门关闭拒其门外的。
“大道无门,千差有路”。因为没有有限的概念,所以不会与科学、任何宗教、当然还有普通常识、任何事情发生冲突。因为超越一切,不论来自东西南北何方,均请自由进入。禅是佛祖打开的慈悲之门,无论是从健康门进来,还是由烦恼门走入,随意而为,最后必发菩提心。
那么,究竟目标是否存在,好似说有也可,说无也行。其实不然。
虽然可以自由进入任何门,但有一点,如果自己通过坐禅得到解救,还请考虑与他人分享福音,世人共同幸福。此为“下化众生”。
【坐禅前的准备】
尽管对坐禅的目的不十分明确,但通过以上的讲解大体应该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应该怎样坐禅呢。
关于坐禅的威仪作法,《坐禅仪》中这样论述道:
“尔乃放舍诸缘,休息万事,身心一如,动静无间。量其饮食,不多不少;调其睡眠,不节不恣”。现将上述内容简单做一下说明。
“放舍诸缘”是指脱离外界的影响(耳朵听到的噪音、皮肤感受的冷暖,鼻子闻到的气味等),思想没有任何杂念。
“休息万事”中,因无论是“休”还是“息”,其文字表达的都是中止或停歇的意思,所以,就是中断与一切事情的关联。如果把前面的“放舍诸缘”当作是对外界的屏蔽,那么“休息万事”则是所谓内心感觉的休止。于是才能达到如达摩大师所言“心如墙壁”
的状态,即将内心比作陡峭的绝壁,断绝所有一切靠近。
“身心一如,动静无间”是指有形的身体与无形的心念和融不二,恰如陀螺高速旋转时,反而看似静止不动,或者螺旋桨旋转时,看上去如同没有螺旋桨一样。
再有,“量其饮食,不多不少;调其睡眠,不节不恣”。《摩诃止观》中讲得更为详细,在前“第四方便”中写道“调和食、眠、身、息、心五事”。由于有“五事不善,不得入禅”之说,故若此五项条件失调,则妨碍入定。又因所谓五事之中“眠、食二者于定外调适”,所以,睡眠和饮食应在坐禅以外的日常生活之间或者坐禅之前进行调适。身、息、心
“三者应于入、出、住定时调适”。
【如何坐禅】
在日常生活中,当做好前述准备工作后,便真正进入坐禅阶段。《坐禅仪》中写道:
欲坐禅时,于闲静处,厚敷坐物,宽舒衣带,令威仪齐整。然后结跏趺坐。
现参照上述内容在此做简明易懂的解释。
选择坐禅场地
这里,首先将坐禅场地规定为闲静处,即安静的地方。然而,作为实际问题,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选出一处闲静的地方并非易事,但尽量因地制宜想方设法选择闲静之处。
譬如,可在庭院一隅打坐,与自然融为一体。另外应尽量寻找没有外部噪音及家中杂乱声干扰的书房及卧室等精神可以集中的地方。
顺便补充一句,即便是可以忍耐轻微的喧闹,但自古以来就告诫要避免在风口处、阳光直射的地方坐禅。
准备好香炉,以用来插放线香
在道场等处,原本坐禅场地是祭拜文殊菩萨的地方,因此在家中可以挂些佛画或者墨迹。
此外,准备好香炉,以用来插放线香。近来芳香疗法广为知晓,而焚香还有清新房间、平和心境的功效。
在道场,一炷香的时间约30~40分钟,坐禅时间可视其时段情况自行掌握。
准备坐物
场地选好后,要“厚敷坐物”。 坐垫以厚为佳,并非奢华。最好使用膝部不超出垫边、稍大尺寸为宜。但如果只有薄垫,则可能将两个相叠一起使用。在坐垫上面再放上一个相当于普通坐垫对折后大小和厚度的所谓“坐蒲”,垫在臀部下面。当然也不妨将薄坐垫对折起来替代使用。
衣着
然后是“宽舒衣带”,这是指和服穿着要宽松舒适,尤其衣带不能紧束。如果身着西服,则放松皮带,解下领带。然而,切记注意不可衣着不整、邋遢,必须“威仪齐整”。一旦失去严肃,坐禅就会欠缺紧张的感觉。
坐禅
【1.调身】
“然后结跏趺坐”,进行上述准备之后,开始盘腿。《坐禅仪》中将其方法分为全跏趺坐和结半跏趺坐两种。
腿可从普通的盘腿形式开始,先以右脚置于左膝上,再将左脚安于右膝上。此姿势称为全跏趺坐。
腿盘好后,将身体先左右、后前后摇动,以确定重心。
为了切实感受腰的位置是否确定,如右图所示,可从伏地状起身,一边感受腰的支点,一边依顺挺直,也许这样更易于领会。
如果全跏趺坐有难度,可采取先以单脚置于膝上的结半跏趺坐。左右脚均可,以坐姿轻松为宜。
如果还是感到困难,亦可采用日式的正身端坐。此时可将坐蒲夹在两腿之间打坐,即使长时间入坐,腿脚也不会有酸麻的感觉。
法界定印
手的姿势是,先将右手放在盘于下腹处的腿上,再将左掌置于右掌之上,然后将两手大拇指相接。不需用力,掌中呈椭圆形即可。此种坐法称之为“法界定印”。
坐禅时,眼睛睁开。下鄂里收,面朝正前方,视线投置于前方约1米处。然后,两眼轻闭,呈半睁半闭的菩萨微张眼状。如果闭眼,则易消极,别生妄念,所以请勿闭眼。
身端坐直,脊骨勿曲勿耸。坐时头颈自然不偏,有如头顶直抵天花板的感觉。在下腹部称为气海丹田的脐下三寸处,有气力充满的感觉为好。
【2.调息】
调身后便是调息。坐禅中,调和呼吸最为重要,而重点应放在呼气上,感觉好似将体内甚至上述气海丹田处的浊气全部呼出吐净。只有全部吐净,才能自然吸气。
数息观是调息的方法,从一息默数到十息。数“一”时静心缓慢深深呼气,念“息”时吸气。数“二”时仍是缓慢深深呼出,念“息”时吸气。如是周而复始多次。
如同呼息时吐尽至自己的气海丹田一样,重要的是数息也用气海丹田默数的观念去完成。
【3.调心】
最后是调心。对此,《坐禅仪》这样写道:
宽放脐腹,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念起即觉,觉之即失,久久忘缘,自成一片。此坐禅之要术也。
身心俱放,胸中空荡无存,在进入舒畅放松的状态后,却除是非善恶等相对意念,达到无念无想。但在实际上,人是无法轻易达到无念无想、无心的。所以,妄念一经产生,只要立即省觉,妄念即可断除。
此外,作为实现“觉”的具体方法,是实行前面提到的数息观。
【结语】
以上,就坐姿(身)、气息(息)、心念(心)分三方面加以解释,但三者原本是不该拆开考虑的。坐禅的真谛就是通过呼吸的作用,使心身浑然呈一体。
身、息、心三者相互关联,调摄其中任何一项,其他二者随即相机调适。坐姿凛然端直,心与息则也自然得以顺正,若是心意充满愿心,姿势即坐相和呼吸也会不期而同得到矫正。
总之,可以说身、息、心在安稳恒常的状态下和顺一如,正是坐禅的要义。
发四弘之誓,愿端坐舒放、威严、凛然,犹如挺立东海之天的富士山。
为此,必须在家中选择可以安静坐禅的环境,宽松着装,舒缓入坐。每天持之以恒,不在时间长短。
此外,若能参考坐禅会的情况,前往附近的寺院参加坐禅会,直接由禅僧给予指导,则效果更好。
【禅语解说】
不想来接触一下有趣的禅语吗?对那些常听说的禅语,在这里为你作出深入浅出的解说。
【禅語目录】
庭前柏树子《无门关》
寒云抱幽石 霜月照清池《虚堂录》
山呼万岁声《汉书》
百花春至为谁开《碧岩录》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唐诗选》
花药栏《碧岩录》
清流不间断 碧树不曾凋《禅林句集》
薰风自南来 殿阁生微凉《槐安国语》
一切唯心造《甘露门》
月白风清《槐安国语》
主人公《无门关》
枫叶经霜红
无事是贵人《临济录》
风吹不动天边月 雪压难摧涧底松《普灯录》
东风吹散梅梢雪 一夜挽回天下春《圆机活法》
和光同尘《道德经》
花无心招蝶 蝶无心寻花《道德经》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传心法要》
日日是好日《碧岩录》
看脚下《五家正宗赞》
放下著《五家正宗赞》
青山原不动 白云自去来《五灯会元》
月在青天水在瓶《槐安国语》
平原秋树色 沙麓暮钟声《山谷诗集》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唐诗选》
红炉一点雪《碧岩录》
春入千林处处花 秋沉万水家家月《葛藤集》
明明百草头 明明祖师意《庞居士语录》
春色无高下 花枝自短长《槐安国语》
曹源一滴水《碧岩录》
一滴润乾坤《景德传灯录》
惺惺著《无门关》
安禅不必须山水 灭却心头火自凉《碧岩录》
忘筌《庄子》
溪涧拾流菜
不落因果 不昧因果《无门关》
他不是吾《典座教训》
喝《临济录》
电光影里斩春风《佛光国师语录拾遗》
一期一会《茶汤一会集》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葛藤集》
庭前柏树子《无门关》
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这是《无门关》第三十七则里的故事。一僧问赵州和尚:“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达摩祖师千里迢迢从印度来中国的旨意是什么?)”说来是为了传授禅,所以这个问题是在问什么是“禅”、什么是“佛”、什么是“悟”。
对此,赵州和尚断言答道:“庭前柏树子。”
此处的“子”是助词,没有任何意思。所谓“柏树”不是日本所称的“柏”(日文汉字写“柏”,中文意为“槲树”),是叫做“园柏”的植物,这种树,在无数树枝的周围环绕着类似柏树的树叶,生长力很强,冬夏颜色不变,四季常青,树干类似日本扁柏呈红色,竖条纹非常漂亮。赵州和尚居住的“观音院”亦称“柏林寺”,寺内柏树苍苍,非常繁茂。上述问答就发生于此。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
赵州和尚到底想说什么呢?
他并不仅仅是在山川草木悉皆成佛,即看到的、听到的、存在的一切都是佛的世界这个意义上回答“庭前柏树子。”
《赵州录》里还有后续的故事。
僧继续问道:“和尚莫将境示人?(我在问何谓禅,师父莫不是以外境示人)”
赵州和尚云:“我不将境示人(我绝不拿外境示人)。”
于是,僧再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和尚俨然答道:“庭前柏树子。”
此僧的提问设立在“心”与“境”对立之上。但是赵州和尚所要表达的是,心境一体,心境一如,禅师的心中不存在境。庭前柏树子仅仅只是庭前有柏树。赵州和尚想表达的是,不要去管什么祖师西来意、什么禅、什么佛、什么悟,截断妄执就能达到天地间柏树子的绝对境地。
这是一种即使是释迦佛、达摩也不能察觉,不能丝毫分别的、彻底的“无心”之心。
后来妙心寺的开山祖师关山国师简评道:“柏树子话有贼机。”也就是说,这个公案里有可怕的盗贼一样的作用,它含有不仅我们迄今积累的名誉财产,而且要从根儿上祛除执著分别之心以及一切妄想烦恼的玄机。
日本黄檗宗的开山祖师隐元禅师(1592-1673)在江户时代从中国明朝回国后,在日本的禅道场挑起说法论争,遍访各地,当时也到了京都妙心寺,和当时的山主愚堂和尚有过一场问答。
“我想拜读一下开山祖师关山国师的语录。”
“开山祖师没有语录。”
“没有语录,何以叫开山。”
“开山祖师没有语录,但有‘柏树子话有贼机’的话语。”
隐元禅师闻听此言,不禁全身一震:“这一句胜过千百万语录”,马上顶礼膜拜。
让隐元禅师大惊的正是这句“有贼机”。
寒云抱幽石,霜月照清池《虚堂录》
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寒云抱幽石 霜月照清池《虚堂录》
寒云即天寒之时凝冻的云;幽石即长满青苔的静寂的石头;霜月即降霜之夜的月亮;清池即澄澈的池塘。
初冬时节,冬日凝结的白云仿佛怀抱着长满青苔的石头,在天寒地冷的降霜之夜,一轮清月映照着澄澈的池塘,呈现一幅初冬之夜的画面。
参禅所达到的境界经常利用各个季节的风景来表达,其中秋季用得最多,然后是春季,冬季颇少,但是“寒云……”一句却常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禅的修行就是抛弃一切的修行。要抛弃的不仅有难以丢掉的烦恼妄想,还要抛弃常年积累起来的知识、财产、地位、名誉等一切的一切,真正达到“无”的境界。
夏去秋来,花枯萎,叶凋零,进入冬眠的“死”世界。但也许正是这“死”的世界能最恰当地象征被死切断的“无”的状态。许多禅寺仅用石头和沙子来表现山川水流的“枯山水”以及只堆石头的“石庭”也是出于这个道理吧。
只有这凄清的冬天景色才是抛弃一切多余之物的道人心境。
道元禅师二十四岁时到中国宋朝,先入天童山,每日专心攻读古人语录。一次,从西川(四川境内)来此云游的一位僧人问他:
“读古人语录有何用?”
“知古人行履”。
“知其何为?”
“回日本教化人。”
“那又如何?”
“救济众生。”
“毕竟如何?”
道元禅师无语而退。从此不再看一切语录,只是一味坐禅。在道元禅师看来,祖师的语录是多余之物。后来因为弟子玄明接受了镰仓幕府二千石的捐赠状,禅师不仅将他逐出山门,而且将玄明曾修行过的地方掘地七尺,连土一起扔掉。当我们想起道元禅师的境界,从这则逸事会自然想起这句“寒云抱幽石,霜月照清池”。
山呼万岁声《汉书》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山呼万岁声《汉书》
传说中国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的元旦,天子汉武帝和众臣一起登中国五岳之一的嵩山,天子亲自恭恭敬敬地建造祭坛,向众山神祗祈求天下太平,镇守国家。见此情景,众臣感慨异常,齐声欢呼祝天子武运长久。这欢呼声在五岳之间回荡,从山中传来三声“万岁,万岁,万万岁!”
从这个故事开始就形成了每逢喜事高呼“万岁”的习惯。
但是,禅家看重这句话并非因为听到了山间回荡“万岁”之声,而是山岳在高呼“万岁”。
山,无论晴天还是下雨,无论刮风下雨,岿然不动,泰然自若,气贯长虹。这种雄姿就是闪烁光芒的佛之气概,就是证悟的真实。雄伟的群山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是在吐露佛的生命。不仅是山,包括大江、大海、石头、树木、花鸟鱼虫,世间万物都在高呼“万万岁”。
曾发起向苦于饥饿的非洲捐赠一百万条毛毯运动的演员森繁久弥,曾经谈起自己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机缘。
有一次,他开着自家的游艇,独自一人在横滨至神户的大海里航行数日。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他欣赏着沿岸的风光和海岛的景色,海上的风景令他如醉如痴。可是当游艇驶入大海,再也看不到海岸线,看不到小岛,也没有了来往穿梭的船只,只剩下自己独自一人时,能依靠的只有海风和指南针。不久夜幕降临,强烈的不安和孤独向他袭来。森繁忍受着孤独和不安,看着自己全裸的身体。此时此刻,他已经脱去了一切世俗伪装。
他远远看到了一丝亮光。那是灯塔的光。啊,自己并不孤独,有人在守护着自己,而且不是一个人,是无数人在守护着自己,自己还活着。那微弱的灯光给森繁一颗空寂的心点燃了一盏灯,不安和孤独被吹到九霄云外。活着的喜悦给他增添了力量。(《花园》杂志,西大拙“彼岸灯”)
森繁回到东京,马上向全国的灯塔瞭望者的孩子们赠送慰问品。因为他听到海在高呼“万岁”,听到了灯塔高呼“万岁”的声音。
“山呼万岁声”——我们不妨再一次环顾四周,不就听到了“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吗?
百花春至为谁开《碧岩录》
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百花春至为谁开《碧岩录》
这是《碧岩录》第五则“雪峰尽大地”公案颂文里的语句。即使隆冬时节寒风呼啸,但只要一阵春风吹来,一望无际的荒原就会遍地长出嫩芽,披上绿装,百花齐放。梅花、桃花、樱花、牡丹、杜鹃花等,犹如百花争艳。但只为赏花而大摆酒宴,唱歌跳舞,狂欢作乐,那就太对不起花儿了。这千姿百态的花朵在向我们传达着很重要的事理。
江户时代的汉学者佐藤一斋曾说过这样的话。
看月,观清气,不在圆欠晴翳间。看花,观生意,存红紫香臭之外。(《言志四录》)
观月是观其清新之气,而非观其阴晴圆缺之形状;赏花是赏其生机勃勃的花之心,而非赏其红色、紫色以及香气那些外在的东西。
也就是应该学花的生命,花的心。
“百花春至为谁开。”百花到底为谁而开呢?谁也不为,什么也不为,没有任何企图,只是在天地间全身心地绽放自己的生命。
百花一味盛开,她教给我们生活方式,给我们以勇气,以安慰,以愉悦。但是她们丝毫没有居功自傲,多么伟大啊。
说到花,小岛昭安先生曾在其著作中介绍过一个感人的小故事。
有一天,我走过浅草的一个幼儿园门前时,一个小女孩儿拿着枯萎的花儿跑到幼儿园角落的垃圾堆那儿。
我无意中看到那个小女孩儿大声说:“小花花儿,谢谢你。”然后扔了下去。我不由心一动,叫住小女孩儿问:“小朋友,你总是说谢谢以后再扔掉小花儿吗?”
