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志·参学见闻】    金山寺大定密源禅师简传。金山水陆道场。    微博@崇和    QQ:313009
 
 
镇江金山寺大彻堂(禅堂)
图一:镇江金山寺大彻堂——监院林祥老法师演示禅堂钟板(点击查看)——云门和摄

金山寺大彻堂即古晓堂。宋代高僧圆悟克勤禅师主席金山寺时,建炎初宰相李纲奉住金山一夕,堂中十八人顿觉宗旨,大彻大悟,乃题其所居僧堂为“大彻堂”。
又禅谚:金山腿子高旻香,常州天宁好供养;焦山包子盖三江,上海海会哩拉腔。



金山寺大定密源禪師簡傳


  大定密源禪師簡傳

  釋東初 著

  釋大定,讳密源,俗姓鄧,湖北黃陂人,父學,母蔡氏,生於清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光緒三十二年(一九零六)八月圓寂,世壽八十三,僧臘五十有五,坐夏五十二載。師從幼素食,依隋州仁聖寺本分剃度,同參大千。師為沙彌時,即精進勇猛參學,脇不佔席。咸豐五年,師年三十二,完具足戒,遭逢寇亂,三次為賊所虜,皆以因緣得脫賊難。避兵年餘,居徙無常。後入蜀至寳光寺,參妙香緣不契。乃循歷終南五台、九華、普陀、維揚之高旻,毘陵之天寧,最後至金山參觀心顯慧,令參「念佛是誰」遂有省。師本名大頂,觀心問其名時,聆音未悉,誤為大定。乃曰:「一定多少時?」對曰:「不墮諸數。」觀心笑曰:「可謂大定矣。」自此始更名大定,久之命為領袖。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觀心示寂。大定早回湖北,居歸元寺,於是迎師回金山,初不談住持,待其至丈室,首座惟章顯然請繼方丈,堅辭不允。惟章偕眾僧環跪不起,師不得已始許繼任方丈,時年五十一。任職僅二年,即行退席,仍禪誦不倦。雖屆年邁,猶不假給侍,親自縫洗,或略失威儀,即跪在佛前痛自責備,學者見之,為之感泣。室中唯一禪床,不臥常坐。一日如彈指頃,尚言恐有走漏,愧對古人多矣。其真參如此,早為諸方耆宿所贊歎!

金山寺江天堂上大定密源禪師塔的拓片
圖二:清傳臨濟正宗第四十三世江天堂上大定源禪師塔拓片(圖片來源于網絡)

  光緒二十九年(一九零三),年已八十。自請開壇,弘傳戒法。乞戒弟子五百餘人,盛極一時。光緒三十二年(一九零六),偶感不適,即迎醫診治,師笑曰:「我本無疾,何用藥為?」猶亢坐自若,時有五戒弟子高居士者(註:高鶴年),卻告假他往,師曰:勿去!恐汝回時,已不及見,咸以為戲言。即至八月三日,有請益者初不答應。衰懇再三,乃厲聲曰:「汝真欲參禪,祇須到底毋懈,若中道而退,前功盡棄!」言詞痛切,聞者墮淚。明日五鼓,呼侍者扶起端坐,至日午頭稍低側,或呼曰:「老宿平時脊樑如鐵,今何乃爾?」師聞即舉頭,泊然而寂。時光緒三十二年八月某日也。荼毘火滅,遠見其面目如常,儼然入定,近視則薪盡無餘,獲舍利無數,塔於五峯山之陽。其生平教人真參實悟,不貴口頭利滑,偶拈古人論說,皆得其要。與冶開清鎔、寶華聖祖、赤山法忍併稱清末宗門四大尊宿,以禪定第一傳頌叢林。