小女孩儿深深地点了一下头:“是呀,我妈妈总这么做的。因为花儿开得这么美,让大家高兴,所以扔的时候要对她说声谢谢。”(参考总持寺出版部出版《心灵的耕耘》)
孩子懂得“花的生命”、“花的心”,她是懂得“花为谁开”的孩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诗选》
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唐诗选》
这是唐代诗人刘希夷(651-680?)题为《代悲白头翁》诗的第四节: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半死白头翁。
昔日情人已不在洛阳城,今天年轻的恋人凝望着随风凋零的花。严冬已过,春天来临,花和往年一样,依然美丽绽放,但是赏花的人却在不断变化。年轻美丽的人们啊,你们现在虽说还很年轻,但很快就会衰老,黑发变白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天长地久和人生短暂的对比,咏叹人生的无常。
有生必有死。那是人的“命运”。对于人来说,没有比死别更悲伤的事了。不,不只是人。前几天,《朝日新闻》的专栏“心”介绍了千叶县佛母寺住持安井玉峰的随笔。
一天,一只雄雉猛地撞到寺院墙上,身受重伤,濒于死亡。雌雉悲鸣,在雄雉周围转圈跑。雄雉拼命想抬起头,但是已经精疲力竭。
我感到一阵心痛,蹲在雄雉旁边。雌雉虽然戒心很高,但此刻她已经完全不顾忌我,只是一个劲儿地转圈跑,一会儿开始轻轻地去啄他的嘴角,仿佛在说:
“你快起来呀!”然而没有任何反应,雌雉又用嘴去啄他的鸡冠和脸上的绒毛,想把他拉起来。
但是眼睛已经紧紧闭上。她趴到他的身上拼命地叫,不停地去啄他的脑袋拽他。这就是他们的爱情吗?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已经看不清她的样子。
……她仿佛终于理解了事态的结果,依依不舍,一会儿离开,一会儿又靠近,来来回回无数次,终于飞走了。我茫然若失,凝视着眼前的情景,正打算开始处理雄雉的遗体时,她又飞回来了。在离有三米远的地方,一直盯着我。
这次她仿佛下定了决心,很坚决地走近他身边,一次、两次地啄他的嘴。她不叫唤,也不回头,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这对夫妻经历了今生的生离死别,结束了无常的短短一生……。她捧出她的一颗赤诚之心,竭尽全力向他告别。(1987年3月25日
《朝日新闻》晚报) 露命难料梦一场,悲风吹到惊无常。死亡不知道什么时候降临,人啊人,要当心啊!
花药栏《碧岩录》
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花药栏《碧岩录》
《碧岩录》第三十九则有“云门花药栏”公案。
举。僧,问云门:“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花药栏”。
一僧人问云门偃禅师(864-949)“烦恼妄想一切皆消的清净法身是什么?”云门答曰:“花药栏”。花药栏是什么呢?古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如茅房的围栏;精心围上篱笆的芍药园;也有说是一般的花圃。
对于清净法身的询问,以不洁之物对答,在这个意义上,将其理解为茅房的围栏似有一理,但有些矫情。而将其理解为花圃,也许更符合禅意。花圃不一定是牡丹或是芍药盛开的花圃,哪怕是不知名的小花盛开的花圃。
“清净佛”不就是美丽的鲜花在盛开吗?凝神观望,那各式各样的花既不争奇,也不斗艳,各自呈现着自己的本来面目,这不就是在表现佛的真面目吗?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清净法身呢?
佛教诗人坂村真民写过一首《野花》的诗。
明快、开朗的野花,
永远在这里微笑。
神授的原本姿态,
野花,永远在这里绽放。
素朴、谦恭的野花,
恂恂有礼。
我驻足凝神观望,
一定会听到她的声音,
仿佛神的话语,
滋润着我这颗诗心。
倾慕啊!
野性的花朵,
野性的人,
野性的心。
清流不间断,碧树不曾凋《禅林句集》
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清流不间断 碧树不曾凋 《禅林句集》
碧树就是指不落叶的松树、山茶花树那样的常绿树。
这一句是说溪流潺潺永不间断,像松树那样的常绿树从不凋零万年青。
禅家喜欢用这句话,并不单单因为景致之清凉。
佛教始于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坐禅开悟的12月8日拂晓。此后,以心传心,犹如一器之物倾入另一器,佛佛祖祖,滴滴相承,至今从未间断。“清流无间断,碧树不曾凋”即为此意。但仅仅表现这些,还不能说已经参透其意。从这句必须领悟延绵的命脉得以承继的无限感激。
妙心寺开山之祖花园法皇感慨于继承大灯国师之法,在“往年御宸翰”(给关山国师的信)中如是说:
“往年在先师大灯国师之所,于此一段事得休歇。特别是传持衣钵后,报恩谢德之思,兴隆佛法之志,寤寐无忘。”
昔随大灯国师修行得以开悟,特别是授我世代相传之法以后,我一直在考虑如何报答先师大灯国师及世代佛祖之恩,如何弘扬佛法,为此夜不能寐,寝食不安。
只有这样的想法,才能说真正参透了此句。
太宰府的天满宫种植有许多古楠树,其中一棵有俳人荻原井泉水的俳句。
楠树逾千年,嫩叶今又生。
千年的楠树今年又长出了嫩叶,从而树得以存续,正是有了今年的嫩叶,树木才活了一千年。不只是“佛法”“楠树”,我们的“生命”也存续了漫长的岁月。
《朝日新闻》上曾刊载了一篇题为“连接了三十三代八十五亿人的生命”的来稿。
为什么生命是宝贵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以自己的方式用数字来尝试回答。一个人要出生就要有父母二人、祖父母四人,再往上还有八人、十六人、以此类推三十三代,就有八十五亿八千九百九十三万四千五百九十二人。
也就是说无论是谁,仅仅上溯三十三代就受到远远多于现在地球人口总数庞大影响的就是现在活着的我们。谁也不知道这其中曾出现过多么出类拔萃的人物,但是每个人的身体在完成着传承。换一个说法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中将来会出现什么样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不得而知。
自杀则意味着自己亲手抹消了上溯四十代受到过一兆九百亿人影响的生命。
现在活着的人们是联结过去和未来的桥梁,你是面向未来的起跑者之一。虽然有很多烦恼痛苦,但是我们也要面向未来做出努力。(1995年1月9日)
这就是“清流不间断,碧树不曾凋”所要表达之意。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槐安国语》
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薰风自南来 殿阁生微凉《槐安国语》
围绕“薰风自南来”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唐文宗(840年卒) 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起承,诗人柳公权(856年卒)续之“薰风自南来,殿阁微生凉”而成为一首诗。
熏风自南来
殿阁微生凉
一般人都很讨厌炎炎夏日,但是我却很喜欢一年中最长的夏季。虽说很热,但穿过树丛微微吹来的凉风使宽阔的宫殿也一下子变得清凉,这种惬意和清爽只有在夏天才能体会得到。
但是大约200年以后,宋朝诗人苏东坡(1101年卒)批判说,很遗憾这首诗表明为政者对老百姓没有怜悯之心,也就是他忘记了平民百姓住在狭窄不通风的屋子里,烈日炎炎之下还要去耕田、做生意,是皇帝自以为是,忘记百姓疾苦,只呆在宫中度过消遣漫漫夏日的诗。对此,苏东坡做了一首讽刺当时上流社会的诗。
一为居所移,
苦乐永相忘,
愿言均此施,
清阴分四方。
皇帝生来住在宽敞的宫中,所以不关心天下百姓为炎热所苦。恳请皇上关注天下万民,只有让他们都能享受“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的舒适和安逸,才是皇帝当为之事。
这句诗被用于禅语之时,和这个典故毫无关系。这是因为据说宋朝末年,临济宗公案禅(与曹洞宗的默照禅相对应,参透禅的公案而至悟)的集大成者大慧禅师(1163年卒)听这句诗后而至大悟。那么大慧禅师闻听“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后有何感悟呢?
我们每天总是拘泥于得失、利害、爱憎、善恶、迷悟、凡圣,因而没有目标,不知所措。但是,如果一阵熏风能将那一切对立的观念吹散,那我们就能不拘泥、不执著、不偏颇,品尝到自由自在、淡泊清凉之意。那样一种清爽无垢的纯粹境界即咏作“殿阁生微凉”。
浪迹天涯的自由俳人种田山头火与松山“大耕舍”道场的大山澄太通过俳句和禅而成为挚友。我曾听澄太先生讲演时非常感慨地讲过他们二人最初相识的情景。
——我匆匆走到庵旁,刚停下脚步,纸门便一下子拉开了,传来洪亮的声音“是澄太君吗?”我刚一说是,话音未落,他马上光着脚从走廊那儿跑过来,虽然我个子很大,他还是一把将我拽了上去。真是一个怪人,他把我拽上去,也没有像常人那样打招呼,而是说“现在正好是中午,我已经做好饭等着你呢,快吃吧。”说着给我盛了一大碗饭。但是庵中空无一物,既没有菜也没有饭桌。筷子、碟子和冒着热气的米饭就直接放在破旧的榻榻米上。……(中略)……这时我发现他一口也没吃,而是一直盯着我。我说:“你也一起吃吧。”他说:“说实话,我这儿只有那一付碗筷。你吃好了。”
……(中略)……这就是真实的山头火,于是我急忙吃完,放下筷子双手合十说:“谢了。”他马上拿起碗筷,洗也不洗,给自己盛上一大碗,大口大口地吃得香极了。也许是肚子饿了吧。他专心致志吃饭,丝毫也不东张西望。(大山澄太口述《俳人山头火的禅》临济会出版)
山头火的行为里没有任何拘泥、执著和偏颇,他只是依照他那颗生来就有的赤子般的纯粹之心生活。山头火的生存方式不就是“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的极好体现吗?
一切唯心造《甘露门》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一切唯心造《甘露门》
在盂兰盆节(鬼节)的时候,各寺院都要修行施饿鬼会(其起源于释迦牟尼在世之时,其弟子阿难得其传授供养之法,诵陀罗尼经“若能施饮食予饿鬼,非但不落此道,且能得诸鬼神加持,延年益寿”,给饿鬼即有贪婪之心的人布施食物)。这时,众僧以独特的韵律唱经之中就有“施饿鬼——甘露门”。其开头是:
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如果人想要知道三世一切佛,就应观法界之性,一切唯心造。(如果要知佛心,就应将宇宙诸法的本性只视作心造)。
“一切”是指所有的现象和存在。我们周围所有的存在现象都只不过是“心”的作用,是“心”产生出来的。即所有的存在只不过是由心反应出来的,除却心以外,什么都不存在。
曾有一个年轻武士问白隐禅师是否有地狱。白隐看了一眼,劈头盖脸给他一顿臭骂:“你看起来像是一个出色的武士,可年纪轻轻就问有没有地狱,真不象话!”最后还骂那武士是不忠之臣,不孝之子,胆小鬼。那年轻武士一开始因为对方是大名鼎鼎的高僧,还咬牙忍着,但最后终于忍耐不住,拔刀就要砍白隐。白隐和尚巧妙躲闪,但最终被年轻武士追上,就在刀落之际,白隐厉声喝到:“那就是地狱!”
闻听此言,年轻武士马上清醒过来,连声称是。刚才凶神恶煞的样子也恢复了平静,甚至露出了笑容。“我知道了,我确实知道了地狱之所在。”于是白隐也若无其事似地微笑着说:“那还是极乐世界!”
地狱也好,极乐世界也好,都存在于心中,是心产生出来的。
有无、得失、善恶、美丑、爱憎,这一切相对而迥异的看法都是心产生的结果。正因为有了相对的世界,所以才有了争斗、有了烦恼、有了迷茫。
如果超然地认为法界一切唯心造,自然而然,所有的对立就消失了,就能拥有一颗真如之心。就应该说是知道了佛心。
《信心铭》里有言道:“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确实如此,要理解“一切唯心造”很容易,但是要达观,洞然明白“一切唯心造”却并不容易。
月白风清《槐安国语》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月白风清《槐安国语》
这是初秋经常看到的词句。盛夏即将过去,九月的一天,一轮明月高悬在清澈的天空,此时微风拂煦,树叶沙沙作响,草丛里传来虫鸣声,好像在说“秋天到了”“秋天到了!”“月白风清”极为形象地吟诵了这清凉至极的场景。但是这句话并不只是咏叹自然之美,若在其中看不到人,就不能说参透了这句话。
我们执著于金钱、地位、名誉,执著于各种主义和自己,所以被拴住了手脚。人们希望和这一切执著之物一刀两断,达到洋洋洒洒、自由自在的淡泊境界。这样一种淡泊就称之为“月白风清”。
但是达到这种高尚的境界,并不只是大禅师的专利。最近我听说了九十二岁高龄离世的童话作家坪田让治之母阿雪的故事。我认为阿雪的一生正是“月白风清”的一生。
这是明治、大正年间的事情了。阿雪出生于冈山县,十几岁就结婚了。可她的丈夫是个浪荡之人,阿雪因此受了很多苦。她的丈夫去世后给她留下了很多债务和一群孩子。年轻的阿雪拼命劳作,当她将孩子们抚养成人,还清全部债务的时候已经到了六十岁,头发全白了,完全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孩子们满怀感激之情说:“妈妈,谢谢您了。我们一定同心协力好好干。为祝贺您“还历”(
甲子年六十大寿),我们请您去好好泡泡温泉,休息一下如何。”
但是阿雪无论如何也不接受孩子们的这片孝心。见孩子们劝急了,便有些犹豫地说道:“我娘家很穷,所以没正经上过小学。还历就是回到了孩提时代,我想重度一次人生。现在开始上也不迟,你们一定要让我去上村里的小学。”
儿子们有些困惑,但是阿雪却很坚持。在现在可能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但当时还是大正时期。经过儿子们的一番努力,她终于上了小学五年级,并且顺利毕业进入了当时的家政女子学校,学习用当时还很少见的缝纫机做裁缝。阿雪受周围的亲戚朋友之托给她们做新样式的裙子,受到大家欢迎。
当阿雪就要离开人世时,她问围在床边的儿子们:“我也拼了一辈子命,你们认为我怎么样?”坪田趴在母亲耳边说:“妈妈真棒,连阎王爷都很吃惊。”阿雪满足地笑了。“你上过大学,能这么说,我可以安心了。”说完静静地离开了人世。(参考1982年7月23日《中外日报》社论“有这样一位母亲”)
“月白风清”我们希望自己以各自的方式活在“月白风清”的境界里。
主人公《无门关》
选自《茶堂论禅》 (河野太通著?1984.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主人公《无门关》
瑞严和尚,每日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乃云“惺惺着,诺。他时异日,莫受人瞒,诺诺”(《无门关》第十二则)
一个叫瑞严的和尚,每天叫自己“主人公”,然后自己回答“是”。“你清醒吗?”“是的”“今后也不能被人骗了”“是,是。”他每天都如此自言自语。
这里所说的主人公不是指一家之主,当然也不是指公司的老板,而是指每一个人的主体人格。
我们很容易迷失真正的自己。特别是今天,我们受所处环境影响极深,以至于很容易受外物吸引而失去自我。这个时候,必须时刻意识到主体的自我。要自己提醒自己“你清醒吗?”
盘珪禅师如是说: “所谓主,即一切自在之名。所谓自在,不就是自己存在吗?” 所谓主体的自己“主”就是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存在之意。
所谓“自在”就是自我存在,不虚张声势,很自然很纯粹的自我本身。心无一物,随时随地都能放松。如果怎么也放松不了,一定是因为心里有什么。
心里没有任何思虑之时就是自由自在的,所以无论去往何处,都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无论去往何处都不会有所顾虑。释迦佛祖悟道“世界即我家”。所以成为世界的主人公,这就是主体的自我。
枫叶经霜红
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枫叶经霜红
此句虽然出处不详,却在夏季过去深秋来临之时,在茶座上经常能看到。
去年秋天,为赏京都高雄红叶,我和几位施主在一年前就订好旅馆,做了一次京都之旅。天气虽好,但期盼已久的红叶却令人大失所望。问了原因才知道去年气候反常,日照时间不足,入秋以后气温一直不降,结果还没等到叶红却已开始凋零,让人扫兴而归,至今记忆犹新。据说,如果寒暑温差不大,就看不到红叶的绚烂风采。
“枫叶经霜红”就传达了这个道理。“枫”即是枫叶,亦称红叶。只有经历严霜,枫叶的色彩才能变得鲜红,否则就看不到美丽的红叶。这句话不只是在说美丽的红叶景色,也不是在述说成为红叶的那种植物生态。而是在说,我们只有像枫叶那样经历人生的各种苦难和磨练,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
我们总想选择一条安逸之路,但是据说战国时代的武将山中鹿之助为磨练自己,却向神佛祈祷“给我七苦八难吧”。我们不也需要求助于时间来体验“风霜”的严酷吗?
“艰难玉汝成”、“爱孩子就让他出去旅行”,这些话不正说明只有克服一个个艰难困苦,才能深化对人生的理解,才能造就坚忍不拔的性格吗。
在弊寺附近有一个曹洞宗的寺院叫豪德寺,寺里有万延元年(1860)在樱田门外被水户浪士暗杀了的井伊直弼之墓。人们通过NHK的电视连续剧《花的生涯》,了解了井伊直弼波澜壮阔的一生。
井伊直弼出生于文化12年(1815),是十一代彦根藩主的第十四个儿子。五岁丧母,十七岁丧父。因为不是嫡子,按照井伊家的家规,要离开藩城移居到北屋敷,每年由藩上支付生活费三百袋大米。后来有大名要收作养子,他和另外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一起去了江户,结果弟弟被相中,他只好悻悻而归。
他将自己的居室称为“埋木舍”,所谓“埋木”是指长期埋于水中或地下的木头,隐喻不为世人所知怀才不遇之意。在此隐居期间,井伊直弼在经济上也相当拮据,饱受人间辛苦。
但是即使在这种环境之下,井伊没有自暴自弃,认为有很多该学的东西,因此励志学习,提高修养,正如在《埋木舍记》中记述的那样,“蜗居埋木,志成大业……”。
他参透居合术(日本剑道一流派)之深意,自创一派;在茶道方面,他跟随片桐宗猿,创立了石州流派,并著有《茶汤一会集》。他还和本居派的国学者长野义言共同潜心于国学研究。
但是不能忘记的是,井伊直弼在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时候,还进行了禅的修行。据说他从十三岁开始就跟随彦根清凉寺(曹洞宗)的道鸣、师虔、仙英等历代和尚参禅,励志修行。
“大彻大悟之人本已超脱于生死之外,他们为何可以得到不执著于生死的生命呢?”面对仙英和尚的提问,井伊直弼即刻回答:“海底无渊无浅滩,水之源流常不断”。和尚闻之,点头称赞,和之一偈:
无根水上活飞龙
排云开雾出九重
威气自然无畏处
灵幽未窥亦无穷
和尚赞叹井伊直弼,把他比喻为活飞龙。说到井伊直弼,人们往往把他视为为“茶人”、“剑人”、“国学者”、“执政官”,其实在禅道上也有颇深的悟境。
井伊直弼苦节十八年,在第十二代藩主死后,终于成为第十三代藩主登上了历史舞台。由于他长年生活在社会底层,深知庶民百姓的想法和生活,因此能在藩政上有所作为,从而得到幕府的认可,最后担任幕府要职,毅然决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开启了日本的命运。说来也正是有了“埋木舍”怀才不遇的时代,才有了后来的“井伊直弼”,这话毫不夸张。井伊直弼的一生就是“枫叶经霜红”的写照。
无事是贵人《临济录》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无事是贵人 《临济录》
这是《临济录》里的名句。岁末将至,各处茶室都悬挂这句字幅,以表达对平安度过今年没有遭遇不幸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同时祈祷即使在忙碌的腊月也决不能手忙脚乱,而要平平安安迎接新的一年的来临。
但是作为禅语,“无事是贵人” 则意思稍有不同。所谓无事并非平稳无事之无事,也非无事可干悠哉游哉之无事。此无事是除了求佛、求悟和求道之外,别无所求之心。所谓“贵人”不是“贵族”之“贵”,而是值得尊崇之人,即佛祖、开悟、安心、成道之意。
在我们内心深处,生来就有和佛别无二样的纯粹人性,可以成佛的资质即佛性。发现它,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这就是禅的修行,成佛,开悟。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动辄就向外寻求佛性,彷然若失。
临济禅师一语道破:“求心歇处即无事”。只要有求之心就不是无事。有一句话叫“放手则满”,“求心歇处”就是无事,无事就是贵人。
“但莫造作,只是平常。”临济禅师详细解释了“无事”。“麻烦”“难”的反义词有“莫造作”,以平常心不造作,保持清醒状态,这就是“无事”。不管置身于何种境地,能够不造作,如实面对所见所闻,这样的人就是“无事是贵人”。
今天池坊流派花道创始人池坊专应曾受千利休的茶师武野绍鸥所托去插花,他的插花实在是太漂亮了,绍鸥非常感慨,问他:“你是以一种什么心情在插花?”
专应回答:“我一边在脑海里描绘着溪边生千草这句的场景,一边插花。” 溪边盛开各色野花,它们丝毫没有想夺目、想炫耀之意,只是专心盛开。
专应在插花时同样没有意识到要插得多么美丽,也没有故意去玩弄一些让绍鸥感慨的小技巧,毫不造作,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着溪边生千草的情景,一边一枝一枝地插花。
专应也是无事之人。
风吹不动天边月,雪压难摧涧底松《普灯录》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风吹不动天边月 雪压难摧涧底松《普灯录》
大风一起,尘土飞扬,草木低头,天空也霎时云飞雾散。只有那天上的明月,任凭风吹,岿然不动,悠然高悬。
大雪一降,周围的树木不堪重负,或是枝折,或是树倒,唯有平日历经风霜的“涧底松”昂然挺拔。她对雪毫不畏惧,依然保持着鲜亮的绿色,发出松籁之音。
“风吹不动天边月,雪压难摧涧底松”是以月和松为喻,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信念都要毫不动摇,遇到任何困难,意志都要坚定不移,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二十多年前曾听过科学评论家、驹泽大学教授丹羽小弥太讲授的生物学课程。先生身材矮小,却很干练,讲课非常认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十四年前,先生因患口底癌动了大手术,取下颌骨,植入钢丝替代骨头,并移植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做成人工颌骨。经过长期与病魔斗争,先生终于又回到了讲台。但是癌症并没有就此罢休,到处转移,结果不断地反复着住院、手术、出院的过程。作为一个科学家,先生对病因了如指掌,在绝望和痛苦中冷静地面对自己,发表了顽强与癌症抗争的记录。
“开臂欲欠伸,嘴张腮舌疼;咬牙来阻止,不觉泪盈盈。”(欠伸せんに 顋は痛し舌痛し 噛み殺しては涙するかな)
先生的惊人斗志让人嘘唏不已。遗憾的是,1983年9月28日终于走完了最后的人生。三天后的《朝日新闻》“天声人语”专栏发表了悼文。
与病抗争的记录对他来说却是一件极其艰难的工作。只要一陷入思考,脸部的下半部就会发僵,痛苦难耐。左肩上被割去皮肤的地方留下了醒目的疤痕,左臂不能完全抬起,不能和右臂保持平衡,所以写一会儿就累。
因为过度消瘦,坐的时间一长就疼痛僵硬,每天只能摄取流食的身体难负重荷。在恶劣的条件下,写作等于蚕食自己的身体。经管如此仍然笔耕不辍,不正是因为丹羽先生有一双“科学家的眼睛”吗?身患癌症,接受手术,在受到癌细胞转移的威胁中顽强地声活,这些不正是他想通过凝视自己的心灵和身体来验证一个科学家的人生模式吗?(1983年10月1日
朝日新闻)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丹羽先生的悲壮人生正是“风吹不动天边月,雪压难摧涧底松”的境界。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圆机活法》
选自《枯木再生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东风吹散梅梢雪 一夜挽回天下春《圆机活法》
东风即春风,也就是春天吹来的第一阵东风。它吹去了梅梢上的残雪,一夜之间春天就来到了。但是这个句子表现的不仅仅是迎来了春天的喜悦,还借以比喻修行时代的寒冬已经过去,迎来了开悟令人欣喜的天下之春。修行日月如冰天雪地酷寒难熬。但是,时节的因缘、成熟的机会来了。立春的东风吹起,冰雪一齐消融,一朵梅花初放,忽如一夜春风来,烦恼和妄想被吹拂干净,打开了一片清朗彻悟的世界。把这样的消息就颂之为“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学道、艺道、武道,不论什么道,要想迎来春天,都得付出相应的艰辛困苦,何况修禅更是非一般的努力就可成功的。
最近有机会读了一本中国明末禅师榁宏(1535~1615)选撰的《禅关策进》。书中记述了古人是如何修行的,不妨在此介绍二、三。
“悬崖坐树”
静琳禅师放弃讲经而修习坐禅。但坐禅中总是发困而心绪不静。在寺庙旁边有一悬崖,向下望去有千仞之深,中间长出一棵树。于是禅师就在那棵树上铺上草,趺坐草上一心系念坐了一个昼夜。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渊,禅师通过全身心专精不二的坐禅,终遂超悟。
“衣不解带”
金光寺的昭禅师,十三岁出家,十九岁入洪阳山留在迦叶和尚处修行三年。其间,衣不解带,睡觉也是坐着睡,从未躺下过。经此数年,豁然启悟。
“引锥自刺”
慈明、谷泉、琅琊三人结伴修行。其时正值大寒,河东地方寒冷异常,众多修行僧都冻得钻进被窝。唯有慈明和尚每日坐禅三昧,夜深犯困时就引锥自刺,驱赶睡意,励志修行。后终有大成,成为了人称西河狮子的一代宗师。
这些不是夸大妄想的故事。我们应该正襟危坐地聆听这些故事,期待得到“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的消息。
和光同尘《道德经》
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和光同尘《道德经》
这句话出自中国道教祖师老子的《道德经》第四章,原句为“和其光,同其尘”。“和光”说的是应该让自己具有的高尚道德品性和优秀才能智慧的光辉柔和下来。“同”是同化的意思,即感化别人使其与自己相同的意思。“尘”是尘埃、垃圾的意思,指污浊的现实俗世。这句话说的是,圣人君子要随俗而处、不露锋芒地普度众生。
真正得到禅悟的道人,他习的法、修的道都深藏不露。是觉悟了?还是迷惑了?是佛?还是神?看不出一丝踪影,达到了根本看不出是愚笨、是聪明、是伟大、是佛、是凡夫的境界,而和大杂院平民百姓生活在一起教化众生。这便是“和光同尘”之意。
这句话对于禅来说何其重要,从它有着“韬光晦迹(遮蔽光亮使痕迹晦暗)”、“入廛垂手(来到街市要出手超度可度之人)”、“入泥入水(要像入泥入水那样超度众生)”等许多同义语即可看出。
在把“和光同尘”落实到了行动的人物中,有一位“七福神”里的布袋和尚。所谓七福神,是市井间信奉的福德长寿之神,有“惠比须”、“大黑天”、“毗沙门天”、“弁财天”、“福禄寿”、“寿老人”和“布袋”七位。其中那体宽额狭、大肚下垂、半裸着身子手持一杖,肩上还背了一个大口袋的人物就是布袋和尚。据说他的原型是中国后梁时的一位神僧,名叫契此,生于明州奉化县,于916年在当地岳林寺迁化。他背上的袋子里装着随身所用的一切,鞋袜、衣服、经书、食物,什么东西都往袋子里装,背着袋子游方。来到街市,别人施舍的东西他都会高兴地接受。吃剩下的就放进袋子里存起来。下雨天他穿上草鞋快步跑,晴天就脚履木屐慢步行,休息的时候袋子也不离左右抱膝而眠。
他为人天真烂漫,肚子饿了就从袋子里取出东西来吃,吃饱了不管什么地方倒地就睡,居无定所,悠悠闲闲、洒洒落落,不追求名利,不显摆见识,也不逞威风摆架子,用他见了谁都笑眯眯的“喜心”、大腹便便的“宽心”和他那和蔼可亲的双眼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心”与人接触。无论谁见到他,心里会自然地感受到福德圆满,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长汀子”或“布袋”。这布袋和尚可是真正识得游戏三昧的,“和光同尘”之极端。
花无心招蝶,蝶无心寻花《道德经》
引自《枯木再生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花无心招蝶 蝶无心寻花《道德经》
不需烂漫开放的万朵樱花,只要在草从里不为人知地开着的一朵小野花便足已;也不需色彩斑斓的漂亮蝴蝶,哪怕是一只脏兮兮的小蝴蝶也好。
一朵花上,两三只蝴蝶在嬉戏。虽然这种风景随处可见,但我们往往对此视而不见。良宽禅师却抓住了此情此景,把这无心相遇的真实吟诵了出来。
花并没有想要招引蝴蝶,而蝴蝶也并没有想去寻花。但是,它们意外地邂逅,自然地相逢了。
我们的人生实际是就是一连串的相逢。与父母相逢,与兄弟姐妹相逢,与朋友相逢,与丈夫相逢,与妻子相逢,与孩子相逢。还有与苦事、乐事、悲事、各种各样的事相逢。
这些相逢都是偶然的吗?仅说成是偶然恐怕不够。是宿命吗?说成是宿命也不尽然。
那么,到底是什么呢?全都是因缘法则。是在最初有的因上缘起了作用的结果。结果并不以结果而终,它又成为因,再加上某种缘又出来新的结果。因缘结果,循环往复。在佛教里,这就叫作因缘法则。
比方说这里有一粒豆子的种子,这是因。耕田、播种、浇水、施肥,这是缘。发芽结子,则是果。缘的作用情况如何对果有极大影响。即便是恶因,加以良缘也可得善果,反之良因加恶缘也会得恶果。这就是佛教的因果律,而决不是宿命论。因有缘花开、因有缘蝶舞,花与蝶是因缘相逢。
我们的相逢也是顺从了因缘法则的结果。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在牵着我们相逢,只是这条线我们看不见而已。希望我们都能谦虚地觉悟到,我们是依法则生存、不,是法则让我们生存的。我们应该充分地活用这种相逢度过人生。
抱起孩子的时候,
不由地担心起孩子的将来;
我的眼睛,
已经被泪水悄然沁满,
孩子啊,父母别无所求,
只希望你一生遇到好人!
(引自佛教诗人 坂村真民《相逢》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传心法要》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传心法要》
这句话与“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同样,是表达“禅”之特性的代表性偈语。
“直指人心”和“见性成佛”,也可以各自作为独立的偈语使用,但我想还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样关联起来认识更容易明白。
“直指”就是不借助文字、语言等其他方法而直接地指示。“人心”说的不是表示感情的“心”,而是指自己心底里的存在,是有成佛可能性的本心、本性、佛心、佛性。所以“直指人心”讲的是凝视自己心底秘密所在的心,直接地紧紧地把握住真正的自我,即佛心、佛性。
“见性”的见并非仅仅把物当作对象来看,而是完全变成对象本身成为一体。性就是直指人心,即意味佛心、佛性。“成佛”也不是世间所说的死,而是成为佛陀(觉者)、成为得悟之人的意思。“见性成佛”是说进入到自己心底里存在的佛心、佛性中,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我们在寻求什么时总是无所适从,但禅则是直接扪心自问,看穿自己的本质,看透自己的佛心、佛性。换句话说,除“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外,无任何其他可以悟禅之道。
这句话已经断言,想成为悟者,惟有探寻自己的内心,别无他法!文字、语言、经验、祖师、坐禅,这所有的一切都不需要。
《景德传灯录》中有一个南岳禅师“磨砖作镜”的故事。
南岳怀让禅师(677~744)住般若寺时,见一沙门常日坐禅。南岳往问,于是便有了下面的问答。
“你常日默默坐禅,到底在干什么呢?”
“是的,我正在努力坐禅入定。”
“坐禅入了定,打算做什么呢?”
“图作佛(觉者)。”
“坐禅就能成佛吗?”
说着,他走到院里拾起一块砖,坐在一块石前来回磨起来。沙门莫名其妙,
便问:“师作什么?”
“我在磨砖作镜。”
沙门听后大笑:“不是开玩笑吧?磨砖岂能成镜!”
听到这话,南岳和尚猛地站起身来大喝:“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
这一喝,使沙门一惊。“若坐禅也不能成佛,那该如何是好?”
南岳和尚慢慢启发他说:“牛车不动,你说是该打车呢?还是该打牛呢?”
沙门眼泪夺眶而出,深施一礼……。
当然,坐禅很重要。但是牛车动与不动,关键在于牛而不在于车。成佛并非在于坐法,而只能在于“见性成佛”的一念。
据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作为座右铭,不断努力审视自己,探究自己。我们难道不该停下来重新认真地反省一下自己,体味一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吗?