2011年与林祥老和尚在金山寺
图三:金山寺七峰亭经行——2011年与林祥老和尚在金山寺(点击查看)——云门和影


金山水陆道场

  水陆法会的形成

  水陆法会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它起源于金山江天禅寺。又称水陆道场,其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其内容主要是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
  据佛教史籍记载,南北朝时的梁武帝于天监四年(公元505年)亲自在镇江金山依仪修设水陆法会,用以超度水陆一切鬼魂,普济众生。
  水陆法会的盛行是从宋代开始的。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东川杨鄂祖根据梁武帝仪文撰成《水陆仪》三卷,曾广为流行。宋元丰七八年(1084-1085年),佛印了元禅师住持金山时,一位海商在金山设水陆法会,了元亲自主持,极为壮观,遂以“金山水陆”驰名。水陆法会又有“北水陆”和“南水陆”之别。后人称北宋宗颐所撰水陆为金山水陆,又叫“北水陆”;称南宋志磐禅师所续《水陆新仪》为“南水陆”。
  之后,明清两代均有新著。其中清代仪润所撰的《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仪轨会本》计六卷,成为现行水陆法会仪式的依据。


  水陆法会的仪式

  水陆法会坛场的布置、念诵的经典、参加的人数、牌轴的规定和进行的程序都有一定的仪式。
  水陆法会坛场分为内坛外坛。法事以内坛为主,象设布置,香花供养,力求庄严。正中悬挂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三像,下置供桌,罗列香花灯烛果品供物。四周绕以布幕,将内坛分为三间。两侧分挂上堂、下堂各十位水陆画像。
  外坛有六个坛场
  大坛二十四人,专门礼拜《梁皇宝忏》;
  诸经坛七人,念诵诸经;
  《法华》坛七人,专诵《妙法莲花经》;
  净土坛七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
  《华严》坛二人,静阅《大方广佛华严经》;
  瑜加坛,亦称施食坛,为夜间施放焰口之用,人数由各坛临时调用,此外监坛一人,共计四十八人。
  内外坛佛事一般为七日,其进行程序:
  第一日三更外坛洒净,四更内坛结界,五更遣使建幡,幡上正楷书“修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功德宝幡”,高悬于大雄宝殿左前方的刹竿上;
  第二日四更请上堂,五更奉浴;
  第三日四更供上堂,五更请赦,午刻斋僧;
  第四日三更请下堂,四更奉浴,五更说戒;
  第五日四更诵《信心铭》,五更供下堂,午刻斋僧;
  第六日四更主法亲祝上下堂,午前放生;
  第七日五更普供上下堂,午刻斋僧,未时迎上下堂至外坛,申时送圣,水陆法会即告圆满。
  法会其间,自第一夜起,每夜于瑜迦坛各放焰口一台,至第六夜则放五方焰口,内坛水陆法师及诸坛僧众均参与法事,为水陆法会仪式的顶点。
  由此可见,水陆法会的法事内容,主要是由结界洒净、遣使发符、请上堂、供上堂、请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圣等一系列宗教活动所构成。


  水陆法会的影响

  水陆法会自宋代流行后,很快在全国普及盛行,究其原因,大致有四。一是古代战事、灾害频繁,每当战争、大灾之后,水陆法会作为一种超度形式,追荐亡人,常为朝野所采用。二是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使佛教徒乐意兴办。三是佛教借助儒家的忠孝仁慈思想教育,使民众百姓感到“或保庆平安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善;追资尊长而不设水路,则人以为不孝;济拔卑幼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慈;”由是纷纷设办。四是宫廷达贵修设水陆,起了榜样作用。据史书记载,宫廷直接操办的大型水陆法会有数十次之多。
  水陆法会不仅起源早、流传广,而且影响极大。上至皇帝、太后,下至平民、百姓都曾举办了规模不等的水陆法会。过去在一般人心目中,“水陆”就是佛教的代名词,很多关于佛教的仪式、经文等知识都是首先从这里传播的。

 
镇江金山寺-明-吴彬-五百罗汉图局部
图四:镇江金山寺(明)吴彬绘五百罗汉图局部——云门和摄

  【云门和语·小参】僧问玉林国师:五祖门下有一神秀大师,因什么不得衣钵?师云:为他通身是佛法。又祖师云:行解相应,名之曰祖。又曰:明道者多,行道者少。
 
    编辑:释崇和(云门和)
 
上一页  参学见闻05  下一页
 
返回主页
 
 
     
Copyright © 2022·直指堂 出品 ZenMonk.cn About Chonghe