日日是好日《碧岩录》
选自《和颜——山田无文长老讲话集》 (2005.11禅文化研究所编辑出版)
日日是好日《碧岩录》
古时候,中国的云门大师有一次对他的弟子说:“十五日以前不问汝,十五日以后道将一句来。(以前的事我均所不问。从明天起怎样生活,你们给我说说看)。”他盯着每个人的脸看。也就是说,学校毕业以前的事,我什么都不问;从学校毕业出来,今天开始走向社会,你们打算怎么工作;结婚以前的事,我不问,但今天举行了结婚仪式成为夫妻的话,明天以后打算怎么过日子?你们说说看吧。
可是大家都像瓷人似的紧闭嘴巴不吭声。云门大师终于等得不耐烦了,就自行代答道:“日日是好日”。
这句话现在可能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也都能充分理解它的意思。通俗地解释就是“每天都怀着感恩的心情去生活”。但如果真就这么简单的话,又何劳云门大师烦恼呢?
听说以前在南禅寺门前有一个叫哭婆的老太婆,不管晴天还是下雨,一年到头都在哭。有一次,南禅寺的方丈觉得蹊跷,就问她:“老人家,我每次从这过都看见你在哭,到底你有什么伤心事啊?”老太婆满眼含泪地答道:“老方丈,您听我说。我呀,有两个儿子,一个在三条卖雨伞,一个在五条卖草鞋。天一下雨我就想到五条的草鞋今天又卖不出去了,想到儿子该多可怜,我就哭啊。可到了晴天,想到三条的雨伞卖不出去,也够可怜的。所以还是哭啊。”
方丈昕了这话,就说:“老人家,您这是自己找罪受哇。要是在下雨天你去想三条的雨伞卖疯了,忙得他不可开交,你就会开心了。到了晴天,你就想五条的草鞋卖得像长了翅膀似地畅销,你就该高兴庆幸了。不该像你现在这样,把事情老往坏里想。”老太婆听了,觉得有道理。从那以后变得每天都欢天喜地地过日子了。
虽然可以说世间万事只要心态端正,自然会“日日是好日”,就能高高兴兴地过日子。但如果仅此而已,似乎也不必非请云门大师来说不可。
台风把房顶刮跑了,水漫过地板,孩子被冲走了,丈夫外出未归,电灯好几天不亮,没有米,没有水,这时候还“日日是好日”吗?能感恩,感激吗?心态端正解决问题吗?雷门大师这样的高僧大德,当然是想到了这种极端的、万一的不幸,才要“日日是好日”的。
台风掀翻了屋顶,水漫进屋里,孩子被冲走了,丈夫外出杳无音信,电灯好多天不亮,没有米,没有水,这样还说“日日是好日”吗?还会感恩吗?心态端正能解决问题吗?像云门大师这样的高僧大德当然会想到这些极端的、万一的不幸,所以才要“日日是好日”。
只有良宽所说的“灾难到来时随遇而安,死亡临头时欣然而受”的境界,才是这种心境。无论什么灾难临头,都泰然受之,即使得了重病,也不会心神不安;有人要杀了你,也能笑而双手合十,没有这样的心境,就没有资格大言不惭什么“日日是好日”。
心若达不到绝对无之境地是做不到这样的。明历历、露堂堂、纵贯三世,横通十方的绝对无之心称作“摩诃”,即“摩诃般若”的“摩诃”。翻译过来,即“大”。
看脚下《五家正宗赞》
引自《和颜——山田无文长老讲话集》 (2005.11禅文化研究所编辑出版)
看脚下《五家正宗赞》
天龙寺的峨山和尚拿着师傅滴水和尚的介绍信,第一次来到东京拜访铁舟居士时,偏巧书童不在,铁舟居士便亲自从厨房提着铁壶出来了。居士看过介绍信说:“上来吧!”便把铁壶放下径自进到屋里。峨山和尚提起铁壶跟在后面进去,把铁壶放在屋里的火盆上以后,才跟居士寒喧起来。
据说从那以后,铁舟居士逢人便夸峨山和尚说:“峨山才真是像样的禅僧。” 铁壶本不是该放在玄关,而应该是放在火盆上的物件。物归其处,是整理,是禅。
我最近每天都往返于神户与京都之间。每当上下电车时,都是会发出“嗨,怎么会这样!”的感叹。国民的脚下实在混乱,为什么就不能排成两列安安静静地依序乘车呢?为什么非得争先恐后地拥挤不可呢?车里很空,即使按顺序上车也有空位,但为什么还要迫不及待呢?为什么要从旁边扒开别人往里钻?本来两个两个地很容易上去,为什么偏要三个人一齐往上挤?门口被堵住反而更花时间。为什么不能挺直腰板堂堂正正地乘车呢?后面推前面,你推我搡,人群乱成一团,结果把车门堵得死死的。
今天的车站是国之玄关。日本国的大玄关就像你所见到这样,每天都是如此混乱。国民的脚下混作一团。难道窃贼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吗?
谁要是大喊“重新扩大军备吧!”,民众就会一窝蜂地跟着叫好;谁要是说要暴力革命,又有一半民众会跟着叫好。日本重蹈朝鲜的覆辙,被外国人践踏得乱七八糟,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否则整个国家被人盗了也不知道。我对今天的国民有一个恳求,不是多么崇高的理想和道义,而只是“看脚下”,要脚踏实地,静心思考一下日本民族的将来。
据说相扑力士比赛上了土俵,原则是竞技脚不离地。;能舞也是舞台上用脚蹭着走路。脚踏实地,脚底不浮,这才是日本民族的本色。无论面临什么样的情况都镇定不乱,具备顺势对应之心,便是“禅定波罗蜜”。
放下著《五家正宗赞》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放下著《五家正宗赞》
“放下“是丢弃、舍弃、抛弃的意思,而“著”是表示命令语气的助词,用以加强“放下”的意志。“放下著”就是要抛弃烦恼妄想,甚至连佛和悟也都抛弃,丢开所有的执着,放下一切!
这是《五家正宗赞》赵州和尚章里的一句话。
有一次,一位叫严阳尊者的修行者问赵州和尚:“一物不将来时,如何?(我经过长期修行很有效果,已经断决烦恼妄想,体会到了自己本来的佛性,得到了无一物的消息。今后,我该怎样修行才好呢?)”赵州和尚答道:“放下著。”
尽管严阳尊者是用谦恭语气询问的,但实际上表现出来的则是“你看我已经到了无一物的境界了”这样的态度。赵州和尚正是为了让他把这无一物的境界也舍弃掉,才给了他一声“放下著”的大喝。也许严阳尊者已经得到了无一物的地步,但他还没能丢掉夸耀这无一物的自我。在他受到“放下著”的大喝以后,还没能明白,故又接着问:“一物不将来,放下个什么?(我已经把所有都舍弃掉而达到了无一物的境界,什么都没有了,你还要让我放下什么呢?)”赵州和尚最后说:“恁么则担取去。(要是不能抛弃这‘无一物’的话,那就把这‘无一物’挑了去)”这时,尊者才当下大悟。
我们含辛茹苦地修行再修行,可能终得觉悟。但是禅不仅仅满足于此,还要更进一步修行,专心致志地修行到连这觉悟、连那菩提都彻底抛弃的程度。这样才可指望得到舍弃掉了迷惘、舍弃掉了觉悟的、洒脱的消息。
所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是这个道理。
无住法师的《沙石集》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四个僧人在山中开始修无言行。到了晚上,油灯灭了。其中的一个僧人就大喊下人,命其添油。第二个僧人听到后叱责他说在修无言行时你怎么能出声?第三个僧人又提醒第二个僧人说你这不是也出声了吗?最后第四个僧人说话了:“只有我没出声”……
“只有我没出声”是只有我才正确的意识,与“一物不将来,如何”的那种夸耀如出一辙,是极端的自我。而这个自我,是最难以对付的。放下著,说的就是要丢掉这个自我!它教给我们,要舍弃掉的不是自己拥有的名誉、财产、知识、立场、主义等,还要舍弃掉拥有着这些的自己。
西乡隆盛曾说:“不要金钱、不要性命、也不要荣誉的人是最难对付的。”他才是真正地理会了“放下著”的人。
在事事都自我表现欲旺盛的今天,很有必要好好地参究“放下著”这句话。
夏夜纳凉人,无物两袖轻。(物もたぬ たもとは軽し 夕涼み)
青山原不动,白云自去来《五灯会元》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青山原不动 白云自去来《五灯会元》
就在两三天前,有了一次从新干线的车窗看到富士山的机会。富士山的全貌清楚地展现在眼前,在八合目附近,有白云飘忽缭绕,被广袤雄伟的山麓原野所压倒。正如“青山原不动,白云自去来”。
说是“青山”,实际未必是青山,什么山都一样,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山都是泰然自若,岿然不动。
白云不知何处涌出,不管山有多高,它也不会被遮断,飘忽东西、飘忽左右,上下来去自由,山则悠然而不动。如果把前后两句颠倒过来,“白云自去来,青山原不动”,可能意思会更加清楚。
不论何时、何地,不论做什么事情,心都不要为万缘万境(世间万象)所左右,而要像山一样坚定不移,泰然自若。
我愿在别人的眼中是个好人!
我愿别人不要把我往坏里想!
我不知何时变得光彩夺目!
我不知何时变得茫然自失!
我是那么在意别人的目光,!
为什么会这样地
在意别人的目光?
忘记是在哪儿读过的这一段诗。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农夫父子干完了活,牵着马走在回家的路上。有过往行人议论他们父子。“这俩人真够傻的,马背上空着,谁骑了上去,就不用走得那么累了嘛。”儿子听了觉得有理,就让父亲骑了上去,自己牵着缰绳继续快步往前走。这时前面又来了一个行人,擦身而过时自言自语:“真可怜,这儿子也一定很累了。”骑在马上的父亲听到后连忙跳下马来,硬是把不肯骑马的儿子推到了马背上,自己牵过了缰绳。又走了一会儿,过来了几个行人,他们看到这对父子,不禁吃惊:“让老父亲走路,自己年纪轻轻却骑在马背上悠哉游哉,天底下竟有如此不孝之子?”儿子听了惭愧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父子俩商量,为了堵住别人的嘴,这回两人亲热地一起骑到马背上。他们想这回该没人指责了吧?却没想到,很快就遭到了更猛烈的痛骂:“这俩个大男人也太残忍了,竟然都骑在马上,也不可怜可怜那匹马!”父子俩不知如何是好,又经过商量,最后两人抬着马回了家。人们见状,先是仰天惊愕,继而是捧腹倒地……。
“青山原不动,白云自去来”,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句子。
月在青天水在瓶《槐安国语》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月在青天水在瓶《槐安国语》
唐代禅僧药山惟俨禅师(745~828)和他的弟子文学家李翱有一段问答。
李翶对禅很感兴趣,他正物色一位可以作为老师的人时,听到湖南有一位药山惟俨禅师,就屡次礼请禅师下山讲经说法。但惟俨禅师根本不睬:“若想闻道,何不远道自来!”
李翶无奈,只好亲访惟俨禅师的草庵。来到堂前,连呼几声,只见禅师埋头读经,连看也不看他一眼。李翶又气又悲,心里直骂“见鬼!百闻不如一见,原是个不足以问道的家伙!”正想打道回府,但一转念,自己好不容易远道跑来,不妨再试试。于是郑重其事地问:“如何是道?”。禅师瞥他一眼,用一只手指天,另一只手指着壁龕上的净瓶问:“明白吗?”。李翶茫然不知,禅师提高嗓门:“月在青天水在瓶”。李翶顿然大悟。
月在青天皎皎生辉,水在瓶中静静无声。理所当然。柳绿、花红、眼睛横着、鼻子竖着,柱子立着,草席铺着,狗叫汪汪,猫叫喵喵,乌鸦叫呱呱。除了看到的、听到的、本来存在的状态以外,别无道法。
在位于京都西北部的栂尾有一位明惠上人(1173~1232)。原来他曾是华严宗的僧人,后来为直接领会释尊教诲,便超越宗派修行。他是日本佛教史上举足轻重的高僧。有人问他:“佛教的教义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应该怎么说?”
他断然回答:“阿留边几夜宇和”。
这七个字就是说,人应保持原本应有的样子。僧有僧原本的样子,俗有俗原本的样子,乃至帝王、臣下,都有原本的样子。如果违背了原本的样子,一切都将成为恶。
明惠上人把僧、俗、帝王、臣下要保持原本的样子说成为佛教的教义,他认为正是因为违背了原本的样子才引发出了一切的恶事。
月在青天,水在瓶中,适得其所。人就应该按原本的样子,做理所当然应该做的事。除此别无他路。我们难道不应该重新认真地审视一下自己原本的样子吗?
平原秋树色,沙麓暮钟声《山谷诗集》
选自《茶堂论禅 正》 (河野太通著 1984.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平原秋树色 沙麓暮钟声《山谷诗集》
站在视野开阔的平原,林中红叶,秋意正浓。对面田里烧荒的烟冉冉上升,寂静的黄昏,远方传来寺院的钟声。悲凉的秋色唱出了寂寞的心境。
春天是万物萌发、涌动、鲜艳、生机勃勃的季节。草木发芽,青青的嫩叶葱郁繁茂。但是如此充满生命力的叶子一旦到了秋天就变成了红叶,最后簌簌地飘落下来。
春天里烂漫开放的花朵当然非常漂亮。但秋天里红叶、黄叶的风情又别具不同的美,也许可以说是一种从容、质朴的辉煌。这时再传来寺院的钟声,侧耳倾听这单调而朴素的声音,与喧闹的音响不同,在它单调的重复之中,我的心灵深处仿佛受到了洗涤。
我们日常生活,就是单调的重复。早上起床,洗脸刷牙,吃早餐,出去上班工作。在这平凡的生活中有沉着的安定。如果不能体会单调的意境,那么人生将会真的变得无聊。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诗选》
选自《枯木再生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唐诗选》
中国唐代诗人贾岛(779~843)有一首题为《访隐者不遇》的诗。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松树下有一童子,就问他“隐者(仙人)到哪儿去了?”童子答道:“老师采药去了。”肯定就在这座山里,但是云遮雾罩,根本不知道在哪儿。
要参透“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句诗,有必要翻查一下《无门关》第四十七则“兜率三关”。 兜率悦和尚。设三关问学者。“拨草参玄,只图见性。即今上人性在甚处……”
“拨草参玄”意为披荆斩棘,翻山越岭,行走各国,寻访名师。上人是对僧的尊称,但在这里是“你”的意思。
兜率和尚(1044~1091)常常为沙门设下三关让他们修行。
这第一关,就是尖锐的提问:“修行者遍历四方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为了拜访各地名师见性,即看取自己的佛心佛性。那么现在,你的佛性到底在哪里呢?”
按佛教的说法,人无论谁都有成为悟者(开悟之人)、成佛的可能性,这种潜藏的普遍也是基本的人性,即称之为佛性。佛性实际上也就是纯粹的人性。而且这种佛性不仅人有,所有存在的事物,包括草、木、鸟、动物、石头,甚至垃圾都有。禅不仅把它作为一种知识加以了解,问题更在于真参实证,即能否将它拿来使其变成自己的东西。
所以需要一声喝破“那么,如今你的佛性在哪里?”
沙门为追求佛性而每天实参苦修,但却往往求之不得。这是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佛性远不可及。佛性本就在最近的自己的心里。只是因为追求时却又在左盼右顾,就像今天的我们一样。
古人把这种状态说成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里所说的云即指我们的迷惘、烦恼、妄想。明明就在我们面前的东西,却因为有云遮挡而看不到。
鼬鼠、蜥蜴、豪猪等动物的生存能力(佛性)极强,人类也有所不及,常常使我们发出“了不起”“不得了”之类的慨叹。儿童文学家椋鸠十(1906~1987)曾经恳切地对孩子们说:“每个人都生来就具有某一特长的地方。你,你,还有你,肯定都有的。只是我不知道是什么。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但你们每个人肯定都有各自的出色之处。”
这个出色之处不是要靠学习、要靠什么人来教才能得到的。“人都有各自的出色之处。为了激发那个能力,人们学习,读书,感动,在这个过程中,能力会自然地喷发出来。这时你才感慨“自己原来竟有如此能力!”(参照1988年3月25日《中外日报》)只不过是你在学习、读书的过程中,才注意到了自身本来就具有的出色能力而已。
我们都具有可能成佛的佛心、佛性,但我们并未注意到,总是徘徊、犹豫。这正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状态。
红炉一点雪《碧岩录》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红炉一点雪《碧岩录》
我们看见那些为死到临头而恐惧的人时,能做些什么呢?握住他的手说“我随后也去”来消除他的孤独是一种办法。陪着他哭借以安慰他,也是一种办法。但这些果真会给即将死去的人带来安心吗?在临终者的枕边给他说教信仰也是办法之一,只是这已经来不及了。归根结底,对于要死的人来说,除了他自己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就有意识地获取对死的安心以外,别无他法。
据《读卖新闻》(1983年6月2日)的报道,前些日子,在大阪成立了一个“生与死思考会”,它的宗旨是正视谁都无法回避的死,通过去倾听临死之人的诉说来学习死,以探求更有意义的人生道路。在该会成立的典礼上,有三个人以“死对于我来说”为题作了发表。
大阪枚方市的山本。他25岁的女儿在结婚的第二年,与他的女婿都患了癌症,并仅仅相差一个月便相继去世。
他泪流满面地说:“女儿在病床上一直如饥似渴地读《圣经》,是‘平安地’死去的。在她留下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如果有人问我,对于你来说死是什么?我会回答:是我搬到天上去了’。他们两个人的升天,让我知道了深信不疑的东西在一个人的心里是多么的重要。”
大阪吹田市的森山。三年前,五十四岁的丈夫因胃癌去世。
“在他死的前三天,主治医生对我说该做好精神准备了。结果我哭肿了眼睛的样子被丈夫发现,他说:‘我快不行了吧’。然后,他拿出来备忘录、存折和笔记递给我,说:‘全都写在这儿啦。从今以后,你要更辛苦了。虽然我想要是我好了会比现在更好地待你……’”
他一边哭一边握着我的手。她说丈夫是自立地生、自立地死去的。
“死”会到来。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肯定会到来。尽管我们知道自己必定会死,可却无法自身去深深感受。只有当骨肉至亲或亲近的人死去的时候,才会开始想到自己不要这样的死法,而要“更好地迎接死”。这个“生与死思考会”的宗旨就是要学习他人悲痛的体验,把它作为自己的问题考虑怎样更好地对待“死”。
“红炉一点雪”是禅对死的回答。
战国时代,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之战是很有名的。以川中岛为中心双方展开了多次战斗,但从永禄4年(1561年)9月10日早上开始的战斗是真正的压轴之战。
信玄悠然地坐在马扎上思考着作战方案。
谦信想要一决雌雄,顶着晨雾单骑奔袭信玄的阵地。突如其来地突破了阵脚现身的谦信直奔信玄,大喊一声“汝想奈何,看刀说话!”便挥刀砍去。
信玄毫不慌张,泰然自若地应了一句“红炉一点雪”,用手中铁扇架住了谦信的刀。
信玄想用“红炉一点雪”来说什么呢?
信玄曾在甲州盐山惠林寺跟随快川禅师修行。谦信也对毗沙门信仰深笃,曾从越后高田林泉寺的益翁宗谦禅师参禅,并对禅有很深的造诣。这两位豪杰,以“死”相赌的问答,岂不大有参悟的价值吗?
“汝想奈何,看刀说话!”是说“若被我一刀两断,你将如何?”,他问的是“你将如何来挡住‘死’?”
对此,信玄回答“红炉一点雪”。烧得通红的炭火上不知自何处飘落了一片雪花,雪花在瞬间即消失得无影无迹。
在迎面砍来的刀锋之下无生亦无死。即丝毫没有对生的执念,也没有丝毫对死的恐惧。生也好,死也罢,只是无心地举起铁扇招架而已。
山本女儿和森山丈夫接受死的形式虽有不同,但与信玄“红炉一点雪”的接受方式难道不是相通与共吗?不论生死都应爽快赴之。
春入千林处处花,秋沉万水家家月《葛藤集》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春入千林处处花 秋沉万水家家月 《葛藤集》
“处处”也好,“家家”也好,都不是说某个地方,而是说“所有的地方”。只要寒冷的冬天结束,到了春天,明媚的春光就会不分贫富大小、公平无私地洒满“千林”即所有的地方,催生嫩芽,绽放鲜花。同样,到了秋天,明月皓然当空辉映“万水”,无论是茫茫大海,还是滔滔江河,或是漫漫湖泊,甚至小小的水盆中也会倒映月影。在这里,明月不依任何人取舍选择的意志,一致平等地映出它自己的影姿。
“春入千林处处花 秋沉万水家家月”的诗句是借大自然的活动来比喻佛的慈悲公平无私、广大无边。
佛的慈悲不是别人的事,而是我们自己体谅同情的心。我们总是容易因老少、男女、美丑、贤愚、贫富、大小等的差异而加以区别地对待事物。其实我们应该像春天的阳光和秋天的明月那样,超越千差万异的差别,无论对谁都同样地施以爱心。
前些日子《每日新闻》上有一篇题为《希望推广代笔考试》的报道,讲的是福冈县立稻叶高中一位患脑瘫的少年由人代笔参加考试并取得合格的事情。
这位少年的名字叫山本宣弘。宣弘在出生后七个月时,因为脖子直不起来,多次去医院诊治,被医院诊断为患有脑瘫。他在四肢行动不便、饮食和大小便都需人护理、语言交流有障碍的状态下度过了中学生活。坐在轮椅上的宣弘身边总是陪伴着他的母亲,上课时母亲和他并排坐着代他作笔记,到考试的时候,就在有老师监考的单间里由宣弘口授、母亲代笔答卷。
宣弘学习刻苦认真。他用嘴叼着画笔绘画,趴在地上用抹布擦地的样子使同学们很感动。每天都会有几位同学抬着他上下楼梯。马拉松比赛时,健步的同学们会推着他的轮椅参赛。休学旅行时,他们母子也一起参加。
过了不久,不协调的感觉就没有了,差别意识也彻底地消除了。对于宣弘真正的朋友也就是他的同学们来说,宣弘就是一位“很平常”的朋友。因此同学们认为他和大家一起升入高中是理所当然的。
但在今年1月份,在向校方询问有关宣弘升学考试一事时,却以“由人代笔考试有欠公正”为由遭到校方拒绝。宣弘“想上高中”这一理所当然的愿望和“为什么只有宣弘不能上高中”的心情打动了同学,也打动了学生会。于是一场签名运动开始了,并发展成为了全城的运动。宣弘要求用口述方式接受考试的愿望最后终于得以实现。(1986年4月12日)
细想起来,这次运动就是因“宣弘君和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只有他不能参加考试呢?”这样一个质朴的疑问引起的。
在被人们说成是文明发展、经济复杂、社会等级化、人性缺失的现代社会中,“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这种认识,难道不正是我们应该追寻的吗?
“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这种认识其实不正是”春入千林处处花 秋沉万水家家月”吗?
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庞居士语录》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明明百草头 明明祖师意《庞居士语录》
庞居士(?~808)是马祖道一的弟子,女儿灵照也是一位不亚于其父、颇具禅心的人物。
这里有一段父女问答语录。
庞居士问女儿:“古人道‘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是什么?”
灵照答:“都老老大大了(父亲啊,你都这么大岁数了),还问这种话语!”
庞居士一惊,又问:“你到底怎么说嘛?”
灵照慢慢答曰:“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
庞居士听了,会意地笑了。
回答和问题一样,之间有了什么不同呢?灵照说出的“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已经不只是把古人的话语套搬出来,而是在其中融进了自己的见解,体会到了原话的真义,所以庞居士才会心地笑了。
“明明”是清楚的意思,是活生生的样子。“头”是加强意思的语助词。当然也可以如字面将其解释为顶、尖的意思。“百草”则不局限于花草,而是表示森罗万象、山川大地、草芥人畜,一切的存在与现象的意思。“祖师意”即祖师西来之意,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的本意,但在禅问答中,引申用作佛法真髓或彻悟等意。
“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山川草木、禽兽虫鱼、瓦砾尘芥等一切的存在和现象都是佛法的真理、都是觉悟。所以我们必须对一草、一木、一匹、一个的事物都必须侧耳倾听、凝目观察、以心沟通,来获取其真实的姿态。灵照按着父亲的指引,学到了辉煌就闪现在眼前一草一木上的佛命真谛。
最近读了星野富弘的书《风之旅》。他在群马大学教育系保健体育专业毕业后来到高崎市立仓贺野中学担任体育老师,仅仅两个月之后,在一次俱乐部的指导活动中,从高处坠落摔成重伤,四肢丧失了自由。
经过连续九年的漫长住院生活以后,最后还是不治出院了。现在他在群马县势多郡东村自己家中疗养的同时,坚持用嘴叨笔来写诗作画向杂志和报纸投稿。最近他的《风之旅》由立风书房出版发行了。下面是其中的一节。
我的脖颈就像菜茎,
很轻易地被折断了,
但是菜花却从那里抽出了芽,
开出了花。
我和这花,
喝着同样的水,
沐浴着同样的阳光。
我也要成为强壮的茎。
就像花茎很容易折断一样,我的颈骨也在那一瞬间破碎了。我失望,我沮丧,但是菜花却没有气馁,“从那里抽出了芽,开出了花”。
从折断了茎的菜花中,他发现了自已的身影。他听到了折断了茎的花的无声之声,用心语与花沟通,从中发现了自己的人生方式。星野是一位基督教徒,但他却也是理解明明百草头的人。
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槐安国语》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春色无高下 花枝自短长《槐安国语》
寒冬过去,春暖花开。梅花、樱花、桃花,五彩缤纷,竞相绽放。此句描述着春天的景象。和煦的阳光洒满山川、河流、田野、村镇,不管是穷人的茅屋,还是富人的殿堂,无高下厚薄之分,全都一律平等。
但是如果仔细观看,同样是花,有梅花、有樱花,也有桃花。同样是梅花,有长枝的,也有短枝的。有的花开得很大,也有的花还没开放却已经凋落。各自存在的差别,一目了然。
“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指的就是佛教所说的平等即差别、差别即平等的根本思想。
看人世间,有男女、父子、师徒、贫富、老幼、贤愚、美丑、大小、长短等各色差别。如果一边倒只注重这些差别,就会变成封建的差别社会;但如果一边倒只强调平等,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全都强求一律,这是恶的平等。
平等即差别、差别即平等,说的是承认差别的平等和存在差别的平等。男是男、女是女、老是老、幼是幼、师是师、徒是徒,必须各守各自立场基础上的平等。只有在尊重人世间男和女、老和幼、师与徒的平等,同时又明确地承认各自的差别,社会才能够保持和谐。
这一说法所依据的根本,始于释迦佛祖12月8日开悟一喝“奇哉,奇哉,草木国土悉皆成佛。啊!真是不可思议!草、木、河川亦有佛命”。
世上一切之存在都具佛命,故不可岐视任何东西,对所有事物都需一律平等。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男、女、草、木,甚至蝼蚁,都各具佛命,都有其独立的尊严,都是绝对的个体,所以也都可以相应地发挥个性、主张自我、五彩缤呈。
我们处事往往容易偏向一方。但从“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这句话中,我们应该学习到平等即差别、差别即平等这一真实的本质。
近来在中学校园里,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前些日子甚至发生了学生动刀野蛮刺伤教师的事件,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有学者和文化人对此问题的起因进行了分析,并谈了很多解决的办法。我认为他们说的都对。但是我想,不管教师有什么样的理由,也不管学生有什么样的理由,如果他们都能清楚知道教师和学生的立场差异,至少事态不至如此地步。
我不是说要恢复到“矮身三尺,不踩师影”的伦理去。教师和学生作为人来说都有同样的人权,从同具佛命的观点来说是相互平等的。但是从教与学的立场来说,教师和学生是有人格上的差异的,不能忘记两者间存在的差异。忘记这差异而一味地强调平等,不分好歹一视同仁的恶平等才是根本的原因所在。
在熙熙攘攘的大地,今天仍是春日和煦阳光普照。这正是“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的寓意。
曹源一滴水《碧岩录》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曹源一滴水《碧岩录》
“曹源”就是曹溪之源的意思,而曹溪则指六祖慧能。禅宗经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一脉相承,至六祖慧能而集大成。后由临济、云门、洞山、沩山、法眼等禅师分别创立了临济宗、云门宗、曹洞宗、沩仰宗、法眼宗等五家,加上后来由临济宗分化出的两派即杨岐派和黄龙派,发展成为了五家七宗;在日本也有二十四流禅流传至今。但这些禅宗流派归根溯流却无不源自“曹溪”的一滴水。所以,禅宗的根本可以说就是“曹源一滴水”。禅之真髓、正传的禅法即“一滴水”。
说起一滴水有这样一个故事。
明治初年担任京都岚山天龙寺住持的滴水宜牧禅师在修行时代曾拜在冈山曹源寺的仪山禅师门下。一天黄昏时分,禅师正在洗澡,他问滴水:
“我洗完澡后这水怎么办?”
“下面的人接着洗。”
“那他们洗完了呢?”
“我们这些小和尚们再冼。”
“你们洗完了呢?”
“倒掉。”
话音未落,只见仪山大喝一声跳到跟前:“混帐!为什么不拿去浇树?就是一滴水也不能随意糟蹋!”
这一声喝让滴水刻骨铭心,时时激励着他的修行,使他在五十岁时就被推举为天龙寺住持。也许正因为这件事让他永志不忘,他才改号为“滴水”。直到结束78岁的人生之前,他经常不断地像口头禅一样用“水就是佛命,一滴水也不要浪费”来教化自己的信徒。
还有这样一件事。
今年3月16日晚,丰桥市一个童子军队伍肩挎着水壶从当地出发了。这是一支由37名小学六年级到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另加上带队的高年级学长组成的队伍,他们的目的地是50公里外的宇连水库。
虽然已是春天,但夜里仍然很冷,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因为国道车流量大,所以他们的身上都斜挎着涂有夜光涂料的带子。途中,他们在新城市的公园里吃夜餐。尽管以前童子军训练时也有过夜行军,但这一次最为辛苦。疲倦发困,脚板疼痛,每到这时高年级学长就会关爱地过来鼓励一声“加油!”。他们走啊走,目的地实在太远了。在11个小时以后第二天早上7点半左右,他们终于到达了宇连水库。群山环抱水库,早晨神清气爽。孩子们取下肩上的水壶,一齐将壶里的水从水库大坝上倒了下去,接着响起了一片掌声和欢呼声。水壶的水一倒下去马上就消失在因枯水水位下降的水库里。
为了这短短的瞬间,孩子走过了漫长的路程。
以丰桥为代表的爱知县东三河地区,从去年秋天开始出现慢性供水不足现象。这一带的灌溉主要依靠丰川渠,但作为丰川渠水源的宇连水库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干涸。
就在孩子们的家庭也十分关心水的时候,这些孩子们想到要还给水库一点儿水,便从近处寺院的水井中汲水用水壶背到这里。
自己喝的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孩子们都学过。这件事对平日里浪费用水的大人们也敲响了警钟。(1985年7月23日《朝日新闻》晚刊《今日问题》)
传说道元禅师从山涧取水,又把勺底的水倒回山涧。茶道的人用柄勺从锅中舀来热水,必定会把半勺水再倒回锅里。把水壶里的水还给水源地的水库,这不是量的问题,而是爱惜水的“心的问题”。
可以说水壶里的水也是“曹源一滴水”。
一滴润乾坤《景德传灯录》
选自《枯木再生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一滴润乾坤《景德传灯录》
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每日觉得郁闷。我的朋友却说:不然!觉得下雨郁闷的我们也许是幸运的。非洲的许多国家正在经历着干旱,很多人在忍饥受苦,上亿的人都在祈祷:“下雨吧!快点儿下雨吧!”。
一滴润乾坤!说得绝妙。用一滴水就可以滋润整个宇宙乾坤。但如果连一滴水也没有了呢?一想都不寒而栗。一滴水竟能滋润大地,养育花草树木,让地球铺满绿色。
当然,从理论上来讲,也许觉得“一滴水”会有如此作用不可思议,但禅的境界超越大小、长短、宽窄的差别,一滴水和汪洋大海是一样的,一粒米也足可与千山万岳的雄伟相匹敌。一滴水即可润乾坤。从一滴水、从一粒米中找出无穷的价值,若不从中悟出“珍惜”之心,就不能说参透了这句话的涵义。
作为江户时代农政家而知名的大原幽学(1797~1858)出身于尾张藩(爱知县),从年轻时就出外修学旅行,学习了神道、儒教、佛教等,但没有一样能让他从心里折服。后来在他25岁时,在近江国的松尾寺遇到了提宗和尚。关于这次相遇,高仓照在他的小说《大原幽学》(艺术出版社)中作了令人感动的描述。
……求学的大原幽学直接被带进厨房,安排去淘米。
“看你的秉性有多么堕落!你到这儿来看看!这儿有一粒米,这是刚才你淘米时冲到水池边上的。你大概在想,不就是一粒米吗?那也不行!这么下去,后患无穷。我让你知道一下一粒米有多重要,去小和尚屋里把算盘给我拿来!一个不够,拿两个来!”
幽学跑去向小和尚借了两个算盘,放在了提宗面前。
“一粒米掉在地上,能生出二十四个芽,二十四个芽就会长出二十四根稻谷,到了秋天,每根稻谷可以结出三百粒米,你算算到秋天这一粒米可以生出多少?”
幽学打了算盘,回答:“七千二百粒。”
“你知道一合米是多少粒?”
“…………”
“大概是五千五百粒。七千二百粒将近一合四勺了。”
“…………”
“等明年再把这七千二百粒播下去,又各能结出七千二百粒。到明年秋天,该收多少米啦?”
“五千一百八十四万粒。”
“折成斗呢?”
“差不多九石四斗二升五合。”
“那第三年呢?”
“三千七百三十二亿四千八百万粒,折成斗差不多是六万七千八百六十三石二斗七升三合。”
“第四年呢?”
“十亿、百亿、千亿、兆,兆以上的数,我就不会算了。”幽学的嘴唇开始发抖了。
“折算成斗呢?”
“约四亿八千八百六十一万五千五百六十三石六斗三升六合。”
“一粒米也不是凭白无故来到这世上的,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的人,还能明白什么!就说你,不是活到现在了吗?那是因为你见也没见过的老百姓给了你无限的爱。从这一粒米中你要是悟不出感恩的心念,那你就不是人,是畜生!”
“一滴润乾坤”。在消费被当作美德的今天,不正是我们应该扪心自问的警句吗?
惺惺著《无门关》
引自《枯木再生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惺惺著《无门关》
在《无门关》第十二则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瑞岩师彦和尚。每日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乃云。惺惺著喏。他时异日。莫受人瞒。喏喏。”
“惺”是开悟或心静的状态。“著”是加强语意的助词。“惺惺著”可以解释为“睁大眼睛!别发愣!”。“主人公”实际上就是指自己。“喏”,应答“是”之意。“瞒”则表示被别人欺骗。
瑞岩师彦和尚是浙江丹丘瑞岩寺的僧人,除了知道他是唐代禅僧岩头全奯禅师(828~887)的弟子以外,其他生平皆不详知。但“瑞岩主人公”这段公案却很有名。
师彦和尚总是坐在庭前的石头上大声自问自答:“主人公(师彦和尚)!”,“喏(是)!”。“惺惺著(睁着眼睛吗?主人公没有外出吗?)”,“他时异日,莫受人瞒!(对传闻千万不可听信!要把自己看管好了!)”,“喏喏!(是,是!)”。
就这样,他每天自问自答,鞭策自己,磨练自己。
我们经常不知不觉丢失自己,而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最近奥姆真理教事件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据说奥姆真理教成立以来短短数年,便聚得众多年轻信徒,活动据点甚至发展到了海外。
其中一部分年轻信徒飙车,甚至无缘无故杀人犯罪。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残酷的事件留下了一大堆的疑问。有识之士在解答这些疑问时指出了很多诸如“宗教”、“教育”、“家庭”、“社会”等问题。当然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若要追根溯源,应该归结于这些人的“心”的问题上。
“思维控制”到底是什么我不清楚,但我无法想像这些被称作精英的年轻人,会沉沦到可以按照别人的命令去杀人的地步……。
想一想,他们的“心”是不是还没有自立,还没有确立起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行动的自主性呢?导致这样结局,是有宗教、教育、家庭和社会诸多方面的原因,但即便这些方面十分完善,如果他们自身不加以注意和努力,也仍然于事无补。
在转嫁责任之前,首先要确立自主性。要寻找真正的自已,发现自已,锻炼自己,确立自己,为人正直,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惺惺著”,这是一句参悟无尽的禅语。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碧岩录》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 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安禅不必须山水 灭却心头火自凉《碧岩录》
此诗句出自中国后梁时代诗人杜荀鹤的《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三伏闭门披一衲,
兼无松竹荫房廊。
安禅不必须山水,
灭得心中火自凉。
---- 在夏日的酷暑中,悟空上人依然身着一件破袈裟,规规矩矩地坐禅。周围没有一棵松,也没有一竿竹,无处避暑,完全如在火焰中。如此情景,似乎坐禅没必要去寻求寂静的山林或水边。而上人却能够灭却心头超越寒暑,似乎酷暑也不会烦其心,炎热也其乐融融。----
这里特意将诗的后二句摘取出来。但是使这诗句闻名的却是山梨县盐山惠林寺的快川绍喜禅师。因“风林火山”而著名的甲斐的武田信玄曾师从快川禅师习禅。后来在武田家被织田信长灭亡,快川禅师在武田家殉身。
信长袭击快川所居的惠林寺,放火焚烧寺院,把快川及百余僧众逼到山门楼上,信长又在山门周围堆上柴薪从四面点起火来。大火立刻熊熊燃起,众僧人在猛烈大火中毅然赴死。
在被烈火包围中,禅师向弟子们讲的最后的话就是诵出了这二句诗。
“安禅”与坐禅的意思相同。要想专心地坐禅,自然希望有山林水边这样安静的环境。但是正如大德寺(京都紫野)的开山祖师大灯国师曾吟诵过的那样:
坐禅于四条五条桥上,见行人如深山林木。
如果经过长年的修行磨炼,即便是在喧闹的都市也能静心坐禅。应该说,坐禅必须要做到即使在纷杂喧闹中也能入定。
“心头”说的是拘泥于事物的分别心(烦恼)。“灭却”则是把这些心中的烦恼、杂念去掉。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断然抛却分别心而归于无心,那么噪音也好,酷热也好,毫无所谓。只要坚定了自己,不为即将焚毁自己的火焰和恐惧所纷扰,火也觉得凉爽。
火当然还是热的,但能够欣然、安静、豁达地接受它的热,这种心境则表现为“凉”。
禅就是培养人接受初始的心,并不会出现让人在火中还感觉冷的奇迹。
忘筌《庄子》
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忘筌《庄子》
“忘荃”语出中国古典《庄子》外物篇。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筌”是用细竹篾做成的捕鱼工具。“蹄”是捕捉兔子等用的“圈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挂在河里的筌本是用来捕鱼的工具,可等捕到鱼后,就已经成了没用的东西;设在山里的圈套本是用来捉兔子的工具,可等到捉住兔子以后,也成了没用的东西。语言和文字是用来表达意思即说明心中想法的手段工具,但如今的学者,却太看重语言和文字,而把“意”给搞没了。
这句话告诉我们:筌不过是捕鱼的工具,蹄不过是捉兔的工具,语言也不过是传达意思的手段。而“什么是目的,什么是手段?千万注意不要搞错了!”。
大珠慧海禅师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亦犹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也。
其实,据说是释尊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也好,有一千七百之多的古则公案也好,归根结底都不过是借以“悟”的手段工具而已。如果达到了“悟”的境界,就全没用了,就要把它们全部忘掉。
但是,我们却常常忘记第一要义的目的,而执着于第二、第三要义的手段工具,过多地纠缠于词语的诠释并为其忧虑不堪。
妙心寺的开山祖关山国师在其“遗训”中曾说:“望汝等务求其本,……切莫误去摘叶寻枝。”
有以“忘筌”命名的茶室。孤篷庵是由小堀远州开创、江月和尚为祖师的寺院。在寺中方丈旁边的一间茶室,据说即由远州命名为“忘筌”。
小堀远州是近江人,出生在坂田郡的小堀(现长浜市小堀町),本名正一。因他曾任过远州太守,故被称为远州。由于其父服侍秀吉担任过“普请奉行”(幕府时代监管土木城建的职务),故被秀吉作为侍从加以重用。父亲死后,他在26岁时当上了备中松山的领主,后又当上了近江小室的城主。
他师从大德寺春屋禅师参禅,受“大有”道号。又拜古田织部为师潜心钻研茶道,号宗甫、孤篷庵。他是茶道远州流的鼻祖。他还继承了父亲“普请奉行”的事业,在各地的营造建筑方面发挥了才能;到晚年担任过造园奉行等职,在各地建造了很多名园和名建筑传世至今。
他的家风被誉为“雅朴”,以在都市化氛围中表现宁静优雅为特征,特别是在茶室的建筑风格上更能展现他的家风。大德寺龙光庵的密庵、南禅寺金地院的八窗席、孤篷庵的忘筌等,都是非常有名的。
后来由于他担任德川家光的茶道指导,由此名声大振。正保四年(1647)在伏见的自宅中,他留下了辞世之句:“昨日复今日,今日又将逝;无为独自叹,梦醒黎明时”(きのふといひけふとくらしてなすことも
なき身のゆめのさむるあけぼの),结束了69岁的生涯,葬于自己开创的孤蓬庵。
远州把他看重的茶室名之“忘筌“,并非是把目的和手段颠倒了,而恰恰是在教我们如何回到茶道的原点。
须知所谓茶道,不过是烧水,作茶,饮茶而已——千利休。
溪涧拾流菜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细川景一著 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溪涧拾流菜
近来,物质已经极大地丰富,消费似乎也成了一种美德。结果如此一来,食物浪费,衣物家具等说扔就扔。难道这样好吗?
我们现代人追求物质的丰富和精神上的享乐,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了目的。但是反过来,人们的勤俭之心却在消失。“可惜”、“感恩”的心已经不在。
评论家福田恒存先生指出:“把还能用的东西随意丢弃是糟蹋生命的残虐行为”。我们应该铭记,糟蹋和浪费东西,就等于是糟蹋自己。
不妨讲一个位禅师的故事。
以前,有位禅师在门前小河里洗菜,不小心一片菜叶被水冲走,越漂越远。禅师便不顾一切地去追那片菜叶,最后终于把那片菜叶捡回来,这才舒了一口气。一修行者看在眼里,就问禅师:“你可是天下名僧啊,怎么会为了一片菜叶如此疲命呢?”禅师说:“虽说不过是一片菜叶,但它也是上天为养活人们恩赐施舍的。百石之米靠粒米所积,滴水也能汇成长江大河的波澜。”说着,把捡回的菜叶放进了嘴里。修行者大为感动,恳请禅师将他收入门下。
我们能把禅师的行为当作是“愚蠢漫画”,而付之一笑吗?
不正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才更应该珍惜“溪涧拾流菜”这样的故事吗?
《朝日新闻》的投稿栏目里登载了一篇来自横滨一位叫汤浅清美的家庭主妇的信。
收获的季节临近,田里的稻谷都在等待着收割。在我家的庭院里,也有一株稻穗低垂已经成熟的稻谷。
为配合社会科的学习,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在六月份到附近农家去参观插秧。她带回一株秧苗,当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打蔫儿了。但住在隔壁已经八十八岁高龄的太奶奶把它种在了花盆里,浇上了水。以后每天早上从不间断地给它浇水用心培养着它。大约过了一个月,秧苗伸展出了绿绿的叶子,不久又长出了开着白花的稻穗。当初那棵没想到能种活的小秧苗,如今竟也能长成稻谷,结了这么多的稻粒?这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力的强劲。
我们也非常感佩太祖母对一株小苗也精心呵护的温情。在物质丰富的年代里长大的我们母女都应该向她学习……。(1983年10月14日)
一片菜叶,一株小苗,它们不单单是一个物,而是尊贵的生命。我们应该回到原点,珍惜感谢造物主给我们的恩赐。
真想回到
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的日子里的
天真纯朴中去;
真想回到
第一次双手合十
感谢上天赐给了我一杯茶的
那一天。(坂村真民〈回到第一天〉)
不落因果,不昧因果《无门关》
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 (细川景一著?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不落因果 不昧因果《无门关》
《无门关》第二则里有“百丈野狐”的公案。
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复是何人?”
老人云:“诺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五百年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
师云:“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
“迦叶佛”是过去七佛中的第六佛。所谓“一转语”是只一句便脱迷而悟的话。“不昧”是不暧昧,不弄虚作假。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在讲坛上面向修行僧说法时,总有一个老人安静地坐在后面听法。
说法后,老人总和修行僧们一起离开。但有一次,老人没有离开留下了。百丈和尚觉得很奇怪,问到:“你到底是谁?”
老人回答说:“我不是人。很久以前,在迦叶佛时代是这个寺的住持。有一次,一个修行者问我:“不断修行,大彻大悟的人到底受不受因果报应呢?”我马上回答:‘不受因果报应。’正因为这个回答,我堕入500世(500次转世)的狐狸道,无法脱身。请您大发慈悲,代我做一正确的回答。”
老人恭恭敬敬请法:“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百丈和尚马上答道“不昧因果(对因果不暧昧,不弄虚作假)。”
老人当下大悟,超脱狐身。
老人为什么回答“不落因果”而堕野狐之身,而闻“不昧因果”能脱野狐之身呢?
在佛教中,产生事情的直接原因为“因”,间接原因即附加于“因”之上的事情、条件为“缘”,由此产生的结果为“果”。在此过程中,由“因”而“果”的力量为“业”。例如有一粒豆的种子,这是“因”,耕田、播种、浇水、施肥,这些叫做“缘”,发芽结果,这就是“果”。“缘”是否到位,与“果”关系甚大。即使是恶因,但如有良缘,就能得到善果。良因如果加上恶缘,就会得出恶果。而且,果也不会终于果,果还会成为因,加上缘又生出果。
这不单单是豆的种子问题。我们的存在都遵照这一法则。我们一件一件的善行或是恶行累积起来就形成了我们的现在。而且这还没完,那些行为都会成为“因”,当然又会形成“果”,这就是“因果报应”。
大修行人绝不可能免于“因果报应”,也就是说因为不是“不落因果”,所以老人堕入野狐之身。
那么百丈和尚回答的“不昧因果”是什么呢?
处于“因果报应”之中又超越它,在“因果”中又不受制于其状态,一语道破就是“不昧因果”。
在百丈和尚的“眼”里,既没有堕入野狐身这回事,也没有脱野狐身这回事。“因”只是一时之位,“果”也是一时之位,这就是全部的存在。野狐就是野狐,是绝对的存在。
老人因为执著于因果报应而又妄想不受因果报应,想办法要脱离野狐之身,而五百世都不得解脱。听闻百丈和尚一语道破“不昧因果”,悟到野狐就是野狐之时,反而能脱五百世野狐之身。
有一个关于一休禅师的有意思的故事。
在一次旅途中,一休求宿于一农家。这时附近传来一阵悲泣声,询问其由,得知因为那家主人亡故。禅师很同情,于是特意布施。家人一边哭泣致谢,一边倾诉自己的烦恼:“我家很穷,只有一点点田地,养不活七口人。因此,明知不好,丈夫还是去捕鱼狩猎,这才得以填饱肚子。丈夫得病后很为此事烦恼,认为是犯了杀生之罪所以才得了这个病。他非常烦恼死后是否能进入极乐世界。”
禅师开导说,只要忏悔了自己的罪业就行了,肯定能进入极乐世界。可是那家人还是不能首肯。于是禅师说“如果你们实在担心杀生罪孽,那我就给你画一个极乐世界的保证书吧”。于是在一张纸上写上几笔,认真折好放在逝者胸前,“这样肯定就能进入极乐世界了”,说完就离开了。
因为一休禅师是当时有名的大德,所以那家人以为他一定写了什么难得的话,结果偷偷一看发现是一首狂歌。
造孽如有须弥般
阎王如何记得过
若杀生罪孽有如须弥山那么多,以至不能去极乐世界,阎王肯定也有漏记的时候,所以放心吧。
我们既然活着,就一定因何种“因缘”而造“业”,因此要受“果”。
太受制于“业”就不能活下去。想开了,坦然地面对“业”,承认它就是自己的责任。
农夫的苦恼是“不落因果”,一休禅师说“阎王也有漏记的时候,放心吧”,是“不昧因果”。
古来人们将没有真正悟达禅境却自以为因果者,称作“野狐禅”, 盖由此公案而来。
他不是吾《典座教训》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细川景一著?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他不是吾《典座教训》
道元禅师(1200-1253)在中国天童山修行时,曾根据一位老典座(厨僧)的说教此撰写了《典座教训》。“他不是吾”即出自此书。
“山僧在天童时……典座在佛殿前晒苔。手携竹杖。头无片笠。天日热。地砖热。汗流徘徊。励力晒苔。稍见苦辛。背骨如弓。龙眉似鹤。山僧近前。便问典座法寿。座云。六十八岁。山僧云。如何不使行者人工。座云。他不是吾。”(这是过去我(道元禅师)在天童山修行时的事。一位老典座在佛殿前晒香菇。他用拐杖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头上也没有戴斗笠,夏天烈日曝晒,连砖瓦仿佛都要被溶化。老僧额头滴汗如注,但仍然继续晒香菇,看起来很是痛苦。老僧背驼如弓,眉毛若鹤雪白。我觉得可怜,问老僧年龄,答曰“六十八岁”。我又问他,为什么不让打下手的小和尚干呢?老僧回答得很干脆:“他不是吾”。)
“他不是吾。”无论别人干了什么事那也“不是自己干的”。自己犯困的时候,无论别人睡多久自己也不可能解困;无论别人吃什么美味佳肴,一点也不能添饱自己的肚子。自己的问题请别人解决丝毫不起作用。
有句话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水的冷暖,纵然花费千言万语也说不清楚,只有喝水人自己知道。“他不是吾”就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前几日《朝日新闻》刊登了一封十六岁高中女生的来信。她的朋友坠楼自杀了,她大受刺激。“虽然老师和有识之人都劝她要活下去”,但是“人为什么必须坚强地活下去?”,“生为一个人却没有生活的目标,只是为了追求名利,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结尾是“谁能告诉我真正的人生目的是什么”。几天后该报收到了350篇来信,并刊登了其中的几篇。每一篇来稿都是在认真思考人生的问题,值得倾听。
“谁能告诉我真正的人生目的是什么?”但是她真能够满足于别人所说的人生目的吗?她真能够同意吗?别人的意见终究只是别人的意见,不可能是她的。在来稿中也有类似的意见。
“真正的人生意义是需要在活着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犯错,通过自己摸索得来。”“不可能有所有人都一样的目的。每一个人都要花费一生去寻找自己的目的,并朝着那个目标做出努力”等等。(参照1986年5月25日“心声,年轻一代”和同年6月30日“社论”)
山本有三有这样一首诗。
只有一个的自己,
只有一次的人生,
如果不好好活着,
岂不妄为了自己的人生。 (摘自《路边的石头》)
“他不是吾。”毕竟我只是我自己,要好好活下去。
喝《临济录》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细川景一著 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喝《临济录》
恐怕没有比“喝”更能极端体现禅旨的语言了。“喝”在禅宗中本来是叱诧的声音,用以阻止对方、不给其插话的余地。给这个“喝”字注入了“活”力(日语中“喝”与“活”的读音相同)的是临济宗开山临济义玄禅师(?~867)。就像一提“德山”就会说到“棒”一样,提起“临济”也自然会说到“喝”。但据说最早放声发“喝”的却是马祖道一禅师。他的弟子百丈禅师后来曾这样回忆道:“我当日被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竟有如此力道。”
马祖这一喝,经百丈、黄檗,直到临济禅师,喝才真正成了喝的样子。
翻开《临济录》,“师即喝”的场面随处可见,但每一喝都隐秘着不同的意思。临济禅师将喝分成了四种功能,即所谓的“临济四喝”: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师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
“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金刚王宝剑是宝刀中的宝刀,就像宝刀斩物,嚓地一声便一刀两断。这一喝可以斩断我们一切烦恼和是非善恶分别心,令我们返朴归真。
“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师子”。踞地即蹲伏于地,狮子是百兽之王。这里用狮子准备飞扑猎物的瞬间,目光如炬,留意着四面八方,体内蕴育着雷霆万钧之威力蹲伏于大地作喻,犹如狮子一旦咆哮,会让百兽不寒而栗,脑浆迸裂,这一喝可以让天下英雄肝胆俱裂。
“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渔夫捕鱼会用棍棒拨打水草探明草下是否有鱼。而这一喝则有能试出修行的人是圣是凡、是真是假的作用。
“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不作上述三喝之用的喝又是什么样的喝呢?修行者不懈修行,十年、二十年,勤修苦练,终于修无可修之道、学无可学之法,达到了脱离一切尘埃、任运自在、随心所欲且不踰矩的大自在、游戏三昧的境界。这一喝就是从这样的境界发出的一喝。这一喝不必具“喝”的形相,日常茶饭小事中的一举一动无不是这样的一喝。“不作一喝用的喝”恰是其他三喝的根源,包含了其他三喝的内在。因此严格地说,所有的喝都应该是这种“不作一喝用的喝”。由此说来,这应该算是临济禅师的禅道极致。
京都妙心寺住持芦匡老师有一段与这四喝有关的故事。
匡道和尚年轻时因师尊故去,住进了大阪高津的少林寺。刚去不久,檀家医生千叶寿辅的女儿去世,请匡道和尚去做法事。匡道和尚依照法事程序,诵经超度,并发出了一喝。次日,檀家主人拿了布施前来道谢,然后慢声问匡道和尚说:“听说临济宗有临济四喝,不知师父昨日的一喝属哪一喝呢?”匡道和尚无以对。其实对于和尚来说,随意从道理上讲讲也并非难事,偏偏这匡道和尚较真,结果陷入了深思。主人却觉得自己竟然请了个不谙佛法的和尚来做法事,女儿实在可怜,便破口痛骂了和尚一顿。而匡道和尚痛感自己修行不足,下定决心,师从京都八幡圆福寺的海山老师重新修行。从那以后,匡道和尚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凌晨两点起床走十几里路,从大阪的高津走到圆福寺。其间十四年,从无间断。终于彻悟之后,专程到那位檀家向主人讲解了那一喝的所在。檀家主人欣喜流泪,比以前更加善待和尚了。
在《临济录》中紧接着四喝之后,记载有“汝作么生会?僧拟议。师即喝。”。说的是临济问:“刚才举出的四喝,你如何理解?”僧人正想着如何回答,临济已大喝。
我们也肯定受到了临济禅师的这一喝。“喝!”
电光影里斩春风《佛光国师语录拾遗》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细川景一著 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电光影里斩春风《佛光国师语录拾遗》
夏目漱石曾经跟从鎌仓圆觉寺名僧释宗演(1859~1919)习禅。在他的代表作《吾辈是猫》中,那个哲学家八木独仙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这句“电光影里斩春风”。
此话讲的是往昔有个和尚要被人斩杀时潇洒地说:电光影里斩春风……。
鎌仓圆觉寺的开山佛光国师原名祖元,别号无学,生于南宋末年蒙古民族元朝不断推进征服中国进程的时代。十多岁时师从径山无准和尚,通过多年钻研,终于禅定入熟,继承了无准和尚衣钵。对禅师的禅定功夫之深自古以来评价甚高。有段逸事传说:一次禅师进入禅定三天三夜,静若木佛,纹丝不动。弟子们见此情形以为禅师已经圆寂,待走近看才发现禅师尚在微微呼吸,这才放下心来。禅师后来到了台州真如寺,闻知南下元兵蹂躏国土,残暴百姓,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便又避难到了温州能仁寺。但元军急攻直捣长江,很快便攻占了温州,并蜂拥而入能仁寺。一山一宁等众僧纷纷逃离,只有无学祖元禅师端坐禅堂,进入禅定三昧,泰然若定,纹丝不动。群拥而至的元军中有一人挥出大刀架到了禅师的脖子上厉声大喝:“和尚,给我站起来!”禅师这才出得禅定,从容不迫打一圆相,坦然诵偈:
乾坤无地卓孤筇,
喜得人空法亦空;
珍重大元三尺剑,
电光影里斩春风!
施暴者深为禅师的举止和气势所震撼,收回举起的大刀,灰溜溜地撤去了。
“孤筇”是生长在中国四川省的一种竹子,竹节比普通竹子长,内部也不是空的,而是像树木一样实心。由于常被用来做杖,所以用来表示“杖”和“锡杖”的意思。
此偈的意思是,天地虽大,没有我出家人立锥之地,全成了你们元朝的天下了,我已无处可去。所幸的是我已经悟得一切皆空的道理,达到了无任何执着、无一物的心境。你要用刀杀了我,实际上这刀也是空、我也是空,以空斩空,犹如闪电在电光影里斩春风,没有着力的劲道。死也好,生也好,请君随意砍下我这老和尚的脑袋好了!
这和那些黑社会的人“要杀要剐,随你便!”那种逞强的大喊大叫自是不同。
一切皆空,即包括自己在内,目中所及所有物体皆非实际存在,只不过是处在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中,这就是所谓的缘。不过是临时聚集在一起,缘尽各分散。对这种现象,不是作为理论上去理解,而是亲身实地经历体验了的一位禅僧所达到极致的生死观,就是“电光影里斩春风”这句话。
不管我们喜欢还是讨厌,“死”终究会来临的。就像常说的那样,“所谓武士道,就是对死习以为常”,面对“死”的现实能奋力抗争的生存之道,岂不是最真挚的生存之道吗?
俳圣松尾芭蕉卧在弥留之际,门人弟子索其辞世绝句。传说芭蕉回答:“昨日之句便为今日辞世之作,今日之句亦为明日辞世之作。我一生所作之句,无不可为辞世之作也。”
我们也许会在明天,不!也可能会在今天突然死去。所以,我们必须珍惜现在这个时刻。
不过,想到无学祖元禅师在祖国宋朝灭亡以后即东渡日本,倾注心血薰陶了当时的镰仓执政北条时宗,并指导他先后两次击溃元军,我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一期一会《茶汤一会集》
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细川景一 著 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一期一会《茶汤一会集》
公元1860年3月3日,在大雪覆盖的江户城樱田门外,井伊直弼遭水户浪士袭击被杀害,结束了46岁短暂生涯。井伊直弼虽然出身于名门彦根城主井伊家,但由于是庶出,长期过着封闭不遇的日子。但也恰因如此,他在这期间精进茶道,作为著有《一会集》的石州流茶人“宗观”,比他作为江户幕府辅佐将军的“大老”更为人所知,
其中有一节:说起茶汤会,谓之一期一会。纵使同样的宾主数次交会,今日之会也是不可再求的,实是一世才有一度之会。
就算相同的人可以几次相聚,但此时此地的相聚却绝不会再有,而是一生当中仅有的一次。所以对每一次聚会都应该像珍视生命一样。不仅茶会如此,实际上我们的人生亦然。
说来,我们每天的生活其实就是不断的、连续的相会,与父母兄弟,与夫妻儿女,与同事朋友,与上司部下,除此以外还会与动物、草木植物,与这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相会。如果我们每天与父母子女、或夫妻之间的相会都能够理解为一期一会,那么自己的存在方式、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自然跟以前皆不相同。想到我们的人生是一期一会的连续,是不会重复再来的,那么我们还能拿过日子不当回事儿吗?
有一部日记叫《一升泪》,作者是一位叫木藤亚也的女性。她患上脊髓小脑变性病,即一种进行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小脑细胞萎缩的难症。从她上高中时,症状开始出现,她一边与病魔做斗争,一边坚持上学。但病症不可遏止,致使她中途转学到护理学校,最后终于卧床不起。在这样的状态下她坚持不缀地写下了这部日记。
我想活着
我不能动,不能赚钱,对别人毫无用处。
但我还是想活着,
希望能够理解我。
……
妈妈,像我这么无用的人,还有活在这个世上的资格吗?
我身体里有东西在闪光,
如果你是我的妈妈,你一定看得见。
……
没有青春,没有活力,没有活的价值,也没有目标……
有的只是不断地萎缩着的身体。
为什么必须活下去呢?
但是,我想活着。
只要我忍耐,一切会好吗?
一年前我还能站立,能说话,能欢笑。
可尽管我咬紧牙关,锁紧眉头,我还是不能走路了。
我满含泪水呐喊:
“妈妈!我走不动了。抓着东西我也站不起来了。”
……
再过十年会怎样?想想都可怕。
但我只有拼命地活过现在。
为了活下去,我已筋疲力尽。
(木藤亚也《一升泪》 FA出版社)
今天,无所事事地混日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而这位连动也不能动、对别人毫无用处的人却为了活下去而倾注全部精力。她的活法,嫣然能不为之感动。她是真正懂得一期一会的人。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葛藤集》
选自《白马入芦花——通过禅语悟人生》(细川景一著 1987.7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葛藤集》
释迦佛祖是公元前462年前后(也有不同说法)出生于喜马拉雅山麓的一个小国——释迦国的王子。他的父亲是国王首图驮那(净饭王),母亲是摩诃摩耶。传说摩耶夫人临产前回娘家,途中在邻国天臂城蓝毗尼公园散步时从右肋下生出太子。太子刚一出生,立即就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七步周行(每一方向七步,走了一周),环顾四方,大声地叫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释迦佛祖和我们一样都是人,不可能刚生下来就会走路说话,恐怕出生时也是哇哇大哭。在那“哇哇”的哭声和四肢乱动的姿态里,没有任何的炫耀和拘谨,唯有天真烂漫和充满天地的本色。可能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诞生时那种跃动、那种姿态更伟大、更充满尊严的事情了。无论什么人都不例外。正因如此,在后世人们的传说中才用“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来讴歌人类的尊严。
“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七步周行,环顾四方”是指向宇宙、空间的伸展,是对天上天下、整个天地、整个宇宙的具体诠释。这里的“唯我独尊”和山大王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妄是完全不同的。
唯我并不是指个人的我,而是指整体性的唯一绝对的我,是充满天地宇宙的自我。在伸展中确认自我时,虽然宇宙广袤,但是此时此刻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我是尊贵的,是无可替代的。因为是绝无仅有的、不可替代的我,所以要万分珍惜地活下去。
大森黎写有一篇题为《大河的一滴》的小说,其中有一段女主人公与身体残疾的儿媳妇的对话。
……像我这样的人,到底为什么要来到世上?像我这个样子,今后又怎么活下去?请告诉我,到底为什么啊?……
……很久以前,忘记是什么时候了,我曾在报纸上读过这样一篇文章。文章说,人,就像悠悠大河中的一滴水。我的心一下子就被揪住了…。有这么一句话,现在还记得。“那一滴水的前面、后面都只有我,追溯到几万年前也只有我,过几万年后也不会再生出来这个我。”“但这个我,不过是大河里的一滴水”……
(大森黎 等《大河的一滴》读卖新闻社)
“人是悠悠大河中的一滴水”这句话,让儿媳妇恢复了常态。
呱呱坠地来到世上的每一个生命都不过是悠悠大河中的一滴水,而且是不可重生的、不可替代的一滴水。不可重生、不可替代的我们,确实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自己是唯一的尊贵的存在,则必须认识到其他人同样也是唯一的尊贵存在。你、我、他,还有小猫小狗,都是其各自的“独尊”。世上存在的万物,超越了差别,都是“唯我独尊”的,都是具有不可替代、值得珍惜的生命的。
【本山介绍】
临济宗和黄檗宗计有十五派的本山,在全国有7000余座子院。这里谨介绍各派本山。点击寺名即可进入介绍各本山的主页。
各派的本山
临济宗 正法山 妙心寺
〒616-8035 京都市右京区花园妙心寺町64
TEL 075-463-3121/FAX 075-464-9586
黄檗宗 黄檗山 万福寺
〒611-0011 京都府宇治市五ヶ庄3番割34
TEL 0774-32-3900/FAX 0774-32-6088
临济宗 瑞龙山 南禅寺
〒606-8435 京都市左京区南禅寺福地町
TEL 075-771-0365/FAX 075-771-6989
临济宗 巨福山 建长寺
〒247-8525 神奈川县镰仓市山ノ内8
TEL 0467-22-0981/FAX 0467-25-63166
临济宗 慧日山 东福寺
〒605-0981 京都市东山区本町15丁目
TEL 075-531-5207/FAX 075-541-1104
临济宗 瑞鹿山 圆(元)觉寺
〒247-8503 神奈川县镰仓市山ノ内409
TEL 0467-22-0478/FAX 0467-23-3027
临济宗 龙宝山 大德寺
〒603-8231 京都市北区紫野大德寺町53
TEL 075-491-0019/FAX 075-491-0016
临济宗 深奥山 方广寺
〒431-2224 静冈县浜松市引佐町奥山1577-1
TEL 053-543-0003/FAX 053-543-0249
临济宗 瑞石山 永源寺
〒527-0212 滋贺县东近江市永源寺高野41
TEL 0748-27-0016/FAX 0748-27-1055
临济宗 灵龟山 天龙寺
〒616-8385 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天龙寺芒ノ马场町68
TEL 075-881-1235/FAX 075-864-2424
临济宗 万年山 相国寺
〒602-0898 京都市上京区相国寺门前町701
TEL 075-231-0301/FAX 075-212-3591
临济宗 东山 建仁寺
〒605-0811 京都市东山区小松町584
TEL 075-561-0190/FAX 075-561-57777
临济宗 盐山 向嶽寺
〒404-0042 山梨县盐山市上於曾2026
TEL 0553-33-2090/FAX 0553-33-21833
临济宗 御许山 佛通寺
〒729-0471 广岛县三原市高坂町许山22
TEL 0848-66-3502/FAX 0848-66-25633
临济宗 摩顶山 国泰寺
〒933-0133 富山县高冈市太田184
TEL 0766-44-0610/FAX 0766-44-1020
临济宗黄檗宗联合各派合议所
〒604-8456 京都市中京区西之京壶之内町8-1 花园大学内 禅文化研究所内
TEL 075-811-5256/FAX 075-811-1432
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
〒604-8456 京都市中京区西之京壶之内町8-1 花园大学内 禅文化研究所内
TEL 075-811-5256/FAX 075-811-1432
妙心寺
万福寺
南禅寺
建长寺
东福寺
圆觉寺
大德寺
方广寺
永源寺
天龙寺
相国寺
建仁寺
向岳寺
佛通寺
国泰寺
临黄合议所
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
资料来源:日本临黄网
http://cn.rinnou.net/whats_zen/
【日本禅宗寺院】
日本京都建仁寺
建仁寺为“京都五山”之第三山,系日本临济宗建仁寺派的大本山,开山祖师是【明庵荣西】。建仁二年(1202)由于镰仓幕府将军【源赖家】发愿建寺,迎请荣西禅师开山住持,以年号名寺,伽蓝布局仿照中国百丈山建设。创建之初,成为净土、真言、天台三宗兼学的道场。至十一世住职【兰溪道隆】(天童寺赴日高僧)时,正式改为纯粹修持、弘扬临济禅法之道场。至今800余年,为日本最古老之禅寺,殿堂巍峨,古意盎然,曲径通幽,室雅景美,在日本佛教界地位比较特殊,参学者及游人络绎不绝。寺院开祖荣西禅师为日本佛教临济宗创始人。14岁出家,初学天台教义及密教。1168年赴中国求法,先到明州(宁波)访广慧寺,继往天台山巡礼圣迹,得天台章疏等30余部回国。1187年再次入宋,原拟去天竺(印度)巡礼佛迹,未获当地知府许可,即上天台山谒万年寺【虚庵怀敞】禅师;后随虚庵至宁波天童寺,继承临济正宗法脉。在天台山时,荣西曾舍衣钵之资,修理智者大师塔院;到天童寺又赞助重修千佛阁工程,可谓知恩报本。1191年回国。1196年于博多建圣福寺,弘扬临济禅风,为日本禅寺之始。1202年住持京都建仁寺,作为台、密、禅三宗兼学的道场。后应将军【源实朝】之请,至镰仓创寿福寺,初传禅宗于关东。1215年示寂于镰仓寿福寺,世寿75,世称“千光国师”。浅野部长说,寺院开山祖师荣西禅师曾两次到宁波求法,与宁波有着不解之缘,除佛法外,他又将中国的茶种和茶道带到了日本,丰富了日本文化。在参观【荣西禅师塔院】时,浅野部长指着院内松树下的【明全和尚墓塔】介绍说,曹洞宗开祖【道元禅师】当初赴中国求法时,就因建仁寺明全和尚引路而到达天童寺。明全和尚后来因病圆寂于中国,建仁寺为之建塔纪念。数百年来,永平寺每年都组织僧人到建仁寺来祭拜明全和尚,以报答其当初为道元开祖引路之功德。
日本京都东福寺
临济宗大本山之一的东福寺。该寺位于京都东山区,1239年九条道家创建,“圣一国师”【圆尔辨圆】(无准师范法嗣)开山。山号慧日山,为京都五山之一。历代受王公、武家之护持,兴盛一时。1881年遭火灾,大半被烧毁。今之三门为禅宗三门最古之室町建筑,系袭自中国唐式建筑;禅堂(选佛堂)亦采用唐式建筑(东福寺的禅堂,其式样完全模仿南宋时径山禅堂建造)。除镰仓建筑之月华门外,另有浴室、东司等室町建筑。寺内藏有【吴道子】所绘之释迦、文殊、普贤图3幅,【无准师范像1幅】,《参天台五台山记》8册,【雪舟】所绘之东福寺伽蓝图,【明兆】所画之大幅图绘,如巨幅涅槃图、45幅五百罗汉、【圣一国师像】、四十祖像40幅等,以及【无准师范之墨迹】,宋刊本《太平御览》、《义楚六帖》古文书,木造不动明王坐像等,多为日本国宝。
日本京都大德寺
位于今日本京都市北区,创建于日本镰仓年间(公元1325年),是洛北最大的寺院,也是禅宗文化中心之一,其中尤以茶道文化而闻名。“大灯国师”【宗峰妙超】为开山祖师。后经战乱被焚。著名的一休大师(【一休宗纯】),以80岁的高龄任大德寺的住持,重建了大德寺。日本三大国宝级茶室【密庵席】,即位于大德寺龙光院内,1325年由【小堀远州】设计建造,内悬茶挂为【密庵咸杰】禅师法语《示璋禅人》。大德寺派:南浦绍明(大应,嗣法虚堂智愚)-宗峰妙超(大灯)-彻翁义亨(关山)-言外宗忠-华叟宗昙-一休宗纯-村田珠光。
日本京都妙心寺
位于日本京都市右京区,为临济宗妙心寺派的总本山。妙心寺原为花园天皇的离宫萩原殿,天皇退位后改建成禅寺,周围建立许多塔头寺院,形成一大寺院群,被京都市民称为西之御所。妙心寺山号正法山。创于日本南北朝初期,开山是【关山慧玄】(宗峰妙超法嗣),本尊为释迦如来。现今本寺领域达十三万六千坪。主要建筑有佛殿(安置释迦三尊像)、法堂、山门、浴室、钟楼、经藏、寝室、库里、开山堂、敕使门、大方丈(安置弥陀三尊像)、小方丈等,多仿唐代建筑。其中【七堂迦蓝】,在日本仅此一寺;国宝梵钟也是日本最为古老的。
日本京都南禅寺
【无关普门】(圆尔辨圆的弟子,1251年入宋,在宋参学十二年,得法于无准师范的弟子净慈寺【断桥妙伦】,1262年归国,开创南禅寺)。【一山一宁】(1247-1317)是南海普陀山的名僧。大德三年(1299)奉成宗命持诏书使日,住镰仓建长寺、圆觉寺及京都南禅寺等处。寂后,给以国师之号,称一山国师。其所传禅学称一山派(《元亨释书》卷八)。
日本京都黄檗山万福寺
日本黄檗宗大本山万福寺。该寺位于京都宇治市黄檗山,开山祖为明末清初渡日高僧【隐元隆琦】禅师。隐元禅师(1592-1673)系福建福清人,28岁从福清黄檗山万福寺鉴源禅师剃度出家。曾参学于明末高僧、临济宗传人【密云圆悟】门下,1630年随密云至黄檗山。1633年密云弟子【费隐通容】继任黄檗山万福寺住持,隐元遂嗣其法。1637年,隐元受请继主黄檗山法席,住持7载,多所兴建。1654年应日本长崎兴福寺住持【逸然】等之请,率弟子10余人东渡传法。同年7月到达长崎,当地兴福、福济、崇福3座唐寺竞相延请说法,日本知名禅僧也常来问道。1655年应日僧【龙溪】之请,到达摄津(今大阪)普门寺。1658年在江户(今东京)谒见将军【德川家纲】,备受礼遇。越年为幕府留于京都,择定大和山(今京都字治)建寺,1661年建成,依祖寺名定为黄檗山万福寺。后即以此寺为基地传禅,形成日本黄檗宗。1664年让法席与门下【木庵性瑫】,退居于山内之松隐堂。1673年日本后水尾上皇特授“大光普照国师”之号。著作有《隐元禅师语录》、《普照国师广录》、《云涛集》、《弘戒法仪》等,并订有《黄檗清规》十章。万福寺自隐元开山以后,住职多由中国僧人担任;至1740年日僧【龙统元栋】补任住职后,始改由日僧继任住职。寺院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山门口立有“不许荤酒入山门”的禁牌石,寺中建筑皆采用中国明代寺院之规制,其三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次第陈列为中轴线,左右两边另有诸堂排列,规模宏阔。殿堂匾额及联柱尚有隐元、木庵等住职所题文字。寺中藏有《黄檗版大藏经》经版48200余块,系隐元弟子、日僧【铁眼道正】发心所雕,为日本最早编纂之藏经,又称铁眼藏。该藏经以中国明代万历年间的《嘉兴藏》为底本,共完成6771卷,多次印刷,对后世开展佛教研究影响很大。寺院的诵经、修行、饮食等仍然保留着祖师当年的风格,没有多大变化。
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建长寺
该寺由日本幕府将军【北条时赖】所迎请的南宋天童寺高僧【兰溪道隆】开山,因创建于日本建长5年(1253),故以年号名寺。后成为临济宗建长寺派大本山,居“镰仓五山”之首,下辖470多座寺院。因兰溪道隆谥号为“大觉禅师”,故其所开创之法流称“大觉派”或“建长寺派”,为日本禅宗24流派之一。兰溪道隆为南宋临济宗杨岐派僧,四川涪江人。13岁出家。后赴浙江,参访无准师范、痴绝道冲、北涧居简诸师,又谒阳山无明慧性,大有所悟,遂嗣其法。后居明州天童山。时日本佛教虽盛,然未闻真正禅法,道隆乃立志渡海弘扬禅旨。南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偕弟子【义翁绍仁】等东渡日本,弘扬禅旨。1253年在镰仓开创建长寺,为开山之祖。其后,历住京都建仁寺、镰仓禅兴寺、寿福寺等刹,后还建长寺。又屡次奉诏入宫,为嵯峨上皇讲说禅要,深受北条时赖、北条时宗父子的崇信。1278年示寂于建长寺,世寿66,谥号“大觉禅师”。此为日本有“禅师”谥号的开始。因此前日本虽有荣西等所传禅法,但多为与天台、真言相混杂之禅宗,加之受遍布全日本的比睿山教派势力影响,禅宗不被教门认可并受排挤,一直处于衰微状态。兰溪道隆自中国赴日弘法,深得日本国人尊崇,亦得到幕府大力支持,乃依中国禅林规制,实行全面革新,终使镰仓建长寺、京都建仁寺等成为纯粹禅林道场,日本始有真正意义上之禅宗,兰溪道隆因此被称为“此土(日本)禅宗之初祖”。除兰溪道隆外,中国名僧【无学祖元】、【一山一宁】等人先后住持过建长寺。因此,该寺在日本佛教史、中日佛教交流史上均占有一定地位。寺院仿照中国杭州径山兴圣万寿禅寺之式样,主要建筑总门、三门、佛殿、法堂等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巍峨山门上所悬“巨福山”匾额为中国书法大师【赵孟頫】手迹。在建长寺大洸法师的陪同下,依次参观了禅堂、开山堂、佛殿、法堂等主要建筑,朝拜了中国赴日高僧【兰溪道隆禅师和无学祖元禅师的舍利塔】,并在塔前诵经回向,祈愿中日佛教交流友谊源远流长。
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圆觉寺
圆觉寺为“镰仓五山”之第二山,由【北条时宗】将军所迎请的南宋天童寺高僧【无学祖元】禅师开山于1282年,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寺院型式,也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中国建筑。其中舍利殿为无学祖元当年开山时所住院舍,后专供奉其舍利,为日本最古老的中国唐朝风格建筑,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宝保护;钟楼所悬“洪钟”,为镰仓最大的古钟,铸于1301年。寺院所处瑞鹿山下有白鹭池,池后台阶直通山门,两旁松杉夹道,景色雅致。寺院依山而建,院舍呈一长列排布,有许多分院,如白云庵等,其中【圆觉兴圣禅寺】为总本山。寺院开祖无学祖元禅师系宁波鄞县人,杭州径山万寿寺【无准师范】法子,为宁波东钱湖白云寺中兴祖师。南宋末年(1279)应邀赴日弘法,住持镰仓建长寺。其后创建了圆觉寺,为开山第一祖。曾因帮助北条时宗抵抗元军入侵,誉满日本,深受国民崇敬。1286年圆寂于日本,敕谥“佛光禅师”、“圆满常照国师”。有《佛光国师语录》10卷行于世。其所开创之法派称“佛光派”或“圆觉寺派”,为日本临济宗法派中最为兴盛者。又参访了白云庵,参拜了继无学祖元之后赴日弘法的白云寺另一高僧【东明慧日】遗像。瞻礼了【高德院镰仓大佛】。佛像为阿弥陀如来,总高11.5米,青铜铸造,为日本第二大佛,观礼者络绎不绝。
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寿福寺
寿福寺是日本临济宗开祖【荣西禅师】所开辟的道场,历史积淀深厚。其面积虽不甚大,但林荫夹道,古木葱郁;殿堂为中国宋式建筑,十分古朴;园林典雅别致,花木扶疏,颇具特色。荣西禅师当年手植柏树,仍然繁茂苍劲,耸立于本堂之前,默默向人们诉说着寿福寺的沧桑历史。
日本静冈临济寺
日本禅宗妙心寺派【禅僧专修道场】。禅宗四部录提唱,是以四部禅宗典籍为主进行参究体证:信心铭、证道歌、十牛图以及坐禅仪。坐落于静冈的这座临济寺,在日本是一和尚道场,它专门培养日本的僧侣,在日本也是拥有很大的影响。临济寺始建于日本永正十六年(1519年),目前寺内有几十位年轻的和尚在此修行,临济寺作为日本和尚修行的道场,对日本佛教界传承佛教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座临济寺的建筑风格属于中国唐、宋风格,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这座寺院被指定为日本国家级的重要文化保护遗产。又专门去了寺院内的“茶祖堂”参观拜访,亭子里面供奉的是该寺开山祖师【荣西禅师】的佛像,这也是十分珍贵的文物。寺院重点是禅堂。
日本福井县吉田郡永平寺
该寺为日本曹洞宗大本山,系开祖【道元禅师】创建于1244年。初名“吉祥山大佛寺”,1246年更名为“永平寺”,以纪念佛法东传至中国之年代(永平为中国东汉明帝之年号,乃佛法东渐之嚆矢),同时彰显佛法存在乃为世界永久和平之功用。寺院原处深山中,至第五代住职【义云禅师】时移至现址,扭转日益衰退之寺运,始得以大兴。寺院伽蓝按照宋时明州(今宁波)禅寺格局建造,呈禅宗寺院典型布局,除禅宗伽蓝七堂外,尚有承阳殿、孤云阁、瑞云阁、伞松阁、吉祥阁、圣宝阁、妙高台等主要建筑彼此相通,磅礴宏廓,曲廊回环,苍松掩映,典雅清幽,颇有宁波天童寺之韵致,尤其中轴线之天王殿、佛殿、法堂布局,与天童寺一脉相承,故又有“小天童”之称。寺院开祖道元禅师先在比睿山参究天台教学,一直不能获得安心,于是在1223年24岁时渡海入宋求法,师从曹洞宗第13代祖师、明州天童寺【长翁如净】禅师参禅学法,穷究禅旨大事,得如净印可,成为曹洞宗第14代传人,并蒙如净付以【芙蓉道楷】传持的袈裟、竹篦、白拂、《宝镜三昧》、《五位显诀》及自赞顶相等法宝,28岁时归返日本。道元先是暂住于京都建仁寺;其后,于深草创立兴圣宝林寺,又在越前(福井县)开创永平寺,努力宣扬宗风。其所著的《正法眼藏》,为佛教教义、经典、日常工夫、法门指示、公案剖析等编录而成者,全书共分95篇,被誉为日人所作之最高哲学书,为日本曹洞宗最重要之典籍。道元禅师因此被尊为日本曹洞宗之开祖,永平寺成为日本曹洞宗大本山。
日本福井县大野市宝庆寺
位于荐福山银杏峰下,风景秀丽,林美山幽,古木参天,流泉淙淙,为日本曹洞宗第二道场,山号荐福山,历史积淀深厚。开山祖师为中国天童寺僧人【寂圆禅师】(天童寺如净禅师徒弟智深)。寂圆禅师当年与道元禅师一起在天童寺如净禅师门下参禅修行,成为忘年交。道元禅师于1227年返回日本后,寂圆因思慕师兄,乃于次年追随来日本,随侍在道元禅师左右,协助其创建了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道元圆寂后,寂圆离开永平寺云游,于1261年来到荐福山下,因见此山山形颇似中国禅宗祖庭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遂卓锡于此,在银杏峰下石头上坐禅【苦修达18年之久】。后机缘成熟,在弟子协助下,创建了宝庆寺,后增建了七堂伽蓝,成为日本曹洞宗继永平寺之后的第二道场。有趣的是,在寂圆禅师当初下山化缘时,身边常随一牛一犬,轮流背负头陀袋;禅师圆寂后,牛犬亦随之而去,成为奇事。寺院第二代住职为寂圆弟子【义云禅师】,后担任永平寺第五代住职,迁址兴教,大振宗风,成为大本山中兴祖师。此后,永平寺住职皆由寂圆派诸师担任。在田中住职的陪同下,首先朝拜了【寂圆禅师墓】,在其墓塔前虔诚诵经回向。又参观了寺院法堂(本堂)、僧堂(禅堂)、开山堂、荐宝馆(宝物馆)等,其荐宝馆中藏有【天童寺如净禅师画像】、道元禅师生前所绘观月像、【寂圆禅师画像】、【云居道膺和尚画像】(寂圆赴日时所携来)、道元禅师手书《镰仓名越白衣舍示诫》真迹等,很有文物史料价值。宝庆寺是中国僧人开创的日本曹洞宗第二道场,修行方法来源于宁波天童寺,现在我们只是在实行着700多年前祖师的教法,每天打坐4次,每次1小时。佛殿内有一幅《渊默雷声》的拓片。
附录:宁波天童寺与日本禅宗
编辑:释崇和(云门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